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驚悚懸疑 祕境1·驚世秘牘三千年

第77章 第七十六章戰國時期的密道豎井

祕境1·驚世秘牘三千年 冷娃 2478 2018-03-22
接下來他們走上的這段甬道,除了腳下比較平整以外,甬道的壁和頂,看上去凸凹不平,高低寬窄極不規則,眼前這些讓鐵觀音突然感到心灰意冷,以他以往的經驗判斷,這根本算不上是個標準的墓道,只能算作是一段人工開挫的大石洞,難道這是個未來得及完成的墓穴?但黃老道說得有根有據,這又作何解釋? “這不奇怪,此處和我家先人描述的情景一模一樣,前面馬上就沒路了。” 走在中間的黃老道察覺到鐵觀音放慢了腳步,所以回頭解釋說。 越往裡走,向下的坡度越來越陡,甬道內的空間也越來越大,甬道盡頭的面積,大到了足夠在裡邊起五間大房的程度,其形狀就像一個躺在地上,大頭朝里的大葫蘆,橢圓形的地面上不太平整,葫蘆頭部分有些向上傾斜。

葫蘆頭和他們腳下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孔石窟,葫蘆頭上的石窟比較大,左右兩個石窟比較小,可能就是黃老道長所說的耳室,甬道最盡頭幾乎是個大斜坡,所以斜坡上的那個大石窟在水平面上,要比左右兩個耳室石窟高出許多。 鐵觀音的本家侄兒站著沒動,因為後面的鐵觀音沒動,這幾乎成了鐵觀音本家侄兒的習慣,這種地方,每走一步都有未知的可能和危險,儘管黃老道已經進來過一回了,可他只相信自己的叔伯,叔伯沒吭聲,就是還不到動手的時候。 鐵觀音舉著火練在仰頭觀察,而黃老道輕車熟路,已經執火走進了左耳室,因為他知道,另外兩個石窟裡幾乎什麼都沒有,只是一些陳年的石床和屍骨。 “我的先人告訴我,只要找到了裡面的豎井,就可以找到進去的路,我先進去猴堆裡再翻弄翻弄,你們也別站著了,快找吧,頭頂上沒有井,只有天!”

黃老道的最後一句話顯然是對鐵觀音說的,本家侄兒看了一眼還在四處張望的鐵觀音說:“叔伯,可否過去?”,他指了指對面斜坡上的大石窟問。 鐵觀音說:“你去右首那個耳室,我上去看看!” 雖然鐵觀音手中火練的光照不算很弱,但進到大石窟後,火源的光照範圍還是未能抵達石窟的盡頭,他咳嗽了一聲,豎起耳朵,很快就听到了從石窟裡反彈回來的迴聲,無須拿步子丈量,鐵觀音就能從迴聲裡判斷出腳下這個石窟的深度。 兩邊是一溜齊整的石床,鐵觀音撫摸著床沿和床面,石床面摸上去十分光滑平整,上面還沒有任何器物,就像被人打掃過一樣,可以肯定,這是個躺過人的石床,而且不止一個人躺過。 這可能是當年修建這個葫蘆洞的工匠們安睡的地方,鐵觀音繼續往裡,直至石窟兩側的石床盡頭,一道石牆擋住了去路,他舉起火練,湊到跟前仔細一看,發現石牆上有個月圓型的石門,封閉得很嚴實,不仔細瞧,幾乎看不到接口和縫隙。

他沒有推,也沒有試圖進去,而是退了出來。 他甚至覺得沒有必要進去,不會有墓主把墓室的通道和密窟的位置,用石門明顯的表示出來,這裡只是那些幹活的工匠們的居所,石門裡可能是他們的頭兒的內室。 鐵觀音走出石窟,看見他的本家侄兒已經站在外邊等他了: “那個耳室沒有縫縫,裡面全是骷髏,我大概數了數,層層疊疊壘了三十六具,沒什麼東西,除了這個。” 本家侄兒顯得很平靜,那麼多死人的骷髏並沒有讓他產生恐慌,他竟然在清理過程中摸到了一塊黃玉,他把黃玉舉到了鐵觀音眼前,鐵觀音沒有去接,只是匆匆地掃了一眼,對於他來說,這種東西很常見。 侄兒說的沒有縫縫,就是說那個石窟裡面沒有一絲一毫能藏東西的地方,這在鐵觀音的意料之中。

鐵觀音聽了侄兒的話,沉思了起來,骷髏壘了三十六具,這就是說,對這些死人的處理是人為的,極有可能是同時害死他們後,一個人一個碼放在那裡的。 難道是下了盅毒的集體謀殺?為什麼要這樣做? 僅僅只是為了掩蓋這個葫蘆洞穴的秘密嗎? 鐵觀音拉上侄兒,返身上了剛下來的斜坡,這個大石窟內的石屋裡絕對大有文章,必須設法進到裡面看看,即使不是入口,也能在裡面能發現些其他線索。 能把這里處理得如此乾淨整潔,最後倖存著的人,絕對不是餓死的。 叔侄二人剛踏進大石窟的窯口幾步,黃道長提著火練,突然從他進去的那個耳室裡匆忙地奔了出來,可能是發現了什麼意外狀況,腳下一時慌張,跑出來時,一腳帶出了一隻耳室裡的銅壺,咕嚕咕嚕地滾到了凸凹不整的石頭地面上,發出了咣當咣當地刺耳響聲,把鐵觀音叔侄倆下了一跳。

“井!井!我發現了裡面的豎井!你們快下來,快下來!”黃道長揮著手中的火練,氣喘吁籲地喊道。 黃道長進的這個洞窟耳室,裡面的東西的確不少,除了當年工匠勞作用的工具和生活用具等腐爛以外,還有一些銅壺和青銅酒具,有一面三條象鼻腿的銅圓桌,型製和中原戰國時期的方形銅幾差異很大,帶有濃厚的南國特色,剩下的全是大小不一的青銅猴,扎堆蹲在一起。 鐵觀音一邊跟著黃道長往裡走。一邊瞅著耳室裡的器物,他心裡有些明白了,這些青銅猴全是批量鑄造,好像是要運往什麼地方,這裡充其量不過是個儲藏庫和中轉站而已,但為什麼這些青銅猴最後沒有被運走呢?當時發生了什麼變故? 黃道長剛才發現的井,是不是進去的入口? 這的確是個豎井,可能被扣在了一個大石龜的肚子下面,大石龜有千斤之重,黃道長竟然挪動了它。

井沿下的豎井內壁上,長滿了的綠毛和黒斑,往井底一路延伸了下去,仔細朝下觀望,可以看見井底有一些靜止的水。 “您老是怎麼把這個龜蓋子揭開的?道長之神力,讓我鐵觀音汗顏呀!侄兒,你把石龜再往一邊挪挪吧!”鐵觀音順手接了侄兒手中的火練,催促本家侄兒趕快動手。 本家侄兒挽起袖子,走到比較容易把握的*跟前,牢牢地抓住*,幾乎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掙得面紅耳赤氣喘吁籲,滿頭大汗地折騰了幾個來回,石龜竟然紋絲不動。 鐵觀音心裡明白,以侄兒莽撞之蠻力,即使舍上性命,也搬不動這只上千斤重的大石龜,但他還是想由此給侄兒一個提醒:老道不老,內功之深厚非你小兒能敵,以後在老道跟前行事說話還需慎鎮點。 黃老道發現鐵觀音看見井後,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驚喜之色,卻招呼其侄子去搬烏龜,所以他有些不解,此井到底是入口不是入口,總該仔細觀察觀察,打量打量一下吧,所以他禁不住問:

“你能肯定這個井不是入口?是不是因為這個井的開口太小了?” “入口不是這裡,真正的豎井入口跟井口的開口大小無關,也跟裡邊有井水沒井水無關,只是我們眼前這個井不是豎井,而是他們用來儲存生活飲水或者美酒的地窖,您老再仔細聞聞,這可是實打實的老窖啊,呵呵呵!”,鐵觀音笑著回答說。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