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馮友蘭人生智慧書

第82章 後記

馮友蘭人生智慧書 王艳 1453 2018-03-18
“貞元六書”(《新理學》、《新世訓》、《新世論》、《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這六部書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新理學”哲學思想體系,馮先生將這些著作總稱為“貞元之際所著書”或“貞元六書”。貞元之際者,即貞下起元之際,指著書於抗戰時期,適此貞元,當是民族復興的契機。馮友蘭在《新原人》自序中,曾明確表述過著此六書的深意:“'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此哲學家所應自期許者也。況我國家民族,值貞元之會,當絕續之交,通天人之際,達古今之變,明內聖外王之道者,豈可不盡所欲言,以為我國家致水平,我億兆安身立命之用乎?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充分展現了馮友蘭先生的宏大抱負和深切願望。

“貞元六書”出版之初便打動了千万讀者的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成為廣受稱譽的作品。它具有永恆的價值與影響。通過“貞元六書”,馮友蘭先生創立了新理學體系,成為當時對中國影響較大的哲學家,構成了新理學的“純哲學體系”。 此書是馮先生晚年的回憶錄,是對自己一生經歷和生活時代的生動記述,即作者自言的“憶往思,述舊聞,懷古人,望來者”,讀此書可使我們全面了解其人其事。作為卓然自成一家的哲學家,這裡描述了作者的學術道路,剖析了其學術思想的變遷,按照“知人論世”的古訓,讀其書者不可不先讀這本《自序》。之所以名為“自序”,是繼承古人著述的傳統,作為此前所有著作的總序。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社會,講述自己的成長環境及人生經歷;哲學,敘述自己的學術思想及成就;大學,回顧一生求學與任教的經歷;展望,表達自己對未來的信心。

本書亦可看作一部“懺悔錄”,是作者對自己在過去三十年間接受批判、自我批判、改選思想的過程的真誠解剖。自出版以來激起了強烈的反響,通過此書,能了解到一代哲學大師的人生感悟及其晚年對哲學研究之路的重新認識。 馮友蘭先生所著《中國哲學史》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哲學史,陳寅恪曾評此書,以為“取材謹嚴,持論精確。今欲求一中國哲學史,能驕傅會之惡習,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則馮君此作庶幾近之”,“此書作者取西洋哲學觀念,以闡紫陽之學,宜其所繫統而多新解”。馮友蘭自己認為,就《中國哲學史》的內容來講有兩點可以引以自豪的。一點是把先秦名家的辯者區分成兩派,另一點是分辨出宋代程顥程頤兄弟思想的差異和各自特點。這兩點均為前人所未發,已成為目前學術界的定論。此書是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

本書介紹了中國哲學史,全書分為上、下兩冊。第一篇是子學時代,主要講先秦諸子。第二篇是經學時代,他把從董仲舒到康有為、譚嗣同、廖平為止的時代稱為經學時代。此書的基本架構也已為中國哲學界普遍接受。全書史料翔實可靠,觀點新穎深刻,分析透徹系統,理論部分豐富殷實,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可獲得對中國兩千餘年的諸多哲學思想較為廣泛與細緻的了解,亦能對這位中國現代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家的早期思想,有一大致認識。 馮友蘭先生於1947年受聘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講座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其英文講稿後經整理寫成了這本用英文寫就的,可以說,本書是馮友蘭先生哲學與思想熔鑄的結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學專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這其中充滿了哲人的睿智與洞見。特別是作者對現實問題的關懷,頗具“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大家風範,同時又不失為一本教益豐厚的文化經典。

本書甫一出版,立即成為西方了解和學習中國哲學的首選入門書。其後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譯本出版,長久以來,一直是世界各大學中國哲學課程的通用教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