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蒙古帝國2·狂飆西進

第11章 貳

蒙古帝國2·狂飆西進 包丽英 5229 2018-03-13
欽察部不告而別,在其盟友軍中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蒙古軍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態勢,向阿謝、高加索二部營地發動了攻擊。軍心不穩的阿謝和高加索軍隊一觸即潰,倉皇逃回本營。蒙古軍並不斬盡殺絕,而是按照既定計劃,派出輕騎,押送禮物,在斡羅斯邊境追上了乘夜撤離的欽察部。 迦迪延見拔都果真如約送上了另一半禮物,內心十分喜悅。兩下相見,拔都與迦迪延簡單客套了幾句,便提出了再度合作:迦迪延交出受其庇護的篾兒乞人,蒙古軍則將此次戰胜阿謝軍隊和高加索軍隊的所有戰利品一併贈送迦迪延。迦迪延一聽蒙古軍又要他交出篾兒乞殘部,勃然大怒,痛斥拔都無信無義。 拔都微微笑道:“首領此言差矣。篾兒乞人原本就是我軍長途奔襲的主要目標,豈可輕易放棄!但我軍絕不想與迦迪延首領為敵。我可以保證,只要迦迪延首領交出篾兒乞人,我軍絕不難為首領以及您的親眷。只是,篾兒乞人與我蒙古人仇深似海,不能將其殲滅,我們就無法向我祖汗交待。迦迪延首領,您是識大體的人,我們之間又曾有過一次愉快的合作,相信這一次您一定還會選擇繼續與我們合作。其實,您又何苦為了那些反复無常的篾兒乞人,而與我蒙古軍為敵,乃至玉石俱焚呢?”

“呸!好小子,你還敢教訓老夫!好,我迦迪延今天就告訴你,你不要得寸進尺!交出篾兒乞人,你今生休想!” 拔都依然微笑著注視著迦迪延:“那麼,對不起,我只好得罪了。” 迦迪延抽刀在手,不容分說砍向拔都:“好小子,先吃我一刀!” 拔都敏捷地躲過了迦迪延的馬刀,撥馬回歸本陣。速不台、哲別、兀良合台、蒙哥當即揮令蒙古軍分四路衝入欽察軍。兩軍展開了激戰,蒙古軍直搗中路,越戰越勇,迦迪延不敵,被迫逃入斡羅斯境內。 迦迪延被迫派人向女婿求援。 當時的斡羅斯境內被眾多公國割據。多年前,迦迪延將親生女兒中最美麗的一個許配給了這些公國中勢力最強大的哈里克斯大公。看在姻親的分兒上,哈里克斯大公召集各公國大公商議抵禦蒙古軍隊一事,大公們爭論不休,但哈里克斯認為,欽察人雖與斡羅斯各公國為敵,可如今大敵當前,如果將欽察人推向蒙古人,只會壯大蒙古人的力量,而那時,斡羅斯各公國勢必在本國國土上抗擊蒙古人。為今之計,不如在欽察草原與蒙古人決戰,將他們擋在國門之外。

哈里克斯說服了部分大公,很快集結起三個公國的力量:基輔、契爾尼戈夫、加利西亞共八萬大軍,出兵欽察草原。 哲別、速不台無心與斡羅斯各公國的軍隊為敵,遂向三公國分別派出了十名使者,表示他們沒有任何進犯斡羅斯的意圖,只是奉命追擊仇敵篾兒乞人以及包庇了篾兒乞人的欽察人,他們希望三位大公不要輕信欽察人的挑撥,倒不如與蒙古人聯合,趁機除掉為害斡羅斯多年的欽察人。 儘管使者使盡渾身解數,一再曉以利害,三國大公絲毫不為所動,不僅如此,他們還殺掉了八名使者,並將另兩名使者打得遍體鱗傷放了回去。哲別、速不台怒不可遏。自古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斡羅斯大公對蒙使非殺即辱,看來不打是不行了。曾幾何時,沙王就是因為無故殺害使者而引火燒身,不想今天斡羅斯聯軍又重蹈覆轍。

歷史上著名的伽勒伽河(即卡爾卡河,北頓涅茨河支流,匯入頓河)大會戰拉開了序幕。 三個公國出兵八萬,迦迪延出兵兩萬,共十萬人。十萬對兩萬,決戰雙方的兵力可謂眾寡懸殊。速不台和哲別連夜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確定了初步的作戰方案。次日,拔都、兀良合台率領的蒙古前鋒部隊首先向聯軍做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戰鬥中,兀良合台肩上中了敵人的冷箭,拔都也自知不敵,急忙下令撤退。迦迪延急於報仇,不等與其他公國軍隊會齊,與女婿哈里克斯一起指揮部隊率先渡過第聶伯河,一路對蒙古軍窮追不捨。速不台、哲別且戰且退,同時派出拔都、兀良合台、蒙哥各率一千人沿途不斷襲擾敵軍,同時又不正面交鋒,而是故意示弱於敵,以期驕縱敵人。

聯軍大將朱利將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他見數日來蒙古軍退而不亂,便勸說哈里克斯和迦迪延小心從事。他說:“從這幾日追擊,蒙古軍始終進退有度來看,這是一支士兵訓練有素、主帥有勇有謀的軍隊,他們雖然人數遠遠少於我軍,卻可能是我們的強敵,大公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哈里克斯不以為然,回以哈哈大笑。朱利見無法說服哈里克斯和迦迪延,仰天長嘆道:“豎子不足與謀。想我朱利南征北戰多年,還沒有見過這樣騎術諳熟、射技驚人的軍隊,只怕我們這數万人遲早要折在蒙古軍的手中。” 哈里克斯充耳不聞,依舊揮令大軍繼續追擊蒙古軍。 整整九天,雙方馬不停蹄。迦迪延和哈里克斯所率軍隊將其他兩公國的軍隊越甩越遠,當他們在伽勒伽河畔追上蒙古軍時,已然筋疲力盡了。

這一天正是一二二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哈里克斯和迦迪延商議後分成南北兩路大軍沿伽勒伽河畔安營扎寨,哲別派拔都率六千騎兵偽裝進攻欽察陣地,不久又佯退,迦迪延不辨真偽,率北路軍搶先渡過伽勒伽河,卻正好投入了蒙古軍布下的羅網中。哲別、速不台派拔都、兀良合台、蒙哥統率一萬人充當右翼,直衝欽察軍營陣,二將則率左翼部隊切斷了欽察軍的後路。欽察軍哪裡抵擋得住蒙古軍的凌厲攻勢,全線潰退。哈里克斯急派南路軍增援,卻被潰敗中的欽察軍將戰鬥隊形沖得七零八落,哲別、速不台乘勢渡過伽勒伽河攻打斡羅斯聯軍各部,大獲全勝。迦迪延率領殘兵敗將退回了欽察草原自己的主營地。 是役,斡羅斯聯軍損兵七萬餘人,有七十位貴族陣亡,在蒙古軍強大的攻勢下,斡羅斯聯軍的大公被迫請降。

哲別、速不台原也無意與斡羅斯各公國為敵。大公既降,他們率領大軍沿伽勒伽河順流而下,取道進至康里部。康里部首領舉部來戰,兵敗後投降。考慮到遠征軍已經教訓了欽察部,殲滅了篾兒乞人,圓滿完成了成吉思汗交給他們的任務,二將萌生了回師的念頭。長期遠離主力孤軍作戰,孤力無援的憂慮瀰漫於整個軍營,遠征的疲勞及思鄉厭戰的情緒甚至影響到哲別、速不臺本人。可是在沒有接到成吉思汗回師的命令前,二將以及拔都等人對下一步的行動也有些茫然。 一二二四年,成吉思汗自河中班師,並召哲別、速不台二將率軍東歸。不久,信差到達,傳令遠征軍班師,全軍聞訊一片歡騰。速不台長長地吐了口氣,即便勝利也未讓他如此舒暢。 “總算可以回去了。”他輕鬆地對哲別說。

哲別微微笑了一下,臉色十分難看。 “哲別,你怎麼……”速不台上前握住哲別的手,又急忙縮了回來。哲別的手心像燒紅的烙鐵一般滾燙。 “近日常覺身上不適,或許生了病。”哲別輕描淡寫地說。 速不台急請隨軍大夫為哲別診治,大軍開始緩緩班師。 哲別的病情不但不見好轉,反而一日重似一日。蘭容憂心如焚,每日端湯餵藥,服侍父親於病榻前。速不台、拔都、兀良合台、蒙哥天天都來看望哲別,尤其速不台,唯恐哲別有個好歹。多年的並肩戰鬥,哲別、速不台二人早已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他們彼此信賴,心心相印,正是靠了他們的默契配合,才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軍事奇蹟。速不台甚至一次又一次問自己,經過幾年艱苦卓絕的征戰,哲別你真的就不想再看看魂牽夢繞的蒙古草原了嗎?

哲別病入膏肓,唯頭腦依舊清醒。一次從昏睡中醒來,他拉住正坐在他的身邊憂慮地俯視著他的速不台,平靜地最後一次吐露心曲:“速不台,我恐怕看不到故鄉的草地了。來時沒覺得這段路如此漫長,回去卻覺得它沒了盡頭。其實,我多想再看一眼草原,再上不兒罕山狩一次獵。我更想念大汗。二十三年了,我時刻不曾忘記從我手中射出的那罪惡的一箭,每當想起,我都會追悔莫及。” 當年,哲別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的闊亦田大戰中,一箭射中成吉思汗的脖頸,致使成吉思汗陷入危險,幾乎與死神擦肩而過。然而,當戰鬥結束後,哲別卻投降了成吉思汗。他並沒有隱瞞自己就是射傷成吉思汗的人,正是因為他的坦誠,成吉思汗非但沒做任何計較,反而將他置於左右,委以重任。為了回報成吉思汗的知遇之恩,哲別從此南征北戰、東伐西討,馬不停蹄地奮鬥了二十三年,創造了眾多的軍事奇蹟,他本人亦成為蒙古歷史上名垂千古的常勝將軍。

“那時各為其主,大汗何曾計較過你的過失?他始終很信任你。” “我知道。大汗給了我所有的一切,我卻再不能有所回報。我最大的遺憾就是從此後不能在他麾下效力了。” “不!你不要說這樣的話,你只要安心養病,一定會康復的。”速不台再也掩不住滿腔痛苦,揪心地背過臉去。 拔都、兀良合台、蒙哥也來看望哲別,這一天他們陪了哲別很久。夜深了,哲別屏退眾人,他還有些話想單獨對拔都和蘭容說。 拔都握住了哲別伸向他的手,這隻手不像前些日子那樣滾燙了,倒是汗涔涔、涼津津的,那張病倒後就一直顯得灰暗的臉上也呈現出反常的紅潤和生氣,一種不祥的預感緊緊攥住了拔都的心,使他甚至無法強作歡顏。 “小王爺……”

“是,我在。” “蘭容……” “阿爸……” “小王爺,我可以拜託你一件事情嗎?” “您說。” “我只有蘭容這一個女兒,我想請你替我照看好她。” “我會的。一定。” “不,阿爸,我不要聽您這麼說,不要!” “女兒,不要打斷阿爸,讓阿爸把話說完。小王爺,你是我唯一想到和希望託付蘭容的人。讓她做你的妹妹吧,照顧她,行嗎?等她出嫁的時候,請小王爺作為她娘家的哥哥送她出嫁。” 拔都與蘭容默默對望,蘭容哭得紅腫的眼中閃現出點點充滿著深沉眷戀的淚光。 “請您放心,從今以後蘭容就是我的妹妹。”拔都更緊地握住哲別的手,莊重地許諾。 哲別的臉上浮出一絲欣慰的笑意,他久久凝視著女兒。蘭容的一顆心彷彿被什麼東西狠狠抽打著,那種獨自面對死亡無助的感覺又出現了。她知道父親這麼做,既是為了她,也是為了最後一次報答大汗對他父女的恩德。可是,這一刻她寧願父親永遠不要再說下去了。 “聽你這樣說,我就放心了。四年前,窩闊台三太子在一次酒宴上向大汗提出,希望能將蘭容許配給他的愛子闊出,大汗同意了,還說到時他會親自為蘭容和闊出小王爺主持婚禮。這是大汗和三太子的格外恩典,我哲別當真無以為報。這些年來,我一直征戰在外,又遇上蘭容的額吉病故,否則,他們的婚事或許早該辦了。遺憾的是,我恐怕看不到大汗為我的蘭容主婚了。我希望小王爺你能代我完成這個心願,代我將蘭容送上白帳牛車。” “好!” 哲別似乎累了,慢慢合上了眼睛。拔都和蘭容守候在哲別的身邊,這天,哲別終究沒能再看一眼他深深眷戀的蒙古草原。 入殮那天,全軍悲悼哭泣。哲別戎馬一生,以他的智慧、謙遜和勇敢贏得了全軍將士的尊敬與愛戴,奈何他過早逝去,徒為生者留下了永久的遺憾。 夏季,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大軍在額爾齊斯河畔駐營,等待哲別、速不台二將的歸來。夏往秋至,爽爽清風,悠悠白雲,都在等待歡迎遠征歸來的勇士。成吉思汗早早候在行帳前,翹首期盼著闊別三年的遠征將士,期盼著他的“獵鷹”、他的“利箭”。 遠征軍徐徐開進營地,主營沸騰了。擁抱、歡笑、淚水,說不盡的離別思念,道不完的重逢喜悅。成吉思汗受這種熱烈氣氛的感染,越發焦急地用目光搜尋著那兩個他所熟悉的身影。 是速不台嗎?騎著黑駿馬,英姿煥發,正催馬向他飛馳而來。是速不台!成吉思汗拍馬迎了上去,馬頭相撞時,兩人同時跳下馬背。 “大汗……”不等速不台見禮,成吉思汗已與風塵僕僕的愛將緊緊擁抱在了一起。 “大汗,”待激動的情緒稍稍平復,速不台百感交集地凝視著已見蒼老的大汗,如夢似醒,“您身體還好嗎?” “好。好。速不台,哲別呢?你們倆怎麼沒在一起?” 速不台隱忍的悲哀再也掩藏不住:“哲別他……他……” 如同驟然掉入冰窟,成吉思汗由於內心的劇痛而顯得麻木了。喧鬧的軍營驟然靜得沒有一點聲音。哲別的靈柩在環繞的人群中被緩緩推動。成吉思汗熱淚盈眶。這就是哲別嗎?他才只有四十二歲,真的就這麼匆匆而去?甚至還來不及看一眼故鄉的草原?成吉思汗扶棺痛哭,所有的將士都跪伏於地,環繞著哲別的靈車,悲戚聲四起。 許久,成吉思汗強忍住痛苦問道:“哲別是不是陣亡?” “不。”速不台流著淚回答,“戰神永遠垂青他,他是被病魔奪去了生命。” 哲別被埋葬在額爾齊斯河河畔。額爾齊斯河河水憂傷地拍打著河岸,似為將星早殞而傷悼不已。成吉思汗親自灑酒祭奠英靈。杯杯苦酒滲入泥土,為哲別,為博爾術,為木華黎,為他的孫子、女婿,為忽蘭,為所有那些倒在了征途上的將士們。時光如水歲月無情,西征縮短生離死別的距離,假如沒有思念沒有情誼,便不會這般悲傷這般嘆息。 大軍休息幾日,徐徐東返。拔都遣軍隊先回玉龍杰赤向父王報告遠征的消息,他自己則隨著祖汗回返蒙古主營。或許是預感到此次一別他將很難再見到祖汗,拔都格外珍惜在祖汗身邊的日子。成吉思汗也捨不得孫子離去。自從攻打玉龍杰赤開始,成吉思汗就再沒有見到過長子朮赤,因此,能與愛孫朝夕相處,對年事已高、精力和體力都大不如前的成吉思汗來說未嘗不是一種慰藉。 回師途中,成吉思汗單獨召見了老將速不台。速不台向成吉思汗匯報了他們遠征欽察草原及斡羅斯各公國的詳細經過。哲別、速不台的遠征可謂碩果累累,在近三年的轉戰裡,他們掃蕩了高加索山脈南北,征服十四國,破城七十餘座,行程五千餘公里,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不僅如此,當成吉思汗得知兩位孫子拔都、蒙哥,年輕的將領兀良合台都在遠征中表現出色,他心裡不由既寬慰又自得。 事實上,速不台帶回的關於歐洲各國的情報遠比勝利本身更為重要,此次遠征為十年後拔都征服歐洲開了先河。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