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驚悚懸疑 神算子筆記

第10章 第十章皮包裡的秘密

神算子筆記 鬼手佛心 1786 2018-03-22
窗外大雪紛飛,我獨自坐在鋪子里胡思亂想。以上內容,來自我曾祖的手記,但後面的內容卻沒有了,曾根父的手記到這裡就沒有了,從這之後不知被誰生生撕下來了,後面究竟是什麼可能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了。聽爺爺說我的曾祖母不是別人正是小瑾。曾經我也嚮往過這種刺激的生活,但每次卻又不得不告訴自己,這只是曾祖編寫的一個很刺激而又美好的故事。 手記裡除了這些故事,裡面還附著那本《元算之術》,裡面雜七雜八的,倒是讓我幼時看得津津有味。 等我長大在我上完大學後,三本文科畢業後工作是很難找的,就連那些每月工資只夠溫飽的公司,還要有兩年工作經驗以上的。 我本就是個厭倦每日忙碌不堪的人,幹是索性回家守著爺爺留下來的這家古董店。不求掙什麼大錢,只圖每日不用玩命似的擠人貼人的公交,早餐午餐不用啃兩塊錢還涼透了的煎餅果子。說白了我也就是懶人一個,過得清閒就是我最大的追求。

然而要是清閒過了火,那也是很難受的。古董這一行有句傳了千百年的老話叫做“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然而我掌管鋪子快一年了,進來的總共不過二十個人,還有一半是來長眼瞎看的。 話說這個鋪子吧!大點兒那是絕對不差,北京的潘家園,西安的八仙庵,搞這一行的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怪只怪鋪面小點兒太背,小巷子深藏那是只此一家。不過說來也怪,爺爺還在世的時候鋪子裡的生意還是不錯的,不過自從他去世後,以前那些老主顧也就不見來了。 這鋪子要想生意好,最重要的還是要手裡的東西夠亮堂,我這鋪子裡最值錢的玩意兒就是我坐的這把晚清梨花木靠椅,可惜還不是全品相。其他的那些瓶瓶罐罐用道上的話來說,那都是昨天剛出爐的,還熱著呢。還好有個鋪面,要還擱在街邊“練攤”,那絕對會被別人說成“新加坡”。也就是攤上的東西全是新的,假的、破的,連起來就有了這麼個“新假破”。

現在搞收藏的眼睛一個比一個賊,人家剛進鋪子老遠瞅著光不對擰頭就走。這不我實在被逼得沒法了只好花幾千塊錢從朋友手裡勻過來個高仿釉里紅,找個顯眼的位置這麼一放做個壓堂,好歹進來的兄弟那也是有一眼看的啊。 就在我為到底把它放哪兒發愁時,簾子被人掀開了,走進來一個賊眉鼠眼的老頭,手裡抱著個破布袋,左右打量了半晌也沒發現我。也許是看多了那本《元算之術》,下意識地我對這個老頭做出了評價。眼睛細而小,嘴角下撇卻時時故意上翹,天庭緊窄,印堂發黑,一看就是個沾上就倒霉的貨。我心裡一陣不爽,該不會又是來“送財神”的吧。 每到年末就會有老頭手裡抄著快板,上門連說帶唱一段。接下來從袋裡掏出一張黃紙大喝一聲:“財神到!主人速速來迎!”干我們這一行的拒絕不得,只得上前掏票子,問題是掏得少了人家還不給你。

不過我這財神接下了不少,生意卻還沒接下一單,也就無所謂了,轉身撕下牆上的黃紙對那老頭道:“餵,老爺子您要送財神就甭唱了,我倒找您兩張都成。”這老頭眼睛似是不太好使,聽我這麼一招呼才發現我,“你是這掌櫃的嗎?” 看了看他緊緊抱在懷裡的破布袋,我明白了個大概。 “我是這裡的老闆,您老這是?”其實我已猜到這老頭八成是來賣家當的,不過這種鄉下來的老頭膽子小,你要一語給他道破了,他絕對立馬給你戴個“奸商”的帽子,下來這生意只怕也不會好做。 這老頭又左右望了幾眼見沒有其他人便放下心來,“我這裡有點東西不知道掌櫃的收不收啊?”我一聽果然有門,忙起身邀老頭坐下再說。老頭坐下後似乎還是有些顧忌,遲遲不肯掏出布袋中的器物。

“您老有什麼只管拿出來,別的地方我不敢說,在這八仙庵您進了我劉云的鋪子絕對沒人敢拿您動歪腦筋。” 老頭聽後點了點頭,把手伸進布袋裡,好一會兒才從裡面拽出一團黑漆漆的事物,我定睛一看才發現那是一個七八十年代甚為流行的夾包。 那時候走在路上能夾個這樣的包,再配上一個磚頭似的大哥大那就好比如今開奔馳寶馬帶著洋妹子兜風一樣拉風。 但這東西要當古董年份太近不說而且還太俗氣,街道上拾破爛的倒是喜歡夾上這個。 好不容易來個人居然把我這鋪子當廢品回收站了,我心裡不免有些來氣:“大爺啊,您這包是不錯,結實耐用,幾十年了這皮子還泛著光,嘖嘖……不過小店暫時還不經營皮包類,您老換個店再問問?” 老頭一聽這話似乎有些急了,把包拿起來道:“掌櫃的啊,這可是老漢祖上傳下來的寶貝,都傳了十幾代人了,要不是我家裡那口子躺在醫院裡等錢救命,我也不會把這家底兒翻出來倒賣,您好歹瞅瞰再說唄!”說完兩手顫悠悠地從皮包裡掏出一塊東西。

只一眼我的心裡就“咯噔”一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