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門閥亂·且說魏晉南北朝

第5章 第五章殺盡宦官

“不會有事情吧?” 袁紹如此問時,大將軍何進回答:“不會有事情的!”便進入宮裡。 何進在情感上對宦官有些親近感,他根本沒有將宦官悉數殺光之意,認為只要把他們趕出權力中心即可。由於自己沒有殺害對方的心,因此,他對對方的警戒心也就相對鬆弛。 “這不關我的事……”袁紹也未以積極態度勸止。實際上,他壓根兒不承認屠夫何進為士大夫。 漫不經心入宮的何進即使被殺,也算不上一件大事。袁紹他們要的是一位有大將軍職位的人,而這個人並非何進。袁紹倒認為這是更換一位真正士大夫階級之人就任大將軍的好機會。這個階層的人向來對其他階層的人十分冷酷。 袁紹甚至盼望何進被殺。 ——何進一旦被殺,不是正可以之為藉口,一舉攻入宮中殺盡宦官嗎?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屠夫大將軍最好被殺掉!”此刻的袁紹持的是幸災樂禍的心理。不過,他本身卻否認自己是這樣的人。 他急忙召集兵員。 ——大將軍或許會有不測…… 他也為此通報何進部將吳匡、張瑋等人,要他們派兵在宮殿外待命。 袁紹一方面也召集他的異母弟袁術。袁術的職位是虎賁中郎將。這對兄弟的感情一向不甚和睦。正妻之子的袁術,嫡流意識很強。袁紹是女傭所生,後來過繼給英年早逝的伯父袁成為養子。由於這位伯父是長子,因此,袁紹慣以袁家棟樑自任。雖然在感情上不甚和睦,但在士大夫意識之下,他們的行動是一致的。 何進的弟弟何苗與宦官有很好的交情。這也是何進對宦官絲毫未有戒心的原因。但從宦官的立場來說,這是背水一戰,搞不好,他們有悉數被殺的可能。

——先乾掉敵方首領! 制敵機先是戰爭的原則。 不管敵方為皇太后兄長或大將軍,取得敵將首級是首要之務。 宦官們已陷入亢奮漩渦中。 已故靈帝曾對皇后何氏極為不滿,並有意將之廢位時,受了何苗之託的宦官,曾為何皇后求過情,使廢位之事得以不了了之。 ——外戚何進能夠當上大將軍,完全是靠我們的幫忙。何皇后當時要是被廢,何進不就要回家重操屠夫舊業嗎?這個傢伙簡直忘恩負義! 想到那起事件時,宦官們莫不義憤填膺。 ——幹掉忘恩負義之大將軍! 一名叫渠穆的宦官,在宮廷內嘉德殿前,斬了大將軍何進。 ——大將軍造反! 何進首級被掛到長矛矛尖上示眾。 這件事情很快傳到城外。 “時候到了!”

在城外等待機會的袁紹,立刻命令諸軍攻入宮中。 宦官們當然緊閉宮門,不讓亂軍闖入。袁術和吳匡的部隊用巨木撞破宮門,闖入城內。 這時已是日暮時分。夜幕低垂後,情勢轉而對熟知城內地形的宦官較為有利。 “放火燒宮門!” 袁術命令放火燒南宮青瑣門。這個措置除了要使宦官產生恐慌心理外,也是為了增加照明效果。 “殺呀!殺呀!” 士大夫軍隊揮動白刃,看到宦官一律格殺。 被去勢的男人都相當肥胖,而且沒有鬍子。有些人由於容貌類似宦官而被誤殺。宮廷內沒有留鬍子的非宦官人員,不得已脫光衣服奔跑,他們此舉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宦官。 袁紹與車騎將軍何苗共同進兵至朱雀殿。 “殲滅宦官後,這個屠夫之弟說不定會重握實權……”望了一眼何苗,袁紹如此想。何苗指揮部隊的表現相當出色,有別於其兄何進。據說,這個人和宦官的交際手腕也非常優異……

“這樣的傢伙最好趁早消滅……”袁紹有了這個想法。對方不是士大夫,殺了應該無妨。讓這樣的人活著,將來可能妨礙清流掌握實權。 袁紹於巡視陣中之際,看到倚著宮殿廊柱號泣不已的吳匡。吳匡是大將軍何進的忠貞部屬,當他發現了自己主子何進的首級時,激動之下,便一頭撞向廊柱,並且用雙拳敲擊門扉,哭得死去活來。 袁紹睹狀,走上前去。 “你知道嗎?殺死大將軍(何進)的是車騎(何苗)……” “什麼?” 吳匡停止撞擊廊柱,回頭看了袁紹。 吳匡是忠心耿耿脾氣又頑固的人。 “何苗和宦官交情極好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推翻哥哥後,何苗將是外戚中穩坐第一把交椅的人物,可以掌握更大的權勢。所以,他與宦官共謀,讓他們殺害大將軍……”

袁紹壓低聲音說。 “媽的!” 吳匡瞪圓了充滿血絲的雙眼。袁紹知道自己的話已經產生效果了。 吳匡立刻選拔一批精兵,率領他們,朝何苗駐屯的朱雀殿直攻過去。 宮殿內正展開追殺宦官的場面,宦官絲毫沒有抵抗力量。忙著將宦官趕盡殺絕的入侵部隊,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會受到突襲。 看到露出一副凶相、率領部隊沖過來的吳匡時,每個人都以為他要找宦官報仇。何苗也以為如此,卻沒想到這支部隊是衝著他來的。 “你……你們這是乾什麼?” 發覺情形不對時,已經來不及了。 吳匡部隊一舉攻上,取下何苗首級。這件事情發生在頃刻間,何苗屍體被遺棄在宮廷院裡。 宦官頭子之一的趙忠被袁紹軍拿下後斬首。張讓和段珪則擁著皇帝和其弟陳留王(協)逃入北宮。

洛陽宮城面積甚大,城內更設有多處秘道,以防萬一。知道這個秘密的只有皇帝身邊的宦官頭子而已。入侵軍隊怎麼搜索也尋覓不到皇帝的影子。 率領士大夫聯合軍的袁紹等人,意圖擁立皇帝,並宣告“宦官謀反”。但,找不到皇帝,他們就無法達成這一目的。 宮城一片血海。 據傳,這時候被殺死的人數達兩千餘名之多。 逃入北宮的張讓、段珪等人,後來帶著皇帝和其弟,從宮殿谷門悄悄溜出城外。隨從只有數十人。他們都是宦官,無一公卿,而且都是徒步行走的。 皇帝一行人於深夜時分來到黃河邊一個叫小平津的地方。正擬在此暫時歇腳時,南方傳來了馬蹄聲。一行人頓時陷入恐慌。 “你們鎮定下來!那隻是數騎馬蹄聲,不是大部隊!”

張讓叫大家保持鎮靜。 十四歲的皇帝哇地放聲哭了起來。 “哥哥,那不是敵人。天子怎麼會有敵人呢?” 九歲的弟弟連忙安慰皇帝。 追著皇帝一行人前來的是擔任尚書職位的盧植和閔貢。這兩個人不是宦官,而是公卿。其中的盧植是於黃巾之戰時,因拒向宦官行賄而曾受囚車之辱的人物。 “張讓、段珪!你們要知恥!” 盧植從馬背上跳下來,大聲喝道。 隨後也從馬背上跳下來的閔貢吼道: “你們立刻引頸自刎!不然,我要砍下你們的頭!” 皇帝又放聲哭了。 盧植跪下,奏道: “皇上請安心,我們是前來奉迎皇上回宮的,群臣正等待皇上回駕呢!” 閔貢手執腰刀,頗有隨時砍殺張讓之勢。張讓的一名部下拔出短刀撲向閔貢。閔貢閃身,往橫向揮刀,砍入這個人的軀體。這個人尖叫一聲,當場倒地。

“宦官尚懂得捨命救主,精神可嘉!” 閔貢把血淋淋的刀送到張讓面前。 “事已至此,我也不會戀棧生命的!” 張讓語畢,踉蹌走到皇帝面前,跪伏下來。 “臣於此拜辭皇上,告別此生。尚請皇上多多保重……” 話一說完,張讓就從河岸投身而下。段珪也跟著跳下。其餘宦官陸續也有人跟隨,但選擇逃走者居多。 “圍繞皇上身邊的禍根,至此已全數滅亡。現在請皇上快回宮殿,太后等著呢!” 盧植跪伏地面叩首道。 “你們表現可嘉,我代皇上表示嘉許之意。” 由於皇帝說不出話來,陳留王乃如此代言。這對異母兄弟在才幹上竟如此懸殊。 雖然是個庸才,但,皇帝畢竟還是天下之中心,失去中心的洛陽城陷入大混亂。然而,皇帝於城北處平安無事之消息,很快就傳來。

“快去!” 群臣立刻奔向城北。他們當然是為了去奉迎天子。 宦官被殲滅後,宮廷序列表當然會改寫。愈早前往奉迎的人,愈有可能被列上位。所以,這是分秒必爭的時刻。 原本只有盧植和閔貢一行人,隨著愈行南下,人數愈多。 一行人來到北芒阪下方。這一帶盡是墓地,他們決定在這個地方歇息片刻。 “咦?那邊怎麼揚起沙塵?” 一名公卿指著西方說。 那邊確實揚起濛濛沙塵。看樣子,好像是為數頗鉅的軍隊。騎馬行走黃土地帶時,一定會揚起沙塵。當時的戰爭通常依據沙塵飛揚的情形,來推測敵人的方向和人數等。 “人數大概三千到五千吧……” 有黃巾之戰從軍經驗的人呢喃著說。 “那是顯陽苑一帶。如果是從西邊來的軍隊,莫非……”

這位公卿說到這裡就打住。 每一個人都知道率領這個軍隊前來的人物大名,但,沒有一個人敢把它說出來。 ——率領涼州兵的董卓…… 董卓以威猛而聞名遐邇。 實際上,曾經接替盧植的他,於廣宗與黃巾軍交戰,由於未有戰果而被解任。人們畏懼這位將軍,完全是他的性格所致。 這個人向來被稱為“心如野獸”。 ——絕對不可找董卓。 何進向各地軍閥發下“驅逐宦官”之檄文時,幾乎所有的人都如此勸告他。而何進卻不聽這個忠告,也對董卓發出檄文。 從西北出現的大軍,除董卓之外無他。 沙塵接近後,果然是董卓沒錯。顏色鈍重的盔甲,閃閃發亮的槍矛——體格魁梧的涼州兵,個個都留著威風凜凜的鬍子。 “嗚……哇!嗚……哇!” 發出野獸般咆哮聲的董卓騎馬兵團,在皇帝周圍來回奔馳。董卓是前來探究聚集在北芒阪下的這數百人集團是在幹什麼。因此,騎馬將兵對皇帝一行人採取半威脅態度,也就不足為怪。 知道這個集團是皇帝一行人後,董卓走上前去,準備致意。 “聖上有旨,快退兵!” 一名公卿喊道。實際上,天子是由於害怕而哭出來的。董卓麾下將兵本不該驚嚇天子,因此,假借聖旨下令董卓退兵,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對之處。 “什麼!要我退兵?” 董卓怒目瞪視這名公卿。他不但眉角倒立,臉頰更顫動著。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