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第14章 讓理想轉個彎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木木 1437 2018-03-18
一個和尚因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還俗去了。 下山不到一個月,因為耐不得塵世污濁的口舌,又上山了。 可是,不到一個月,又因不耐寂寞還是還俗了。 如此三番,寺院的老禪師就對他說:“你乾脆也不必信佛,脫去袈裟;也不必認真去做俗人,就在廟宇和塵世之間的涼亭那裡設一個去處,賣茶如何?” 這個還俗的和尚聽了老禪師的指點,支起一個茶店,還討了個媳婦,日子過得倒也清閒、自在。老禪師的指引很對,做不了佛家子弟又不能完全入俗,所以還不如在半路上開個小店。 其實人生也是這樣,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才是最重要,做不成僧人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懂得讓理想轉個彎,求一個自在就好! 有一個農民,但他從小的理想就是當作家。為此,他一如既往地努力著,十年來,堅持每天寫作500字。每寫完一篇,他都改了又改,精心地加工潤色,然後充滿希望地寄往各地的報紙雜誌。遺憾的是,儘管他很用功,可他從來沒有一篇文章得以發表,甚至連一封退稿信都沒有收到過。

29歲那年,他總算收到了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來一直堅持投稿的刊物的編輯寄來的,信裡寫道:“看得出你是一個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你的知識面過於狹窄,生活經歷也顯得過於蒼白。但我從你多年的來稿中發現,你的鋼筆字寫得越來越出色……” 就是這封退稿信,點醒了這位困惑的青年。他毅然放棄寫作,而練起了鋼筆書法,果然長進很快。現在他已是有名的硬筆書法家了,他的名字叫張文舉。 就這樣,他讓理想轉了一個彎,繼而柳暗花明,走向了成功。成功之後的他向朋友感嘆:“一個人要想成功,理想、勇氣、毅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生的道路上要懂得捨棄,更要懂得轉彎,這樣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人生,誰不嚮往成功,誰不憧憬未來,誰又願意讓理想之舟中途擱淺……所以人人都在不停地追求,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達到自己的目標。其實成功不只是追求既定的目標,因為理想在現實的過程中轉了彎! 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奧托·瓦拉赫在上中學時,他的父母曾為他選擇了文學之路,但只上了一個學期,教師就在他的評語中下瞭如是結論: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善的品德,也絕不可能在文學上取得很大成就的。 於是,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誰知既不關心構圖,又不會調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很差。 後來,化學教師發現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化學實驗所需的嚴謹的品格,建議他改學化學。這一次,他智慧的火花被點燃了,終於在化學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其實,每個人的智能都不是均衡發展的,人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劣勢。也許我們當初構建的理想並不適合我們,而人生路上的某些失敗,也不是因為我們努力的不夠,而可能只是因為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走的那條路。 所以在目標和現實的岔口,應該學會轉彎——借助現實的力量讓理想輕輕的轉個彎——或許我們會走人另外一條光大道,人生不是有很多“意外”的成功嗎? 早年歌德全心全意地追求一位女孩,結果,人沒有追到,手中卻多了一本《少年維特之煩惱》,還一舉成為世界名著。 著名的科學家倫琴為了尋找晶體光譜,在實驗室裡苦心研究了六年,結果光譜沒找到,卻意外地發現了一種未知的光線;他便牢牢抓住這一現象反复研究,最後發現了X射線,這真是人間的奇蹟!

人生道路上荊棘叢生,堅持固然重要,但也要學會變通。捨棄那些不符合實際的理想,適時地讓理想轉個彎,你便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 人生感悟: 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如果想讓自己安頓,必要時記得讓理想轉個彎!不要因為一時的寂寞而放棄自己鍾愛的事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