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第10章 十年寒窗無人問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木木 1112 2018-03-18
人生在世,誰都難免被寂寞所困,我們也只能不在寂寞中消亡,就在寂寞中爆發。若能夠學會走出寂寞,把生活調節得有滋有味,那你一定會是個幸福的人。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句話是用來形容古代讀書人為了考上進士、獲得一官半職所付出的辛苦的。不知有多少讀書人為了能考上進士,晝夜挑燈苦讀,但也只有極少的幾個人能夠考上並獲得官職,從此,他們便成為眾人羨慕的對象;但是,那些落第書生,根本不會有人去看他們一眼,當然,更不會有人去關心,為了博取功名,這些人到底付出了多少歲月年華。 儘管如此,那些在科舉考試中失敗的讀書人仍在一如既往地追逐著他們的為學之夢,即使只有一盞孤燈相伴,即使不被理解,甚至遭到嘲笑,他們也依然從來不曾放棄。

清代傑出文學家蒲松齡出身於一個當時正在敗落的地主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以後便屢試不第了。就這樣,儘管多次名落孫山,蒲松齡還是不曾放棄,直至71歲時終於成為歲貢生。 他還力排眾議,傾盡畢生精力完成了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蒲松齡是成功的,即使他的科舉之路蜿蜒崎嶇,但他從未退縮,從未放棄。若不是因為他對文學夢想一如既往的堅持,若不是因為他耐得住創作時那份寂寞的恆心,若不是因為他鍥而不捨的精神,又怎麼會有“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的蒲松齡!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治學要“勤”字當頭。面對知識的海洋,只有以“苦”為舟,最終才能駛向成功的彼岸。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所謂的“苦”,不正是一種寂寞嗎?做到一日的勤奮很容易,可是,要做到一生的勤奮,確實艱苦卓絕。

疏風細雨裡,一燈如豆,照映無眠。曹雪芹先生擁衾以覆,枕畔書簡散亂,隨手一本,率性而讀,或一目十行,或細細品啜,或奮筆疾書,或字斟句酌,真乃“瘦盡燈花又一宵”!如此為學,真可謂人生至境也!如果沒有這份耐得住寂寞的毅力,又怎會有這“紅樓一世界,世界一紅樓”的偉大作品!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寂寞意味著轉機,意味著重生,意味著希望。不僅治學如此,人生更是亦然。 諸葛亮躬耕於南陽,等待“伯樂”,正是源於他的成竹在胸和耐得住寂寞;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才終於獲得了“三千越甲終吞吳”的勝利;德國總理默克爾慘敗對手,她耐住性子,蓄勢待發,幾年之後,終於迎來了勝利的垂青。 佛說:“魔由心生。”無論是治學還是人生,只有沉下心來,做到六根清靜、處變不驚,心如止水——方能大徹大悟,提升人生的品質,從而到達至高無上的境界。

人生感悟: 耐得住寂寞是人生的一種自我超越,可以利用寂寞做一次短暫的小憩,抖落滿身的塵埃,把整個心沉浸在輕鬆悠閒的寧靜中去,給自己一份清純和瀟灑,待到春暖花開了再作新的抉擇。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