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筆·劍·書

第28章 二十八、莎翁詩中譯趣談

筆·劍·書 梁羽生 447 2018-03-18
莎土比亞以戲劇而著名,但他的十四行詩也寫得很好。有人說就是他不寫戲劇,他的詩歌在伊麗莎白時代,也可以坐第一把交椅。他的十四行詩集共一百五十四首,在中國有柳無忌、梁宗岱、卞之琳、屠岸等人譯作,有的譯一部分,屠岸則全部譯出。 翻譯莎翁詩的都是名家,但還是免不了要受同行挑剔,可見創作固難,翻譯也是極為不易。現舉幾則有趣的例子,不過,我只是複述別人的評論,對不對我可沒資格加意見。批評者的姓名也恕不一一列舉了。 柳無忌的譯文是很嚴謹的,規定每行十二個字,他譯的二十九首最後兩行是:
有人說英國人是否有“家譜”,那是翻譯問題,莎氏原詩上是沒有的。 梁宗岱譯的第六十五首有這樣兩句:
有人說莎士比亞生活在十六世紀的歐洲,那時自然還沒有飛機,也沒有“轟炸”,原文原是“圍攻”的。

同詩兩句,梁譯作: 最後這句原文是: 刊載這詩的《文學雜誌》(注:湖南版此處未加書名號)編者朱光潛認為梁譯省去原文一半,在“編者按”中改譯為: 編者彈作者,實是罕見例子,有人為梁打抱不平,說梁譯雖有省略,還可表達原意。朱譯則連“達”字都做不到。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