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皇太極全傳1·四貝勒

第4章 主要人物列表

皇太極全傳1·四貝勒 程奎 2881 2018-03-13
努爾哈赤——後金國天命汗。 舒爾哈齊——努爾哈赤同母弟,因鬧分裂被努爾哈赤圈禁,死在禁所。 穆爾哈齊——努爾哈赤同父異母弟。 皇太極——努爾哈赤第八子,後金國四大執政貝勒之一,後金第二位汗王,1636年改後金為大清,是大清國的第一位皇帝。 豪格——皇太極長子。後被封為肅親王。 福臨——即順治。皇太極第九子。皇太極死後繼承帝位,是大清國入主中原的一位皇帝。 褚英——努爾哈赤長子,因與五大臣及眾貝勒不和,被努爾哈赤處死。 杜度——褚英長子,後被封為安平貝勒。 代善——努爾哈赤次子,後金國四大執政貝勒之一。後封為禮親王。 岳託——代善長子。掌管六部中的兵部,皇太極改元稱帝,他被封為成親王,後被降為貝勒、貝子,死後封為克勤郡王。

碩托——代善次子。 薩哈廉——代善第三子。掌管六部中的禮部,死後封為穎親王。 瓦克達——代善第四子。 瑪瞻——代善第五子。 東果——努爾哈赤長女,褚英、代善的姐姐。嫁給五大臣之一的何和禮。 莽古爾泰——努爾哈赤第五子。後金四大執政貝勒之一。 德格類——努爾哈赤第十子,莽古爾泰同母弟,後金成立六部後,他掌管戶部。 莽古濟——莽古爾泰同母妹妹,因犯謀逆罪被皇太極外死。 阿敏——舒爾哈齊次子,後金國四大執政貝勒之一,後因屠殺降民被囚禁。 濟爾哈朗——舒爾哈赤第六子,阿敏的弟弟。掌管六部中的刑部。改元稱帝被封為鄭親王。皇太極死後,與多爾袞並為攝政王。 阿巴泰——努爾哈赤第七子,後金國成立六部,他掌管工部。皇太極改元稱帝,他被封為饒餘貝勒。

巴布海——努爾哈赤第十子。 阿濟格——努爾赤第十一子,皇太極改元稱帝,他被封為武英郡王。 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天命年間八大貝勒之一,掌管六部之首的吏部,皇太極改元稱帝他被封為睿親王。 多鐸——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天命年間八大貝勒之一。 額亦都——努爾哈赤的朋友,後金國開國重臣,五大臣之一。死後被追封為弘毅公。 費英東——後金國開國重臣,五大臣之一。 何和禮——後金國開國重臣,五大臣之一。 安費揚古——後金國開國重臣,五大臣之一。 扈爾漢——後金國開國重臣,努爾赤養子。 邢道長——顯佑宮道長,努爾哈赤摯友。 額爾德尼——後金國大學士,老滿文的創立者,皇太極的良師益友。

達海——後金國大學士,老滿文的改造者,博學多才,被尊稱為滿洲聖人。 剛林——天聰八年,歷史上第一位滿洲舉人,精通漢文,改元稱帝后,被授為國史院大學士。 希福——天命年間文館大學士,通滿蒙漢文字,改元稱帝后為國史院承政。 索尼——希福之侄。其父早年投莽努爾哈赤。其父子均通滿蒙漢文字,授索尼為一等侍衛。後為禮部啟心郎。在福臨即位的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 範文程——漢人,宋代名臣范仲淹第十八代孫,天命年間文館大學士,改元稱帝后為內秘書院大學士。 寧完我——漢人,先為文館大學士,後升為參將,博學多才,正直敢言,是皇太極的重臣之一。 鮑承先——漢人,山西應州(今應縣)人。明朝副將,從總兵賀世賢守瀋陽,努爾哈赤克瀋陽,承先退守廣寧,兵敗降後金,仍為副將。改元稱帝后,為內秘書院大學士,後改為吏部承政。

李永芳——明撫順所游擊將軍,是第一個投降後金的將領,努爾哈赤以孫女妻之,為後金國額駙。 佟養性——努爾哈赤的朋友,遼東富商,曾資助努爾哈赤建國,後舉族歸金,努爾哈赤妻之以族女。紅衣大砲的研製者,是後金國第一任砲兵司令。 佟養正——佟養性之兄,明朝游擊將軍,與佟養性一同歸金,鎮守鎮江城時為毛文龍所擒,後被殺。 張秉一——漢人,授命研製紅衣大砲。 孟古——葉赫納拉氏,努爾哈赤的愛妻,皇太極的生母。 阿巴亥——努爾哈赤大妃,多爾袞生母,金清王明的第一位被生殉的后妃。 袞代——努爾哈赤之妻,莽古爾泰的生母,據傳為莽古爾泰所害。 哲哲——蒙古科爾沁部女人,姓博爾濟吉特氏,皇太極大妃,改元稱帝后為皇后。

海蘭珠——蒙古科爾沁部女人,姓博爾濟吉特氏,哲哲的親侄女,封為宸妃。 布木布泰——即莊妃,蒙古科爾沁部女人,姓博爾濟吉特氏,哲哲的親侄女,海蘭珠的親妹妹。 烏拉納拉氏——皇太極的繼妃,豪格的生母。 冷僧機——葉赫部人,歸金後隸司屬於莽古濟,因舉報莽古爾泰和莽古濟謀逆有功,授三等男。 英額爾岱——皇太極得力大臣之一,天聰年間任戶部承政。後來升為都統,仍為戶部承政。 達爾漢——姓郭絡羅氏,其父楊書,早年歸努爾哈赤。達爾漢因功授一等男,努爾哈赤妻之以女。皇太極即位被授為八大臣之一。 奧巴——蒙古科爾沁部貝勒,最早歸金。 林丹汗——成吉思汗後裔,漠南蒙古察哈爾部汗王。 額哲——林丹汗之子,後攜玉璽歸金,皇太極妻之以女。改元稱帝被封為親王。

蘇泰太后——林丹汗之妻,歸金後,嫁給了鄭親王濟爾哈朗。 囊囊太后——林丹汗之妻,歸金後被皇太極納之為妃。改元稱帝,她被封為大貴妃。 昂坤杜稜——察哈爾部大貝勒,因不滿林丹汗之驕淫,投奔後金。 洪承疇——明總督,後降清。 祖大壽——明總兵,後降清。 孔有德——明朝將領,主動降清。被封為恭順王。 耿仲明——明朝將領,主動降清。被封為懷順王。 尚可喜——明朝將領,主動降清。被封為智順王。 張承仁——祖大壽部下將領,降金後任都察院承政,有韜略,敢言事。 祖可法——祖大壽義子,降金後與張承仁並任都察院承政,二人關係甚篤,同為為皇太極倚重。 羅綉錦——明時生員,後入金為工部啟心郎,天聰八年考中舉人,授國史院學士。

石庭柱——先世為滿人,入漢籍。石庭柱曾任明朝的廣寧守禦,努爾哈赤攻打廣寧時降金,後為漢軍鑲旗都統。 劉弘遇——天命年間歸金,曾閒置遼陽數年,直至崇德元年弘遇上書自陳,方錄為弘文院副理事官。 萬曆皇帝——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不理朝政,典型的昏君。 方叢哲——萬曆朝內閣首輔。 葉向高——萬曆朝內閣首輔。 楊鎬——萬曆朝進士,遼東經略,薩爾滸大戰的統帥。因戰敗被處死。 杜松——山海關總兵,軍功卓著,督薩爾滸大戰中路軍,戰死於薩爾滸。 劉綎——為明武狀元,智勇雙全,屢立戰功,官至左都督。統薩爾滸東路軍,戰死於阿布達里崗。 李成梁——遼東總兵,因功被封為寧遠伯,加封太保兼太子太保,晚年封太傅。

李如柏——李成梁之子,薩爾滸大戰中統南路軍。未戰,便聞西路軍覆沒的消息,逃歸。 馬林——開原路總兵。薩爾滸大戰中統北路軍,戰敗逃歸。後來開原被攻破,馬林父子均戰死疆場。 熊廷弼——萬曆年間進士,兩次經略遼東,後因廣寧失守,被逮捕論罪處死。 袁應泰——萬曆年間進士,遼東經略,戰死於遼陽城。 張銓——遼東巡按,忠義之士,遼陽城陷,被俘後拒絕降金,被縊死。 王化貞——進士出身,廣寧失守後,他被任命為巡撫,與熊廷弼不和,廣寧失守後被捕入獄,論罪處死。 孫承宗——萬曆朝進士,任兵部尚書,崇禎時出任東閣大學士,在抗擊金清的鬥爭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後被宦官魏忠賢排擠辭官。 袁崇煥——萬曆朝進士。守寧遠城有奇功,被升為薊遼總督。後被皇太極以反間計除掉,崇禎將其定為謀逆大罪,以寸磔之刑。

何可剛——袁崇煥麾下一員愛將,遼東三傑之一。大凌河被圍,他堅決反對投降,被祖大壽處死。 趙率教——袁崇煥麾下一員愛將,遼東三傑之一。戰死於增援遵化之戰中。 毛文龍——遼東搞金斗爭中的重要人物。因襲金有功被授為左都督,後被袁崇煥處死。 吳三桂——明寧遠總兵。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