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黃版忽悠與友版忽悠

第18章 第5節

黃版忽悠與友版忽悠 黄颜 3836 2018-03-18
我在《友版忽悠(4)》裡提出:“艾倫眼看著艾米走馬燈一樣地換男朋友,他既沒出來阻止,把艾米搶回去,也沒就此放下艾米,去找別的女人。他在等著艾米扯平。” 有位網友不同意我的這個看法,她認為:“黃顏沒有出來阻止,把艾米搶回來,我的理解是:黃顏認為艾米的靈魂和他是一個版本的,他們都不會娶(嫁)自己不愛的人,如果艾米確定了一個男朋友,那肯定是出於愛情的(根據理解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黃顏'也沒就此放下艾米,去找別的女人'。” 關於“黃顏認為艾米確定一個男朋友,肯定是為了愛情”這一點,我很同意這位網友的看法,有為證,但我認為這只能解釋艾倫為什麼“沒出來阻止,把艾米搶回來”,卻不能解釋為什麼艾倫“也沒就此放下艾米,去找別的女人”。既然艾倫知道艾米是出於愛情才確定男朋友的,那他還在艾米的面前晃悠什麼呢?還不趕緊找個女朋友,好讓艾米安安心心跟自己的男朋友相愛?難道想讓艾米放棄自己的愛情?

我認為艾倫並不完全有把握艾米真的是出於愛情才讓那幾個“走馬燈”做她的男朋友的,一方面艾米還沒跟那幾個人結婚,另一方面,艾米也一直在艾倫面前晃悠。如果艾米鐵了心愛那幾個“走馬燈”,即便因為讀書等原因一時還不方便結婚,至少也不應該再在艾倫的面前晃來晃去,而應該一門心思跟男朋友過二人世界去了。 聰明如艾倫的男人,不會不感覺到艾米(在C大)仍然對他有份愛意。一個年輕女孩,如果對一個男生沒什麼意思,應該是不會時常找個藉口跑來接觸接觸這個男生的。但艾米已經有了男朋友這個事實,又如同大山一樣擺在眼前,這就叫艾倫沒把握艾米仍在愛他了。 回頭想想兩人之間的歷史,艾倫至少有兩個理由既不出面搶艾米,也不徹底放棄艾米,而這兩個理由可以說是一個理由的兩個方面:

第一,當然是艾米曾經說過的那句話:她要找三個男人來跟艾倫扯平。 第二,是艾倫以為艾米在“看世界”。兩艾當年有過這樣一番對話: “那我問你一個問題:你會不會有一天離開我?” 他想了一會說:“如果有一天,你跟我在一起不開心的話,我會離開你的,讓你去尋找你的幸福。” “瞎說瞎說,我跟你在一起怎麼會不開心呢?” “Everything is possible。你還是個小丫頭,基本上沒有見識過世界,你又是個喜歡新奇東西的小丫頭,你跟我在一起時間長了,就會覺得不好玩了,也許就想出去看看世界。” “那時你就讓我去外面看世界?” 他點點頭。 “如果我看世界的時候,看上了別人呢?”

“那有什麼辦法?只好祝福你了。” “可是如果我過一段時間又覺得他不好,再回到你這裡來,你還要不要我呢?” “你這個小腦袋裡總可以冒出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想法來,叫人應接不暇。這個問題我還從來沒想過,你容我想想。” 她催他:“快想,快想,我等著聽答案呢。” 他認真想了想,說:“我不知道,沒有發生的事,我想像不出我會有什麼反應。”(艾米:) 艾倫由於自己的“歷史問題”,在艾米麵前一直是有點心虛的。他的“歷史問題”也反襯得艾米格外經歷簡單。艾倫知道自己對女人也算有些“閱歷”了,他是在有了這些“閱歷”之後愛上艾米的,所以他的愛情比較穩定,他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女人,不喜歡什麼樣的女人。

艾倫肯定不喜歡那些有家有室,卻又在外面“打野食”的女人;他也不喜歡年齡大過他的女人,不是因為他自己對年齡有什麼忌諱,而是女人會因為年齡問題糾纏不休,搞得雙方都難受;他也不喜歡跟官場打交道的女人,因為那不是他一類人;他更不喜歡蠢女人,醜女人,惡毒女人,故作深刻的女人,把自己當道德楷模的女人;他最不喜歡的就是一知半解、卻自以為是、且好為人師的女人。 艾倫有四年本科經歷,又有幾年研究生經歷,還到南邊去開過英語班,參加過交誼舞比賽,學過吉他,賽過乒乓球,唱過卡拉OK。在這些場合中,一定有機會見識不少女性,各色各樣的女性。由於中國男性中出類拔萃者不多,艾倫在這些場合一定是比較受女性青睞的,這是他“陷落”的原因,但也讓他知道世界上像艾米這樣出色的女孩並不多。

但艾米的經歷就不同了,遇到艾倫時,艾米還在上高中,男人的“男”字都還沒見識一撇,世界在她面前才打開了一道小縫,以後會越開越大,她會認識越來越多的男人,憑她的才貌,她可以顛倒很多男人,求貌的會愛她的貌,求才的會愛她的才,求全面的會發現像艾米這樣全面發展的是鳳毛麟角,所以艾米的情場之路是金光大道。 憑艾倫看過的那些愛情小說,他也知道小女孩的心性還不那麼定型,她們往往不會跟她們的初戀男友終成眷屬,因為她們的天地還有待於進一步開拓,她們會進入新的世界,認識新的男人,很可能會發現從前的世界太狹小,從前認識的人太土老冒。 有本美國小說《嘉麗妹妹》,寫一個十八歲的女孩嘉麗,從美國鄉下到城市去投靠姐姐,在火車上認識了一個搞推銷的男人,墮入情網,與之同居。但過了一段時間,已經熟悉城市生活的嘉麗開闊了眼界,發現這個男人並不像她想像的那麼可愛,而是一個世俗平庸的男人,她的生活裡出現了另一個男人,是個富有的經理,那人無論是從經濟、閱歷還是情感上,都比前一個男人出色。於是嘉麗愛上了這個男人,離開了前一個男人。故事的結局是嘉麗成了一個名演員,而她的第二個男人卻因為經營失敗成了窮光蛋,還因為跟她搞婚外戀被他那個圈子排除在外。

《嘉麗妹妹》的故事很典型,雖然很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對人物的道德審判上,但艾倫這個做文學評論的人不會這麼看,他會從人性的角度去分析這個故事。嘉麗在感情上的變遷,只是一個很尋常的自然變遷,前一個男人的確不如後一個男人,嘉麗可以為了道德原因堅持跟前一個男人呆在一起,但感情是不受道德控制的,她的心會不由自主地飛向第二個男人。 我有一個朋友,在國內是個醫生,她丈夫是一個名牌大學的副教授。當初她愛上他,是很正常的事,她也像大多數中國女性一樣,鼓勵丈夫上進,把丈夫取得的成績當成自己的光榮。她丈夫在她支持下讀了碩士,後來又讀了博士。 後來她作為訪問學者來到美國,她像嘉麗一樣,本身能力很強,只是以前沒有機會展示而已,所以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潛能。到了美國,她很受老闆和同事賞識,從J-1簽證換成H-1B,然後還辦了綠卡。她把丈夫和女兒都接到了美國,準備好好享受一把生活。但她發現她的丈夫完全不適應美國的生活,不僅思想方法還是國內那一套,學的專業在美國根本找不到工作,英語也很糟糕。

她鼓勵丈夫在美國讀個碩士,並花了很大精力讓丈夫被一所大學錄取了,結果卻發現她丈夫讀書很不行,很多作業都得她來幫忙完成,因為他丈夫英語不好,閱讀很困難。家庭裡所有大事都得她來操持,因為她丈夫覺得自己英語不好,不願意跟外界交往。而她丈夫打罵孩子的習慣卻一點也沒改變,以前在國內時她不覺得什麼,還覺得丈夫對孩子挺嚴格的,但到了美國才發現丈夫打罵孩子是違法的事。 她很有體會地對我說:“以前真的不理解為什麼有些人一出國就瞧不起自己的配偶,現在才明白人家那也不一定是勢利眼,而是從前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配偶這麼差勁,也不知道自己這麼有潛能。” 對艾倫這個熟讀東西方愛情小說、對人性有比較透徹了解的人來說,艾米這個小丫頭,也是一個非常有潛能的女孩,完全有可能只是目前愛上了他這個第一個闖入她生活的男人,等到艾米的世界逐漸拓寬,她會遇到更多更好的男人,而他不願意艾米僅僅因為道德原因就死守在他身邊,他要的是艾米在認識了世界之後仍然覺得他最好。

從裡我們可以看到,艾倫對艾米的這種推測,並不是完全離譜的。當艾倫被抓去收審的時候,小昆闖入了艾米的生活,艾米發現小昆侃起人生和社會來,也不比艾倫差到哪裡去,而小昆比艾倫還多一條優點:為了愛情可以違法亂紀殺人放火。小昆對艾米很殷勤,出手也很大方,一條項鍊差點晃花了艾米的眼睛。艾米最終沒有落入小昆的情網,是因為 一、小昆沒有艾倫長得帥; 二、小昆的愛情觀跟艾米的不一致; 三、小昆在舞會那天跟一個女人在車裡偷情被艾米親眼看見。 艾米在裡很忠實地描繪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也從側面證實艾倫對艾米這個小丫頭的推測還是很有道理的,艾倫沒推測出的,只是他自己在艾米心目中形像那麼完美,根本沒人能打敗他。

在艾倫看來,艾米搞那麼多“走馬燈”,完全有可能是艾米在“看世界”,看著看著,看上了一個人,於是跟那人建立了戀愛關係。考慮到艾米只會跟自己所愛的人建立戀愛關係,艾倫不會出手搶人,他只能做旁觀者,從心底里祝福艾米。 但艾倫也沒徹底絕望,因為艾米也有可能過一段時間又覺得“走馬燈”不好,想要再回到艾倫懷抱裡來,這在艾倫看來,是艾米這個“小丫頭”完全乾得出來的事,因為艾米老早就說過這樣的話。當年艾倫不知道自己對此會有什麼反應,因為事情還沒發生。但當事情果真如從前艾米說的那樣發生了時,他發現自己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是等在那裡,看艾米會不會覺得“走馬燈”不好,再回到他的懷抱。 艾倫說過:“你有了男朋友,我也曾經想到要——另起爐灶,但是——心裡好像有一道坎,總是翻不過去——。”

這說明艾倫不是沒想過徹底放棄“小丫頭”,但他的心做不到。也許他只有親眼見著艾米結了婚,生活得很幸福,才能說服自己,“小丫頭”不會再回到他懷抱裡來了。也許即便艾米結了婚,他還會認為艾米有回到他懷抱的一天,那麼他會如他說的那樣,爭取住在艾米的車庫裡,等艾米回心轉意的那一天。 一個男人能愛到這麼違背世俗原則的地步嗎?我相信能,艾倫就是證據,裡面的白瑞德也是一個證據,當然這兩人都可以看成是小說裡的人物,但我在現實生活裡的確認識這樣的男人,不過都是美國人。中國男人做到這一步的比較少,因為中國男人大多有“處女情結”,而且把女人的身看得比女人的心更重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