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茅盾散文集

第193章 致吳奔星

茅盾散文集 茅盾 751 2018-03-18
奔星同志:三月三日來信收到。關於中間幾個人物的問題,我的意見是這樣的:一、壽生是店員,因而他是屬於工人階級的。但把壽生的勸林老闆出走解釋為工人階級的遠見(如來信所述貴校同學們的意見),那又未免有點牽強附會;這,只能解釋為壽生對於當時的反動統治集團已經沒有任何幻想,故勸林以出走表示起微弱的“反抗”。至於出走後怎麼辦,壽生那時並無“遠見”。 ——也就是說,他並無長遠的計劃。在當時,一個小鎮上的店員,他的認識水平只不過如此,這是由於客觀環境及其本人生活的限制。 二、來信又說“有些人說林大娘將女兒許配給壽生,是小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結合的表現”;我以為這是更加牽強附會的說法。林大娘是一個善良而正直的女人,她憎惡卜局長那樣的壞人,而正因為她不是趨財奉勢的人,所以堅決不肯把女兒送給卜局長當三姨太,以求免目前的災禍(當然她也很明白,把女兒給了卜,就是葬送了女兒)。可是,當時的形勢是,林老闆不得不出走避禍,則此女兒必須有個安排,林大娘的計劃是安排好了丈夫與女兒以後,她一個人留在家裡,跟那些敵人“拼命”。所以必須先使女兒有托,於是就決定了把女兒嫁給壽生(在林家那樣小舖子裡,一個店員成為老闆的知心人,那是常見的)。林大娘的這一個行動正表現了舊社會中婦女的“寧願粗食布衣為人品,不願錦衣玉食做人品”的高貴的傳統心理。林大娘比她丈夫剛強,有決斷。

三、林老闆是一個比較懦弱的人,他的出走是沒有積極計劃的,但他不肯去乞憐,任憑人家來宰割,而終於採納了壽生的這一計,這“出走”的行動就成為對於那伙壞蛋的反抗。 四、林小姐,雖然有點嬌慣,但本質是好的;她對於黑麻子之類就有一種幾乎可說是發於本能的憎惡。 以上所說,不知您覺得如何?至於您那油印的“學習小結”,大體上我都同意,恕我無暇細談。 匆复,並頌健康 茅盾〔一九五三年〕三月十日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