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閒說中國美食

第88章 仿膳

閒說中國美食 洪烛 820 2018-03-18
仿膳,可理解為對皇家飲食的模仿。這種模仿追求的自然是原汁原味。清朝時,皇帝的廚房雅稱御膳房,不僅要滿足皇帝本人的一日三餐,逢年過節還常常大擺滿漢全席,賜宴文武百官,以顯示皇恩浩蕩。御膳房堪稱當時中國最高級的大食堂了。那裡面製作的美點佳餚,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近似於傳奇了。恐怕正為了迎合人們的這種好奇心,一九二五年,仿膳飯店在開放了的北海公園北岸開張了。而這時,離清王朝的覆亡、御膳房的解散已有十四年。經營者是原清宮御膳房菜庫當家的趙潤齋,他召集了幾位同樣曾經給皇帝做過飯的大師傅,開始以這種方式吃皇帝的“遺產”。居然一下子就火了起來。直到今天,誰都知道北京有家“仿膳”,北海有家“仿膳”。有條件的食客,都想進去品嚐皇家的菜系,骨子裡恐怕還是為了模仿一番當皇帝的感覺。仿膳,可以說是最具誘惑力也最受歡迎的“假冒”產品了。

皇帝是具有資格也最有條件享受口腹之欲的人,當年御膳房機構的龐大與管理的複雜也就可想而知。此外,皇太后、皇后、貴妃等還各人有各人的私廚(或者俗稱“小灶”)。譬如慈禧的私廚叫西膳房,僅捧膳食盒為其一人侍宴的小太監就達數百人——真可謂興師動眾。難怪老百姓要對皇宮裡的飲食感興趣呢——那簡直是供奉神仙的。許多草民一生的消費恐怕都不抵皇親國戚一頓飯的價錢。仿膳的誕生,總算是拉近了平民與這種神話般的生活的距離。仿膳的功勞,還在於避免了許多華麗的菜餚的失傳。皇帝雖然早就不在了,但仿膳的檔次之高、價格之貴,仍然令人咋舌。在“原作”已絕蹟的時代,“贗品”自然算最正宗的了。 仿膳飯莊,一九五九年由原址(北海北岸)遷至瓊島上的漪瀾堂,成為公園內特殊的一景。漪瀾堂,又曾是乾隆皇帝賜宴文臣之處。在漪瀾堂吃仿膳,感覺上又離皇帝更近了一步。這家老字號的牌匾,是由老舍題寫的。成長在“正紅旗下”的老舍,寫這幾個字時恐怕別有一番滋味。正如仿膳本身就別有一番滋味一樣。現代的北京,雖然餐館林立,但要想吃滿漢全席,恐怕也獨此一家了。這個金字招牌是打不破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