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小和尚的白粥館3

第25章 第二十四個失踪的花盆

小和尚的白粥館3 释戒嗔 1675 2018-03-18
戒嗔生活的小鎮有家規模很小的鄉鎮衛生院,裡面的醫生不多,一共只有四個人,戒嗔最熟悉的是一位姓沙的醫生。 沙醫生這人挺好學,戒嗔經常看到他捧著大部頭的醫書研讀。只是沙醫生說,對行醫者來說,單純地學習書本知識是不夠的,閱歷和實踐也挺重要,可惜小鎮的衛生院太小,難以快速累積工作經驗。 不過在去年,沙醫生得到了一個去大城市醫院實習的機會,時間是一年。聽到這個消息,戒嗔也覺得是大大的好事,挺替沙醫生高興的。戒嗔覺得以沙醫生的好學,必然會在一年時間裡有飛躍性的進步。 沙醫生走的時候,來了一趟天明寺,他的懷裡抱著一盆月季花。沙醫生說,這次他離開的時間太長,家裡也沒有什麼東西是值得掛念的,只有這盆花是以前的一位好友送的,如果長時間無人澆水,只怕會枯死,只好拜託戒嗔了。

接過沙醫生那盆花的時候,戒嗔心中既有忐忑又有小小的感動,因為戒嗔也知道自己在養花這個領域的名聲不是很好,曾經有多盆被公認為極其好養活的花草都死在了戒嗔的手上。這些事後來經過師弟們的傳播,小鎮裡很多人都知道,可是沙醫生在這種情況下,還是鄭重地把這盆很有紀念價值的花託付給了戒嗔,如何不讓戒嗔感動呢? 後來沙醫生的同事武醫生告訴戒嗔,其實當時沙醫生也是猶豫的,只是考慮到這花無人照料,便必死無疑,如果交給戒嗔,雖然九死一生,但多少還存著一線生機,所以最終沙醫生還是選擇把花託付給了戒嗔。 沙醫生的花,戒傲師弟建議把它放在外面的花架上。師弟說,月季花喜歡陽光,但又不宜暴晒,那個花架就靠在前院的牆邊,上層有遮擋,陽光不缺也不會太過,白天放在那裡最合適。

事實證明,戒傲的話很有些道理,在那以後的幾個月裡,那盆月季長勢喜人,最後還開了一朵紅色的花。 不知道是不是品種的緣故,沙醫生的月季花開得特別漂亮,鮮紅的花瓣,毫無雜色,怒放的樣子透著一股喜氣。 戒嗔以前也曾經養過月季,只是開出的花個頭比這朵花要小上一圈,而顏色也沒有這朵花這麼純粹。 那盆花雖然放在角落裡,但還是挺惹眼的。有一次,就連對花草全無興致的戒痴師弟也駐足在花前欣賞了許久。戒痴師弟知道花是戒嗔養的以後,還忍不住感嘆說:“真是什麼者千慮,必有一得呀!” 又過了兩天,戒嗔去澆水的時候,忽然發現花不見了,仔細打量花架子,周圍全無異樣,只是單單少了這一盆花。戒嗔找遍了前後院,也不見花的踪影。戒嗔當時有點著急,雖然只是普通的花,並不是值錢的物品,但畢竟是朋友寄養的。雖然就這樣消失了,沙醫生也不會講什麼,但戒嗔總是覺得不好意思。

不過很快,戒嗔便找到了那盆花,它居然被人放在了佛堂的門裡很顯眼的地方。 雖然不知道那花是誰費力搬了過來,但戒嗔心裡覺得這位搬花的施主,對花草的了解可能連戒嗔都不如,要不怎麼會把月季花搬到這種缺少陽光的地方呢? 戒嗔又花了力氣,將花搬回花架,但過了兩天,花居然又神秘地失踪了。這次戒嗔有了經驗,直接跑進了佛堂,不出意外,那盆花靜靜地放在老地方。 第一次月季消失的時候,戒嗔以為搬花的人定然是某位進香的香客,可能就是隨手搬過去的,當第二次發生同樣的事情,戒嗔覺得一定是有人有意為之。 那天下午的時候,戒嗔看到戒痴師弟捧著個水杯過來給月季澆水,向他打聽,原來這兩次搬花的人居然就是戒痴師弟。戒痴師弟還說,既然花開得如此漂亮,幹嗎要放在外面的角落裡,自然是放在人來人往的地方,讓施主們都能欣賞到才好嘛。

聽到戒痴師弟的話,戒嗔覺得他說的也是有些道理的,可是之前戒嗔將那盆花放在外面的架子上的行為好像也是沒有錯的。 戒嗔想,其實對於擺放月季花而言,是放在架子上沐浴陽光還是放在佛堂裡讓人欣賞,是兩種不能兼容的處理方式,但是顯然它們有各自的道理。 其實許多的事情,都會面臨類似的問題。有時候我們會執著地堅持自己的觀點,認為自己堅持的是唯一的真理,可事實上當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去看待某件事情的時候,會發現很多種不同的正確答案。 許多矛盾的產生其實根本不在於誰對了、誰錯了,我們惱怒往往是因為太過執著於自己的“正見”,卻又容不得別人的“正見”。 我們時常會虛擬一條是非分明的界線,而就是這條大部分時候並不存在的界線,讓我們難以在肯定自己的同時理解別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