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關原之戰(下)

第23章 第九十五章霧中

關原之戰(下) 司马辽太郎 4273 2018-03-13
天色終於逐漸泛白。盆地裡雨意濃濃,大霧瀰漫,人馬好似皮影戲偶移動。這時,東軍第一支大軍福島正則的六千兵力,基本進至盆地中央,背靠明神之森布陣,白底畫著藍色山道紋的旗幟迎風招展。 午前七點左右,東軍部署完畢。 除了先鋒的福島部隊,後續還有加藤嘉明三千人,筒井定次兩千八百人,田中吉政三千人。這些兵馬與天滿山的西軍宇喜多秀家對峙。此外,藤堂高虎、京極高知在中山道略偏南,面對西軍小早川秀秋的松尾山,布下了野戰陣地。 第二支大軍以細川忠興為主將,配以稻葉貞通、寺澤廣高、一柳直盛、戶川達安等武將。這支大軍面對石田三成陣地,橫向大面積鋪開。黑田長政部隊帶有一種游擊性質,位於第二支大軍最右側,擺出了衝擊石田三成陣地的架勢。

第三支大軍以德川麾下的本多忠勝為軍團長,佈於家康大本營前方。第四支大軍以池田輝政為中心,從者有淺野幸長、蜂須賀豐雄、山內一豐、有馬豐氏、中村一榮、小出吉辰、生駒一正、水野清忠。這支大軍控制西軍南宮山陣地,死死釘在此地。 家康大本營佈於桃配山上。從這裡到西北方向三成大本營的笹尾山,約有四公里距離。 午前七點剛過,家康緩慢登上山頂,坐在折凳上。 折凳旁立著家康自少壯時代就一直使用的大將像徵——金扇大馬標。 這支金色七根扇骨大扇,中心處畫著一輪紅日,扇骨釘垂吊著銀穗。 馬標前並列插著昭示源氏血統的十二面雪白大旗。另外還有一面上寫“厭離穢土欣求淨土”的大旗,在大霧中飄揚,說明了德川軍的戰爭哲學。

那八個字出自淨土宗的理念:討厭現世(穢土),憧憬死境(淨土)。家康的佛教信仰屬淨土宗,他麾下之人也多是這一派。看這八個大字,自然就會產生武勇活躍不怕死的心情。四公里之外,笹尾山陣地迎風招展的三成大旗上寫著“大一大萬大吉”,呼喚勝利好運,飄漾著充滿現世利益的氣息。與之相比,家康的八個大字非常厭世。 早上七點半前後,東西兩軍的布陣工作基本上結束了。 從人數看,西軍十餘萬,東軍七萬五千有餘,西軍略佔優勢。論及陣形,西軍絕對有利,對東軍幾乎構成了包圍的陣形。從紙上作戰來看,可以說開戰前就注定三成必勝。 家康一方佔有隱形優勢。家康用戰略彌補己方戰術之不利。不消說,家康不靠戰術而要靠戰略取勝。開戰前他就開始瓦解西軍,正在對半數敵軍內部採取間諜活動,而且他們幾乎都倒向了家康,達成或倒戈或不抵抗的逃亡等約定。若這些叛將所言為真,那麼對家康來說,戰爭已不過是一場野外劇,其進展與勝負都在劇本里安排停妥了。

桃配山頂,家康坐折凳上打盹兒。可見交戰會走向勝利吧。在努力達到勝利之前,家康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然而家康到了桃配山頂,卻仍不能放下心來。 (果真能按照劇本的情節發展嗎?) 這是家康的擔憂。諸事在揭開蓋子觀看前都不知其真相。 證據是家康神情焦躁,旁觀都覺得非比尋常。他動輒無緣無故站起來在山頂走動著。 “這場大霧,讓人很無奈呀。” 家康嘟囔著毫無意義的話,似乎耐不住開戰前時間的沉重。霧很濃,不過數公尺外就甚麼也看不見了,故而發生了一件稀奇事。 有個旗本名叫野野村四郎右衛門,因大霧迷失方向,騎馬一直走到了家康的折凳附近,馬屁股險些撞上家康的臉窩。 若是平時的家康,頂多苦笑一聲完事了,或者說句話讓他注意。

現今的家康卻像換了個人。 “啐!” 家康大喝一聲,拔刀猛地刺向身旁,要砍死野野村。野野村一看是家康, “哇!” 喊叫著逃跑了。家康的刀沒碰著他的身體。這一下令家康更惱火了。 家康眼前,一個名曰門奈長三郎的小姓背後插的小旗搖搖晃動,不僅擋住了家康的視野,都快碰到家康的臉了。 “滾開!” 家康怒吼了。不僅如此,他揮起那柄出鞘卻沒砍著野野村的利刀,嚓!一刀砍斷了長三郎背後旗桿。但家康或許立即就後悔了,到此為止,沒再責備那二人。 濃霧奪走了二十萬人的視野,因為大霧無法活動,敵我雙方一槍也不能放,一直在等待濃霧淡散。 “敵軍如何?” 家康反覆追問,多次離開折凳站了起來,但他沒察覺自己的這種舉動。為了掩飾如此焦慮不被人發現,他對左右像開玩笑似地說道:

“從前有個能人。” 所謂“能人”,譬如家康青年時代的下屬內藤四郎左衛門等即是。 “他在大霧裡也能看清東西。”家康說道。 “四郎左衛門已經老了,不能來參加這場戰役。” 此話是想說現在的人不行吧。家康環顧左右,眼神盯住了名曰渥美源吾的人。 “源吾在呀。” 家康高興地說。渥美源吾並非“使番”,但老於世故,讓他當間諜,會幹得出類拔萃。 “跑一趟,去觀察一下敵情!” 源吾當即抓過韁繩,策馬下山馳去。 他的右肩貼著鑲邊的紙,這是東軍記號。 源吾像霧中游泳般前進,途中一看見霧中人影,就問道: “山之山?” 這是東軍的暗號。 “麾之麾。” 對方這樣回答,就是自己人。源吾僅跑了十五六分鐘,就立即折回桃配山,向家康匯報。

其實,源吾連一個敵人的影子都沒看見,卻回禀說看見了。 “敵軍形勢,時機正好。我方應當湧上去了。” 源吾大聲報告。意思是應當發起攻擊了。 家康頷首,令源吾退去。然後滿意地說: “不愧是個老於世故的人。” 家康知道源吾的報告純是謊言,並非來自觀察敵情的結果。然而,所謂“應當湧上去”,說明形勢大好,對鼓勵開戰前的士氣大有效果。 “為何說謊?” 源吾回到陣地,同僚們這樣責備他。 “我心裡十分清楚,今天的交戰,主上不出馬是打不贏的。潮水已達高潮了,不看敵情,主上也該出馬了,而且越早越好。” “但是,主上早出馬,若淪為敗軍,你做何辯解?” “笨蛋!” 源吾嘲笑道,不再理睬他們。若淪為敗軍,自己死了,家康也死了。

死人和死人之間哪裡還有辯解? !這就是諳熟戰場機理的老油條的回答。但須謹慎,不可透露答案。
此時,東軍有的步兵部隊在濃霧中進逼敵軍。這是一支三百人許的小部隊,其一馬當先的行動,包括家康在內,東軍誰也不知曉。 部隊主將是鬆平忠吉。 家康的四兒子,為家康的側室阿愛所生。忠吉年少,卻任武藏忍十萬石的城主,現年二十一歲。因娶井伊直政的女兒為妻,家康命令直政擔任忠吉的輔佐官。 此日,直政來到忠吉陣地後,建議道: “這是大將的初陣,若如此滯留後方,最終會未見戰鬥,交戰就已經落幕了。大將理應一馬當先,觀看打頭陣的將士們如何奮力衝殺。” 直政親率三十騎,一路陪同,開始霧中進軍。 部隊宛似摸摸索索前進,一路上鴉雀無聲。

(迷路了吧?) 連直政這樣老練之士,瞬間都出了一身冷汗。此刻,一名虎背熊腰的騎馬武士衝破濃霧出現眼前,手持一柄鉤形長槍刺來, “來者何人!” 以破裂嘶啞的嗓音大喝道。 直政一聽覺得聲音好熟,卻是福島正則的物頭、武名天下傳揚的可兒才藏。 (糟了,不妙!) 直政這樣思忖,肯定是碰上了己方先鋒福島正則部隊。這個可兒才藏大概在這裡負責監視可能溜到前線搶頭功的後方友軍。 “從他人關卡旁通過,是何道理?今日打頭陣者非福島左衛門大夫莫屬,難道想溜上前去搶頭功嗎?” “非也。” 直政報上自己的軍監之名,言語謹慎,並高喊道:“馬上公子乃鬆平下野守忠吉大人。” 然而可兒才藏巍然不動。

“無論何人,軍法就是軍法!” “不,我等並非想上前搶功,是根據主上命令,前去窺察敵情。” 直政撒謊了。 可兒才藏也是個身經百戰的老練武將,識破了謊言,在馬上大笑道: “說是窺察敵情,這般威嚴龐大的隊伍,做何解釋?能騙過其他人,卻瞞不過我才藏的雙眼!” “噢,覺得可疑,確有道理。” 言訖,直政將帶領的大部份步兵留在福島陣地上,率輕兵擺出宛如前去窺察敵情的架勢走過去了。 可兒才藏怒火中燒,嗓子眼兒呼隆呼隆直響,一口沫狠勁吐在地上。 直政和鬆平忠吉繼續前進,緊貼著敵軍宇喜多部隊前頭一同行進。這時,雨停了,風刮起來了。 風給戰場帶來了變化。霧氣開始流動,漸漸可以看見雙方人馬和一片旌旗了。

(這也太靠近了。) 直政慌了神。霧若不淡薄,還可以混在宇喜多部隊裡。 宇喜多部隊也發覺了這一群可疑人馬的影子。宇喜多部隊的前鋒指揮,是名播遠近的作戰高手明石掃部助全登。 “那些人影不是我方軍隊。” 他這樣判斷,試探著派去一哨人馬。直政火速做出反應,命令三名持火槍的足輕向前來的宇喜多部隊連續射擊。 這槍聲,成了關原戰場最早響起的槍聲。 其後,直政保護著女婿鬆平忠吉撤下來。聽見槍聲,東軍先鋒福島正則大怒。 正則將銀色芭蕉扇馬標插在地上,背向明神之森,拿出折凳。這時,他聽見了槍聲。 “被別人搶先了!” 正則大喊,命令擂響戰鼓,全軍開始戰鬥。不僅如此,正則還飛身上馬。 福島部隊的足輕在霧里活動,朝宇喜多部隊猛烈射擊。 對方則以更大的規模還擊,從明神之森到天滿山南麓這一大片空間裡充滿了槍聲和硝煙。 當然,桃配山頂的家康也聽見了槍聲。 家康焦慮不安,因為霧中遙遠的槍聲倏然停了,僅是偵察部隊的衝突?還是先鋒部隊正式開戰了?家康不甚清楚。 “剛才槍聲確實響了,但又停了。有再聽見槍聲嗎?” 家康詢問左右,他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然而,左右沉默,皆歪首猜度。 “緣何默不作聲?” 家康追問時,一個老人實在忍不住,開口講話了。 他並非武士。 是家康的馬夫,老人名曰“縋り(sugari)”,字怎麼寫,連他本人也不知道。 老人的身分沒資格和家康說話,但目前情況緊急。長年跟隨家康馳騁戰場,他也養成了第六感。 “屬下認為,交戰已經開始了。主上趕快出馬吧。” 家康和左右都感意外,好像戰馬開口說話了。家康焦急了,問他何出此言? “剛才聽到了火槍聲,槍聲停了,證明長槍拚殺開始了。” 理由如此。 家康當即採用了他的建議,“既然如此,吹螺號,讓將士們齊聲吶喊!”命令了軍營奉行。 緊接著,家康的命令化為螺號聲。強勁的號角聲幾乎吹散了霧氣,撲向眼底的關原,在空氣中迴盪,宣告開戰。 然後德川軍主力三萬人,站在草地上齊聲吶喊。 這波怒吼在橢圓形的關原上空轉圈飛馳,每轉一圈之際,霧裡的遠近各地敵我陣地中就飛出了回應的吶喊。螺號、吶喊、古鉦同時響起,巨聲飛天馳地,碰撞四周群山,回音激盪,一時鳴響不止。 “去看一下先鋒交戰的場面!” 家康向使番下令。家康身邊的使番有安藤直次、成瀨正成、城織部、初鹿伝右衛門、米津清右衛門、小栗忠政、牧野助右衛門、服部權大夫、阿部八右衛門、大塚平右衛門、大久保助左衛門、山本新五左衛門、橫田甚右衛門、鈴木友之助、小笠原治右衛門、山上鄉右衛門、加藤喜左衛門、島田治兵衛、西尾藤兵衛、中澤主稅、保坂金右衛門、直田隱岐守、門宮左衛門等。 這些都是精選出來的戰場菁英,總在家康身邊擔任傳令與偵察的差事。他們後背插的小旗統一在黑底上寫著一個“五”字。 其間有兩騎疾馳而出,是小栗忠政和米津清右衛門。 二人勢不可擋,來到了福島部隊的戰場,看完了概況,“我方必勝!”立即撥馬返回,向家康覆命,然而這並非事實。此時福島部隊被宇喜多部隊沖殺得漸漸退卻了數百公尺。 然而,家康並不知曉。 “策馬前進!”家康下定決心。他捨棄了桃配山,要將指揮所前移至中原。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