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馮友蘭人生智慧書

第28章 細水長流,慢而靠得住的辦法

馮友蘭人生智慧書 王艳 1417 2018-03-18
不論做何事,凡是可以長久底辦法,總是西洋人所謂“慢而靠得住”底辦法,亦即是所謂“細水長流”底辦法。 ——《馮友蘭談哲學》“勵勤儉” 速度,已經成為這個時代人人追求的東西,越來越多的人忘記了最初蹣跚學步時的經歷,越來越多的人忘記了“停車坐愛楓林晚”的愜意。相反,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可以一步登天,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可以一夜成名…… 人們的期望在變,社會也在變。人們不用再為從一地到另一地要花費太多的時間而煩惱,因為有了飛機就可以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到達;人們可以不用再為了找不到書而焦慮,因為有了電腦所有的書都無所遁形……但這個世界的規律卻沒變,吃東西時,還是得一口一口吃;睡覺時,還是得夠八個小時才會清醒;讀書時,還是得一點一點地去看;工作時,還是得一步一步地去做……“一口吃不成一個大胖子”,所以,腳踏實地一步步去過人生,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馮友蘭先生說:“不論做何事,凡是可以長久底辦法,總是西洋人所謂'慢而靠得住'底辦法,亦即是所謂'細水長流'底辦法。諸葛亮說:'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淡泊是儉,寧靜是所謂'細水長流'底辦法。”或許隨著科技的進步,有些事情可以快速地解決,但在治學這件事情上,永遠不可能有捷徑,也永遠沒有一步登天的機會,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學習、去消化、去應用,才能真正地有所進步。 馮友蘭先生是明白這一點的,所以,他會在還是個孩童之時,便將絕大部分的課餘時間用來讀書;他會在遇到一本喜歡的書時,即使挑燈夜戰,也非將其看完不可;他會在面對全然陌生的西方哲學領域時,一本接一本地讀原著……他正是憑藉著這種所謂的“細水長流”的辦法,才一步步地走進了哲學的殿堂,並且在其中佔據了非常醒目的一席之地。

為學需要的,便是這種“慢而靠得住”的方法。其實,生活中很多時候,解決問題的方法不需要高明,只需要簡單即可。裡有一個這樣的故事: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裡,一個窮到揭不開鍋的人到富人家去討飯吃。 “滾開!”富人家的僕人驅趕著窮人,嘴裡還大嚇著,“不要來打攪我們。” 衣衫襤褸的窮人說:“只要讓我進去,在你們的火爐上把衣服烤乾就行了。” 僕人聽了,覺得反正也不需要什麼花費,也不會吃什麼虧,就讓窮人進去了。凍得瑟瑟發抖的窮人,請求廚娘給他一個小鍋,好讓他能煮一鍋“石頭湯”來喝。 “石頭湯?”廚娘聽了深感詫異,出於好奇,便答應了他,還說,“還是第一次聽說什麼石頭湯,我倒想看看你怎麼用石頭做成湯。”得到鍋的窮人出門在路上隨便揀了一塊石頭回來,洗衣乾淨後放進鍋裡煮。

“可是,你總得放點鹽吧。”廚娘說著拿了一些鹽給他,同時還拿來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後,又把能收拾到的碎肉末也都放進了窮人的湯裡。 結果可想而知,窮人最後把石頭撈出來扔迴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鍋肉湯,免費吃了一頓大餐。 試想一下,如果這個窮人在一開始時就對僕人說:“您行行好,給我一鍋肉湯喝吧!”僕人斷然不會慷慨地讓他進屋,並端出一鍋肉湯來讓他品嚐。窮人也知道這種辦法行不通,於是,他放棄了一蹴而就的辦法,選擇僕人最容易接受的方法作為突破口,然後再一點一滴、循序漸進地朝自己的目標前進。他採用的正是馮友蘭先生所說的“慢而靠得住”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求知治學中,“細水長流”雖然簡單,有時甚至會顯得愚笨,但同時,它也是最有效、最可能成功的辦法。不管面對的是多棘手的事情,只要放下急於求成的心,將長遠的目標分解成無數個短期目標,用“慢而靠得住”的方法,將其一個個地實現,終成登上最後的高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