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當代小說 那個夏天那個秋天

第21章 第四章(4)

那個夏天那個秋天 毕飞宇 1888 2018-03-19
“喝茶。”李總說。 洪記者和卓記者一起端起了茶杯,低了頭,做喝茶狀。李建國的腦袋裡頭開始飛快地運轉,他挺了挺上身,表情一點一點冷峻起來了,說到底他們是來要錢的,李建國就不能沒有一點總經理的樣,樣子越足,就越是財大氣粗,越是財大氣粗,“洪記者”和“卓記者”就越是拿自己當回事的。要不然,他們是不懂得什麼叫恭敬的。 李建國說:“這樣好不好,這的確是一次機遇,我和你們的領導再商量商量。” 洪記者和卓記者一同放下了茶杯,相互打量了一眼,似乎有難言之隱。還是洪記者開口說話了。洪記者說:“你看這樣吧李總,我們也認識了。算是朋友,將來還有很多合作機會,我們是不是這樣,我們先談妥了,再去和我們領導會面。”洪記者笑起來了,有些不自然,說:“我們台有規定的,誰拉到的讚助,就算誰的。我們兩個人不會把李總撇下去,你和我們是五五開還是四六開,你給個痛快話。這個賬我們不會不認,我們兩個向來都是這樣的。”

李建國把玩著打火機,說:“這個好說。” 李總掂出了他們的斤兩,信心越加充足了,而“李總”的派頭也就越大了,他站起身,走到記者的面前去,洪記者和卓記者都情不自禁地站起了身來,李總把一隻巴掌搭到洪記者的肩上去說:“這樣,交個朋友,啊,後天下午,你們再來一趟,我給你們一個回話。”李總拍了洪記者一把,說:“順便吃頓飯,啊,今天就不陪了。九點鐘省里報社的一個記者還要來採訪,沒辦法。”李總笑道,“實在是沒辦法。” 洪記者和卓記者賠上笑,忙說:“你忙。” 李建國把他們送到門口,大聲說:“就這樣,啊,不送了。” 李總關上門,抱起了胳膊,放在胸前。他聽著門外的腳步聲,感覺到自己有一點氣宇軒昂。 李建國把自己關了近一節課的時間。他半躺在自己的大班椅上,把雙腳蹺到桌面上去,一口氣抽了七根三五牌香煙。整個辦公室裡頭都霧氣繚繞的。李建國瞇了一雙近視眼,仔細地設想,推斷,他的整個身心都像要登台的樣子,準備演出的樣子,蠢蠢欲動卻又冷靜鎮定。四十分鐘過後,李建國掐掉了最後一根香煙,一份精緻的計劃就有了一個大概了。想完了,他拿起了電話,用內線叫過小蔡,小蔡在數秒之後就站到了他的面前。

李建國說:“你記不記得,前些日子二十二頻道報過一個十一歲女孩,得了白血病的那個,叫什麼婷婷的。” 小蔡說:“記得,晚報上也做過報導的。” 李建國伸出一隻指頭,開始發布他的命令:“你立即把報紙找來,或者直接與晚報聯繫,找到這個小姑娘,越快越好,一找到就和我聯繫。打我的手機。” “知道了。” “你把手頭的工作全放下來,現在就去辦。” “知道了。” 李建國吩咐過手頭的事,站到了空調機的前面去,等身體冷卻過來,他洗了一把臉,整理過頭髮,上身下身都打量一遍,關上門,往樓上走去。李建國敲響了羅綺董事長的辦公室。 李建國坐在了羅綺董事長的對面。他扼要地匯報了季候風唱片公司的工作,一共談了五點。每一點都只有十來句話,最短的只有七八句。匯報完了,李建國總經理開始請示董事長有什麼新“考慮”或新“指示”。羅綺女士說沒有。羅綺女士說,唱片公司交給你,你就是主人,我們不干涉你的工作。李建國表示了謝意。表示完謝意李建國就開始談及如何擴大總公司知名度的事了。李建國說,根據他的調查,市電視台的二十二頻道快滿一周年了,依照慣例,電視台會有一台晚會。李建國建議說:“總公司可以考慮把晚會的冠名權買下來。”李建國說,“八月二十八日,離開學不遠了,離教師節也不遠了,教育的問題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就會成為話題,好炒作,也就是說,記者好發消息。”李建國提議說,“第一,晚會的演出,我們可網羅一批歌手,這件事我們可以讓電視台張羅,他們熟,有路子;第二,二十二頻道多次報導過一位十一歲的白血病患者,公司可以由您出面捐一筆款子,把晚會推向高潮。主持人熱淚盈眶,全市的市民會熱淚盈眶,當然,您更應當熱淚盈眶,現場直播,社會效益是可以想見的;第三,利用這個機會資助幾位特困戶的學齡兒童,要是在平時,這筆費用肯定買不來這樣的新聞報導,聯繫工作可以讓電視台出面,他們求之不得,做聖人,誰都會搶著去幹,我們只要掏點錢就可以了。”羅綺聽完了,點了點頭。但出乎李建國意料的是,羅綺並不激動。羅綺拿起了圓珠筆,有節奏地敲打自己的大拇指。羅綺說,“想法不錯。”誇獎完李建國,羅董事長就語重心長了,羅綺說,“小李,新聞界的人來要錢,千萬不能當真的。你幹長了,自己就會明白了。”

李建國說:“做廣告也得掏錢,可是我覺得這樣的廣告做得更漂亮,像一首歌、一首詩。催人淚下呢!” 羅綺笑起來,說:“你還是個藝術家,不過想法不錯。” 李建國說:“具體的事務工作由我來談,不給總公司添任何麻煩。” 羅綺說:“掛一個冠名,他們開價多少?”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