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偵探推理 重重迷霧

第19章 第十九章

重重迷霧 松本清张 6163 2018-03-22
汽車奔馳在白色的坡道上,秋收已畢,農田阡陌相連,一望無際。路旁有一條小河,流水清澈見底。一輛出租汽車,已經開出二十公里開外。乘客是一位年約六旬的高大男子。頭上端端正正地戴著一頂鴨舌帽,這種帽子近來已不大常見了。 乘客眺望著窗外的景色。山間松林掩映,住戶的房屋鱗次櫛比,閃閃發光。 “先生,到津屋崎在哪兒停車?”司機問。 “已經到津屋崎啦?”乘客反問,由此看來,他似乎是初次來這裡。 “前邊不遠就是街口。” “福隆寺在什麼地方?請你給打聽一下。” 司機點了點頭。 樹影在道路上伸出老長老長,太陽已經偏西了。 “先生是打東京來的嗎?” “嗯,就算是吧。” “您來此地,是頭一次吧?”

“是第一次。” 乘客對任何問題的回答都只是三言兩語。汽車穿過農田,進入鬧市之中。 “勞駕,去福隆寺走哪條路?”司機在大米供應站前停下汽車,從車窗探出頭去,對住戶問道。 一個正在倒米袋的漢子,停住了手,大聲給他指了路線。 汽車又奔馳起來。這是一個頗具規模的城鎮。 “餵,我想買點香燭和鮮花,到賣的地方,請停一下。” 司機將車開到乘客要去的店前。乘客在一家店裡買了香燭,在另一家店裡買了鮮花。他一身西服十分合體,雖說年事已高,服裝卻相當入時。 汽車拐出城後,沿著一條通住山腳的上坡路向前駛去,住宅區盡頭,就是寺院的石砌台階。 “就是這兒。” 司機下車打開了車門。 乘客手捧花束下了車,告訴司機等著他,而後順著高高的石階走上去。兩旁是一帶松、杉樹林。山門座落在石階上面,門樓高聳。

那乘客緩緩邁步拾級而上。兩三個小孩由上面飛跑而下。 當他登上最後一級石階後,駐足少歇。回頭望去,只見城中的房屋排列山下,海面在眼前粼粼閃光。正前方有一座很大的海島。防波堤四面環繞,錨泊著一大片機帆船。 他在看清了山門上高懸的“福隆寺”匾額之後,走進了廟門。 —個小僧正在打掃枯籲,他講明來意,求見住持僧人。 住持僧身穿一襲黑色袈裟,銀髯飄灑在胸前,來到香客站立處。 “您可是長老?” 香客摘下帽子,一頭花白頭髮整齊地分為兩半,神態十分安詳。 “寺島康正之墓是在貴寺裡吧?” “對,寺島先生的陵墓在本寺。” “我有一個夙願,在寺島先生生前,就想來看望他。此次到了九州,決定繞道前來掃墓。麻煩長老給領領路,可好?”

“好的。”住持讓小僧提來一個盛了水的提捅,“哦,您是寺島先生的老朋友嘍?” 住持當先走去,一邊還同緊跟在身後的香客繼續說:“您這樣重情義的人,眼下可真罕見,寺島先生還不知該多麼高興哩。” 寺院的隔牆處,有一道柵欄門。墓地被低低的竹籬環繞起來。墓地十分寬闊。住持在墓間小路上走著。一棵柿樹,枝頭掛滿片片紅葉,在秋風中瑟瑟顫栗。 透過陵墓中的樹隙,大海遙遙在望。風勢很猛,雲隙裡露出已經西斜的太陽,在海上投下淡淡的光華,水面升起道道光柱。 “這裡就是。”住持回身說道。 陵墓四周,石牆環繞。墓碑是在一塊天然岩石上刻成的。香客站在墓碑正面,念出了正面的碑文:“亭光院蒼園真觀居士”。 他踏上低低的石階,將帶來的花束插入花筒,住持在一旁放下水桶,香客躬下身子,點燃了香燭。

住持並肩站立身旁,念誦了短短幾句經文。海風從兩人背上吹過。住持誦經已畢,香客卻還長跪不起,夕陽穿雲而出,照亮他那瘦削的肩頭。他那股虔誠勁兒,使住持也久久不忍離開。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香客才站起身來,用帶柄的勺子從桶裡舀水往墓碑上澆灑。水滴在碑石上流淌出道道濕痕。香客念念有詞,重又誦起那簡短的經文。海風吹來了遠方的汽笛聲響。 香客眼望大海。那眼神,恰似要發現墓碑與海景之間的聯繫。 “好優美的景色啊!”他那瘦削的臉膛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神情,“寺島先生長眠於此,也算死得其所了。” 話語平靜。目光依舊深沉地遙望海面。海上,一個個海島浮在水面,宛如幅幅畫卷。 “嗯,畢竟是在生身故鄉嘛!人死安葬,故土為上呀。”

“寺島先生出生在此地,我倒知道。他的家屬呢?” “他家原是這一帶的地主,由於戰后土地改革,耕地減少了一半,最後乾脆都賣掉,在城里辦起了雜貨店。每逢忌日,必定來掃墓的。” “他的夫人還健在嗎?” “怕已有六十二三歲了吧?” “瞧您說的,都七十啦。” “噢!已交古稀之年了!”香客神色愕然地將臉轉向大海方向,又問,“其他家屬也都好吧?” “嗯,都很好。兒子、媳婦都很孝順,老人安度晚年,也算有福氣啊。” 老僧說完,香客發出一聲輕輕的嘆息。 “那就好。算放心了。” 住持僧審度般地打量著掃墓人的面孔。 “施主與寺島先生交往很深呵!” “受過先生之恩呀。” “噢。那末,要不要見一見家屬呢?”

掃墓人將頭一搖:“不必啦。我回去時再看他們。” “是嘍。出了小寺,就是大街。朝博多方向走,路左邊有一個雜貨舖,叫寺島商店,一看便知。” “謝謝。” “唉,寺島先生也曾作到了公使,後來,正該青雲直上哩。”老僧望著碑石說下去,“停戰後沒多久,他就去世了,可,畢竟還是支撐了日本的敗局,是吧?” “或許是吧。”掃墓人輕輕地慮了點頭。 “聽說,他是一個十分出色的外交官,威望很高哩。哎,此地人都為這位本鄉人物去世,很傷心。那麼出色的人物,這地方怕是不會再有第二個了。” 住持僧回頭一看,掃墓人也頗有同感地連連點頭。 “在戰爭的緊要關頭,作為駐中立國的公使,在那種艱難處境中,經歷了千辛萬苦,真算是操勞過度了,是吧?”

“我想是的。” 掃墓人與住持僧一起走回寺裡。銀杏樹的落葉在腳下沙沙作響。 “自從去世以後,外務省倒也偶而有人打東京來這兒看看。不過,近來,沒有遠處來的,您還是好久以來的頭一位哩!” 掃墓者的步子與老僧那蹣跚的步履合著節拍,走出柵欄門,來到大殿旁邊。落葉在樹根附近堆起老高。 寺後是一片樹林,它遮擋了陽光;所以,一到這兒,就突然間感到暗然失色。 “請這邊走。進去吃杯茶吧,” 老僧邀掃墓者進屋喝茶,他婉言謝絕: “多謝長老一片盛情。不過,還要趕路,只好就此告辭了。”說著,從衣袋裡掏出一個小包。 “這一點錢,實在拿不出手,我看,權當寺島先生的一點香資吧。” “噢,是嗎?哎呀,這太……”

住持僧恭恭敬敬地接過去,看了級包上寫的字。 上有四個墨寫的字:田中孝一。 “尊姓是田中呀?” “啊。” “我盡快將這拿給先生的家屬們看一看。” “別,請別聲張。因為,即使拿去看,我想她們也不知道我的名字。不過是寺島先生生前和我個人有一點交情罷了。” 老僧的視線重又落到紙包的字上。 “真是一筆好字啊!”老僧端詳良久,拾起頭來,“恕我冒昧,您這字好像米芾的筆體哩。” “哎呀,那可不敢當。” “不,我也搞書法呀,還在教這一帶的人哩。所以,多多少少也懂一點。說真的,很長時間沒見過這樣的上品了,真讓人高興啊!” 住持僧將掃墓者一直送到石階上。在他那高大身軀對比下,汽車顯得十分矮小。

汽車開動了,掃墓者坐在座位上對司機說: “順那條大街朝右拐,據說有一家雜貨舖。字號是寺島商店。到店門前,開慢一點。” 汽車按照乘客的要求駛去。 到了大街,只見兩旁的商店一家接著一家。津屋崎是古老的海港,座落在這裡的大多數房屋都堅固結實。也有一些泥灰牆房屋,沐浴在嫣紅的夕陽中。 乘客凝眸注視撲面而來的房舍。 “餵,就是那兒。” 司機似乎也看到了“寺島商店”的招牌。車速慢下來。 “我去買包煙就來。” “先生,讓我去吧。” “不用了,我自己去。” 他自己打開車門。 商店鋪面寬敞,一半經銷雜貨,一半出售香煙。店裡很暗。在擺滿香煙的玻璃櫃檯對面,坐著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女,正在織毛衣。看到有顧客進店,那少女抬起了白暫的面龐。

“來三盒和平鴿牌的。” 少女的手在櫃子裡忙碌著。顧客站在櫃前,看著她的一舉一動。兩隻眼熱切地端詳著少女的面容。 “謝謝您光顧。” 少女輕聲道了謝,將三盒和平鴿牌香煙放在櫃檯上。 “有火柴嗎?” “有,有的。” 顧客立即打開煙盒,抽出一支銜在口上,接過少女遞過來的火柴,並未馬上離去。放下火柴之後,他還口吐裊裊青煙,佇立在那兒。 “您是這家的令嬡嗎?”遲疑良久,客人才開口問。 “嗯!” 一張驚奇的面孔,那張瓜子臉嫵媚動人。 “芳齡多大了?唉呀,這太失禮了。因為總覺得您有點像我的一位熟人。” 少女羞澀地微微一笑。 少女身後就是貨架。裡面很暗,看不清楚。夕陽照著店門,彷彿聚了光似地,唯獨那一塊很亮。 “您走好!” 對少女來說,這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顧客。少女目不轉睛地看著他走回車裡。 客人還從車後窗掉頭遙看寺島商店。它漸漸遠去,街市的房屋也到了盡頭。 汽車駛過一個小站時,這位客人突然說: “餵,幫我買一份晚報好嗎?” 報紙是福岡發行的,乘客聽恁車子搖晃著身軀,入迷地看著報紙。車外,夕陽映照山巒,田野上已經看不見日光。 一則消息引起了客人的極大關注: 九州大學舉行醫學討論會,來自東京、京都以及全國各地的學者薈萃一堂,連日來進行了熱烈的學術討論,今天的報告人與報告題目如下: 關於癌症前期症狀與胃潰瘍 K大學倉豐吉夫博士 白血病病理組織學的觀察 T大學蘆村亮一博士 乘客眼睛離開報紙,眺望窗外,這是一種迄今從未有過的心蕩神馳的表情。 蘆村亮一在旅館先是得到一個口信:有人來過電話。接著,旅館的女招待拿來了總機所做的電話摘記。 明天上午十一時,在東公園龜山上皇銅像前恭候光臨。倘因百忙無暇抽身,我將自認無緣而作罷。在下將候至十一點半鐘。 蘆村亮一的熟人中,山口一姓很多。可是,並無一人會給自己下達這種古怪指示,他如墜五里霧中。 他從房間裡給總機打了電話。 “果真是給我來的電話嗎?” “對,我叮問了兩次,不會錯的。” “單單說了'山口'二字嗎?” “他說,一提這個,您就明白了。” 蘆村亮一掛斷了電話,猛抽了一陣子香煙。房間臨近電車道,耳聽著電車和汽車的奔跑聲,他呆立不動。三十分鐘過後,他呼叫總機: “請接東京,”報出了自己家的電話號碼。 電話接通前,蘆村亮一沒動地方,兩眼一直望著天花板的一角。 “請講吧。” 隨著接線員的話聲,妻子說話了。 “節子嗎?” “啊,是您哪!您那兒怎麼樣?” “嗯,進展順利。” “還剩兩天了吧?” “是。” “辛苦了。能按期回來嗎?” “可以。” “有什麼事嗎?”節子似乎從亮一的語調中覺察出了什麼。 “不,沒什麼。我離家期間有什麼反常情況嗎?” “沒,沒有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沒什麼。不過想問問家裡情況唄!” “真怪。從來還沒有接過您從旅行地打來的電話吶。” 蘆村亮一遲疑了。撥電話時,本打算將那件事講出來的,但,話到嘴邊沒出口。 “餵,”由於亮一默不作聲,令子催促他;“您說話呀,我聽著哩。” “我初次來福岡。這裡真是個好地方。下次,有機會一定帶你來玩。” “哦,那太好了。上次,參加京都學會,多謝您讓我逛了奈良呀……就是為這事特意打的電話?”節子聲音歡快地問。 “久美子來過九州嗎?”亮一不動聲色地反問。 “嗯,不知道她去沒去過。” “孝子舅母來過嗎?”亮一又遲遲疑疑地問。 “呵,沒聽說過,哎呀,真是個怪人。您打算把大家都帶到九州去?”節子笑出聲來,“大家一定會高興啊。下次,久美子她們來了,我一定轉告。” “算了吧!”亮一連忙制止她,“先不要說。因為我只是一時想起,順便說說罷了。” “是嗎?再堅持一下,辛苦兩天吧。” “早點休息吧。” “好,聽到您的聲音真高興。今晚,肯定能睡個好覺,祝您晚安。” 亮一放下電話之後,心裡並不輕鬆。 次日上午十一點整,蘆村亮一乘車趕到東公園入口處。 規模宏大的公園裡,草地一片黃,林蔭道上的樹木也都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枝杈。 亮一朝著矗立在人工高台上的銅像走去。冬陽孱弱,白雲飄飄,在它的映襯下,龜山上皇顯示出它那冠帶整齊的黑黝黝的雄姿。以銅像為中心的台地四周,栽種著一株株杜鵑。旅館的人告訴他,一到花期,十分壯觀。 學會今天繼續開會,但亮一和同事說要休息一天。他感到假若錯過這次機會將終生遺憾。 腳下,寒風飄舞。天氣比昨天還要冷。他拐上了通往銅像的小徑。 人影幢幢,多半是攜家帶口或者麗影雙雙。孩子們在枯黃的草地上奔跑。樹木之間,可看到茶店的紅色房頂。 亮一舉目搜尋,並未看到要找的人。他拾級登上小山包。通往銅像處,是一片平地。他佇立其間,由於位置較高,整個公園盡收眼底。 他坐在長椅上抽起煙來,兩眼不停地觀察著下方。每當有人新來公園,他的視線就繃得緊緊的。 除了駛過公園旁的電車發出聲響以外,這兒真是個寧靜的天地。由於公園宏大,相形之下,走路的人都顯得很渺小。 白雲飄飄,在草地上形成斑斑陰影。 這時,身後響起輕輕的腳步聲。 來人頭上端端正正地戴了一頂近來已很罕見的鴨舌帽,大衣領子向上豎著,身材魁偉。 他站在長椅一端,與亮一隔開一大段距離。他兩眼俯瞰公園,似乎沒覺察到亮一的存在。 亮一凝望來人的側影,心中疑雲未消。之所以沒有立即作聲,也正是因為還在半信半疑。 幾聲低語從來人口中說出,最初幾個音被風吹走了。蘆村亮一像彈簧一樣從長椅上跳起身來,是在他的兩耳清清楚楚地第二次聽到聲音之時。 “阿亮,”來人保持著原來姿勢,叫出他的名字。雲影遮住了他的半邊臉龐。 亮一快步走到來人身邊,站在相距不到一米的地方,直盯盯地凝視著那半邊面孔。 “果真……”亮一氣喘吁籲,“果真是您嗎?” 來人依舊未變姿勢,視線也依舊朝著公園。 “是我……多年不見了。” 聲音吵啞,但亮一確實還記得。這種令人懷戀的聲音,將近二十年沒有聽到了。 “阿亮,祝賀你!我在報上看到,你都成了博士了,有出息呀!” “舅舅,”多年沒有出唇的稱呼!聲音顫抖了,“舅舅……” 他語塞了,渾身顫栗、手指麻木起來。 “坐下吧。我們要像拉家常一樣,懂嗎?阿亮。” 來人親自掏出手絹,將長椅上的灰塵擦掉,包括亮一那一邊。 他從容不迫地由大衣裡取出香煙,打著了火。亮一目不轉睛地看著他那一舉一動,這才看出,鴨舌帽下露出了絲絲銀髮,面龐依舊像往昔那樣輪廓分明。 亮一喘不過氣來。 對方悠然自得,縷縷青煙吐向雲間。 “到底出現了!幽靈呀。” 他的兩眼在觀賞著公園的冬景。 “可是……” 亮一不知道說什麼好。他對身邊的人還沒有產生實實在在的感覺。 “你一下子就明白是我了吧?我給旅館留的話。” 吐字清晰的東京腔也還沒變。 “……這個,明白的。我覺出來是舅舅了。” “我是個已經死去的人,阿亮你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老早就影影綽綽有這種預感的。” “久美子沒有覺察吧?” 當提到久美子時,聲調就變了。 “沒有。除了我自己。或許節子也半信半疑的。” “噢!節子好嗎?” “好!舅舅,舅母也很安泰。” “我知道。” 這句話,是隔了好久才說出的,兩眼望著下方。 “您知道?回國後問過別人了嗎?” “我見到的。” “嗯?在哪兒?” “在歌舞伎劇院,久美子也是那次看見的,都長大成人了。”他頓了頓,“像做夢一樣啊。我離開時,她還在幼兒園……肩上掛著小書包,上面畫有一隻赤兔。防空頭巾和書包掛在一起。穿著一件扎腿式的小褲子,還是她媽的舊衣服改做的呢。” “舅舅在歌舞伎劇院見到舅媽和久美子,是偶然的嗎?” “姑且就算偶然的吧。”他遲疑了一下才說,“真沒想到都長那麼大了。” 亮一仔細地看著野上顯一郎的側影,他是報紙上白紙黑字公佈過死在任上的人物。亮一還記得那篇報導,並附有照片和簡歷。 而這個人,此刻就在眼前! “阿亮,你還不相信嗎?我這不有腳嗎?!” 野上顯一郎半開玩笑地用腳跺了跺地面。 “可是,那為什麼……” “你想問,為什麼報上公佈我死了,是吧?” “這是當時官方公佈的,又不是報社特派記者的電訊。” “是啊!野上顯一郎在這世上已不復存在了。”野上顯一郎似乎累了,背靠在長椅上,很自然地伸展身軀,兩眼仰望流雲。 “我這個人在這裡,而野上顯一郎則哪兒也沒有了,無疑是死掉了。這是日本政府所作的權威結論。” 蘆村亮一繃緊了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