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唐魯孫系列·說東道西

第12章 德州扒雞枕頭瓜

最近報紙刊載,基隆市一家叫“德州”的啤酒館,申請營業執照時被市府工商課批駁,理由是“德州”為外國地名,按照規定不能批准。因為凡是外國化的商號名稱,包括外國地名、人名、國名,都屬禁用之列,德州的名稱,顯然是引用美國德(得)克薩斯州的州名簡稱而來,所以不准。咱們中國人把德(得)克薩斯州簡稱德州,可是在美國佬嘴裡,還沒聽說哪一位把德(得)克薩斯說成德州呢! 小時候讀地理,就知道山東省有個不折不扣的德州,出產一種長形西瓜,跟現在台灣出產的冬瓜長短大小彷彿,皮薄、水多、籽少、蜜甜。後來在北平果局子看見這種長形西瓜,還貼著鑲金邊紅紙條,上面寫著“山東德州枕頭瓜”,因為瓜是從遠地運來的,價錢自然比本地西瓜要貴多了。

當年筆者在鐵道部時,曾經參加過“鐵展”工作。鐵展是把全國各鐵路沿線特產,在各大都市進行巡迴展售。因此,發現平浦線德州出產扒雞,平漢線道口出產燒雞,北寧線唐山出產熏雞,名稱不同,做法也就各有千秋。 據曾養甫先生跟我說:“你如果坐火車經過德州,一定要讓茶役到站台外面給你買一隻扒雞來嚐嚐。可是有一點,千萬別在站台上跟小販買,碰巧了你吃的不是扒雞,而是扒烏鴉。快車經過德州時,多半是晚飯前後,小販所提油燈,燈光黯淡,每隻扒雞都用玻璃紙包好,隻隻都是肥大油潤,等買了上車,撕開玻璃紙一吃,才知道不對上當,可是車已開了。” 有一年我從上海回天津,在車上想起曾先生說的話,火車一過禹城,我掏給茶役一塊大洋,囑咐他一到德州就出站給我買一隻熱扒雞、兩個發麵火燒來。茶役知道我是部里人,多下錢來當然是小費,所以車停下來不一會兒,就給我揀了一隻又肥又大熱氣騰騰的扒雞,還買來了火燒。他重新換了茶葉,釅釅地泡了一壺香片。撕扒雞時還燙手呢!這一頓肥皮嫩肉、膘足脂潤的扒雞令人過癮,旅中能如此大快朵頤,實在是件快事。吃飽連灌幾大杯濃茶,覺著吃得過量,只好倚枕看書,車過滄州,才敢就臥。哪知一枕酣然,一睜眼已經到了楊柳青,早已過了夭津兩三站啦,只好等車到了北平東站停靠,再換車折回頭去天津。

這件嘴饞誤車的事,後來被部裡幾位同事知道,說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調侃我可以踵武前賢了。因為德州問題,想起了以往這段趣事,所以寫出來,聊博好啖朋友們一粲。我們山東省的德州怎麼會一下子搬到太平洋彼岸去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