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名聯談趣

第39章 三十九、大觀樓長聯

名聯談趣 梁羽生 485 2018-03-18
對聯可長可短,短的五、七字,長的數十字都有。長聯中最出名的當推昆明滇池大觀樓那一副,此聯共一百八十字,是曾被譽為“古今第一長聯”的。 (不過,若以字數來說,則後來已有比大觀樓長聯更長的聯語了。) 大觀樓長聯全文如下: 上聯寫景,下聯論史。情景交融,古今會合,渾成一體。氣魄之大,無與倫比。我以為即使在字數方面,不能稱為“古今第一長聯”,也可稱“古今第一名聯”! 關於大觀樓長聯,還有一件趣事,在孫髯翁之後,有個大官名叫阮元的,在道光初年在昆明當云貴總督,說原來的長聯“對得不工整”,“夾硬”改了十數字。例如原聯是“蘋天葦地”對“斷碣殘碑”的,他改為“蘚碣苔碑”。理由是蘋、葦、蘚、苔,都是植物,“更工整”,卻不知這一改韻味全失了。後來他一去職,當地人又把原聯掛上。並且寫了一首打油詩罵他:“軟煙袋不通,蘿蔔韭菜蔥。擅改古人對,笑煞孫髯翁。”阮元號芸台,“軟煙袋”是“阮芸台”的諧音。

長聯作者孫髯翁,他能詩善文,由於不滿清朝封建科舉制度,發誓不參加科舉考試,所以他只得以布衣落拓一生。晚年更是窮困不堪,寄居於昆明圓通山下一個叫“咒蚊台”的地方,自稱“蚊台老人”,替人占卜算命過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