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筆·劍·書

第22章 二十二、蕭軍捱打記

筆·劍·書 梁羽生 546 2018-03-18
蕭軍是學武出身的,說來有趣,他自小就是武俠小說迷,曾經夢想背插單刀一把,闖蕩江湖,除惡助弱。他曾經對訪問他的記者說,他十八歲以前,根本就不懂什麼叫做文學,什麼叫做作家,更談不上立志從事文學或當作家了,連個朦朧的想法都沒有。小時候,他只是立志要做“俠士”,喜歡打架,總想戰胜對方。寧願去放豬,也不願去讀書的。 十八歲時,他去吉林,在一個騎兵營當騎兵,受到了一個愛好文學的朋友影響,才開始讀詩詞歌賦,也讀新文學的。後來他進東北陸軍講無堂砲兵科當學兵,一九三零年開始寫短篇。處女作名為《懦》,因為要投給日本辦的《盛京時報》,用了一個日本人的筆名“酡歌三郎”。 他愛好練武的習慣,至今還是從不間斷。從報刊上他的練武圖片來看,雖然經過文革的折磨,他的體魄還是堪稱壯健的。

一九六六年文革一開始,他就被當作“老牌反動作家”。有一次被紅衛兵關在北京文廟裡毒打一頓,他曾寫了一份材料,記述那次捱打的情形。 以我當時的體力,以我的武藝,隨便奪過一件武器來,我有把握完全可以把他們十個八個……置於死命的。由於寡不敵眾,當然我最後也會被他們打死……想到被打死後,我的生活費就沒有了,孩子們將怎樣生活? ……想到這裡,我只能咬牙忍受。 ” 現實問題,逼使“英雄”也只能“忍辱”,讀之令人心酸。那次在文廟捱打的還有荀慧生、老舍等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