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驚悚懸疑 刺局2·字畫中的詭異殺技

第53章 堵軍寨

接下來的兩天中一路順暢,只是穿越死黃河時聽到有江湖盜匪常用的響箭聲,但始終未見盜匪或刺客出手。估計是看到趙匡胤人多勢眾、兵強馬壯未敢輕動,只能眼睜睜瞧著他們通過。 過了死黃河,便是平原大道,而且每天都有妥當安全的駐足點。趙匡胤估計這一大段路程很難布下刺局,倒是在經過熱鬧集鎮時要提防單個或少量刺客的突襲。所以在這一段路程上,趙匡胤改換了著裝,換上一套和身邊侍衛一樣的甲胄。這樣一來,在經過幾處集鎮點時也未遇到任何意外。 死黃河下來後的第一站是一個叫泗陽的小縣城,但是趙匡胤沒有在縣里府衙歇腳,而是穿城而過,來到泗陽西邊二十里左右的劉總寨過夜。 劉總寨是個小軍營,倚坡背林,全寨是由幾幢大宅屋加尖頂圍柵構成。這些大宅屋很是高大,坐落佈局很是講究,由此可見當初建造時的氣派。據說這是隋朝時泗陽把總劉權建造的私宅。但是後來劉家敗落,子孫離開,這些宅屋又地處荒僻,遠離後建的泗陽縣城,於是便荒廢在此。現在這些宅屋被用來當做一個小軍營,軍營中其實只有四五十名兵卒,由一名隊正帶領。沒有什麼實際軍事用處,只是當鄰近幾個縣鎮有事發生時可配合處置。

但軍營畢竟是軍營,外防內守的各項軍事設施都是齊全的。這可不是泗陽縣衙的一堵高牆能比的,安全性相對要高出許多。而且趙匡胤一進營寨之後便立刻吩咐手下侍衛佈設三角釘、棘花索,進一步加強了防衛的強度。 劉家寨一夜安然無事,這依舊是在趙匡胤的預料之中。但是當他早起想要再次啟程時,卻發現周圍的情形不對了。有人竟然趁著天黑在營外佈設下了兜子,將出路徹底堵死,這是趙匡胤怎麼都未曾料算到的。 雖然夜間佈兜未能覺察,但趙匡胤並不驚慌。在他看來,暗夜之中難辨細節,不會布下什麼細緻的兜子。另外,這一夜整個軍營中的人都未曾聽到外面有什麼異常響動,由此推斷,外面所布兜子中沒有設置什麼固定的、重型的狠爪子。很大可能就是一些浮面兒(兜相的遮掩物)加人爪子,否則不會這麼悄無聲息。

但是當趙匡胤看到營外的設置後,他不由地倒吸一口涼氣。 看到的情景告訴他,他只猜對了一半,就是外面兜子確實用的是浮面兒。但是猜對的這一半對他沒有任何意義,而沒有猜對的一半卻可以讓他寸步難行。 在正對軍營營門的半圓範圍內,放下了大大小小幾十個草垛、草把。這就難怪了,黑夜之中也就只有搬運這些草垛、草把才不會發出什麼大的聲響,堆放這些草垛、草把也不用太過細緻到位。 這些草垛、草把就是趙匡胤猜對的一半,平時像這樣沒用的東西的確是用來做兜子浮面兒的材料。而趙匡胤沒猜對的一半,是今天這些草垛、草把構成了一個殺氣無限、凶相重重的殺兜,往裡看影影綽綽,往遠看霧氣昭昭。 讓趙匡胤心中真正驚寒的是這個殺兜的兜相他竟然完全辨別不出,更無從知曉它的兜理。整個兜形看著彷彿是有九星八門的方位在,但又好像混入了二十八宿位。而且這些位置都是亂向的,並未按規矩排布。趙匡胤腦中搜刮幾遍,最後只能沮喪地承認這是他從未見識過、也未聽說過的佈局,未見兜相、不辨兜理,就根本沒有破兜的可能,也不具備闖兜的條件。就算手下人馬很強悍,強沖之下只會是自尋死路。所以趙匡胤馬上轉向思考,立刻帶人往軍營後面走。他這是想拆開圍柵從其他方向逃出。

但是在軍營中轉了一圈後他發現,軍營外的兜子已經是將東、南兩個方向堵死,而北面緊靠的是黑松林,西面倚靠光石坡。這兩個方向本身就極為險要,如果再設置下殺兜的話,那比從正面營門衝出還要凶險。 “設兜的刺客已經將平坦的出路堵住,這兩個凶險的方向又豈會不布下設施。雖然現在打眼看看不出什麼來,但眼下這種形勢下,越看不出就越是藏有鬼魅伎倆。而且對手將正對大門處的兜子做得無比凶悍,很有可能是故意所為。以此來威嚇逼迫自己帶人從另兩面遁走,這樣就正好落入他們更為巧妙的殺兜。”趙匡胤的思考縝密老到,這是走江湖才能積累起來的經驗。 “肯定是這樣!”趙匡胤很確定自己的推論。 “對手設兜刺殺於我,如若我不進兜,他們所設殺兜再神奇、絕妙都是枉然。而我靜心待在軍營之中,讓士卒、護衛在各處組陣守護,他們要想進來殺我也只會是自赴死路。所以我不用急,就躲在劉總寨中和外面的刺客、殺手比比耐心。刺行中一般的規矩,如果被刺標看破刺局,他們便會認為此刺局失敗,馬上退走。我堅守劉總寨不出,也就是告訴他們我看破了刺局。這樣不出兩天,外面的刺客肯定會自行撤走。”

趙匡胤已然知道殺兜凶險便絕不會以命試險,這種做法是完全正確的。雖然劉總寨這種小軍營之中沒有什麼特別的傳信、告警手段,信件、令箭都是由專門的信兵傳遞,要想從圍困中傳出救援信件不大可能。但是此地卻並非極度偏僻,經常會有路人和鄉民經過。而一旦有人路過這裡發現劉總寨被圍而將消息傳出,或者附近的縣衙發現劉總寨兵營久無訊息派遣人手過來探查,那樣只會對這些刺客不利。所以相持之局看似不分上下,但實際上外面的殺手、刺客的危險程度和心理負擔都要比趙匡胤要大。趙匡胤可以在寨子里安心睡覺以逸待勞,但刺客則必須時刻注意形式變化,提防刺標外援。 趙匡胤知道自己被困是在天色剛剛發亮的時候,但日頭還未曾過房頂時他就又很堅定地決定留下來。留下來是沒辦法的辦法,也是最有效有利的辦法,眼下耐心周旋已經成為唯一可用來對抗的招數。

兩天過去了,營外的兜子沒有撤。非但沒有撤,在靠近營門的位置又多出了一道兜子。這個兜子用的材料是百十根竹子,很新鮮的竹子,不高也不粗。但卻是取了竹子的竹冠,連枝帶葉,蓬展開很大的範圍。這些竹子很雜亂地插在地上,東倒西歪的,看上去沒有一點規律。 這次趙匡胤沒用什麼心思就看出來了,新增加的兜子確實不含任何玄理陣形,就如同一個很疏散的柵欄。但是這柵欄卻不是隨便可以闖過的,因為它的厲害之處不在兜形的兜理上,而是在那些竹枝的附著物上。 幾乎所有的竹枝上都有硬殼的蟲蛹,顏色也是青綠色的。這些蟲蛹如果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會以為是竹節或竹瘤。趙匡胤見過的蟲蛹有許多,但這一種綠色蟲蛹他真的是沒見過,只是聽說過。有一次和趙匡義所拜的一斧之師閒聊江湖異事時,那一斧之師曾提到過一種“竹漿蟲”。這蟲子成蛹之後便將卵下在蛹附著的竹管中,並且一直守護有卵的竹管直到枯死。但在未枯死之前,一旦有輕微的外力觸碰竹枝,竹漿蟲便會破蛹而出。出來後立刻身體爆裂,化作一團血肉漿汁四濺開來。這種漿汁含有劇烈的毒腐特質,沾肉即腐,腐後則毒隨血行。除非當機立斷切肢割肉,否則必死無疑。

趙匡胤估算了一下,即便動用軍營中全部的兵卒再加上自己所帶的侍衛,要從這些竹枝中闖過,非得死傷一半以上才行。 但是現在這兜子具有再厲害的殺傷力都沒有太大意義,因為趙匡胤並不著急闖出來。他堅定地按原定計劃進行,與對方比耐心,讓對手知難而退,或者等到附近州縣官衙發現此處情形前來救援。 過了第四天,外面的刺客殺手仍是未退。而且就在這天他們又明目張膽地再下一記殺兜,這一次的殺兜叫“板鷂下蛋”。 板鷂是一種最常見的平板型的風箏,它的特別之處是可以在上面裝掛一個或數個哨口,這樣風箏放飛升空後就會發出洪亮的哨音。但是此處刺客所用板鷂上是不會裝掛哨口的,他們在原來裝哨口的位置掛了一些黑乎乎的圓疙瘩。黑圓疙瘩的大小倒是和哨口很相似,但從板鷂飛起的高度來看,重量明顯要多出很多。

板鷂搖搖晃晃借助風勢朝軍營飛去,張錦岱站在瞭樓上一直注意著這怪異的風箏。等風箏已經差不多到達軍營上方,張錦岱看清風箏上裝掛的黑圓疙瘩了。於是他想都沒想,連聲高呼:“快躲!快往房裡躲!”呼叫的同時,張錦岱自己直接越過木欄縱身跳下瞭樓,腳步剛站穩便連續幾個大幅度的縱躍直往趙匡胤房中衝去。 趙匡胤聽到外面的動靜剛想要走出房門看是怎麼回事,就被沖入的張錦岱一把推了回來。進來後張錦岱立刻將身後的厚木門關上並頂住,人還未離開大門便聽到外面一聲爆響。爆響之後,周圍又是一陣暴雨擊打荷葉般的聲響。 整個房屋連連晃動,大門差點被一股大力掀開。而緊接著的暴雨擊打荷葉般的聲響更加可怕,就像許多刀鑿一起砍插在門上,感覺那厚木門馬上就要四分五裂了。飛塵夾雜著煙霧從門縫中、從門檻空隙中竄了進來,湧起的煙塵團彷彿是穿門而入的鬼怪。

爆響的餘音未消,房子外面已經是慘叫聲、呼喚聲此起彼伏。另外,還有連續不停的咳嗽聲,那應該是煙火味道和揚起的塵土太過濃重,把那些還能喘息的人嗆得差點就喘不過來。 過了一會兒,張錦岱很小心地打開房門。此時外面的煙霧和飛塵已經散得差不多了,可以清晰地看到房前平地上剛剛出現的一個小凹坑,凹坑的周圍有火燎的痕跡。就由這小凹坑看,似乎並沒有發生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是環視周圍,看許多倒地亂滾或靜臥呻吟的兵卒、侍衛,便可知這殺器的威力是何等厲害。 “傷他們的是這些釘子嗎?”趙匡胤問一句。他環視一圈目光最終落在自己房間的厚木門上,那兩扇門現在就如同一個刺猬,插滿了一種異形雙頭鋼釘。這種雙頭鋼釘中間有荸薺座,兩邊的釘身寬根、尖頭、雙開刃,形狀就像直刃三角短刺。像這樣的雙頭釘發射出來後是旋轉飛行的,可劃、可刺、可砸、可鑽。

“是的,這是南平九流侯府的'平地火雷鐵橫雨'。”張錦岱回答道。趙匡胤聽到回答微微點頭,表情始終沒有絲毫變化,其實此刻的他真的被驚住了,感覺一股寒意從腳上直竄到胸中,並且久久徘徊難以消解。這是何等凶悍、霸道的一次攻擊呀!如果不是張錦岱及時阻擋,自己一旦邁出房門,那麼這條命恐怕真就要丟在這裡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