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驚悚懸疑 刺局2·字畫中的詭異殺技

第42章 巧移墊

就在此時,後院中傳來異響。齊君元眼色一使,立刻和秦笙笙快速閃身,各佔有利位置封住與後院相通的門戶。 一場虛驚,從那門口出現的是王炎霸。他的想法竟然和齊君元一樣,覺得客棧是現在相對安全的地方。 “我看到了,他們兩邊都退了。薛康那一路走的山道,另外那一路走的水道。對了,我畫標誌時遇到三個他們的爪子,從他們用的武器上看,很像是大周先遣衛的虎、豹兩隊。”王炎霸剛才的格殺很從容,比急急遠離小十字路口的齊君元多出些閒暇,所以兩人雖然都是和敵手近距離接觸,王炎霸卻是比齊君元察看得仔細。 齊君元的眉頭微皺了下,因為他覺得現在的王炎霸不管是說話語氣還是思維判斷都比之前自己所了解的王炎霸老練得多。雖然這些日子他確實經歷了不少事情,但對一個刺客而言,成熟的速度不會這樣快。所以王炎霸要么是個天才,要么就和自己之前的判斷一樣,他隱瞞著些事情,掩蓋了真實的自己。

“你真的看到他們都退了?各處佈設的人爪有沒有撤?”齊君元突然覺得這個情況很重要。 “都撤了,我親眼看到許多暗處的人爪顯形,位置全符合以鎮為兜的合適點位。然後他們都往小碼頭那邊聚過去乘船了。現在我們就是回客房睡大覺都沒事情了。”王炎霸很肯定。 “不!快走!馬上離開客棧。他們雙方只要發現對方和自己一樣撤出鎮子了,立刻就都會把念頭再次集中到我們身上來。趕緊藉著這個空當離開,晚了就又會被他們的爪子堵在這裡。” 齊君元一邊解釋一邊行動,狸貓般迅捷、悄然地溜出了客棧。那兩人也聽出情況的危急,緊緊跟在他的後面一步不落。 三人很快消失在黑暗的山林之中。 一部新中國成立前在湖南民間發現的古代文本《烏坪記陳》。這書是當地民間閒人私下記載的異事怪事,也沒有註明具體年代。在其中有段記載:“周武平使年間,烏坪遇夜盜。民皆睡酣不知,晨起見幾屍,有殺有焚。民命未失,火損多鋪。無人知其故。”從“周武平使年間”上分析,很有可能就是指周行逢任武平節度使的期間。而齊君元他們此次經過的這個鎮子或這一帶區域不知道是否叫烏坪,如果是的話,那書中記載的事情極有可能便是這場夜鬥。

再說蜀皇孟昶丟下南唐特使蕭儼,轉回到平時品文賞器的書房“亦天下”,然後急急地召見了李弘冀派來的密使德總管。 南唐全國上下,孟昶信任的只有李弘冀。他們兩個雖然只有過兩面之緣,但是脾氣相投,野心壯志也近似。所以兩人一直保持密切聯繫,互為利用,期待有朝一日可攜手合作圖謀更大的志願。 德總管這次趕來成都見孟昶,確實是有極為重要的事情。南唐提稅之後,對周邊國家影響很大。南平、南漢、吳越都已經採取一定策略應對,及時減少損失。現在受影響最大的大周未曾有任何舉措,這可能是因為周世宗北征在外未曾回還的關係。估計等世宗一回京都,肯定會有大手筆以起狂瀾。而楚地周行逢雖佔地域卻未稱帝,尚且領著大周武清軍節度使,權潭州事,所以算是大周附屬。雖然他也暗中針對南唐提稅採取了一定措施,卻依舊不斷將苦水用數不清的奏摺往大周朝廷里送。楚地與南唐前仇未算,他這是想促動大周有所反應,對南唐下手以示懲戒。而周行逢則可以趁機配合大周力行戰事,以報前仇。

但是不管是已經採取措施的,或者尚未採取措施的,有好幾國都會將危機轉嫁到蜀國頭上。李弘冀是個帝王之才,那天從馮延巳和韓熙載就是否應該提稅這件事情時就已經推測出最終會有這樣的結果。但他沒有阻止,一是那兩位大臣他誰都不想得罪,因為他們有可能可以成為自己獲取皇位的有力支持。另外,他心中也有自己的計劃,想充分利用提稅帶來的惡性後果,從而確定自己在國內的地位。後來顧子敬聯合瀖州兩位官員上書,提請提稅,而且還分析說明提稅之後只有隔著地域蜀國最終會承受影響。元宗李璟為眼前之利答應了立刻實行提稅,而這做法讓李弘冀暗中竊喜,因為這正好落入他的企圖之中。 南唐提稅,最終受影響的是蜀國。但是蜀國肯定不會就此罷休,他們會採用其他手段對鄰國採取反制,甚至不惜動兵。蜀國一鬧,到時候種種矛頭就都會重新轉向南唐。南唐難觸眾怒,更難敵群敵,到時候肯定會出現朝野上下處處恐慌的大亂勢。李弘冀已經想好了,真要到了那個地步,他會讓西蜀孟昶在群國中提議,說元宗老朽昏庸,不顧民生,無視鄰國利益,以不仁手段巧取豪奪,應該以明主代之;然後再提出讓李弘冀子替父位,這樣也就順理成章地將李景遂給擠到一邊去了。

因為出於這種想法和目的,李弘冀肯定是要阻止南唐和蜀國交好的一切可能。而自己則必須暗中與孟昶保持密切聯繫,調控好兩國的關係,借助蜀國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意願。當他得知韓熙載奏請元宗李璟派蕭儼出使蜀國,試圖結盟為好並商榷共同應對周圍其他國家後,李弘冀立刻採取行動,讓手下心腹德總管帶自己的密函前往蜀國,說明自己的意圖,讓孟昶給蕭儼一個否定的態度。 另外,為了加快自己計劃的進程,他還給孟昶帶來一個建議。即便此時南唐提稅還未大幅度殃及蜀國,但蜀國可以搶先拿出應對措施並立刻付諸實施。具體操作一個是可以加大對周邊國家的交易額度,另一個是加大自己出境貨物的交易價格,再一個就是逐漸提高入境、過境的交易稅率。這樣做對蜀國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以南唐提稅為理由,先賺取到可觀利益;同時給周邊國家的經濟進一步施加壓力,從國家實力上先行佔據上風位置;這樣做也正好可以促使周邊其他國家對罪魁禍首的南唐採取非常手段,這樣他李弘冀才有機會登上皇位。

其實這個建議的前兩點倒是和王昭遠邊境易貨的決策不謀而合,只是李弘冀建議提升的價格比王昭遠原來設定的還要高出許多。 西蜀已經在計劃進行蜀周邊界的易貨交易,並且把這作為謀取巨大利益的絕好機會。正好有大周使臣前來出使蜀國,直言大周缺少糧鹽,要求向大周出售低價糧鹽或以糧鹽易貨。而南唐的盟友李弘冀此時也要求孟昶增加對周圍國家的交易額度和價格。最為重要的一點,前番周國特使王策曾分析過,南唐提稅,最終所有鄰國所受負擔會轉嫁到蜀國。而蜀國要想不受其害,反而得利,最好的途徑也是這個。 所以結合幾方面的共同要求,孟昶立刻擬旨,讓王昭遠加大以抵券收糧、收鹽的力度,然後運至大周邊界,進行易貨或買賣。但價格必須再度提高,至於提高多少合適,這個由德總管和王昭遠商議。因為德總管知道南唐提稅之後,出境到大周的糧食會達到什麼價格。西蜀只要將交易的價格稍稍低於南唐,那麼大周就會覺得有利可圖。

擬旨之後,孟昶也沒讓德總管休息,而是讓他跟著頒旨的大太監一起,直接去往王昭遠的府中。這也就是蕭儼在蜀宮門口看到的一幕,只是蕭儼和他手下誤以為他們是前往解玄館的。 王昭遠這一天未曾陪駕見南唐特使,是因為之前大周特使王策、趙普對西蜀官代民營、邊界易貨之舉發生了誤會,質疑他們是在運送糧草兵馬要對大周不利。所以這些天王昭遠都在衙府之中忙於此事,一個是盡快採取行動消除這種誤會,再一個是要讓大周覺得蜀國不是趁火打劫。這兩件事情要做好,其實很簡單也很不簡單,就是要選擇一個絕佳的易貨標準,說白了就是價格問題,要讓孟昶滿意也要讓大周滿意。 但王昭遠怎麼都沒想到,自己會在官邸之中莫名其妙地見到一個非正式的南唐密使。看過孟昶的聖旨並理解了其中的真實意圖後,他反倒有些害怕了。表面看孟昶下的旨意正好可以解決他的難題,由德總管來和他協議商定易貨價格,自己可以將責任推卸給這個德總管。但其實從整個事情上來看,現在已經脫離了自己原先設想的賺得財富、爭取地位的出發點,而是關聯上其他國家的內部之爭以及幾個國家間的利益之爭。這回自己真的盤算錯了,事情要辦好了,自己只是個賺錢出力的功勞。辦不好,那罪過可就大了去了,滿朝反對自己此舉的官員可以翻著花兒給自己戴罪狀。更何況自己的賺錢計劃本身就有風險,要是既沒達到皇上的目的,錢也沒賺到,那皇上還不得剮了自己?到那時什麼得寵幸啊、居高位啊,都會變成很不幸、居牌位了。

王昭遠拿著聖旨,半天緊鎖著眉頭。思緒旁飛,神遊天際,也不管是否失禮,全不理會站在那裡的大太監和德總管。就在那大太監要氣憤地甩袖而去時,王昭遠才突然靈光一閃,想到師父智諲授給他的一個計策:拉個墊背的。 王昭遠此刻才開了笑顏,恢復了官場上慣用的虛偽態度。他一邊吩咐人安排酒宴招待大太監和德總管,一邊心中暗自醞釀呈給孟昶的奏摺。智諲曾讓他拉上太子玄喆一起辦官營易貨之事,藉口就說是為了讓太子建功立業,早日取得臣民的信服,將來好坐穩江山。而王昭遠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提出此事,這次孟昶為了幫助李弘冀,再次重視易貨之事,他正好可以藉這機會將太子玄喆拖進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