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筆花六照

第35章 三十四、舒巷城的文字

筆花六照 梁羽生 2235 2018-03-18
舒巷城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作家,熟悉香港的小市民生活,他的作品可說是最有香港的“鄉土”特色。但在這裡,我只想談他的文字的特色(“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全面評論我是不夠格的,留待文藝批評家去發揮高見吧)。 我認為他的文字最少有三個特色:一、不事堆砌,樸實自然。他和徐遲的喜歡用誇張的描寫不同,和何其芳(少年時代)的“唯美是尚”也不同,但卻正如一個無須藉助脂粉的美人,自然而然地顯露了他的文字簡煉和優美。二、他善於觀察事物,因此不論是寫人物的內心或周圍的風景,筆觸都很細緻,而人物的內心和周圍的風景也是作有機的配合的。三、他對新舊文學都有相當造詣,這就是說他的“基本功”打得很好,因此在文字技巧的運用可說已是可以揮灑自如,你很難在他的文字裡找到一粒“沙石”。

還是舉一些實例吧。他有一篇題為《鯉魚門的霧》的短篇小說,寫一個在筲箕灣(面對鯉魚門)長大的水上人,父親某次出海捕魚,消失在鯉魚門的大霧中,他在父母雙亡之後,出外飄泊了十五年,又回到了故里。回來那天,恰好又碰上大霧。 請看舒巷城是怎樣寫《鯉魚門的霧》: 這段文字,是我所曾讀過的寫霧寫得最細緻的文字,而且他不是泛寫一般的霧景,而是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鯉魚門的霧景。被霧包圍的古老的木船,癱瘓的小艇,滿身創痕的捕魚船,不屬於筲箕灣海面的幾隻外來的舢舨……既是鯉魚門特有的景物,也像徵了主角梁大貴飄泊了半生的坎坷命運。 “霧喘著氣,憤懣地吐著一口口煙把自身包圍著。”一開頭就是把霧“人格化”了的,這個“霧”不也可以理解為主角的化身麼?和生活搏鬥得遍體鱗傷的主角,仍然好似被濃霧包圍那樣找不到出路,不也會感到無可奈何的“憤懣”麼?

在讀了全篇小說之後,我們還可以理解得到主角那種“如在霧中”的迷失之感。他飄泊了十五年,回到故地,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的。因此有一個老婦人向他問路,他只能回說:“阿娘,我也不知道哩,我是剛來的……”小說最後一段是這樣寫的: 霧,去了又來,來了又去。人,也是去了又來,來了又去。梁大貴回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舊地,最能夠喚起他的回憶的是埗頭小艇一個姑娘唱的“鹹水歌”:
這首鹹水歌,他的母親唱過,他兒時的女友唱過,而現在他也是唱著這首鹹水歌又再離開鯉魚門的。依稀景物似當年,只不過並沒有如歌辭所說“雲開霧又散”,而是令得他在離開的時候,還要“做夢似的望著遠處鯉魚門海峽上那還沒有完全散去的霧”。 《唐詩三百首》中有一首賀知章寫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以白描手法,表達了遊子回鄉的悵惘心情,成為傳誦千古的名詩。但若論起感情的“層次”,它還是比較“浮面”的。 《鯉》文的層次則似乎更深。當然,我這樣說並非是認為《鯉》文的藝術性比這首詩更高,《鯉》文是寫特定的人在特定的環境的表現,這首詩則是寫“一般”的遊子,它的感情是更有“代表性”的。

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的《舒巷城選集》,編者在《前言》中也曾特別談及這篇《鯉魚門的霧》,評曰:“作者通過自出機杼的藝術處理,將人、景、時、空,現場與回憶,環境與心境,交疊、融化,前後呼應,成為一篇感人的出色作品。”這評語我認為是很恰當的。 這篇短篇小說是舒巷城在一九五零年用另一筆名寫的,當時他大概只有二十多歲吧,文字的功力已是頗見不凡了。如果要勉強挑剔的話,有些句子似乎稍嫌長了一些(我個人是把三十個字以上的句子就當作是長句的),但舒巷城的“長句”也是寫得流暢自然,不能說是“含有沙石”的。 二十四年之後(一九七四),舒巷城寫了另一個短篇小說,寫一個香港的“新界少年”(新界是香港的郊區)到英國謀生,也是用細膩的筆觸,寫出離鄉別井的感情。文字則是比《鯉魚門的霧》更加簡煉和優美了。

下面是摘錄自中的一兩段寫景的文字,是寫那個新界少年在航機中作鳥瞰所見的景色。和《鯉魚門的霧》一樣,這裡的寫景也是和人物的身分以及心境配合的。 這兩段文字,好像畫家的速寫,勾畫下航機所見的景物。但並不是一般的“所見”,而是一個特定人物——“新界少年”余華的所見,文中一些“特別”的形容辭,如把一顆離群的星子形容為“一盞低掛的火油燈”,把雲點雲塊,形容為“像豆芽,像白菜”;把旅伴一夜間就長得密密麻麻的鬍子形容為“像新界鄉下的野草一般粗”等等,都是切合這個特定的人物的。 舒巷城是一位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寫詩,寫散文,寫小說,都有他自己的風格。我在上面摘錄的只是他小說中的文字,現在,再介紹他散文中的一些佳句。他有兩篇題為《小流集》和《浪花集》的散文,形式比較特別,是用三言兩語,來表達一種“意念”,來說明一個“人生哲理”,或只是像攝影機一樣“捕捉”下一個有美感的鏡頭,既是散文,而又具有詩的韻味,我很欣賞這兩組散文詩,就在其中摘錄一些片段吧。

如果生命停留不進,連美麗的清溪也將是一堆發臭的爛泥。這世界將會滿身骯髒。自高自大的人來自盲人國。我站在窗裡,你站在窗外。深沉的夜。
這些片段,是摘錄自舒巷城的《小流集》的。從這些片段,你可以品味到舒巷城文字的雋永。 《浪花集》和《小流集》一樣,都可以當作一組散文詩來讀。不同的是,《小流集》是“無題”的散文詩,《浪花集》則是在每個片段之前,都加上題目的。這裡摘錄三段,以見其風格。 山泉的路是曲折的,它要越過許多障礙才能走到山下去。誰說對自己熱愛的工作全力以赴會有一天形枯力竭呢?青春向每一個人告別。
每個片段,都含有一點“哲理”。篇名《浪花》,它的文字則是閃耀著智慧的火花的。 (刊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七日新加坡《南洋商報》)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