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當代小說 那年那月的事

第21章 4、迎接十年大慶,新產品要一炮打響

那年那月的事 袁一强 8515 2018-03-18
區工業部的周部長弄來幾張“全國工業交通展覽會”的票,打電話讓李憲平派人去取。說他去參觀過了,那裡有個森林工業館,看過很開眼界,深受啟發。主張他帶隊讓廠里中層以上的領導都去看看,開開眼界。 李憲平說眼下正是年底要勁的時候,怕抽不出時間去參觀把票浪費了。說我還要找您匯報工作呢,匯報一下廠裡明年的規劃。您是不是把參觀票送給別人,等下次有機會再去。李憲平與這位週部長談話比較隨便,說什麼都直來直去。 那邊的周部長一听就火了,說糊塗觀念!怎麼連磨刀不誤砍柴功的道理都不懂?不打開眼界怎麼能跟上形勢!馬上派人來取票,不看這個展覽就別找我匯報工作,你的什麼規劃我也不聽。參觀完了先給我談感想!說完便將電話掛了。至於怎麼開眼界,又受了什麼啟發,週部長沒有說,但沖他說的那個衝勁,這個展覽會看來是非去不可了。李憲平不敢怠慢,當即指派人去取票。

取回五張參觀票,李憲平自己留下一張,其餘四張分別給了孫長喜、趙貴臣、田偉光、張祥四位中層領導。趙貴臣也以工作忙為由不想去,被他用周部長訓他的話訓了一頓。 一步入“全國工業交通展覽會”的大廳,便令人精神振奮。進入了森林工業館更使人耳目一新,大開了眼界,並不由自主的產生了一種親近,自豪的感覺。在人們的思想裡,一向認為木材只能大材小用,不能小材大用的舊觀念。但這裡展出的木板,門窗,床、櫃、桌椅,以及高級的縫紉機檯面,收音機的外殼,全部是用碎木刨花板製成的。 李憲平一行人中,除了趙貴臣都對這類刨花板製成的展品大為讚賞。 木工出身的趙貴臣卻對此不以為然,他對李憲平說,不是木頭做的,不叫正經玩藝兒。濛濛外行人還行,反正這種東西白給我都不要。

李憲平笑笑說,你就認的木頭,我看連你的腦袋全是木頭做的。這是讓你懂得如何充分利用木材,怎麼變廢為寶。將來木材用光了,我看你還能用什麼!這是一個發展方向問題。就你這榆木腦袋什麼時候能開竅?我看下次參觀你老趙還要來,來一次解決不了你的問題!說得大夥兒全樂了。 展品中引起李憲平極大興趣的還有纖維板。這種利用木材的板皮,刨花,鋸末及植物纖維經過蒸煮,加壓製成的人造板,質地堅硬,構造均勻,耐磨,不膨脹,不收縮,在很多用途上可代替木製三合板使用,但成本卻大大低於三合板。況且這種纖維板的成分很大一部分是廠裡棄之不用的廢料,如製作這種纖維板可以就地取材。通過講解員的講解,他了解到纖維板的製造工藝並不復雜,他不由的動了心思。展品旁有一首介紹纖維板的打油詩,他細心抄了下來:

李憲平指著那些纖維板展品,對身邊的生產技術股長田偉光說,回去好好琢磨琢磨,看看你老田搞的那個明年的規劃能不能加上一點新內容?田偉光很是認真地點了點頭。老田觀念雖有些保守,但他並不排斥新事物。 參觀回來後,李憲平立刻又給周部長打電話要參觀卷,說確實令人大開眼界,應該讓更多的人去開開眼界,並道出想搞纖維板的想法。週部長樂了說,這回有時間了?不等下一次啦?說你腦瓜先別發熱,可以先組織人到北京林業科學院下屬的一個森工研究所去參觀一下,人家已經搞出了纖維板。如果可行的話,你們再搞一個計劃報上來。 週部長很快又幫著弄來十來張展覽會的參觀卷,李憲平將票全給了機修車間的孫長喜,他指名讓老孫帶隊再去參觀,讓他盡量安排石國棟、宋輝、范建國、王玉蓉這些人去,重點是參觀纖維板,刨花板。他將自己的想法向老孫交了一個底,說如果要生產這些東西,肯定沒有現成的設備,要靠你們自己動手搞。去了不能走馬觀花,參觀回來,我要聽匯報,讓他們一個個的說。要給我說出個一二三來。

孫長喜說,廠長放心吧,我把腦瓜好使的那幾個全帶去。只要人家弄的出來,咱們就能搞出來。 孫長喜是個有心人,他從展覽會上親眼看到過去廠里大量扔掉,送人燒掉的鋸末和刨花製成的纖維板,刨花板後極不平靜。因為他知道,廠裡製材車間每天都要產生大量的鋸沫,這些東西要主動求人家生產隊派車拉走,送人東西還要主動求人家要。如今要把這些廢料變成成品了,他自然從心里高興。至於造出能生產這些新產品的設備,他覺得也不會很難。 參觀了展覽會,又去過了森工研究所,親眼目睹了纖維板的生產過程,孫長喜與車間裡的一班人心氣極高,因為去的人沒有一個認為那些設備自己搞不出來。車間裡上上下下都盼著廠長去聽匯報,李憲平卻遲遲沒有露頭。

這期間,李憲平將自己的想法與廠裡幾位頭頭分別交換了一下意見,不想都給他潑了冷水,一時令他舉棋不定。 鄒曉風發表自己看法時用了一句軍事用語,批評他戰線鋪得過長。說又是轉產家具,又是技術設備更新改造,現在又想上馬新產品搞纖維板,刨花板,想法不錯,但戰線鋪得過長,容易顧此失彼。鄒曉風建議暫緩上新產品,待家具產品定型定產後再考慮。李憲平自然覺得他的話有些道理。 同一天他又找了潘樹仁,因為他怕鄒曉風與之通氣後影響老潘的看法。不想潘樹仁也是這個意思,說上新產品的想法不錯,但貪多嚼不爛,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建議他緩上一年半載再考慮上新產品。他說現在不是挺好的,又不是完不成生產任務,幹嘛自己一個勁地跟自己較勁!

他又找了田偉光,老田說得比較含蓄,他說參觀後確實很動心,但資金,技術,廠房問題都要考慮周到一些。說投產纖維板沒有五六百平米的廠房不行,還有設備問題,是不是所有的設備自己全能解決也是個問題。李憲平雖然對投資,廠房,設備問題全有一些設想,但田偉光的消極態度及提到的資金問題,使他懶得再說什麼了。他擔心也是投產新產品的資金問題。 李憲平雖沒去機修車間急著去聽匯報,也沒閒著,他一有空閒就在廠裡到處走,犄角旮旯都走遍了。他在尋思製造新產品的廠房建在哪裡會更省錢,更理想一些。不管同事們怎麼看,他還是想先拿出一個完整的方案再說。 他在製材車間的鋸台下面一待就是半個鐘頭,鋸圓木的鋸台下面是個很大的地下室,帶動帶子鋸的兩個巨大的傳動輪一個在鋸台上面,一個在地下,跑車在上面“轟轟”地回跑動,飛濺下的鋸末則落在了下面。地下室的鋸末如同山丘一般,附近的生產隊長期派人在下面清掃,其代價就是擁有那些鋸末。對於曙光廠來說,生產隊出的一個工,每天換走的是幾馬車的鋸末。機加工車間後面的吸塵罐裡的鋸末和刨花也被生產隊拉走,當柴禾燒掉了。

那天他在鋸台的下面待得時間長了,引起那個清掃鋸末老漢的懷疑,以為混進了一個破壞分子,否則的話任何人也不會在潮濕,嗆人,噪音很大的地下室待起來沒完。老漢悄悄溜到上面找人報告,不大的功夫王河便帶著兩個工人衝了下來,一個工人如臨大敵,手裡還拿著一根撬槓。 王河一見就樂了說:“李廠長您怎麼一個人跑下面來了?這老爺子把您當壞人了。”他的這番話,一下子把那個自以為立了大功的老漢說傻了。 李憲平上前拍著那老漢的肩膀說:“老爺子警惕性滿高的!我說你怎麼剛才總瞧我呢?敢情是瞧我不大對勁兒。這些鋸末拉回去都乾什麼用啊?” 老漢說:“沒什麼大用,除了燒燒柴鍋,用不了的就填坑了。” 李憲平聽得出來,老漢顯然是留了一個心眼。他估計一定是劉玉懷對下面的人有過交待。因為據他所知,在農村鋸末絕不僅僅是當柴燒,蓋房用於房頂的保暖作用也很受歡迎,否則生產隊不會如此上心。

走出了地下室,王河小聲對李憲平說:“這老爺子心眼太眼多沒說實話,我聽說他們將鋸末買給了酒廠,酒廠生產車間的地上總是水,地面上的水全靠這些鋸末弄乾了。廠長,白給他們太便宜生產隊了!應該收費。” 李憲平聽了什麼話沒說,笑著拍了拍王河的肩。他清楚,就是真能賣給酒廠也換不了幾個錢。如不是他對這些鋸末另有想法,他到是願意看到生產隊用這些東西換幾個錢。他也算是農民出身,知道農民的甘苦。 這天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周彥琪乘坐的吉普車駛進了曙光木材廠。他事前並沒考慮來這個廠,是在辦完事回機關的路上臨時改變了主意。 周彥琪天生的大嗓門,人沒到聲音先到,早驚動了鄒曉風、李憲平,二人忙迎了出來。李憲平說他屋裡的爐子滅了,將周彥琪讓到了鄒曉風的辦公室。實際是他召集裝配車間的幾個班長在他的辦公室開了一下午的會,幾個煙鬼弄了滿屋的煙頭還沒來得及清掃,他是怕讓領導笑話。

周彥琪剛一落座,就指著李憲平訓斥道:“你這個傢伙,前一陣火上房似的追著我要展會的票,票給你搞到了,怎麼參觀完了又聽不到動靜啦?” 李憲平望著周彥琪“呵呵”地傻笑,本來他有一肚子話要對這位領導說的,一時卻不知從何說起了。 “知道不知道明年是什麼年頭啊?”週部長的嗓門又高了一度。 “是一九五九年啊。”李憲平大著膽子說。 “明年的十月一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週年大慶。”鄒曉風待李憲平回答之後又補充了一句。 “知道就好!”周彥琪分別指了指李憲平和鄒曉風很激動地說:“你們想過沒有,離這麼一個偉大的日子還剩下不到十個月的時間了,你們曙光木材廠準備拿什麼向建國十週年獻禮啊?到時候就貼貼標語,喊兩句口號?”

李憲平,鄒曉風都被問得垂下了頭。 周彥琪的語氣平和下來又說:“對你們廠搞什麼產品我絕不發號施令,但建議權我總是有的!我讓你們去參觀那樣的展覽會可不是讓你們瞧熱鬧的,這點你們總不會搞錯。但你們看過之後一下子沒了下文,我就估計到了,一定是產生了為難情緒,顧慮重重,這一點我沒猜錯吧?” 李憲平與鄒曉風尷尬地笑了笑。 周彥琪笑笑說:“這回你們不會再說缺少技術力量了吧?我給你們找來的那些人可不是來給你們當普通壯工使用的!今天我可以在這裡向你們露一個底,最近彭真市長有個指示精神,對右派分子還是要安排適當的工作,關鍵是對他們的思想改造。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接收這些人是完全符合黨的有關政策的,對你們廠的發展來說也是辦了一件有益的事。今後你們無論是上新產品,還是搞技術革新,這些人還是能派上用場的嘛!” 李憲平一下來了底氣,開始辯解,並倒出了廠裡的設想。談到上新產品,他提出了資金問題,他說要搞就不能小打小鬧,要有一定的規模。當周彥琪問到鄒曉風的態度時,李憲平不待他開口搶先說,老鄒想上新產品的決心比我大,關鍵也是擔心投資太大,到時候沒地方抓錢。 周彥琪聽過哈哈一笑說:“你們想說的意思我明白,兩個字,要錢。離年底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你們馬上擬定一個上新產品的報告,至於是上纖維扳,還是上創花扳,你們自己定。我的意見是先搞一個。資金嘛,部裡研究一下,從你們上交的利潤裡可以解決一部分投資問題。”說到這,周彥琪激動地站起身來說:“關鍵是你們要搞出個像樣的東西來,到時候要是資金還有問題,我去作揖磕頭也要幫你們要出錢來!” 一番話說得李憲平二人全興奮起來,鄒曉風立即激動地說:“有周部長這句話,我們心裡就有了底氣,就是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也會克服。力爭早日拿出新產品,向國慶十週年獻禮!”鄒曉風說完,李憲平也表示了決心。 送走了周彥琪,鄒曉風並沒有急著回家,回到辦公室又與李憲平聊了起來,彼此的心情都難以平靜。這兩位從戰火中一起走過來的老兵都意識到,“向國慶十週年獻禮”這句話是多麼的神聖,那將是做兒子的向共和國母親獻上的一份壽禮,向黨獻上的一片忠心。 李憲平說:“說動就動,明天一上班就召集孫長喜他們開會,你跟我一起聽匯報。這次搞新產品,你這個支部書記要掛帥。這次上新產品的意義非同尋常,一過明年的元旦,我們就要把'向國慶十週年獻禮'的口號打出來!早一些讓全廠的職工振奮進來,首先是讓黨團員動起來。” “對,一定要把這個振奮人心的口號亮出來!讓全廠都行動起來!”鄒曉風說,“不過新產品還是你來牽頭,我保證給你當好後勤。你只管大膽的去幹,保證不拉你的後腿就是了。”說完他有些內疚地笑了,剛才是李憲平給他解了圍。 李憲平認真地說:“話可不能這麼說,我這個人你最了解,一熱起來難免會顧頭不顧腚,到時候該潑冷水時你還是要潑。咱兩個是一文一武,一張一弛,珠聯璧合,缺一不可啊!”說完兩個人都開懷大笑起來。 鄒曉風看了看表快七點鐘了,抬頭向窗外望去,夜空已是滿天星斗。他起身要走時,李憲平說:“你乾脆給嫂子打個電話,今晚就別回去了。咱兩個吃了飯再好好聊聊,週部長要的報告,我想一兩天就搞出來。咱倆人先要統一一下思想,我的一些想法還要跟你先通通氣。別走了!” “又想喝酒?”鄒曉風笑瞇瞇地問道。 李憲平說:“今晚滴酒不粘,要保證頭腦清醒。你要是走了,我今晚準睡不好覺,不知怎麼,我現在這會兒的心情,就跟四九年九月三十號那天晚上的感覺一樣,真的。你現在就給家裡打傳呼電話,我去食堂打飯。” 鄒曉風會心地笑了笑,抄起了桌上的電話。 第二天一上班,李憲平就派人把孫長喜找來商量開會的事。 孫長喜建議將會改在下午開,因為他已通知了張祥,上午調試機加工車間新安裝的吸塵設備。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這個車間新的吸塵器及上百米的管線已安裝完畢。那是老孫領著班裡的人加班加點幹出來的。 李憲平當即表示同意。他覺得改在下午開會也好,既然機加工車間的吸塵設備上午就可大功告成,他和鄒曉風正好利用這個機會給老孫他們慶慶功,先給予口頭嘉獎。這個時候佈置新任務正好趁熱打鐵。 中午吃飯的時候,鄒曉風興沖沖地將當天的人民日報遞給了李憲平,說看看吧,有沒有這麼及時的了?這上面的文章好像是為咱們曙光廠準備的! 當天的人民日報發表了林業部副部長雍文濤的一篇文章《大力發展人造板》,另外一整版也都是介紹人造板的內容,同時還配發了一組生產纖維板過程的照片。 李憲平看過報紙拍案叫絕說:“真是一場及時雨!”因為昨晚他與鄒曉風聊了半宿,兩人都傾向搞纖維板,僅僅隔了十來個小時,一組如何生產纖維板的照片就擺在了他們的面前,尤如天助,他自然會興奮不已。 鄒曉風說:“我的意思,下午開會的時候,咱們先不要露這份報紙,聽聽大家的意見再說,免得造成先入為主,大家不好說話。如果大多數的意見與我們一致,到那時再把報紙亮出來。” 李憲平沖他撬起了大拇指說:“好,像古人定謀設計,不說出來,先各自把想法寫在手心上面。孔明和周渝定計火燒戰船就是這麼幹的!” 下午剛上班,張祥便跑到廠部報喜,興奮得像個孩子說,新安裝的吸塵器相當成功,車間裡的“霧”和“小雪花”全不見了,連喘氣都痛快,把工人全樂壞了。他說完當時就要拉著李憲平去親身體驗一下。 李憲平答應待會兒過去轉一圈。 張祥說,車間的工人們要對“機修”老孫他們表示一下,大夥兒想湊點兒錢買兩斤糖果送過去。下面工人問我行不行,還真給我問住了。 李憲平一聽樂了說,還真有點兒慰勞親人解放軍的意思,我看這就免了吧!你向下面解釋一下,不管是哪些人,哪些部門辦了好事,也是他們應該做的本職工作。不過大家的心意是好的。你回去要向大家講清楚。 張祥走後,李憲平也坐不住了,他本來正在擬定新產品研製工作的有關人選,聽了張祥的匯報他哪裡還坐的住,起身去找鄒曉風,把剛聽到情況對他說了。 鄒曉風也在為下午的會做準備,正在細心研讀當天的人民日報,從中了解纖維板和刨花板的使用範圍和特點。展覽會期間李憲平動員過他,他沒去,如今只能從文字資料裡找感覺。聽李憲平說了機加工車間的情況他也樂了,坐在那裡一言不發,瞇起了兩眼,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微笑。 李憲平燃起了一支煙,望著他的老搭檔也一言不發,沉默了足有兩分鐘才好奇地問道:“看你笑得那麼開心,你又想起什麼來了?” 鄒曉風很動情地說:“你剛才一說機加工車間工人要湊錢慰問老孫他們,我就想起了我們那會兒打完胜仗的時候,老百姓爭著往你手裡塞雞蛋的情景。我看呀,這回咱們不彷破一回例,買些糖果,弄幾盒大前門借開會的機會表示一下,給大夥兒打打氣!你看怎麼樣?” 李憲平說:“這主意不錯。待會兒我讓人去辦,我掏這個腰包,搞幾盒大前門,幾斤糖果有五塊錢足夠了。”鄒曉風說:“錢由我們兩個出。” 鄒曉風、李憲平一進機加工車間的大門,立即吸引過眾多的目光,車間裡的噪音依然很大,但不那麼刺耳了,關鍵是粉塵不見了踪跡,空氣明顯比過去清新了許多。這裡說話聽不清,工人們遠遠的便衝著他們撬起了大拇指,沒有動作表示的,便沖他們報以微笑。在張祥的陪同下,他們不住地向大家招著手轉了一圈。工人們發自內心的微笑,他們深深感受到了。 下午的會是在機修車間開的,圍著一個大火爐,擺放了幾條長橙。孫長喜得知書記,廠長全參加會,還有幾位參觀過展覽會的中層幹部也參加這個會,便提前半個小時組織人開始清掃,佈置會場,還特意把自己的辦公桌放在一個顯眼的地方准備當主席台。差幾分鐘三點的時候,鄒曉風和李憲平提著一個包進了門。李憲平一見人都把位子坐滿了,唯獨辦公桌後面兩把椅子還空著,笑了說:“怎麼還搞主席台啊?今天是座談會,不要這個了。”說著動手將辦公桌搬到了中央。 鄒曉風就勢將手裡的包往桌上一放,掏出了香煙和水果糖大聲招呼道:“大夥兒來吃糖,抽煙呀,今天是李廠長請客,都別客氣啊!” 李憲平說:“今天是鄒書記掏錢我請客。為什麼請客?是因為你們剛剛打了一個漂亮仗。我和鄒書記開會前去機加工車間轉了轉,今天在這裡可以這樣說,新安裝的吸塵設備非常成功!這次改造吸塵器也是我們廠技術更新,改造的第一仗,這初戰告捷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條件要是許可的話,那是應該預備好酒的,但咱們條件有限,好酒就免了,弄幾塊糖吃,整支煙抽一抽,表示表示,意思到了。來,大家伸手!”說完,他先剝了一塊糖遞給了孫長喜,會場的氣氛頓時熱鬧起來,人們紛紛起身抓糖,拿煙。 鄒曉風見石國棟,范建國幾個人沒有伸手,便抓起糖喊了一聲扔了過去。他見坐在角落裡的王玉蓉、小陶也沒有動手,衝小陶喊了一聲扔過去一把糖,大半落在了小陶的身上,小陶撿起糖轉身塞給金玲一把。 金玲的情緒低落,眼圈還是紅的,她躲在王玉蓉的身後頭也不抬。頭天的上午,她母親又到廠裡尋死尋活大鬧了一場。 杜新生抓起一包煙轉著圈地發煙。轉到霍希古跟前的時候也遞上一支,不會吸煙的霍希古遲疑了一下還是接過了煙,孫長喜隨即將火柴遞了過去。上回的座談會,杜新生因對霍希古的發言不滿放了一炮,說了些刺耳的話,孫長喜事後狠狠訓了他徒弟一頓,說長能耐也要長肚量啊!怎麼變得霸道了?人家不說你不容人,會以為我容不下人!訓得杜新生大氣也不敢吭。身為車間主任,孫長喜很少批語誰,但對自己的徒弟卻從不客氣,只是他從不當眾訓人,很注意人的面子。 會開得異常熱烈,出現了爭相發言的局面,往往是一個人話音剛落,同時有幾個人舉手,每次都讓主持會的鄒曉風為難一會兒,不知該叫哪個先說。 會前,李憲平先定了一個調子,他說究竟上不上新產品廠裡還沒最後確定,但如果決定要上新產品的話也只能先上一種,今天開會的目的也就是想听聽大家的意見,是傾向啊一種新產品,是纖維板還是刨花板? 一個多小時過後,十幾位參觀過展覽會的人基本上全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只剩下一個沒說的是裝配車間的主任趙貴臣,今天開會唯一遲到的也是他。其餘沒說的那些全是機修車間沒去參觀的人。已發表看法的人當中,主張生產纖維板的佔了絕大多數。有些人將生產纖維板的各種有利因素分析得相當全面,顯然事先已經過周密的思考。石國棟發言時,連投資興建一個年產六百噸纖維板所需多少資金全提到了。 李憲平開始點那些沒發言的人,他衝著正在悶頭“卷大砲”的趙貴臣說:“趙主任,說說吧,別光顧抽煙。你老趙在咱曙光廠也是一路諸候,你不發表意見怎麼行?今天開會遲到的就你老趙一個,就衝這也要罰你。說吧!” 趙貴臣咧著大嘴笑笑說:“要我說,這纖維板和刨花板都不算什麼正經玩藝兒,它不是木頭,尤其是刨花板,你用它弄出來的家具老百姓不認。但我剛才聽有的人說得有點兒道理,像這些纖維板你可以給它使在見不得人的地方,後身板,抽屜板,擋板,還可以當包裝箱湊合用。讓我說,如果非邪了心要上一種,就上纖維板。”說到這,他朝李憲平那裡傻笑著又說,“我知道說了也招李廠長不高興,又要批評我保守,可既然來了都要發言,我挨批也是因公挨批,所以我還是有嘛說嘛。” 全屋裡的人都被他逗樂了。唯獨李憲平沒樂,還誇他說的不錯,說今天不批評你。李憲平知道他是人來瘋,這時候與他逗嘴皮子,他不定會說出什麼來,到時候當眾批評他,掃他興不合適。況且這半年來裝配車間的工作相當有起色,在很大程度上與趙貴臣有關。他喜歡趙貴臣說話直來直去的性格,連他的固執有時也很可愛。只是他有時瘋上來不分場合,什麼話都敢往外掄。 大多數人發表了看法之後,鄒曉風亮出了當天的人民日報,將上面有關纖維板的內容大致介紹了一下,並從頭至尾讀了“大力發展人造板”的文章,他說,剛才不敢露是怕先入為主,聽不到大家真實的想法,現在看來是多此一舉了,可以這樣說,基本是所見略同,不但咱們廠上下踩到了一個點上,和中央的精神也完全符合。區裡的領導對我們上新產品也給予了極大的關懷,保證在資金上支持我們。今年是躍進之年,是個不同尋常的年頭,明年又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的偉大日子,我們要搞的新產品,就是向國慶十週年獻的一份厚禮! 鄒曉風的講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不知誰帶頭鼓起了掌,幾下勢單力薄的掌聲過後是暴烈的掌聲。 掌聲過後,從不輕易激動的孫長喜也坐不住了,他說我在這裡再表個態,既然廠領導決心上新產品的大政方針基本上定了,下一步就是具體行動,第一就是設備問題。前不久我帶著老石他們參觀了森工研究所的纖維板製造廠,看過之後我和車間裡的幾位同志也交換過看法,我們覺得這些設備完全可以自己解決。這一點也請廠領導放心,什麼時候行動,就請領導下命令!孫長喜說完臉憋得通紅,他是真的動了感情。 李憲平,鄒曉風帶頭為了鼓起了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