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偵探推理 犯罪心理師

第13章 第十三章運籌帷幄

犯罪心理師 艾西 5846 2018-03-2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這一次,卻是螳螂捕蟬,還有蟬在後…… 那位不速之客,搶先一步到了楊瑞星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自然也是撬不開楊家老父的金口。好在保姆小玲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他給人家200塊錢,囑咐:如果事後再有人來,就於晚上6點打這個手機號通知他。當然,以防萬一,他也記下了楊家的電話。 安排好了,不速之客匆匆地下了樓。剛到3樓,就遇見麥濤一行人往上走。本來他也沒注意,可無意間聽到艾蓮正在介紹楊家的情況,他馬上起了疑:這些人不會是警察吧? 兩撥人馬擦肩而過,不速之客“蹬蹬蹬”幾步就跑下了樓。 果然,聽說楊家來了個不速之客,就是剛剛碰上的那個人。麥濤和薛蓉蓉翻身往下就追。 按理說,夏日炎炎,行人稀少,不好躲藏。不速之客急中生智,瞥見一間單元門是開著的,一閃身躲了進去。喘口氣剛一回頭,就發現一個六七歲的女孩子站在自己身後,拎著一隻滑板。

“叔叔,你找誰?”孩子一口稚嫩的童聲。 不速之客原本打算躲一會就完事,沒想到撞見個孩子,萬一孩子大嚷大叫,事情難免曝光。 他順手從懷中掏出一枚工作證,嘴裡說:“你爸爸媽媽在家嗎?我找他們有事。” 孩子咕嚕嚕轉了轉眼睛,該咋回答呢? 爸爸媽媽常說:“不能搭理陌生人。”這個大忌,她已經犯了…… 爸爸媽媽又說:“不能撒謊。”這麼說的話,今天爸爸媽媽不在,只有爺爺奶奶在,就該告訴叔叔啦。 可是爸爸媽媽還說:“不能說我們不在家。”喔,那樣的話,就該說爸爸媽媽在家了。 可是,這樣說的話,不是撒謊了嗎? 孩子愣在那兒,好半天說不出話來。為人父母者,常常因為自己的觀點,隨意地給孩子下達一些命令,卻給孩子造成了困擾。

不速之客倒不在乎,沒事,只要能讓自己安安靜靜地藏一會兒就行。 折騰了好半天,孩子在邏輯的矛盾裡越陷越深,末了,小嘴巴一撇,說:“我不知道。” 行啊,你不知道就不知道吧,我壓根也沒想知道。不速之客隔著單元門的窗戶,偷窺著外面——四周靜悄悄的,好像沒人追自己。 “小妹妹,你會滑這東西嗎?” “會呀。” “來,讓叔叔瞧瞧。” “行!”小姑娘很得意,拎著滑板走在前面,不速之客跟在後面。 這一下,他可是徹底放了心,他看模樣像極了帶孩子出來玩的大人,誰會懷疑他呢。 他當然不知道,三位火眼金睛的傢伙,已大略記住了他的樣貌。 好在麥濤和薛蓉蓉逛了一圈,沒找到他,就回去了。 這個長頭髮的小姑娘英姿颯爽地踩著滑板,他也沒心思看,說了幾句好聽的話,鑽回車裡,等那幾個人出來。

墨鏡、帽子,應有之物,全扣在了腦袋上。 大約十幾分鐘之後,麥濤一行人下了樓。他不敢靠得太近,帽子下面露著一雙眼,也看不真切。其中的一人,也就是艾蓮,告辭回家了。另外兩人往自己這邊走來。嚇得他一縮身,靠在車裡裝睡。 兩人過去,他這才坐起來,心中早就懷疑這三人是警察,打算跟上去看個究竟。 所以麥濤他們駕車走了,他就跟著。 這就是螳螂捕蟬,還有蟬在後。 若在平常時候,有車子跟踪自己,“螳螂”很快便會發現。今天則不同,因為是周末,車流量巨大。超車、并線的行為時有發生,不速之客跟在後面繞來繞去,兩車的距離一會遠,一會近。 突然,不速之客的手機響了起來,是一個不知名的電話。 他笑笑,沒搭理,今天辦的手機號,絕不會是認識的人打來的。

麥濤坐在前面的車裡,聽著手機嘟嘟嘟直響,沒人接,隨手放下了。現在不是妄下定論的時候,所以他和薛蓉蓉誰也沒有說話。 趨近環線的時候,車堵得更厲害了。煩躁的麥濤想抽支煙,瞅瞅薛蓉蓉,沒敢。 他煩躁,薛蓉蓉更煩。還有一大堆事情等著她處理呢!沒轍,她掏出備用的警鈴,放置在車頂。 擾民就擾民了吧,趕緊回去破案要緊! 不速之客看見了警鈴,知道這確實是便衣警察。自己被甩在後面,但是懷疑驗證了。他的心裡咯噔一下,百感交集,掏出另一部手機,撥打號碼…… 裝上了警鈴,在車流中還是插翅難飛,不過三繞兩繞的,總算擺脫了束縛,麥濤腳下加勁,不多時,回到了警局。 下車後,兩人簡單商議了一陣,決定兵分兩路:薛蓉蓉負責追查線索,麥濤回去給便衣偵查員講述注意事項。

人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是:便衣警察被安插在現場的各個位置,有裝作掃街的;有坐在飯館門口不好好吃飯,到處瞎看的;有在商店門口買了可樂,靠著牆喝的……其實真實情況,也跟這個差不多。偵查員們偽裝成普通市民,各自佔領有利位置,彼此通報情況,兇手一露面,找到最好的時機,他們便一擁而上,將其抓獲。 然而這個經典的場面,卻必須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他們知道自己要抓誰! 犯罪嫌疑人的外貌特徵,偵查員們早已銘記在心。即使他粘上假鬍子,戴上帽子,也難逃法眼。 可是今天的情況,卻有天壤之別。要抓誰,甚至要抓什麼樣的人,大家心裡都沒底。 他們要誘騙冷血的殺手上當,可怎麼引誘,這又是個問題! 於是,大會議室裡,人頭攢動,議論紛紛!

麥濤站在上面往下瞅瞅,決心開門見山。他提出了八大原則: 1.偵查員不能原地不動。 現在已知,兇手的性格十分狡猾,他在天堂苑內四處遊走,尋找合適的目標。而他們的人手不足,可以派遣的偵查員,加上一隊二隊的警力,全加在一起,不足60人。偌大的一個天堂苑,這點警力扔進去,無異於大柴鍋中只撒了一克鹽。因此,他們不能像過去那樣,分工合作,每人只負責一個點,而要要彼此交換位置,這就大大增加了巡視範圍。 2.要尋求當地派出所的幫助。 這一點,他已經與薛蓉蓉商量過了。警局的偵查員,個個都是訓練有素的精英。不過對於龐大的天堂苑社區的線路,卻不熟悉。當然,這也可以先做準備。會議開完後,大家就先去天堂苑熟悉路線。不過以防萬一,他們還是要聯繫當地派出所,得到他們的配合。

3.每一組偵查員要保持相對距離。 鑑於兇手的狡猾性格,不見到單獨的被害人,他是不會下手的。偵查員每兩人一組,既是要方便抓獲兇手,也是互相保護。但如果距離太近,勢必給兇手造成壓力。如果他不出手,他們便是白費力氣。所以,每組偵查員之間的距離,要足夠遠。 4.有關巡查方式。 由於上一條原則,麥濤提出了可行的建議。所有偵查員,以地毯式方式由南向北推進,隨後再折回。街道彼此串聯著。偵查員A在路口的時候,B在街中。等到B走到街口,A則應該退到下一條街中。當然,每個人的表現,應該盡量自然。即便不渴不累,該停下來買杯水,還是要買一杯的,路邊坐一會兒,假裝打打電話,也是可以的。 5.所有人都要喬裝打扮。

這件事相對簡單,全體偵查員,要偽裝成高級白領的模樣。男士西裝襯衫、女士套裝筒裙,每人都發放了一枚胸卡,挎著筆記本電腦包——當然了,這包裡裝的並非筆記本電腦。 6.支援方式。 如果發現可疑狀況,偵查員要立即通知其他同事。由於地點不固定,這時候派出所的巡邏人員的意義就凸顯了出來。偵查員報告街道名稱,巡邏人員負責圍捕。 7.可疑現象的辨別。 即使是在晚上,天堂苑依然會很熱鬧,居民們紛紛出外納涼吃夜宵。而兇手並不引人注意,因此巡視的時候,難免有同路的普通人,一直走在偵查員身後。這種現象並不罕見,不能草率行動,避免打草驚蛇,更要防備形成排查的空洞,給兇手可乘之機。偵查員的行動地點,應盡量選擇人跡稀少的地方。樓區後,花園內都是警力的主要安插點。

8.防禦機制。 最後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兇手極其冷血殘忍,發現合適的目標後,會一擊得手,即使乾練的偵查員,要需要格外小心。筆記本電腦包中,裝備了武器。仍需要注意的是,偵查員的使命,並非單槍匹馬抓獲兇手。只要能夠引誘他上鉤,記住他的外貌特徵,就算成功了一大半。在遭受偷襲的時候,偵查員首先想到的是保護自己,其次才是在搭檔的協助下抓獲兇手,或在團隊配合下,圍捕兇手。 說到這裡,麥濤高舉起一物,正是那特製的香水瓶,他擰開蓋子,取出鋼針,“想必各位也聽說過了,兇手用的就是這樣的東西,打擊範圍是後腦,所以千萬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人從身後接近你的安全範圍,一定要迅速回頭。假如兇手掏出凶器,那麼附近的搭檔應盡最大的可能製服兇手。”

麥濤話音落下半天,沒人說話。 這不是開玩笑,兇手的目標,就是索命。命懸一線,誰都會感到緊張。 “還有什麼問題嗎?”麥濤問。 鴉雀無聲,好半天,才有一位偵查員疑惑地問:“呃,麥濤,這一次的行動,有配槍嗎?” “這個不能問我,如果沒有別的問題,那麼就請劉隊長給大家做安排。” 麥濤退下,劉隊長上台。 清清嗓子,劉隊長說:“同志們,剛才麥濤講得很詳細了,我在這裡,想要補充幾點。今天的行動,為的是引誘兇手上鉤,但是保護自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我與你們各位同仁,相處的時間不短了。面對窮凶極惡的罪犯,也不是一回兩回。今天臨行前,我還是常說的那句話,大家活蹦亂跳地從這裡給我走出去,還要一個個生龍活虎地給我走回來!保護自己,才能保衛民眾。各位今天的擔子很重,不僅要顧及我們自身的安全,還要照顧周圍民眾的人身安全。記住,我們是守護在人民群眾身邊的干警,在巡查的時候,我想請大家注意,盡最大努力,也要保護好周圍群眾。剛才有人問了,今天的行動有沒有配槍,我可以告訴大家,有!不過萬不得已,不能使用。有種殊情況發生,會有普通市民靠近你們,判斷清楚之後,才可以採取行動。大家聽明白了嗎?” 會議室裡,響起斬釘截鐵的回應:“是!” 回答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別說偵查員了,劉隊長的心裡也沒底。兇手鎖定目標,撲上來只是一剎那的事兒,如何才能判斷清楚?只有靠偵查員們隨機應變了。 接下來,安排警力,分組行動,這個自不必說。當地派出所也是全力配合,總共約百名警力,將天堂苑人煙稀少之處,盡可能的都安排好了。 當然,百名警力,投放在天堂苑這樣的亞洲第一社區,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行動定在晚上8點開始,此前大家各就各位。定在8點,是因為凶手每每都在9點前後下手,太早了,路上行人過多,兇手也沒有可乘之機。 人員都分派出去了,屋裡只剩下劉隊長和麥濤兩人。 隊長臉色凝重地問:“麥濤,你還打拳嗎?” 麥濤點點頭。他撒了謊。 麥濤是個早產兒,小時候體弱多病,長到10歲的時候也不見好,每逢變季必然發燒。 麥爹麥媽束手無策,猛然間想起一個主意來。原來麥爹的單位有個女同事,得太極拳的真傳,辭職後還常常去日本講學,麥家與她關係挺好,孩子就託給她看看吧。 做父母的一狠心,放假的時候,就把麥濤送到了同事家。這女同事沒結婚沒孩子,對麥濤也很是喜歡。反正10歲的一個孩子,家教又很嚴格,除了身體弱沒什麼缺點。 喜愛歸喜愛,可人家把孩子託付過來,是要強身健體的。於是,師傅一咬牙,來吧,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恰好學生假期,一個是冬天,一個是夏天,幾年的時間裡,麥濤沒少吃苦。 吃苦是吃苦,可師傅並沒教什麼功夫。每天除了紮馬步就是站樁,再不然就是拎著倆水缸去做側平舉。 一年兩年,麥濤的身體漸漸好轉,飯量大了,個子也長起來了,最後終於不得病了。 老兩口很是感激,麥濤卻不然。拜師三年,他一招半式也沒有學會啊!光舉水缸玩了!確實,從最初小缸換了大缸,從沒水到滿缸,力氣是長了不少,可這也不好玩啊。 小孩好奇心切,都說太極拳厲害,再加上那年代受到電視劇《太極宗師》的影響,就有心認真學學招式。 沒想到師傅說了:“你要學啊?不教!” 麥濤納悶了:這是啥意思?除去日本講學不說,師傅就我這一個徒弟,不教我,教給誰呀? 苦苦哀求之下,師傅道出了原委:“你與我,一年就這兩季。平日里你當然還要去上學,我也照看不全。你現在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如果把人家孩子打壞了,那怎麼行!” 麥濤明白了,可忍不住還是好奇,一定要學。師傅無奈,就教了他。 可是學著學著,麥濤又很想罵街了。這不對啊! 因為上了中學,學校裡面也教太極拳,很簡單的二十四式。那年代,B市的中學生,差不多都會。他學的這個和人家學的一點區別都沒有,也不厲害呀。 再去問師傅,師傅只是笑,什麼都不說。 俗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講的是少年人年輕氣盛,再看這樣打打殺殺的東西,對性格不好。其實不論孩子們看與不看,該出去打架還是要出去打架的。 麥濤身體好,脾氣也挺衝,恰似一塊未經打磨、見棱見角的頑石,因此也免不了跟些小伙伴出去打架。他身量高了,力氣大了,平時不吃虧,但是碰上一些混孩子一擁而上,偶爾也來個頭破血流。師傅看看,依舊不說話。 直到高中,不學好的麥濤,無意間發現艾蓮的推理小說,被深深吸引住了。這東西很有趣呀,麥濤找了很久終於找到了崇拜的作者,兩人一交談,他佩服得五體投地。艾蓮也不討厭他。一來二去的,麥濤的性格漸漸地緩和下來,架也不打了,也不出去玩了,安心在家好好唸書,就是為了考上心理系。師傅見這光景,說:“行了,我可以教你了。” 麥濤納悶,您不都教完了嗎? 其實這太極拳,平日演練的,與實際戰鬥的,招式差不多,只有些許調整。疲弱一招倒捲弘,平時看似平淡無奇,其實,對方若出手,你用右掌壓他的拳,盤住了往回一帶,左手順勢沿著他的胳膊向前推,越過肩頭,直擊對方咽喉,正是十分凌厲的殺招。 未經點破,看似平庸,一旦明白了其真正作用,麥濤恍然大悟。 悟倒是悟了,可麥濤決心走文人路線,所以學了也就學了,只為強身健體,從未真正使用過,只是和艾蓮沒事的時候推推手,當作遊戲。日後大學畢業,找了工作,幾經輾轉,現在又當老師,又幫警方,忙碌之餘,功夫也就撂下了,一晃兩年,沒什麼練習。 今天劉隊長問,麥濤順嘴撒了個謊,只為了讓他放心。 “嗯,”劉隊長點點頭,“健身房還去嗎?” “去!”撒一個叫撒謊,撒兩個叫附送。 “嗯,不過我還是猶豫,要不你今天就別去了。” “別啊,您不都把人分好了嗎,我不去了,臨陣退縮,薛隊跟誰一組啊?” 其實這不算事,撤下麥濤,隨便換上個乾警就行。 “如果你真想去,那好吧,不過你就別裝成白領了。” 麥濤苦笑,“老爺子,我不用裝,本來就像個白領。” “那你回去換身破衣裳。” “那我不成濟公了嗎?” 麥濤笑,劉隊長也笑,“隨便你吧,給安心打電話了嗎?” “沒有,我這就去。” 麥濤拿著手機,走到會議室外,想了半天,不知道怎麼開口。實話實說,那是不行的,自己挨罵不說,劉隊長也得落埋怨,撒謊吧,說什麼呢?他靈機一動:就說和艾大哥討論案情吧。 可憐無辜的艾蓮,沒事老背黑鍋!本來作為讀者,安心對艾蓮也是崇拜有加,可慢慢的,嘴上不說,心裡有了意見:你老跟我男朋友泡在一塊幹嘛?沒事就喝喝酒聊聊天的,而且……而且,你艾蓮咋這麼大歲數還不結婚呢? 人,就怕多想! 怪不得艾蓮最近老打噴嚏,原來是讓人念叨的! 反正瞎話說出去了,安心也沒法說啥。麥濤說得挺好,9點多鐘,最晚10點就完事。他沒法接安心下班,吃個夜宵總還是可以的。 安心沒轍,只好叮囑男友一番,心裡暗自詛咒,最好麥濤出什麼錯,被她爸爸開除就好了。她當然不知道今晚行動的重要性,真的出錯,那麻煩可就大了。 可惜,今天晚上的行動,恰恰就出錯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