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驚悚懸疑 刺局2·字畫中的詭異殺技

第26章 軟硬脅

孟昶和眾臣都覺得此次面臨的事情很棘手。南唐使臣無巧不巧地與大周使臣同到,其目的很有可能也是與他們提徵稅率的事情有關,但兩者間的出發點肯定截然相反。大周是要得到西蜀經濟策略上的支持,渡過危機,平抑其國內市場的恐慌。然後他們才可能重新制定策略,從財力或武力上來對付南唐提高稅率強取豪奪的行徑。而南唐肯定也想到了這一點,他們提高稅率肯定會成為周邊國家的眾矢之的。而受影響最嚴重的就是大周,一個絕不會輕易放過自己敵人的國家。所以他們必須找到一些與他不接壤、無利益衝突的國家支持自己,先從經濟之策、民生之道上下手,打壓周圍如豺狼虎豹環伺的諸多國家。 真的有些不幸,西蜀皇殿之上數十個大臣,卻沒有一個完全猜對大周和南唐此來的真正目的。這倒不是他們中缺少才智之士,只是所處境地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正所謂“人在局中不明其勢”。

所以當孟昶以為全都考慮成熟了,親自在皇殿上召見王策和趙普時,卻沒料到會遭遇對方毫不避諱的指責,而且句句制腋,讓自己根本無從應對。 趙普還算客氣,上來先直言自己國內因南唐大幅度提高出入境貨物稅金,導致糧價飛漲,儲糧為稀。一眾大臣無解決善策,於是遣他二人為使,入蜀國看看有無解決途徑,或者蜀國是否願意在此艱難時刻伸援手一解困局。 但趙普話還未說完,王策便接上直接斥問:“但是當我二人入到蜀境後卻發現,貴國非但不會助我大周,而且還想利用這機會別有所圖。” 孟昶以為此話所指是蜀國趁大周現在困難局勢,官營民資,前往大周邊境易貨得利的事情。這事情雖然算不上什麼大危害,但至少顯得不夠大氣,頗有些小人行徑的感覺。特別是蜀國和大周之前還有盟約。所以當王策話一說完,孟昶的臉色頓時變得十分不自在。

“只是稍做占利,只是稍做占利。”孟昶尷尬地回應道。 “蜀王,你兵將調動,運輸大量糧草至週蜀邊界,要對大周行不軌之戰,還說只是稍做占利?”王策的聲音提高,說話間的氣息讓唇邊鬍鬚蕩起。趙匡胤說過,來到蜀國就要找蜀國的把柄,不要給孟昶面子,以此敲山震虎。王策抓住的這一點應該算第一個把柄。 這下孟昶腦子發蒙、亂了方向,不知此話從何說起的。而殿下的那些大臣也都面面相覷,完全不明就裡。 “王大人,你無憑無據對我皇上無理斥問,莫非是受到什麼姦小之人的挑唆。”毋昭裔出列說話。看似維護孟昶的面子,其實也是在為王策打圓場。 “挑唆倒不怕,得罪了蜀王我將腦袋留這裡就是了。唯怕是被姦小蒙蔽,那麼大周的江山怕就要留給別人了。”

“王大人,你雖為大國使節,但不得如此狂妄無禮,得寸進尺。我皇仁善,不與你計較。但你若拿不出證據來,我趙崇柞便與你不能善罷甘休。”這次尚書郎趙崇柞站了出來。 “呵呵,要什麼證據?我就是證據。你們往鳳州軍營糧草場運送的大量糧草和食鹽我是親眼所見。我等入你境內便遭遇刺客伏擊我是親身經歷。對了,你趙大人不與我善罷甘休,莫非是要讓你不問源館的人在這成都城中、蜀王腳下要了老朽的性命?”王策這人雖然是一文官,但為人剛正,鐵齒毒舌,很是強勢。而且刺殺之事實實在在算得又一個把柄。 “話不說不透呀。王大人這話一說,我們便知道誤會出在哪裡了。”毋昭裔老奸巨猾,攔住趙崇柞搶過話頭。 “運往鳳州的糧草,其中一部分的確是為了儲備軍需,但另一部分卻是準備與大周易貨所用。王大人你也知道,我蜀國馬匹牛羊產量較少,品種也不是太好。所以想用這些糧草從大周換取一批良種的馬匹牛羊,看看能否在屬地進行培育飼養。這雖然是對我蜀國有益之舉,但對於你大周現在糧食短缺的狀況更是大好。王大人你說是嗎?”

“如真是易貨糧食,那肯定是極好。只可惜這是毋大人巧舌如簧之說,商家易貨糧食,又怎麼會官兵來押運,儲存於兵營?” “此次易貨正是官家所為。其實換取牛羊馬匹還在其次,主要是吾皇念及我們兩國之前的約定,想適時給予大周一定援助,以顯我蜀國誠心、誠信之本。之所以採用這種方式,其實是為了照顧大周顏面。如若是拿些糧草食鹽直接送與你大周,你們會覺得是種羞辱,君子不受嗟來之食嘛。而以易貨方式則雙方都無負擔,各自收益,何樂不為?” “可我在鳳州卻未見到市場易貨,而且我們剛入鳳州城,便遇刺客襲擊。似乎是怕我們將所見的一些情形傳回大周。”王策依舊不信。 “你們到鳳州時,我們的糧草也才剛運到,所以還未及時投入易貨市場。王大人改日回去時再過鳳州,便可以看到另一番繁榮的市場了。至於刺客,最先被殺的是我鳳州城的巡城使和刺史大人。如若我們之間不能坦懷,依舊相互猜疑,那我也可以說是你們周國誤會我們要從鳳州出兵入關中,所以遣刺客殺了那兩位大人。王大人,你有沒有覺得我所說的情形更加有說服力?”毋昭裔不愧為蜀國宰相,言語間緊而不亂,且句句指在要害。

“不對,那天朱可樹和余振揚兩位大人是帶著我們的儀仗先入的鳳州城。我們王大人慧心推測,刺客是將那兩位大人誤會成我們兩個了。所以從最初時起,我們二人才是刺客真正的目標。而後續在前往成都途中遭遇到的刺殺也正說明了這一點。”趙普在旁邊陰陰地說話了。 “趙大人,那也不該懷疑到是我蜀國派人下手的呀。試想,如若我不問源館要殺你們,二次不成為何不再三殺、四殺?你們到成都沿途都是險峰絕地,總會有個地方可以得手。而我們非但沒有再次動手,反是增派更多護衛護送兩位來到蜀都,這豈不是不合常理?”趙崇柞的話也真的是有道理。 “大人之語讓我茅塞頓開,此中必有其他緣由。”趙普很輕易就相信了趙崇柞的話,但是看不出他到底是不像王策那樣鑽牛角尖,還是心中另有打算。

孟昶見事情說開了,對方已經相信蜀國的誠懇,而且大周使臣也是極為贊成易貨之事,心中頓覺輕鬆。雖然原來斟酌的種種策略都未用上,但結果還是讓他感到滿意的。 “不過,”趙普的話竟然沒有說完,只是微微凝思、喘口長氣。 “若真是如此的話,那就是有第三方要阻止我們來到蜀都了。而且這第三方應該是懼怕我們此行再次達成共識,履行之前的盟約。” “對,你們說這刺客不是蜀國所派,那麼肯定是有個來處的、有所目的的。總不會無緣無故以殺我二人為樂吧。朱可樹和余振揚兩位大人替我二人被刺之事定然早就傳至蜀都,那麼不知道在我們從鳳州到成都這許多時日里,趙大人、毋大人有沒有查出些眉目來,抑或根本就不曾查、不能查。”王策再次言語發難,全不顧孟昶的面子。

毋昭裔、趙崇柞身在成都,鳳州的刺殺案怎麼可能親自去查。即便督促當地府衙深究此事,要想找出些眉目來那著實需要些本事、運氣,還有時間。所以面對王策的責問,他們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就在此時那王昭遠站了出來:“兩位大人所言極是,就當前天下大勢,為各國割據紛爭,所以相互掣肘、暗絆之事必定難免。大人所說第三方不如直說第三國,那麼牽涉方面就簡單多了。現在我們只需要思忖一下,蜀國與大周履行前約,對大周予以糧草食鹽的支援。那麼只要推算出因此舉最為受損的會是哪個國家?那麼這個國家也就是兩位大人所說的第三方。” 孟昶猛然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你說是南唐?” “對,所有事端都是因南唐無德攬財所致。不但造成大周巨大損失,而且周邊南平、楚地、吳越、南漢均有影響。一旦我們援助了大周,讓大周渡過此危機,那麼下一步大周肯定會將南唐作為第一仇敵予以報復。所以南唐肯定會千方百計破壞我們之前的盟約,要讓大周一蹶不振,再無對其動兵的實力。”王昭遠其實說得太過囉唆,就孟昶說出南唐來,殿上的眾人已經覺得這就是謎底。

“我聽說南唐也有使臣來到成都,並且與我們同住一個驛館。我們到達蜀都之後,閉門不出,靜候蜀王召見。但聽說南唐使臣卻是朝出晚歸,巡倘於蜀國各位大臣府上。我想他們肯定是想買通各位大人,好說服蜀王棄我盟約,甚至是聯合南唐,對我大周用兵。所以剛才蜀王驚訝刺殺我二人的第三方為南唐時,眾位大人卻是沒有絲毫訝異之色,定是之前已經知道了。”王策毒舌再舞,這次將眾大臣抹了個沒面皮。 “信口雌黃!”“血口噴人!”“無妄猜測,妄加菲薄!”皇殿之上一片嘈雜。 “眾位大人,如果我王策真是冤枉了各位大人,那我就該為蜀國撫額稱幸了。南唐此次遣來使臣,那是心懷叵測、別有用心的。他們此次提升稅率,是要從眾鄰國口中奪食。眼下我大周雖然因其貪劣而陷入窘迫,但受害最重的肯定不會是我大周,而是你們蜀國。”王策慷慨而語。

“王大人此道理從何處說起?”毋昭裔心中一動,王策的話點醒了他。 “南唐提稅,如果其周邊接壤各國為平衡損失,也相應提稅。那麼最終其害會轉移到地處偏僻,再無從貨物出、轉境上得利的國家。西蜀、北漢、遼國均是終受其害無處轉移的國家。而我大周雖受其害甚重,卻未相應提高稅率,正是因為與你蜀國有著前約,不敢輕易失信與友鄰。” 大殿上一片沉靜,這沉默是對王策所說的讚許。 孟昶慢慢坐迴龍椅,他低聲嘟囔兩句:“不會的,不會這樣的。難道那弘冀太子息心罷手了不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