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奔流

第11章 後記

奔流 田中芳树 1195 2018-03-13
從後漢王朝的滅亡(西元二二○年)到隋統一天下(西元五八九年)之間的中國大分裂時代,被稱為“魏晉南北朝時代”,在文化史上也稱它為“六朝時代”,這是“三國時代”、“西晉時代”、“東晉·十六國時代”和“南北朝時代”的總稱。 關於這個大分裂的時代,日本人大多只關注於三國時代初期的十四年,此外則幾乎無視。而日本作家所作的長篇,也只見以東晉後期為素材的井上祐美子之《柳絮》而已。沒有任何人讀這方面的書,是因為沒有任何人寫的緣故,雖然遺憾,卻是理所當然。 然而,沒有任何人寫,並不表示沒有東西可寫,就像是在荒野的鑽石原石一樣,素材可說是隨手可得。 在大分裂的時代中,梁武帝蕭衍的治世可說是例外的和平豐饒時代,在日本刊行的這樣寫著:

“(武帝)一代之間,既沒有北朝的攻擊,在南朝也是相當的治世。”(文藝春秋·大世界史) “江南的社會正如'五十年中,江面無事'一般,直到最末期的侯景之亂為止,太平的夢境持續著。”(教養文庫·世界歷史) “在四十八年之間,除了最後的數年之外,算是天下平靜而文運興隆,可說是南朝唯一的黃金時代。”(河出書房·新十八史略) 像這樣強調平和和繁榮的記述甚多,可見所言不虛。 而在武帝治世的初期,因魏軍來攻而發生了“鍾離之戰”,南北百萬的大軍在淮河兩岸激突,這場戰爭的規模遠大過“赤壁之戰”,而有所記載的日本語資料,卻只有中公文庫的《世界歷史4》而已。 而在中期,陳慶之率領七千兵力北征,陷落北朝首都洛陽之事,到底是軍事上多大的偉業,這點從和諸葛亮四度北征卻未能陷落長安相比即可看出。

在這兩場戰鬥之間,南朝和北朝之間的衝突依然不斷。樑的國內確實相當平和,但為了保衛這分平和,前方的國境線上流了大量的血亦是冷酷的事實。 不好意思地,作者(田中)在去年由中央公論社刊行的(上,下)之中。 “南北朝時代”列了有韋叡、曹景宗、中山王元英、楊大眼等的名字,但卻不見陳慶之,那是因為我當時雖知道這個名字,但卻不知道他是立下瞭如此大業的人,因而無視於他的存在。真是令人臉紅而溢出冷汗呀! 書寫中國歷史小說的樂趣,就在於發現未知的事情,這麼想的話,只要能有些許的前進就不再是羞恥,而我也對今後還知道什麼樣具魄力的人物和有趣的事件而深感興趣。 對了,在這作品登場的人物之中,梁山伯和祝英台是說書故事中的主角,可能並非實際存在,此外的人物全都是實在而於正史中有所記錄的。像馬佛念從名字上看來,“馬耳念佛”似乎讓人有他是架空人物的聯想,但這人卻是真實存在的。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悲戀說書的主角,也是京劇的題材之一,如今我將之借用來放到歷史的事件之中。本來沒什麼歷史性的這段說書,在《京劇劇目辭典》中,它是放在南北朝時代中介紹的,而且,作者所想要寫的,乃是從歷史中取材的一種娛樂,作者並沒有想寫處世術的教科書或是商用的參考書之意思,作者唯一的希望乃是讓讀者能夠以愉快的方式了解歷史和人物而已! 一九九八年四月 (距鍾離之戰一四九一年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