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驚悚懸疑 祕境1·驚世秘牘三千年

第81章 第八十章深入絕地秘穴

祕境1·驚世秘牘三千年 冷娃 2713 2018-03-22
葫蘆洞窟偌大的凸凹地面,呈現出一張巨大的人的仰躺著的石臉,鼻子眼睛眉毛栩栩如生,左右兩個耳室剛好作了這張石臉的耳朵,而他們剛才走上走下的對面的那個斜坡,正是這張巨臉向上延伸的額頭,而那個大點的有月亮門的石窟,剛好開在了石臉的額頂。 巨大的石臉看上去安詳而又自傲,嘴唇微閉嘴角上挑,似乎在嘲笑這三個黑夜闖入的不速之客。 鐵觀音抽下了陰陽鉤,皮繩上的六條火練也隨之熄滅,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本家侄兒很快燃起了自己手中的火練,黃老道挪動被剛才的情景震懾得麻木了的雙腿,慢慢地走上了因失去光亮而隱沒了的巨臉。 巴方子居然把一個偌大的天然石窟地面,雕琢成了自己沉睡狀陷入山石的巨大頭顱,這簡直太離奇了,這張石臉亙古未有,鬼斧神工,不知道他的地下世界的陵寢,會是何等的壯觀絕妙。

鐵觀音一邊沉思,一邊藉著身後本家侄兒手中火練的光亮,看見黃老道正爬在巴方子的鼻樑上,頭朝下窺探巴方子那兩個幽黑的石頭鼻孔。 巴方子在南山作了多年的隱士,修真習功,密修煉丹,遁世隱匿了那麼多年,他對南山秘穴山勢的了解,非一般塵中高人能比,也許這個腳下的密穴幽谷,在他為自己修建陵寢之前,就已經徹底掌握其風水道脈,至於他為什麼放棄下山與秦國結盟,不是我鐵觀音所要考慮的範圍,往下的入口,才是目前眼下棘手的事情。 “鼻孔是實的,眼睛嘴巴都只有個縫,依老道之見,老巴的額頭上的洞窟,也許是個好去處,那應該是個天眼呀!”黃老道彎腰對坐在地上一動不動的鐵觀音說。 “您老言之有理,在下以為,天眼應該是上天的路,而非入地的門,即使那個里面有入口,也不會是那扇月亮門,兩邊都是石床,我們不可能掘地三尺,我看還是問問巴方子本人吧!呵呵!”鐵觀音有些無奈地回答道。

站在他身後的本家侄兒接口說:“他都死了我們怎麼問,伯父是要讓石頭說話嗎?嘿嘿嘿!” 侄兒說話一向口無遮攔,有他這個伯父在前面扛著,侄子很少有自己動腦子的時候。 “老弟意思是說,入口可能在巴方子的嘴裡?嗯!有可能,萬事從口入呀!” 黃老道捋著下巴上的白鬍子點頭似有所悟,他抬手就指著鐵觀音的侄兒命令道: “小的哎,還愣著幹什麼,操傢伙,給我撬這個獨腳老巴的石嘴!我就不信他不開口!” 黃老道和鐵觀音的本家侄兒不管三七二十一,發力使橇,沒用多少功夫,就撬開了巨臉嘴巴里的四顆門牙,鐵觀音提起火練一照,一道指頭寬的石縫露了出來,黃道長伏下去,幾口吹去了石縫上覆蓋著的石塵,直起腰來“哈哈哈”地笑了起來。

鐵撬槓楔入石縫,入口的活石板只需輕鬆一推,五尺見方的活蓋石咯吱一聲悶響,蓋石有一大半便斜下滑入了了巨臉的下巴,一股陰風呼嘯而出,瞬間撲滅了他們手中的三條火練。 “穴底刮上來的穿道風!不用驚慌!”黃老道退到一邊說,他招呼鐵觀音叔侄二人先退下來再作商量。 黃老道久居南山,憑自己對風勢的感覺,就能判斷得出來,南山之高深險峻,密谷幽林,人跡不能及的地方多了去了,巴方子極有可能佔了一個天絕的寶地。 “看來這獨腳大仙無須勞民傷財,找人為自己修建陵寢了,秘穴天險用以置棺的可能性最大,您老獨占天機,神機妙算呀,如果巴方子不是突然死亡,下面絕對有他的煉丹爐,不知道您老要找的巴王《丹經》會不會放在旁邊?哈哈哈!”*找到,鐵觀音喜形於色,說話也輕鬆了。

“巴方子不會把這麼重要的經書放在一邊的,我猜,他人在哪裡經書就在哪裡!”事到如今,黃道長心知鐵觀音已猜出了他的目的用心,何況他對煉丹之術並不感興趣,大家各取所需,你求財我求經,所以也不隱瞞,當下就隨話認了: “嘿嘿!一捆破竹片有什麼值錢的,背來背去,還會要背到棺材裡嗎?”鐵觀音不以為然地說。 黃老道考慮鐵觀音撈了半生墓財,巴方子的隨身之物,他一定會悉數拿下,到時候巴王《丹經》不一定能拿到他手裡,所以還是君子之言,開門見山的好: “巴王《丹經》非尋常之書,怎麼會刻在竹書上呢,我老道有言在先,咱們君子協定吧,我什麼都不要,他身上的巴王《丹經》,你們誰也別打主意!” “好,我鐵觀音答應您老的事情,決不食言,但您老總得告訴我,巴王《丹經》到底在他身上什麼地方?免得在下的陰陽鉤失手,損了經書!”

“在他臉上的金罩上刻著,老弟可別碰著了,我的祖上傳下話來,巴王《丹經》可是附了天咒的神面,只認符篆不認人!小心那金面《丹經》毀了你鐵觀音一世的威名,你好自為之,我老道已過了輪迴之年,不強求老弟!” 黃老道話裡有話,收放自如,鐵觀音聽了一下子膽戰心驚起來。 三人執火進了巴方子巨臉之口下的秘穴,鐵觀音做先鋒,黃老道居中,本家侄兒斷後一路下去,陰風依舊呼嘯不止,其聲如淒厲狼嚎,只是穴內的風散了些,沒有洞口強勁,不至於吹滅了他們手中的火練。 秘穴坡度較緩,穴底倒是不太凸凹,只是曲里八拐地朝下延伸而去,奇怪的是,穴內並沒有讓他們懼怕的山蟲毒蠍鼠蛇之類的活物,只是偶爾從穴頂滴下的水珠掉進脖子,讓他們的心一陣驚悚冰涼。

不知走了多少時辰,秘穴還不見底,黃老道提議暫且就地緩氣,鐵觀音回頭問本家侄兒: “散了多少'菽'了(古時候對大豆的稱呼,五穀中的一種)?” “散了一雙九百顆了!十步雙,九步單!我不會記錯的!”侄兒回答說。 鐵觀音從侄兒撒下用來記路的'菽'的數目,就能準確算出他們走過了多長的路,黃老道聽見大為驚訝,很快就明白了用意。 “我們已經下行了大約五里半的路程,以道長經驗,一個穿山的秘穴,有這麼長的路程嗎?” “老道無知,不敢妄斷,這秘穴非直線距離,蛇曲前伸,不見始終,只有走下去,方知其長短,歇歇咱們繼續吧!老道我佩服老弟之精絕聰慧,撒'菽'斷程又迷途知返,絕招呀!不枉鐵觀音之大名鼎鼎也!”

“呵呵!那有道長之百年修行了得,這事過後,小的一定金盆洗手,了卻塵緣,願隨道長修身養性,守觀向道。” 二人謙虛了一會兒,起身執火,三人又開始一路下探,走著走著,穴風漸漸大了起來,走在前面的鐵觀音手中的火練,突然被風刮滅了,接著後面二人的火也隨之而熄。 “風太猛了,好像快到了山口,看不見前面的路,我們如何前行?”黑暗中鐵觀音停下說。 “摸黑下去,恐有險惡變故,老道以為,我們這麼折騰了多半夜,估計天將拂曉,還是退後歇下,要真是山口,天亮了能看見風口的情況,我們定不會遇險吃虧,老弟意下如何?” “也好,若*出自深谷斷崖,我們如此摸黑過去,等於送死,賢侄!轉身退後吧!” 鐵觀音話出了口,黑暗中卻不見本家侄兒答聲,他又呼叫了幾遍侄兒的乳名,只有呼呼地風聲向後刮去,哪裡還有本家侄兒的回應!

他連忙摸索著拉起身後黃老道的手,黃老道會意,兩人中間連著手,後退著前後左右摸索鐵觀音的本家侄兒,十步後退下去,除了兩邊光滑的穴壁,周圍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 黃道長止了腳步,一跺腳道: “娘哎!不好了,剛才還在老道我身後,熄了火就不見了影子,賢侄恐怕——恐怕遇鬼走失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