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武俠小說 風雲雷電

第52章 第五十二回驚人神劍

風雲雷電 梁羽生 12806 2018-03-12
李思南道:“多謝這位兄台給我臉上貼金,太過看得起我了。”回過頭來,接著笑道:“呼延先生,你要送我去見閻王,那就趕快來吧,閒話莫多說了!” 呼延化氣呼呼地說道:“好,先料理了你這小子,我再和那裝神弄鬼的傢伙算帳。出招吧!” 李思南笑道:“不錯,只要你有本領殺得了我,這是我自尋死路,與人無尤。” 呼延化喝道:“你催我動手,怎麼還不出招?” 李思南道:“不是我要多說閒話、這兩位蒙古大武士還未站到適當的方位呢。待你們布好陣勢不遲。” 呼韓邪與巴真踏入場心,但因他們和呼延化、司空濤這一對以前是未曾配合過的,既要結成劍陣,如何安排陣勢,卻是煞費躊躇。眾目睽睽之下,他們又不便先作商量。 李思南道:“你們兩位是使三才劍的,最好站在上首巽門,看你們兩位的起手式,大概是'龍形一字劍'吧,那就最好站在下首坎門,巽坎相逢,布成犄角之勢,然後分進合擊,堵著對方中路。”

呼延化怒道:“用不著你來指點。”但他話猶未了,只見呼韓邪與巴真已是奉命唯謹似的搶著佔據下首坎門,他的伙伴司空濤亦已站在上首巽門了。原來李思南指點他們的這個陣勢,正是最好的安排,呼延化是深通劍術的行家,自己也明白的。只是急切之間,一時還未想得出來而已,當下無可奈何,只好乖乖的聽李思南的吩咐,走過去和司空濤站在一起。 場中觀戰的杜玉門這一班人,雖然業已知道李思南本領不凡,但見他向四個劍術名手挑戰,起初也是和呼延化的想法一樣,覺得李思南未免“狂妄”了一些,待得聽到李思南指點對方,這才知他早已成竹在胸,放下了心。杜玉門不禁笑道:“李兄,你是比武還是授徒?嘻嘻,我教的徒弟也沒有他們這樣聽話。” 呼延化面目無光,喝道:“姓李的,還不動手,更待何時?”

李思南道:“是呀,我也不解,你們既然布好了陣勢,為何還不出招?”呼延化這才知道,他以一敵四,居然還要讓自己這邊佔先手出招的便宜! 呼延化和司空濤是金國御林軍中有數的高手,為了保持身份,尚在躊躇,不知道是否該佔這個便宜,陡聽得一聲大喝,那兩個蒙古武士,呼韓邪和巴真已是雙劍齊揮,搶先出招,疾下殺手了。 他們所用的劍法名為“龍形一字劍”,果然名不虛傳,兩人一個左手持劍,一個右手持劍,同時出招,兩柄長劍聯結成一道劍光,儼如經天長虹,橫空掠過,好像就要把李思南攔腰斬斷。 眾人的驚呼聲中,只見李思南一劍橫披,使的果然是韋陀門的一招劍法,名為“金剛降魔”,這招劍法平平無奇,即使是“韋陀門”的高手使出來,也不過是只具剛猛之勢,殊欠輕靈迅捷的上乘劍法所必須的條件。

但說也奇怪,李思南緩緩出招,使的又只是這樣一招“平平無奇”的劍法,對方那道雙劍聯結而成的長虹竟然從當中分開。不是李思南給他們攔腰斬為兩截,而是對方的“雙劍合璧”給李思南一下子就破解了。 李思南並沒乘勝追擊,卻是按著便柄,冷冷說道:“你們為什麼沒有按照這個劍陣所布的原理,分進合擊?” 呼韓邪與巴真剛才一直沒有開口,原來正是在養精蓄銳,希望一舉殺了敵人的。不料第一招就給敵人破了,不由得又驚又怒,喝道:“你們是存心讓我們吃虧嗎?”李思南雖是忽地按劍不動的,但他們可不知道李思南是否手下留情。 李思南笑道:“再來,再來!別急,別急。我等你們!” 呼延化、司空濤已知不妙,還是冀圖僥倖,硬著頭皮喝道:“好,你自己找死,我就教訓教訓你這狂妄小子!”趁著李思南背向他們,立即出招。

這一下四個人同時發動,“三才劍法”每一招都是包藏著三個劍式,呼延化、司空濤雙劍合璧,抖起了六朵劍花,六朵劍花空中飛舞,耀眼生纈,把李思南的身形都籠罩了。 呼韓邪與巴真已經知道李思南的厲害,這一招用了攻守兼施的劍法,雙劍仍然結成一道長虹,從李思南的正前方卷將過來。剛猛沉穩,兼而有之,比剛才那一招威力更大。 李思南在腹背受敵之下,不慌不忙的又是一招“平平無奇”的韋陀門劍法。 只見李思南劍尖上如挽重物,東一指,西一劃,長劍緩緩的自左而右劃了半個圓弧。場邊觀戰的也有韋陀門的弟子,不禁都是搖了搖頭,心裡想道:“這一招靈山拜佛,本門的劍訣雖說是要以慢制快,以靜制動,但也不能使得這樣慢吞吞呀。看來楚老拳師這位師侄,本門的劍法雖然使得還算形似,卻是僅得皮毛而已。”

哪知李思南這一招“僅得皮毛”的韋陀劍法,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功效。當然並非李思南本人意想不到,而是這班自命本門劍法遠勝於他的韋陀門弟子意想不到。 說也奇怪,只見呼韓邪與巴真雙劍結成的長虹到了李思南身前,好似碰到了什麼障礙一般,陡地就縮了回去。呼延化與司空濤使出的那招“三才劍法”,抖起的六朵劍花,正在向李思南的頭頂罩下來的時候,也突然劍光流散,六朵劍花都消失了。 原來李思南使的這招,旁人看來,似乎使得慢吞吞的好像有氣沒力,但在和他對敵的這四位劍術高手眼中,李思南這一招正是針對著他們每個人的要害,倘若不知進退,勉強進攻的話,只怕馬上就得在他劍下傷亡。這四個人既然都是劍術的大行家,當然知道趨吉避凶,故此在忽地發覺不妙之時,也就不約而同的立即收招變式了。

李思南這一招“靈山拜佛”使得還未完全,對方“三才劍”和“龍形一字劍”的兩招殺手絕招已是不攻自破! 杜玉門看得心神俱醉,想道:“劍術的最高境界是以拙勝巧,信手拈來,任何平平常常的一招都可以克敵制勝。這種境界我只道是古人的故神其說,哪知今日,竟然親眼得見。” 不過看得懂李思南劍術的神妙的,場中也不過杜玉門一人而已,完顏長之和龍像法王不是劍術的大行家,雖然看出了他身懷絕技,也還未能領會他劍術的精髓。等而下之的一班所謂“高手”,那就更不用說了。 在其他人看來,李思南此時正在十分吃緊,似乎已是險象環生。 只見呼韓邪、巴真、呼延化、司空濤各自腳踏五行八卦方位,此進彼退,彼去此來,潮水般倏起倏落的向李思南衝擊!

呼韓邪與巴真的“龍形一字劍”夭矯如龍,呼延化與司空濤的“三才劍”劍花錯落,結成的劍陣,即使在第一流的劍術高手如杜玉門、金光燦等人看來,亦已是無暇可擊。其他的人,更是為李思南暗暗捏一把冷汗。 杜玉門心裡想道:“這四人結成的劍陣,巽坎相連,首尾呼應,李思南的劍術雖然到了爐火純青境界,料想不致落敗,但要破他們的劍陣,只伯也是很難。他實在不應該一早就指點他們的。”原來這四個劍術高手用來對付李思南的陣法,正是按照他的指點來展開的。李思南雖然只是指點一點訣竅,但要知他們都是在劍術上有極深的造詣的,自然便能夠舉一反三,加以變化了。此時他們已是配合得十分純熟,天衣無縫。 馬如龍道:“想不到楚雁行這位師侄劍術如此了得,以一敵四,已然鬥了將近百招,即使落敗,那也是雖敗猶榮了。”他這話是和“王府”的總管班建侯說的,用意自是要為李思南的“落敗”預留地步。

班建侯的武學造詣也只能看出李思南本領非凡,不至於輕易“落敗”,尚未能看出他已是絕對占了上風,穩操勝券。但他從完顏長之的臉色卻是看出有些不對,完顏長之和龍像法王都是緊皺雙眉的。班建侯勉強一笑,說道:“馬老鏢頭的話說得不錯。這位李兄的劍術確是了得,只怕勝負還是難料呢。” 就在眾人都為李思南捏一把冷汗,而班建侯正在說“勝負難料”之際,話猶未了,忽見場中糾結的劍光突如波分浪裂,戰鬥停止,五個人倏然間都分開了。只有李思南仍是站在場心,呼韓邪、巴真、呼延化、司空濤卻是各自退到一角。一時間眾人尚未看得清楚,不覺都是大為詫異,紛紛問道:“這是怎麼回事?這是怎麼回事?” 這悶葫蘆很快便即揭開了,眾人定睛看時,只見呼延化與司空濤頭戴的氈帽都已掉在地上,氈帽都是當中剖為兩半。呼韓邪與巴真身穿的“直掇”(一種用兩條腰帶緊束、袖子寬大的服裝)也是從當中開了一道裂縫,腰帶全給割斷,裡面穿的緊身小褂,當胸之處,有一排密密麻麻的小孔。不用說,當然是李思南的神妙劍術把他們弄成這樣狼狽的了!

李思南只是用一招平平常常的韋陀門劍法,便能夠同時擊敗四個劍術高手,而且還能夠剖開兩頂氈帽,割裂兩件直掇,又在呼韓邪與巴真的緊身小褂上刺穿那麼多小孔,劍術的神妙,當真是到了難以思議的地步。雙方觀戰的人,不覺都是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兒,才爆出震耳欲聾的喝彩聲! 喝彩聲中,那個陰陽怪氣的聲音又鑽進呼延化的耳朵來了:“呼延化,算你造化,居然留得性命。你是不是還要和我較量?” 呼延化氣沮神傷,自知自己能夠僥倖逃脫一死,也還是人家手下留情的,哪裡還有臉皮留在場中?當下把長劍一擲,恨恨說道:“從今之後,我終生不再用劍!” 李思南微笑道:“這又何必,其實你的劍術也還是不錯的。” 呼延化等人退下之後,龍像法王忽地站了起來,雙眼圓睜的盯著李思南喝道:“你是孟少剛還是李思南,好大的膽子,竟敢混進了這王府裡來?”

孟少剛乃是二十年前即已名震天下,被武林中人公認為“當世第一劍術高手”的江南大俠;(詳見拙著。)李思南夫婦和孟少剛的女兒孟明霞是好朋友,二十年前才不過初露頭角,論名氣,論造詣,當時都還是不及孟少剛的。龍像法王和他們兩人都曾經交過手,敗給孟少剛,僅胜李思南,是以他也早已知道李思南的劍術了得。 不過由於此際李思南用的是韋陀門的劍術,龍像法王看不出他的底細。但心想天下有如此高明的劍術造詣的只有這兩個人,這人不是孟少剛就一定是李思南了。在他的心目中,還更多的懷疑是孟少剛。 李思南笑道:“你說的這兩個人我都不認識,我是楚雁行的師侄。” 龍像法王脫下袈裟,大踏步走出場心,喝道:“好,有膽的你與我過招,百招之內,我若是識不破你的來歷,算我輸了給你!” 龍像法王親自下場,登時全場轟動。 那個擅於“腹語”的怪人又在陰陽怪氣他說話了:“堂堂的蒙古國師,自稱天下第一高手的人,原來竟然也要用車輪戰來欺負人嗎?” 龍像法王喝道:“你不服氣,大可以和他並肩子齊上。要不然,我和你單打獨鬥一場,那也可以。” 馬如龍在一旁淡淡說道:“這位李兄已經連勝三場,即使他不要'第一高手'的稱號,按規矩,似乎也不該要他再比下去吧?” 眾人冷言冷語,聽得龍像法王惱羞成怒,喝道:“這人是我們蒙古所要緝拿的逃犯,還講什麼比武規矩?誰要是愛說閒話,請站出來說,我向他請教!” 馬如龍畢竟是在大都有家有業的人,懾於官方權勢,只好閉口不言。但那擅於“腹語”的人卻又在陰陽怪氣地說話了:“大國師向我請教,我可不敢當。我不過說句公道話罷了。嘿嘿,你不許我說話,也還是有人要說的!” 龍像法王喝道:“誰要說話,為何不敢出來?” 話猶未了,忽聽得一個人說道:“我已經在這裡了,大國師,你可許我說幾句話麼?” 聲到人到,龍像法王聽得聲音好熟,愕然四顧,只見“武林天驕”檀羽衝已經站在他的面前。武林天驕是從後堂出來的,“王府”的衛士只道他是完顏長之請來的貴客,否則怎會從內堂出來?是以也就當然不敢攔阻他了。 完顏長之可是不禁吃了一驚,原來他一直沒看見武林天驕到場,也是正在奇怪。心裡想道:“原來他早已來了,他在裡面乾些什麼呢?”不過礙於彼此都是皇族的身份,他心裡的疑竇,卻是不便在眾目睽睽之下,當面去問武林天驕。 龍像法王大為尷尬,只得說道:“檀貝子有何指教?” 武林天驕說道:“指教不敢。只是想請問國師,這裡是你們蒙古的地方,還是我們金國的地方?” 龍像法王道:“當然是你們貴國的地方。檀貝子,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武林天驕道:“著呀,既然是金國的地方,你要在這裡捉拿貴國的逃犯,似乎有點不大尊重主人吧?”完顏長之忙道:“我可沒有這個意思。” 龍像法王怒道:“王爺也沒說話,你倒要教訓我麼?” 武林天驕道:“凡事抬不過一個理字,他不管我就不能管嗎?” 龍像法王下不了台,冷冷說道:“檀貝子,你待怎樣?” 武林天驕道:“我覺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這裡開的是'高手大會',不管這位李兄是否貴國逃犯,你都不應該在此時節外生枝。他已經比了三場,按規矩是無須再比下去了。何況以你'大國師'的身份,你若然定要和他較量,不怕見笑於天下英雄嗎?” 群雄轟然叫道:“檀貝子這話說得對,要用車輪戰來欺負人家,算得什麼高手?” 龍像法王惱羞成怒,冷笑說道:“我既然下了場,就決不能如此輕易回去。檀貝子,你——” 話猶未了,武林天驕已知他的意思,哈哈一笑,搶著便接下去說道:“不錯,我既然來了這裡,那也似乎應該湊湊熱鬧才對。法王,我就向你請教吧。咱們都是沒有和別人比試過的,誰也沒有佔誰的便宜。” 龍像法王“哼”了一聲說道:“原來檀貝子是要伸量老衲,敢不遵命?不過我可得先向主人交代一下,這姓李的來歷不明,王爺,你似乎應該查問明白!” 馬如龍道:“何須查問,他是韋陀門楚老拳師的師侄,大家都是知道的了。” 完顏長之霍然起立,說道:“不對!楚雁行武功和他差得大遠,他若是楚雁行的師侄,我把我的眼睛挖了。姓李的,你到底是什麼人,冒充楚雁行的師侄,混進我的'王府'意欲何為?” 李思南笑道:“完顏王爺,我是你請來的客人,你卻把我當作犯人審問,未免太沒有禮貌了吧?” 完顏長之道:“我沒有你這樣的客人,快快從實招來,你是什麼來歷?否則——” 李思南冷笑道:“否則怎樣?” 完顏長之正要說話,就在此時,忽見他的兒子完顏豪和楚雁行手挽著手走了出來。雖然手挽著手,但在武學上稍有造詣的行家都看得出來,是完顏豪扣著楚雁行的脈門,實際是完顏豪已把楚雁行活擒,當作俘虜押出來的。 眾人大為驚愕,不禁都是一呆。完顏豪大聲說道:“父王不必審問,我已經知道這個老小子的來歷了,他是咱們金國和蒙古共同的欽犯李思南!” 楚雁行面色慘白,嘶聲叫道:“李大俠,救命,救命!” 李思南無暇思索,身形疾起,儼如鷹隼穿林,倏地就撲到了完顏豪身前,一劍徑刺他的手腕。 完顏豪似乎是意想不到李思南來得這樣快,急忙把楚雁行一推,喝道:“刺吧!” 就在此時,忽聽得武林天驕叫道:“小心暗算!”可惜在這電光石火之間,武林天驕無法說得明白“暗算”是來自何方,李思南只道他指的是完顏豪和“王府”的一班武士,他怎會將這些人放在心上? 他的劍法已到隨心所欲境界,劍鋒一偏,絲毫也沒傷著楚雁行,左臂一伸,立即把楚雁行向前傾僕的身軀攬住。正要追上去活捉完顏豪之時,忽覺背脊一麻。兩方面這幾下接連而來的動作,當真有如兔起鶻落,快得難以形容,武林天驕那一句話此時方始說得完全,原來他說的是:“小心暗算,楚雁行不是好人!”李思南已經受了他的暗算了! 原來楚雁行受了丐幫幫主陸崑崙之託,冒充李思南的師叔,混入“王府”,當時他不敢不一口應承,但心裡卻實是惴惴不安的。在“高手大會”召開的前夕,他想來想去,既怕滅門之禍,又貪富貴功名,利令智昏,終於偷偷去請求和他有一點交情的白道中人,央他去告訴“王府”的總管班建侯,說是有機密事情,要在“高手大會”召開那天,向“王爺”禀告請他們想法安排。他之所以不敢直接跑去“王府”,是因為怕給耳目眾多、消息靈通的丐幫中人知道。 結果這件事情完顏長之交給兒子完顏豪處理,這就是為什麼剛才完顏豪叫人冒武林天驕之名,把楚雁行調進後堂的緣故了。 楚雁行的本意是想置身事外,最好是完顏長之父子自己派人去當場捉住李思南,而自己則安享告密好處,不讓外人知道的。哪知完顏豪比他還更陰狠,魚兒已經上了鉤,焉能還放過他?當然是要利用他了。 楚雁行武功平常,不過他卻有一門絕技,名為“鷹爪手”,敵人的穴道要害一給他抓上了,就難擺脫。完顏豪交給他一枚毒針,叫他暗算李思南。毒針一插進李思南的身體,就要牢牢抓住他的要害,待他毒發身亡。楚雁行已經落在完顏豪手裡,心裡雖然害怕,也只能依計而行了。 李思南做夢也想不到楚雁行會暗算他,冷不防就著了道兒。楚雁行把毒針插進李思南的身體,慌忙就抓著他頸背的“大椎穴”。 “大椎穴”是背部經脈匯聚之點,一被抓著,半身麻痺,多好的武功,也是施展不來。 完顏豪一見楚雁行得手,大喜如狂,回過身來,哈哈笑道:“李思南,你認栽了吧!” 不料笑聲未絕,陡聽得李思南霹靂似的一聲大喝,霍的一個“鳳點頭”,身軀一矮,躬腰拔背,就把楚雁行好像皮球一般地拋了起來。 原來李思南雖然著了暗算,但不幸中之幸,楚雁行由於太過慌張的緣故,毒針雖是插進他的身體,卻沒插中穴道。李思南使出獅子吼功,那霹靂似的一聲大喝,震得楚雁行心驚膽戰,“鷹爪手”的勁道竟然使不出來。李思南趁他驚魂未定,在這電光石火之間,一個“肩車式”就把他摔出去了。這一招擺脫敵人的功夫,是他從前在蒙古學成的“摔角”絕技。 這一下突如其來的變化,把完顏豪嚇得呆了。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得李思南又是一聲大喝,喝道:“完顏豪,你要害我,可沒那麼容易!”劍光疾吐,唰的一招“白虹貫日”,劍尖指到了完顏豪的喉嚨。 完顏豪拼了性命,把折扇一格,卻如何遮攔得住,“卜”的一聲,鐵扇洞穿,完顏豪左肩著了一劍。這還是由於李思南中了毒針,功力受了影響,否則力透劍尖,這一劍就可穿過他的喉嚨。 李思南把手一揚,一枝蛇焰箭射出院子,直上空中。這是他給已潛入“王府”後院的轟天雷、黑旋風等人的訊號。他射出蛇焰箭的同時,腳步仍然絲毫不緩的向完顏豪追去。 “王府”的武士紛紛上前救援他們的小王爺,李思南喝道:“哪個不怕死的就上來吧!”一句話未說完,已有四個武士給他刺中要害穴道,變成了滾地葫蘆。眾武士想不到他在受傷之後,劍術仍然如此精妙,這剎那間,當真是接受號令也沒有這麼整齊,不約而同的停下了腳步。 李思南喝道:“小賊往哪裡跑!”一個起伏,長劍又指到了完顏亮的背心。 完顏長之大喝道:“李思南休得猖狂,老夫會你!”兒子遇險,他只能不顧“王爺”的身份,親自出馬,飛快的向李思南撲來了。 李思南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一覺背後勁風颯然,頭也不回,反手便是一劍。背後就像長著眼睛一樣,劍尖指向完顏長之胸口的“璇璣穴”,又狠又準。 完顏長之也端的是厲害之極,腳步不停,居然仍是向前撲去。雙臂齊伸,一托李思南的肘,右掌五指如鉤,便來硬搶李思南的寶劍。 李思南喝道:“來得好!”劍鋒倏轉,他這一招本是平刺出去的,突然在極狹窄的圈子裡也用不著退後蓄勢,劍招已是變為“橫架金梁”,劍鋒自下而上的反捲上來,完顏長之這一抓抓下去,五隻指頭全要給他削斷! 雙方各以上乘武學搏鬥,掌風劍影之中,只聽得“嗤”的一聲,完顏長之的袖子給削去了一幅。李思南見他變招如此靈活,也是不禁心頭微凜,想道:“怪不得他能夠和武林天驕並駕齊名,武學上的造詣果然是非同小可,可恨我著了楚雁行的暗算,只怕是未必打得過他了。” 完顏長之更是吃驚,心想:“他受了傷,劍術居然還是如此精妙。好,我可不能容他喘過氣來!”立即展開“大周天五行掌法”,雙掌盤旋飛舞,暴風驟雨般的向李思南急攻。李思南也是劍走輕靈,劍劍指向完顏長之的要害。可惜他中了毒針,必須默運玄功,以一口真氣護著心房,劍尖上的勁道微嫌不足,在完顏長之雄渾的掌力震蕩之下,好幾次堪堪就要刺著完顏長之的穴道,卻給他的掌力把劍尖震歪了。 完顏豪死裡逃生,驚魂稍定,過去待要扶起楚雁行之時,只見楚雁行身上全無血跡,卻已是一命嗚呼。原來他做了虧心之事,給李思南摔倒地上,傷倒不重,但已嚇得心膽爆裂。 完顏豪不知父親已佔上風,看見完顏長之的身形已在李思南的劍光籠罩之下,不由得又是吃驚,又是發怒,大喝道,“你們還不快快上去幫父王捉拿叛賊!”但他自己卻是不敢上去。 班建侯、金光燦等人迫於無奈,只好硬著頭皮上去。 金光燦是個劍術的大行家,心思也頗靈敏,暗自想道:“李思南的劍法遠勝於我,我若是不自量力,和他見個真章,只怕不出三招,就要傷在他的劍下。倒不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吧。”當下採用趨吉避凶的繞身游斗打法,一合即分,稍沾即退,跟在完顏長之的身後,和李思南的距離卻總是保持在一丈開外。 班建侯是內家高手,造詣雖然不及完顏長之,掌力亦是足以裂石開碑,不過他也不敢正面的和李思南硬拼,而是從旁協助完顏長之。完顏長之一掌劈出,他也跟著一掌劈出,亦步亦趨,時間上配合得恰到好處。兩股掌力加在一起,把李思南那本來是縱橫飛舞的劍勢壓縮得圈子越來越小。 劇鬥中李思南忽地眼前冒出金星,漸漸有了頭暈眼花的感覺。原來他在強敵猛攻之下,應付得十分吃力,已是難以抑制毒氣的蔓延了。 金光燦仍然採用游斗打法,他這打法雖然看來只是搖旗吶喊,虛張聲勢,但卻也可以隨時從虛招變為實招,只待李思南一個留神不到,他的輕靈迅捷的劍招,立即便可乘虛而入。 李思南遭受圍攻,除了“王府”的武士和龍像法王帶來的蒙古人之外,其他人等,人人心裡都是憤憤不平。但因完顏長之親自出手,且又宣稱李思南是金國的“欽犯”,人人雖然心裡不平,卻又有誰敢去幫他?鏢行的領袖馬如龍暗暗嘆了口氣,把頭轉過一邊,不再觀看斗場。 杜玉門按捺不住,心裡想道:“大不了把命送在這兒,能夠陪著李大俠一同死去,我這一死也是值得之極了。” 班建侯正自跟著完顏長之一掌劈出,忽覺背後微風颯然,班建侯斜身一竄,回過頭來,只見杜玉門的劍尖指著他的胸口,冷冷說道:“班大人,你剛才不是有意思和我比試一場的嗎,如今,我特地來領教了。” 班建侯喝道:“杜玉門,你放明白一些,如今已不是比武的場面了,我們是捉拿欽犯,你懂不懂?” 杜玉門道:“我只知道這是你們召開的'高手大會',你們不按規矩比武,我就要和你較量較量!” 班建侯怒道:“好呀,我善意勸你,你卻執迷不悟,你以為我當真怕了你不成?”一招“五丁開山”,雙掌齊出,和杜玉門斗在一起。一個掌力沉雄,一個劍法精妙,各以所長,攻敵所短,打得難分難解,恰恰旗鼓相當。 完顏長之向金光燦使了一個眼色,說道:“這裡用不著你幫忙了。”金光燦本來是最害怕李思南的,巴不得完顏長之有此一言,回過身來,揮劍就與班建侯聯手夾攻杜玉門。 杜長青躍出人叢,冷笑說道:“姓金的,你是敝派掌門的手下敗將,要比劍只能和我比了。” 金光燦面紅耳赤,喝道:“杜掌門也不敢輕視我,你是什麼東西,敢來放肆!”話猶未了,一口氣就攻了杜長青十七八招。豈知杜長青是杜玉門的堂叔,劍術雖然不及掌門侄子的精妙,功力卻是更為深厚,金光燦使出全身本領,只能稍稍佔點上風,勝他不得。 完顏長之手下的武士自忖可以插得手的紛紛爭著上來,圍攻杜長青叔侄。梅花拳掌門人梅鍔冷笑道:“這是'高手大會'還是流氓打架?好呀,你們既然要亂打一場,倚多為勝,這個不平,我可也不能不打了。”和他的侄兒梅清和雙雙拔劍出鞘,上前為杜玉門助陣。 完顏豪大喝道:“反了,反了,你們知不知道助'匪'拒捕,這是抄家滅族的罪名?” 話猶未了,名武師薛兆喝道:“拼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馬,反就反了,你能把我怎樣?”和他一同躍出場中的還有大都名武師丁一鳴、尚維武等人。演武廳中,登時演成一場混戰。 完顏豪把手一揮,演武廳四個大門出現四排弓箭手,張弓搭箭,對著眾人,喝道:“誰敢動,立予射殺!”不過已經下了場和“王府”武士混戰的人,卻是不必顧忌弓箭了。 龍像法王說道:“王爺,你把李思南這小子讓給我來料理吧。”正要過去,武林天驕卻把玉簫一揮,堵著他的去路。 龍像法王怔了一怔,說道:“檀貝子,如今已證實了這小子是李思南,是貴我兩國都要捉拿的逃犯了,因何你還要攔阻我去幫忙你們的王爺?難道你竟然胳膊向外彎,反而存心庇護這個逃犯不成?” 武林天驕冷冷說道:“君子一言,快馬一鞭。咱們說好了藉這高手大會,彼此印證印證武功,難道你以堂堂大國師的身份,說過的話竟然不算數嗎?什麼'逃犯'不'逃犯',我管不著。在這'王府'之中,有甚'逃犯',也用不著你外客操心!” 龍像法王怒道:“好,你當我怕你不成?你號稱'武林天驕',我倒要看看你是否當真便能武林稱霸?” 武林天驕笑道:“不敢,這是武林的朋友給我臉上貼金。你自稱天下第一高手,可要比我這武林天驕的稱號還更了不起啊!” 這“自稱”二字,刺耳非常,龍像法王一聽,惱羞成怒,說道:“檀貝子,我尊重你是主人,不和你斗口。你既要印證武功,這就來吧!” 武林天驕道:“主不僭客,請!”龍像法王也不客氣,呼的一掌便劈下去。一出手就用上第九重的龍像功。 武林天驕身形一飄一閃,玉簫湊到口邊,吹出一股暖氣。說時遲那時快,龍像法王的掌鋒已是堪堪打到他的身上,武林天驕五指一鬆,玉簫跌下,迅即一抓,又再抓住,點向龍像法王脈門。這一招先棄後取,古怪異常,龍像法王忽覺脈門一麻,連忙一個“回身拗步”,變招發掌。但武林天驕的玉簫卻還沒有點著他的脈門。 原來武林天驕的玉簫是一件非常難得的寶物,是崑崙山頂特產的“暖玉”製成的。武林天驕練的是純陽的內功,配上了“暖玉簫”,吹出來的一股真氣,能傷敵手的奇經八脈。 龍像法王的內功極為深厚,不至於便即受傷。不過雖然沒有受傷,也是不禁脈門一麻稍受影響的。龍像法王哼了一聲,說道:“你這玉簫倒真是一件寶貝。”言下之意是說武林天驕佔了兵器的便宜。 武林天驕笑道:“你不敢空手應戰,請用兵器吧。我知道你的袈裟也是一件寶貝。”龍像法王給他先行喝破,好勝心起,反而不願就用武器,呼呼呼的雙掌齊出,一連發出三招。 武林天驕吹出一個峭拔的簫音,玉簫一舉,徑點對手面門。龍像法王的一雙眼睛和額角兩邊的太陽穴都在他的玉簫所指的範圍之內。 忽地有個人朗聲吟道:“黃河遠上白雲間——”吟詩的仍然是那個擅於“腹語”的人。群豪都是大惑不解,不解何以他在場中搏鬥得這樣緊張的時刻,居然還有閒情逸致吟詩。 一句詩未曾吟罷,兩大高手已是倏地變招。龍像法王左掌成鉤,右拳橫擊,拳掌兼施,仍然是用上了第九重的龍像功。 武林天驕玉簫斜指,也仍然是攻向龍像法王的上盤,簫影橫空掠過,幻出重重疊疊的一片碧綠色彩,就好像有數十枝玉簫同時指著龍像法王,把他困在“簫陣”之中。那人這時才剛剛唱到王之渙“出塞”那首七絕的第二句“一片孤城萬仞山——”;觀戰的群豪看這兩大高手搏鬥,越來越是劇烈,人人都是驚心動魄,誰也不去理會他了。 龍像法王在武林天驕的神奇簫法反攻之下,業已感到處在下風,陡地一聲大喝,脫下身上所披的大紅袈裟,登時就似平地湧起了一片紅雲,向武林天驕卷去。武林天驕笑道:“對啦,我早就叫你動用兵器了。你這時方始'獻寶'雖然稍嫌遲了一些,但大概可以避免我的一時失手誤傷你了。” 原來龍像法王這件袈裟是用喜瑪拉雅山的特產“天蠶絲”製成,刀槍不入,可算得是一件武林異寶。他用袈裟當作兵器,展開了第九重的龍像功,能守能攻,果然立刻挽回頹勢,看來已是處於不敗之地。 武林天驕口中說話,手底絲毫不緩,玉簫輕顫,似乎是給龍像法王的袈裟掃蕩得簫影凌亂,但龍像法王那麼強勁的攻勢卻仍是難奈他何。那人唱到詩中的第三句“羌笛何須怨楊柳——” 就在這人的朗吟聲中,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武林天驕的玉簫霍霍展開,碧綠色的光華暴漲,和龍像法王那件袈裟抖起的“紅雲”糾結一起,煞是好看。眾人還未看得清楚雙方招數如何變化,龍像法王已是蹬蹬蹬連退三步。此時那人剛好把王之渙那整首詩念完,第四句是“春風不度玉門關”。 朗吟之後,接著說道:“武學詩意合而為一,好,好,當真是人生難得幾回見的好功夫啊!”眾人這才知道,原來他念的這四句詩,說的乃是武林天驕剛才所使的四招簫法。 武林天驕的“洞仙蕭法”別出心裁,每一招的名稱都是用古人的著名詩句題名,施展出來,隱隱符合這幾句詩的意境。古人說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他則是武學之中也有詩了。但識得他這套蕭法的,當世卻是寥寥無幾。是以他聽得這人把他的四招蕭法一口氣念了出來,也是不禁頗為驚詫,心想:“不知是我的哪位老朋友來了?”不過劇鬥之中,卻是無暇容他猜想。 武林天驕與龍像法王各以上乘武功相搏,稍稍佔了一點上風。但另外一對頂尖兒的高手——李思南與完顏長之——搏鬥,李思南的形勢卻是頗為不利。 劍氣縱橫,掌風激盪。掌風劍影之中,只見李思南頭上冒出熱騰騰的白氣,原來他是在默運玄功,把體內的毒質從汗水中蒸發出來。完顏長之亦已大汗淋漓,不過比較起來,卻是沒有他這麼吃力。論武學他們本是各有千秋,可能還是李思南稍勝半籌的。可惜由於李思南中了毒針,武功不免打了幾分折扣,此時卻是屈處下風了。 群豪屏息以觀,正在為他著急的時候,忽覺光線漸漸暗淡。原來這個“高手大會”比較了數十場,不知不覺,已是黃昏的時分了。 “王府”的衛士拿起長竹桿縛著的火把,點燃四角高懸的數十盞風燈,把偌大的一個演武廳照耀得如同白晝。劇鬥繼續進行。 完顏長之接連用了十幾招重手法,掌風呼呼,把李思南迫得步步後退,看來形勢更加不利。但他的劍法仍然沒有凌亂。 孟霆看得熱血沸騰,幾乎忍不住就要衝出場去。耳邊忽聽得有人低聲說道:“孟老鏢頭不用著慌,時候一到,就有救星來的。你可不宜出去。”孟霆看不見人,心裡知道定是那個擅於“腹語”的人和他說話。 杜玉門和梅鍔這兩時叔侄和薛兆等人在“王府”武士圍攻之下,寡不敵眾,也是險象環生。 孟霆聽了那人的說話,瞿然一省,想起蓬萊魔女付託給他的任務,想起虎威鏢局上上下下一百多人的性命都在他的身上,只好暗暗嘆了口氣,忍耐下來。 可是有一個和他身份相同的人卻是忍耐不住了,這個人是鏢行的領袖、年紀最大的天馬鏢局總鏢頭馬如龍。 此時李思南還勉強支持得住,武功不如李思南但也是一流好手的杜玉門和梅鍔等人雖然險象環生,也還可以支撐。但武功較弱的漳州名武師薛兆則已受了傷了。劇鬥中他被斫了兩刀,血流如注,眼看就要喪命當場。 馬如龍看見老朋友受傷,痛如身受,再也按捺不住怒火,霍地便站起來喝道:“我活了這麼大年紀,死亦無憾,反就反了!” 完顏豪喝道:“好呀,你嫌命長,那就成全你吧!”把手一揮,登時有一排弓箭手箭如雨下,朝著馬如龍射去。 忽聽得“錚錚”之聲,宛如繁弦急奏,滿空飛箭紛紛墜地。原來不知是誰撒出了一把銅錢,每一枚銅錢都打落一枝利箭。 與此同時,在馬如龍附近的人,一來是激於義憤,二來也是恐怕弓箭沒有眼睛,誤傷自己,許多人紛紛出手,替馬如龍撥打亂箭。 完顏豪大怒喝道:“你們都要造反嗎?我告訴你們,大門已經緊閉,你們一個也休想跑掉!把他們統統拿下!”後面一句話是他給弓箭手下的命令。 就在此時,忽聽到外面人聲嘈雜,大叫大嚷道:“不好了,後堂起火!”“有刺客,有刺客,快去保護王妃!” 就在此時,忽地又聽到一連串叮叮噹當的聲音,乒乒乓乓的聲音,突然間演武廳中漆黑一片! 原來就是剛才撒出一把銅錢打落許多飛箭的人,又再撒出一把銅錢把廳中四角高懸的數十盞風燈全部打滅! 完顏豪大吃一驚,如此厲害的暗器功夫,在他來說,當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大廳漆黑一片,弓箭手也是不敢胡亂發射,不但不敢發射,他們也都還是怕受人暗算呢! 完顏長之大喝道:“不要慌亂,各守原位!”口中說話,手底絲毫不緩,一招“六出祁山”,向李思南連劈六掌。他的武學造詣極深,聽聲辨器,雖在黑暗之中不差毫釐,對手的功力家數,一接觸便能知道,是以不怕誤傷了己方的人。此時,他正在即將可以取勝的緊要關頭,焉肯把李思南放過? 可是他喝聲未了,只覺勁風颯然,已到背後。完顏長之耳聽八方,一招“推窗望月”,反手便是一掌。 雙掌相交,完顏長之胸中一熱,竟給對方的掌力帶過一邊,完顏長之立即變掌為拿,五指如鉤,勾拿對方虎口。那人手腕一沉,掌心向上,反截敵手,指尖徑點完顏長之臂彎的曲池穴。完顏長之沉肩縮肘,肘錘反撞,雙方交叉穿出。這幾下子兔起鶻落,閃電之間拆了數招,完顏長之竟是絲毫也佔不了這人的便宜。 完顏長之吃了一驚,喝道:“你是誰?為何只敢在黑暗之中行事,鬼鬼祟祟的算什麼好漢?” 那人縱聲笑道:“你這座'王府'本來就是漆黑一片,難道只許你暗算別人嗎?”笑聲宛如龍吟虎嘯,震得眾人耳鼓嗡嗡作響。饒是完顏長之功力深湛,亦自不禁心頭一凜。 黑暗中雖然看不清楚這人面貌,完顏長之亦已聽出了是那個用“腹語”說話的人的聲音了。 完顏長之心頭一凜,失聲叫道:“你是笑傲乾坤!”武林天驕也差不多在同一時候叫起來道:“華兄,是你!” 那人哈哈大笑道:“不錯,區區在下正是笑傲乾坤華谷涵,今日一來要會會新朋友李大俠,二來也要會會'王爺'你這位老對手!” 原來“笑傲乾坤”華谷涵和武林天驕是莫逆之交,與李思南則是尚未相識的。 “笑傲乾坤”的妻子“蓬萊魔女”柳清瑤是北五省綠林盟主,早在二十年前,他們三個人已是並駕齊名的好朋友,聯手幹出許多轟轟烈烈的事情了(詳見拙著《挑燈看劍錄》)。 完顏長之雖然喝令手下不許慌亂,但此時哪裡還由得他,演武大廳早已亂成一片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