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武俠小說 風雷震九州

第9章 第九回豪氣雄風交俠士奸謀詭計騙兒童

風雷震九州 梁羽生 10681 2018-03-12
江海天這兩句話平平靜靜道來,就似平常和人當面對話一般,並不特別提高聲調,聲音卻遠遠送了出去,不但門外的尉遲炯夫妻聽見,丐幫分舵幾十間屋子的上下人等、沒一個不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聽到的聲音都是一般大小,完全像是江海天就在對面說話。事後這些人談論起來,人人都感到驚詫。江海天內功純厚,比起尉遲炯來,又不知高出多少了。 尉遲炯大踏步走了進來,後面跟著祈聖因,群豪都在緊張等待,看江海天如何應付。尉遲炯的眼力何等厲害,一踏進屋子,已察覺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與江海天身上。他便迳直地向江海天走去,恭恭敬敬地問道:“這位想必是江大俠了?”江海天站了起來,還了一禮,說道:“不敢,尉遲舵主有何見教?” 尉遲炯驀地拔劍出鞘,劍發清輝,明亮得如一泓秋水,正是江海天的那把裁雲寶劍。眾人大吃一驚,但卻沒人出半句聲,更無人上前攔阻。要知江海天已是武林公認的當今第一好手,眾人一驚之後,人人也隨即想到,倘若尉遲炯意欲對江海天有所不利的話,那隻是自討苦吃,江海夭也絕不用自己幫忙。

江海天神色自如,冷眼看尉遲炯如何動作。只聽得“卜”的一聲,尉遲炯忽地把寶劍插入自己臂膊,朗聲說道:“尉遲炯曾傷了江大俠的千金,今日特來負荊請罪,匆忙中未備荊杖,權且以劍代荊,自行懲罰,不敢有勞江大俠貴手。江大俠若肯恕過,我再說話,否則,但憑江大俠處置!” 這一舉動大出江海天意外,當下說道:“江湖上過招動手,難免傷損,即以那日之事而論,小女冒犯了尉遲夫人,小徒宇文雄也曾傷了尉遲舵主,誰也不能怪誰。尉遲舵主如此自責,倒教江某難以心安了。” 江海天這番說話極為得體,一來為江家的人佔了身份,兩個小輩與你交手,雖然傷有輕重之分,畢竟也是彼此受傷。二來點明了宇文雄是他新收徒弟,好讓尉遲炯憶起與宇文雄父親的過節。

祈聖因被江曉芙削了頭髮,尚未長長,以紅布纏頭,打扮得甚為怪樣,聽得江海天那句“小女冒犯了尉遲夫人”,不覺面紅過耳。心道:“若不是我有事請求你,我才不來受你奚落。”江海天似是知道了她的心思,說了那幾句話,隨即便給她作了一揖,說道:“小女多承夫人劍下留情,江某也在此謝過了。”祈聖因這才化嗔為喜,說道:“江大俠真是人大量大。”連忙還禮。 江海天掏出一顆藥丸,雙指一捏一彈,藥丸化作粉末灑出,剛好灑在尉遲炯的傷口上,這是崆峒派長老烏天朗送給他的秘製金創藥,效驗如神,尉遲炯的流血登時止了。尉遲炯刺傷自己,以血賠罪,江海天則給他贈藥治傷,亦即是表示這段“梁子”已經解了。 尉遲炯將裁雲寶劍雙手奉上,說道:“多謝江大俠寬宏恕罪。寶劍名馬,原物奉還。那兩匹坐騎,已交給丐幫弟子驗過,並無傷損。”

江海天哈哈一笑,說道:“寶劍名馬,乃是身外之物,無論如何貴重,總也比不上人。尉遲舵主,請恕江某揭開天窗說亮話,我要討的是人。” 尉遲炯說道:“這件事江大俠不提我也要提,請借個地方說話如何?”說至此處,便向四方作了一個羅圈揖,說道:“我也知道諸位都是江大俠的好朋友,並非外人。但因內情複雜,並有涉及我夫妻私事之處,我只想說給江大俠一聽。”尉遲炯深知江湖好漢的脾氣,索性也打開天窗說亮話,免得群豪以為他心目中只有江海天一人,心里便不舒服。 江海天道:“既然如此,便請楊舵主借個地方。”楊必大本來有點不大放心,但見江海天已慨然答允,心想尉遲炯夫婦在他丐幫重地,也未必敢用什麼鬼蜮手段,暗算江海天,江海天也不是那麼容易給人暗算的人。江海天已經答應,他做主人的只好給客人方便。當下楊必大將他們帶進密室,便即離開,並嚴禁丐幫弟子走近,以防有偷聽嫌疑,失了丐幫身份。

江海天掩上房門,笑道:“我敢擔保隔牆無耳,尉遲舵主可以放心說了吧。”尉遲炯說道:“因妹,你先說。” 祈聖因說道:“我們是表明心跡來的。我當家的雖是乾的沒本錢買賣,但我們從蕭志遠手中搶這孩子,決非存有劫人圖利的打算……”江海天說道:“這我信得過你們夫婦。可是——”祈聖因道:“江大俠想是要知道原因,實不相瞞,李文成是我表哥,他不幸遭害,這孩子我想領他撫養。” 江海天說道:“我也不是想和你們爭奪這個孩子,但李文成臨死之時,曾鄭重託付蕭志遠,要他把這孩子帶來給我,由我收他為徒。我和李文成沒見過面,但大丈夫死生一諾,李文成信得過我江某,鄭重託孤,我豈可負了他的心意?這孩子在我家習技,你們也可以常來看他。”

祈聖因苦笑道:“江大俠肯收這孩子為徒,那是求之不得。可惜只怕這孩子沒有這個福份!” 江海天詫道:“這是什麼意思?”祈聖因道:“慚愧得很,我保不住這個孩子,又給對頭搶去啦。”尉遲炯道:“這對頭勢力極大,我們自問搶不回來,是以來求江大俠相助。”江海天道:“好,你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訴我吧。不管對方是怎麼個奢攔人物,我既伸手要管這事情,那就是管定的了!”於是尉遲炯夫婦說出了一件令江海天也頗為震驚的事情。 他們說的是什麼暫且不表。且說群豪在外面等待,許久不見江海天出來,禁不住議論紛紛。甘人龍道:“這位尉遲舵主以血賠罪,還劍解仇,這兩手漂亮極啦,算是好漢本色!”元一沖道:“江大俠更是不失大俠風度!”林笙較為小心謹慎,說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咱們都不知道這位尉遲舵主的來歷,也不能太過相信他了。嗯,我就是怕江大俠待人太過寬厚,上了別人的當。”

葉凌風恨極了尉遲炯,乘機說道:“不錯,我師父武功絕世,我倒不怕他受賊人暗算,只怕他被賊人的花言巧語騙過了。我倒有條計策,倘若我師父把賊人拿下,那就算了。如果他把賊人放走,那麼就可用這計策,稍稍耍個手段。” 楊必大道:“耍什麼手段?”葉凌風道:“咱們派幾個人在前頭埋伏,這賊漢子剛傷了手臂不難將他擒下。擒了之後,嚴刑拷打,要是審出什麼破綻,那就交我師父發落;要是確無破綻,那時再放他們。這豈不是萬全之策?可以補救我師父的疏忽。”他聽了甘人龍的語氣,知道甘人龍未必贊同,但元一沖、林笙二人,也都是吃過尉遲炯夫婦的虧的,他們二人肯依計行事,有理無理,將尉遲炯折辱一場,拷打一頓,也可以稍洩心頭之氣。

哪知元一沖皺了皺眉,卻道:“遇君子,講禮儀;遇小人,不得已才施詭計。如今尚未知道這尉遲炯是君子還是小人,那咱們就該先示人以光明磊落,豈可當著江大俠的面便放他走,背了江大俠卻又去暗算於他?” 楊必大見江海天許久不見出來,必裡正自躊躇,不知好不好派個弟子去探聽消息;葉凌風碰了一鼻子灰,也正想再下說辭;正自各懷心事,忽聽得尉遲炯粗豪的聲音說道:“勞各位久待了。”話聲未了,只見他們夫婦已是隨著江海天走了出來。 江海天道:“楊舵主,請你送兩匹坐騎給尉遲舵主,交個朋友。”甘人龍哈哈大笑道:“我早說尉遲舵主是個朋友,果然不錯。哈哈,咱們不打不相識,可是早就交了朋友啦。” 尉遲炯抱拳道:“甘大俠的百步神拳,在下是衷心佩服。”甘人龍道:“你老哥的劈空掌力,也委實不輕。”兩人哈哈大笑。丐幫弟子報導馬已備好,尉遲炯遂與群雄拱手道別。

尉遲炯夫婦走後,群雄紛紛向江海天探問究竟。江海天道:“現在是風平浪靜,沒有事啦。”楊必大問道:“那孩子怎麼樣?”江海天道:“孩子的下落已經知道,不必再興師動眾了,請楊舵主向各方報訊,免得他們再與尉遲夫妻為難,這處多承各位熱心朋友幫忙,江某感激不盡,容後補報。” 楊必大說道:“既然沒事,江大俠更可以多住幾天了。”江海天面有猶豫之色,甘人龍道:“那孩子不必江大俠去親自領回來吧?”元一沖道:“想那尉遲炯既來還劍賠罪,那孩子還會不送回來嗎?”眾人都是這樣推測,因此也都想挽留江海天多住幾天。 江海天不慣說謊,正自感到盛精難卻,而又急著要走,甚是為難。葉凌風道:“各位有所不知,我師妹那日與賊人交手,受了點傷……”楊必大一拍腦袋,說道:“我真是糊塗,忘記了賢侄女受傷之事了。既然如此,江大俠自是應該回家去看令媛。”

剛才尉遲炯以血賠罪之時,曾說到“誤傷”江曉芙之事,那時眾人都在全神注視他的動作,對他提及的這點小事,也不怎樣放在心上,只道江曉芙所受的傷與甘人龍等人所受的傷大約也差不多,並無大礙;如今見葉凌風說話時一臉孔嚴重的神氣,眾人都意會得到,他所說的“受了點傷”,實在是“傷得很重”,眾人當然也就不便再挽留江海天了。 其實江曉芙的傷雖然不輕,但她有上乘內功底子,服了小還丹之後,傷勢已漸漸減輕,在江海大找到她的時候,她的危險時期早已過了,用不到江海天親自回家料理。 葉凌風給師父找到這個藉口,一來是他自己想回去親近師妹;二來故意提及此事,要師父記起他的寶貝女兒是尉遲炯傷的。雖然師父已寬恕了尉遲炯,但在他心上留下一個疙瘩,也是好的。不過,他找到這個藉口,也是順便給師父解了圍。江海天也就並不否認,當下便向群雄告辭。

赤龍駒與白龍駒業已物歸原主,兩師徒正好一人一騎,馬行迅速,不消半個時辰,已出了德州城外十數里地,葉凌風道:“師父,你怎麼走這條路,這可不是回家的路呀!”江海天勒著了白龍駒,說道:“凌風,我正要和你說,咱們不是回家。” 葉凌風怔了一怔,問道:“不是回家,那是上哪兒?”江海天道:“咱們要盡快趕往北京。”葉凌風愕然道:“為的什麼?”江海天道:“你的三師弟是落在朝廷鷹爪手中,如今正解往京城。但卻不知他們走的是哪條路,要是在路上碰不著,哪就要到京城去營救啦!” 原來將李光夏騙走的那個鹿老大,那一晚說的全是謊話,他和李文成生前從未晤面,根本就不相識,更說不上是什麼“八拜之交”了。 那麼他為什麼要騙李光夏呢?內裡有個因由。這“鹿老大”真名叫鹿克犀,有兩個結拜兄弟,他是老大,老二名羊吞虎。老三名馬胜龍。三兄弟合股在祁連山南北的黑道稱霸。西北綠林中人,將他們三人合稱為“祁連三獸”。 這“祁連三獸”秘密接受清廷禮聘,在江湖上充當朝廷耳目,直接受大內總管樸鼎查的指揮。 這次捉拿“天理教”首腦的這件大案子,是由御林軍統領薩福康與大內總管樸鼎查合辦的。李文成已死,樸鼎查嚴令手下,必須找到李文成的遺孤。這不單單是為了斬草除根,而是要從李文成兒子的身上,找到一條線索,好去緝拿另一個更重要的首腦人物——天理會的總舵主林清。 林清與李文成交情最好,這次他們同時逃出,就是由李文成父子假冒林清父子,引誘追兵的。李文成是以自己的性命,保護了林清!樸鼎查、薩福康等人估計,林清的行踪只有李文成知道,李文成臨死之前,也可能將天理會的一些秘密文件交給他的兒子,所以要緝拿林清以及搜查天理會的秘密,就要著落在李光夏這個孩子身上。 “祁連三獸”接了樸鼎查的命令,分頭尋覓李光夏的踪跡。鹿克犀知道“千手觀音”祈聖因和李文成有過一段情孽牽連,又探悉祈聖因也正在找這個孩子。他便一路跟踪祈聖因,終於在祈聖因手裡,將這個孩子奪了過來。 祈聖因夫婦走出荒谷之後,越想越是起疑,因為鹿克犀實在沒有與她爭奪這個孩子的理由,尉遲炯是關外大盜,和西北綠林人物也頗有往來,“祁連三獸”充當清廷鷹爪之事,雖說是極為秘密,究竟不能瞞盡所有的綠林朋友,而且他們為清廷效力,蛛絲馬跡,也是多少露出一些。尉遲炯未出山東境內,恰巧就碰到了一個從西北來的綠林朋友。這人是知道“祁連三獸”的底細的,便把鹿老大是清廷鷹爪的秘密抖露了。 這消息如晴天霹靂,令得他們兩夫妻大大震驚。祈聖因對李光夏的父母有愛有妒有恨,她要搶這孩子撫養,心理本來不大正常,但無論如何,總是不願意自己所愛過的人的孩子,落在敵人手中,即或不死,終生也要過著悲慘的命運。 那位綠林朋友走後,兩夫妻相對惶然。祈聖因泫然欲泣,半晌說道:“大哥怎麼辦?” 尉遲炯畢竟是有幾分豪俠氣概,一咬牙根,毅然說道:“你大哥拼著豁了這條性命,也得為你找回這個孩子。” 祈聖因道:“大哥,你,這,這個——”尉遲炯笑道:“李文成已死,我又知道了你是喜歡我,我還會妒忌他嗎?這孩子既是從你手中失去,不找回來,怎對得住李文成?我早已對你說過,李文成生前,我雖是心懷妒忌,但他的確是一條漢子,我心裡也是佩服他的。” 祈聖因臉上一紅,說道:“大哥,不是這個意思,我怕的是咱們捨了性命,只、只恐也是無濟幹事。'祁連三獸'已是不易對付,何況還有許多大內高手與御林軍官。”原來鹿克犀雖是“祁連三獸”中的老大,本領卻井非以他最高,尉遲炯可以勝得了鹿老大,但若是對付“三獸”中本領最高的老二羊吞虎,他自問也就未必有取勝的把握了。 尉遲炯慨然說道:“蕭志遠和李文成素昧平生,尚且不惜性命為他護送孤兒,咱們豈可不如他了?成敗生死,聽之天命,只求心之所安吧。” 祈聖因大為感動,說道:“大哥,你對我太好了。我倒有個法子,可以救這孩子,只不過要你受點兒委屈,你願意嗎?”尉遲炯道:“我死尚且不怕,受點委屈,又何足道哉?” 祈聖因嫣然一笑,這才說道:“這件事只有去求江大俠相助。”尉遲炯大感意外,皺眉說道:“咱們殺了江海天的女兒,如何還能求他相助?”祈聖因笑道:“大哥,那女娃兒沒有死,那晚你叫我殺她,我是騙你的,我用劍斫的是塊石頭。” 尉遲炯生平從未低聲下氣求過別人,但一來是為了成全妻子的心願,二來江海天已發出英雄帖,他到處受人追捕,淒惶奔走,也不是味兒,若不解開這段梁子,只怕在江湖上也難立足,更說不到去營救李文成的孤兒了。 這就是尉遲炯夫妻來見江海天的前因後果。江海天知道之後,可也煞費思量。 要知江海天的身份與尉遲炯不同,尉遲炯是綠林大盜,本來就是與朝廷作對了的。江海天雖則有反清之志,暗中也曾屢與清廷作對,但表面上他總還是東平縣治下的一個百姓,有來歷可以根查,未到時機,卻不方便明目張膽地反叛朝廷。 但江海天之所以煞費思量,卻不是為了考慮本身利害,而是恐怕牽連朋友。他的一班江湖朋友,情形大致與他相同。例如氓山派與丐幫諸人,都是要等待時機,始能揭竿而起的。江海天這次營救李文成的孩子,說不定要到京城大鬧一場,甚至要闖進皇宮,與大內高手廝殺。倘若氓山派與丐幫諸人參與其事,一來人多嘴雜,恐防洩漏機密;二來牽連太廣,對反清大業,只怕反而有害無益。 因此遼海天幾經考慮之後,終於決定了把這副擔子獨自挑起,不讓眾人知道。但葉凌風是他的“掌門弟子”,他也想藉此機會,讓葉凌風多受鍛煉,是以攜他同行,事情當然也就不能瞞他了。 葉凌風聽了之後,心頭暗暗叫苦。江海天瞧他面有猶豫之色,不悅說道:“怎麼,你害怕了嗎?” 葉凌風與師父同行,心知師父必定會盡力保護他,不管敵人怎麼厲害,只要緊緊跟著師父,便不至有性命之憂。因此,他倒不是害怕進京與大內高手作對,他害怕的是另外兩件事情。第一件是放心不下師妹,心裡想道:“這次遠赴京都,不知何時方能迴轉江家?宇文雄這小子卻日夕與師妹親近,我豈不要大大吃虧?” 第二件是擔心在京城遇到識得他來歷之人,“爹爹曾派七步追魂手褚元來找我回去,北京是我小時候住過的地方,我爹爹的朋友不少,雖說已隔多年,只怕也還有人識我。要是碰上了一兩個熟識的人,難道我也能像對付褚元一樣,將他們殺了?” 葉凌風心思靈敏,稍一躊躇,便想好了一番話,當下胸膛一挺,說道:“我要是害怕,那日在泰山玉皇頂,我也不敢拼了性命,拔劍助李文成了。當日圍攻李文成的,可也是大內高手啊!”江海天道:“是啊,我曾聽蕭志遠言道:你那日也曾險死還生,確是不失英雄本色,照理你是不應該害怕的!” 葉凌風道:“只是——” 江海天道:“只是什麼?” 葉凌風吞吞吐吐地說道:“只是師父遠赴京都,不要先報個訊與師母嗎?師妹與師弟都在病中,師父,你,你也不要回去看他們一看嗎?”葉凌風是想師父讓他回家報訊,好有個機會與江曉芙見上一面。 江海天道:“救人如救火,怎還能去料理這些婆婆媽媽的事情?從這裡回家,雖然只是三天工夫便可來回,但三天工夫,咱們已可以趕不少路了。你師弟、師妹的傷,有你師母照料,如何治理,我也早已交待過了,大可以放心得下,還何必回家去看他們?” 葉凌風不敢說話,江海天道:“我倒是有點不放心你。”葉凌風吃了一驚,心道:“難道我有什麼破綻給師父瞧出了?”江海天接著說道:“此去京都,隨時都可能和敵人動手,你剛入我門,功夫都還沒開始練,憑你現在這點本領,對付普普通通的敵人,還可以應付,一遇高手,就難免吃虧。”葉凌風這才知道師父並非是瞧出他的什麼破綻,心上的一塊大石這才放了下來,說道:“我跟著師父,還怕什麼?” 江海天正色說道:“雖說有我照顧著你,但也總得提防意外。何況我還想你趁這機會,多受點磨練呢。現在我只有想個變通的辦法,在路上傳你武功,一路走我一路把口訣念給你聽,晚間歇息之時,你就修習本門內功,同時我以本身功力助你練功,讓你速成,但這樣你難免要辛苦一些,你可有這毅力麼?” 葉凌風心花怒放,道:“多謝師父苦心栽培,弟子感激不盡,如何勞苦,都能抵受。”葉凌風喜出望外,這才是真正的甘心情願跟師父上京,連江曉芙也拋之腦後了。 按下他們師徒二人慢表。且說李光夏這孩子被那鹿老大騙走之後的遭遇。 李光夏雖然十分機靈,畢竟只是個十一二歲的孩子,那晚鹿克犀將他從祈聖因手裡救了出來,替他吸出身上所中的梅花針,李光夏在受了祈聖因的許多折磨之後,一旦得救,當然把鹿克犀當作了救命恩人。何況鹿克犀還說是他父親的拜把兄弟,更把他哄得服服帖帖了。 鹿克犀帶著他一路走。走了半天,李光夏見他走的不是大路,問道:“鹿伯伯,為什麼走進山路來了?這是去東平縣的捷徑嗎?好像方向不對吧?那千手觀音是帶著我向西走的,現在咱們為何也是朝著日落的方向?去東平縣應走回頭路,那就是應該朝東走才對呀。” 鹿克犀心頭微栗,想道:“這孩子倒是會用心思。我也可要多花點心思去哄他了。”當下笑道:“賢侄,你還是一心想做江大俠的徒弟嗎?”李光夏道:“這是我爹爹的吩咐。”鹿克犀道:“這是你爹爹重傷之後,思路不清,一時糊塗了。”李光夏睜大了眼睛,說道:“鹿伯伯,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江大俠還能不是好人?” 鹿克犀道:“江大俠當然是好人,但你爹爹可是與他非親非故。”李光夏道:“有位蕭叔叔是江大俠的好朋友,蕭叔叔義氣深重,他曾捨了性命,拔刀助我爹爹,他說江大俠會收我的。” 鹿克犀詳細查問了李光夏這幾日的種種遭遇,暗自記下蕭志遠、葉凌風的名字,笑道:“這位蕭叔叔雖然義氣深重,畢竟也還是和你爹爹初初相識的人,江湖上什麼險詐的事情都有,當然咱們應該信得過這位蕭叔叔,但也總得提防萬一。再說,你父親是朝廷欽犯,你就是叛逆之子,蕭志遠說江大俠會收你,那隻是他一種揣度之辭,收不收可還在江大俠啊!何況你又不是沒有親人,何必去寄人籬下?” 李光夏被他一大套說話說得沒了主意,說道:“鹿伯伯,小侄不懂事,你教導我吧。”鹿克犀“咳”了一聲,道:“我與你爹爹是八拜之交,我雖本事低微,也發誓要給他報仇。你是我的侄兒,我可不放心你跟隨外人。” 李光夏這才明白他的意思,倒也很是感激,說道:“只是怕連累了伯伯。”鹿克犀道:“若怕連累,昨晚我也不救你出來了。賢侄,我知道你胸怀大志,你伯伯的本事遠遠比不上江大俠,不配做你的師父。”說到此處,忽地嘆了口氣。 李光夏的確是想跟從名師,學成武藝,以報父仇的。但他見鹿克犀深深嘆氣,一來是為了感激他,二來是不想令他難過,心中暗自想道:“鹿伯伯能夠打敗千手觀音,即使比不上江大俠,武功也很是不弱了,而且他是我爹爹八拜之交,總要比江大俠親得多。”當下便說道:“鹿伯伯,我只要學到你這一身本領,我已經是心滿意足了。鹿伯伯,我就——”正要說出“拜你為師”幾字,鹿克犀卻攔住他道:“不,你還不知道我為何嘆氣吧?”李光夏怔了一怔,心道:“你不是自嘆武功比不上江大俠嗎?”這句話可不方便說出來。 鹿克犀道:“江大俠武功天下第一,我比不上他也不用難過。我是為你找不到名師而難過。要知道你是叛逆之子,一定要找咱們自己人,而又本領高強的人才合適,這個師父可就難找了。你說要拜我為師,我是自慚不配。我倒想起了一個最合適的人來,唉,可惜——”李光夏道:“鹿伯伯,這人是誰?” 鹿克犀嘆氣之後,說道:“他和你爹爹也是八拜之交,只是聽說他也逃亡江湖,卻不知他逃向何方?”李光夏道:“哦,你說的是林伯伯嗎?”這個“林伯伯”不是別人,正是天理教的總教主林清。 鹿克犀道:“不錯,我所說的就是你的林伯伯了。他武功遠勝於我,與你爹爹又同是教中兄弟、生死之交,你若能拜他為師,最好不過。只是他是天理教的總教主,藏匿的地方一定非常秘密,卻怎生找得著他?” 李光夏不知是計,心裡想道:“鹿伯伯是自己人,說也無妨。”便道:“林伯伯曾與我爹爹相約,嗯,鹿伯伯,我告訴了你,你可不要洩漏了風聲。”鹿克犀大笑道:“你這小娃兒也知道要守口如瓶,你鹿伯伯是幾十歲的大人了,豈能不識利害?” 李光夏很是尷尬,說道:“不是侄兒過分小心,我爹爹千叮萬囑,叫我不好對人講的。鹿伯伯,你和我爹爹和林伯伯都是一家人,我這才敢對你講的。林伯伯與我爹爹相約,若是我爹爹逃得出性命,可到米脂藏龍堡張三叔那兒打聽他的下落。林伯伯說他要是未死的話,他會託人捎信給張三叔,但他卻不一定住在藏龍堡,因為張三叔有家有業,怕連累了他。” 鹿克犀眼睛一亮,說道:“這位張三叔是誰?”李光夏有點詫異,說道:“鹿伯伯不知道張三叔嗎?” 鹿克犀連忙說道:“我知道你爹爹有幾位姓張的好朋友,卻不知誰是排行第三,住在米脂的。也許他曾經說過,我一時忘了!是張洪彪嗎?是張中岳嗎?……”胡亂說了幾個姓張的名字。李光夏畢竟是個小孩子,鹿克犀本來已露出破綻,他仍然不起疑心,答道:“鹿伯伯,你說的這些人都不是。張三叔是張士龍,我爹爹常常和我提及他的。但我可是從未見過他。” 鹿克犀一拍腦袋,說道:“你看,我記性真是不好,張士龍就因為他名字中有個'龍'字,所以他住的地方才命名為藏龍堡的。我竟然一時想不起來。” 李光夏道:“我也很想找著林伯伯。但我爹爹曾有吩咐,要我長大之後,學成武藝,才好找他。”鹿克犀道:“為什麼?”李光夏道:“一來是不放心我獨自在江湖行走;二來因為林伯伯是總教主,不願林伯伯為我的事情操勞。所以,我也不想拜他為師了。” 鹿克犀道:“你爹爹倒也過慮得是,米脂遠在陝北,你林伯伯又不一定住在藏龍堡,這條路關卡遍布,要是到米脂撲個空,這個險就不值得冒了。不如這樣吧,我先帶你回家。我再到米脂見士龍大哥打聽你林伯伯的下落,有確實的消息,你再去跟他。這個期間,你可以勤練武功。我有幾個好朋友,個個都是有一身本領的,大家合起來教你。總能教你成才。” 李光夏道:“伯伯顧慮周詳,侄兒一切聽伯伯作主。” 鹿克犀道:“你爹爹臨終之時,可曾交了什麼東西給你?還有什麼緊要的吩咐?” 李光夏怔了一怔,心道:“天理教的'海底'只能付給教中兄弟,鹿伯伯卻不是本教中人。” 鹿克犀道:“我是怕你年紀小,你爹爹若有重要的物事交付與你,我可以代你保藏。他若有什麼遺囑關係到天理教的。我也可以代你去辦。我雖未入教,但我與林舵主乃是結義兄弟,那也就不是外人了。” 李光夏心道:“那句暗號,爹爹已說與蕭叔叔知道,請蕭叔叔去向丘舵主報訊了。至於爹爹的那本'海底',只是用作本教的憑證的,我已貼肉收藏,絕不至於遺失。爹爹吩咐過'海底'不能離身,鹿伯伯究竟不是本教中人,這秘密似乎無須讓他知道。” 這回李光夏倒是甚為乖巧,說道:“爹爹沒有東西遺留給我。只傳了給我這口他生前所用的寶刀。緊要的吩咐就是蕭叔叔帶我去求江大俠為師了。”鹿克犀很是失望,心道:“不知這小鬼頭是否說謊,且待我將他騙到京城之時,再搜他的身了。” 說到此處,忽地隱隱聽得馬蹄之聲,鹿克犀發了一聲長嘯,跟著小聲說道:“這是我的兩個結拜弟弟來了。但他們和你爹爹的交情卻很平常,你不要把你爹爹和林伯伯的事告訴他們。”李光夏道:“侄兒懂得。”心想:“這位鹿伯伯的結義兄弟可是真多!” 鹿克犀似是知道他的心思,笑道:“在江湖上行走的人乃是各交各的,所以我和你爹爹和你林伯伯做了結拜兄弟,另外又和其他人做了結拜兄弟,同樣是我的結拜兄弟,他們卻不一定相識。”李光夏雖然也多少懂得一些江湖之事,那是他爹爹和叔伯輩告訴他的,畢竟知得不多,也就把鹿克犀的話當真了。 說到此處,只見兩個人騎馬跑,後面還跟著一騎空騎。這兩個人看見鹿克犀和李光夏同在一起,登時喜形於色,便即跳下馬來,大聲叫道:“恭喜,恭喜,老大,你得手了!” 這兩個人正是“祁連三獸”中的老二羊吞虎和老三馬胜龍。原來鹿克犀是和他們約定在此相會的。這兩人只知鹿老大是去跟踪祈聖因,要從祈聖因身上找到尋覓孩子的線索,當時還未知道孩子已然落在祈聖因手中的。如今他們見了李光夏,當然知道這一定是李文成的孩子,可是他們只道鹿老大從祈聖因手中奪來,卻不知是騙來的。 鹿克犀和他們雖是結拜兄弟,心裡也自懷著鬼胎。他是恐防尉遲炯夫婦追來,他的本領遠不及尉遲炯,這才不能不要兩位把弟幫忙他“保護”李光夏的。可是他又不願意兩位把弟把他的功勞全都分去,故此一再叮囑李光夏不可將林清的秘密告訴他們。他是準備在回京見了大內總管樸鼎查之後,單獨向樸鼎查報告他所探聽得到的消息,再去捉拿林清。林清是天理教的教主,他探聽到林清的下落,這功勞就大得多了。至於拿獲李文成孩子的這個功勞,則讓他兩個把弟分享亦是無妨。 可是他還需要從李光夏身上多騙出一些消息,這孩子又太倔強、機靈,若然給他知道真相,知道自己是個“犯人”,只怕寧死也不會讓他押赴京師,所以他還必須繼續欺瞞,哄騙這個孩子。 鹿克犀連忙打了一個眼色,說道:“賢侄快來見過兩位叔叔。”接著又嘆口氣道:“我與李文成是八拜之交,他不幸遭害,我不能與他一同赴難,實在愧對故人,好在救得出我這侄兒,算是稍盡一分心事。今後還得請你們幫忙我教他本事,讓他得以繼承父業,做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這我就可以了卻心願了。” 羊吞虎和馬胜龍登時會意,哈哈笑道:“我們與李大哥的交情亦非泛泛,你的侄兒,就是我們的侄兒,我們這點本領,當然傾囊相授,這還何須說得?” 李光夏年紀雖小,卻也頗有點心思,羊、馬二人剛才一見就“恭喜”老大“得手”,這“得手”二字,著實有些刺耳,但李光夏以為江湖上的口頭禪是如此的,雖覺刺耳,也還不懂得仔細推敲,現在聽了這兩人的說話,不由得想道:“鹿伯伯說這兩位叔叔和我爹爹不過是一面之交,何以在他們口中又變成了非同泛泛了?” 鹿克犀笑道:“這兩位叔叔的本領比我高得多呢,依我看來,他們比江大俠也差不了多遠,你只要學得他們的本領,那也不用好高騖遠了。”原來鹿克犀見他若有所思,知道他是在想著學本領的事,也許還在惋惜不能拜江大俠為師,因此便暗示他的兩個把弟顯顯本領,好哄李光夏歡喜,甘心情願地跟隨他們。 “祁連三獸”中羊吞虎是老二,武功卻數他最高,他也想要這孩子佩服他,以後便容易聽他擺佈,當下哈哈笑道:“老大,自己兄弟,還用客氣嗎?江大俠武功天下第一,你給我臉上貼金,倒教我慚愧了。”話說完了,笑聲卻未停止,而且越來越響,刺耳非常!正是: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