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真假慈禧1·西遁風雲錄

第13章 第十三章

只聽那白臉漢子又說道:“慈禧那老賊和光緒小兒也快到了。” 紅臉漢子勸道:“此乃是非之地,不要說出真機。” 白臉漢子不以為然地說:“不礙事,這個小小客店難道還有皇黨的人……” 紅臉漢子道:“出門在外,還是謹慎為好。我知道楊露禪有三子,長子楊風侯早亡,次子楊班侯性剛而躁,好與人鬥,數折強梁,技藝尤精,當時有一人號稱'萬斤力',自言曾打七省擂台,未遇敵手,能以雙手搓石成粉。他要與楊班侯在西四牌樓比武。萬斤力身材魁梧,一望便知力大無窮,而楊班侯頎長瘦削,狀若無能。比武處有一巨大石碑,高一丈六,寬四尺,厚二尺。楊班侯如約來到比武處,二人對陣,萬斤力先發功,舉拳怒擊;楊班侯閃過,拳中碑石,立刻粉碎,觀者喝彩,以為楊班侯必敗。等到萬斤力再進一步,楊班侯一聲大喝,舉起雙手向上一分,萬斤力已摔出數丈之外。楊班侯在掌聲中策馬揚長而去。楊班侯善使白蠟桿,桿頭所至,舉重若輕。一日,村里失火,蔓延蘆堆,鄉人一時束手無策。楊班侯持桿招呼鄉親散開,自己一人揮桿挑蘆,投擲入河,瞬息火滅。”

白臉漢子道:“楊班侯的弟弟楊健侯就是我們師父的師父。” 紅臉漢子急忙用手掩他的嘴道:“天機不可洩漏,只恐招引禍患……” 白臉漢子臉一紅,岔開道:“形意門大師李洛能是郭雲深和車毅齋的師父,是形意拳第四代傳人,師承山西祁縣戴龍邦。李洛能大師自幼喜武,三十歲時在山西太谷、祁縣一帶經商,時聞祁縣有個戴龍邦精於形意拳,便前去拜訪。見面之後,戴龍邦見他尚有英武之氣,便收他為徒。李洛能受教之後,專心致志,晝夜苦練,兩年之久僅學連環拳。是年,戴龍邦之母八十壽辰,李洛能前往拜壽。祝壽賓客除親友之外都是戴龍邦的弟子,拜壽之後在壽堂演練武術,各將所學演練一番,只有李洛能只練拳半趟。戴龍邦的母親性喜拳術,對拳術道理及練法非常清楚,她見到這種情景,便問李洛能:'為何只練半趟拳?'李洛能回答說:'僅學至此。'當時戴母對戴龍邦說:'此人學武已有兩年,所教甚少,此人看來是忠誠樸實之人,應該用心教授。'戴龍邦本是孝子,受老母面諭,從此悉心教授李洛能。李洛能精心學習,至四十七歲,聲譽大振,馳名武林。一年夏天,李洛能坐著板凳在院中乘涼,有個大漢暗行至他的背後,用拳猛擊他的後背,不料剛一出手,他自己身體已被彈出丈外,跌倒於地,將幾個花盆砸碎,腿部也被花盆所傷,大漢爬起來說:'這次我可真服你了。'據傳,一年中秋節前,李洛能身帶重金在返家路上,遭到五人從背後突然襲擊,李洛能同身旋轉一圈,疾如旋風掃地,五人同時跌出丈外,所持單刀都脫手飛出,個個跌得鼻青臉腫。李洛能輕鬆地笑道:'要用錢何必如此!再行不義之事,恐怕再跌倒就起不來了。'隨手從袋內拿出一串銅錢扔於地上說:'幾位拿去喝酒吧!'說完,揚長而去。李洛能有一好友,對李暗暗不服,一次在室內與李洛能聊天,乘李不備,想用手捉住李先生後背,而後用力將李先生舉起;不料剛一伸手,他自己的身子卻騰空斜上而起,頭顱觸入紙糊的頂棚之內,塵落滿臉,落下時仍兩足直落於地,沒有跌倒。這位好友從此心服口服。李洛能平時與人交手,從不見是何招法;出手擊人,能使人凌空而起,旋轉而跌,或飄然而去,遠僕而倒,隨心所欲。他練功時,能將身體懸貼於壁上多時,有如牆上掛畫。李洛能的入室弟子有郭雲深、車毅齋、張樹德、宋世榮、劉奇蘭等人。李洛能八十餘歲,端坐椅上,一笑而逝。”

尹福在窗外靜靜地聽著,當聽到兩人提起他的師弟程廷華和大刀王五均被八國聯軍殺害,腦子裡“嗡”的一聲,陣陣劇痛。 八國聯軍進了北京,他的許多好朋友不知性命如何,眼下知道被殺的就有程廷華和王五了,不知這消息是真是假。 “格,格,格……”尹福正在悲痛時,猛聽到房頂上傳來一陣女人的笑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