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名聯談趣

第15章 十五、挽張大千聯

名聯談趣 梁羽生 2767 2018-03-18
張大千病逝台北後,他的生前友好紛紛致送輓聯。選幾副談談。 “治喪委員會同人”送的輓聯是: 此聯概括了張大千平生,文筆樸厚,堪稱佳作。聯中所涉“本事”,僅就所知,略加註釋: 抗戰期間,張大千曾攜門人子侄,親往敦煌,調查石窟,歷時三載。在這三年當中,他做了兩件大事。一、將發瑰的石窟(共三百零九窟)標明號數,並就其壁畫之時代與風格,編攢成《莫高山石窟記》;二、臨摹敦煌壁畫二百餘幀,是為我國從事研究敦煌藝術的第一人。 “理佛窟,發桔泉”即指此事。敦煌一帶缺水,遊方和尚遇到有泉水的地方才結盫,稱為“坐泉”,和中土和尚稱結盫坐禪為“坐盫”不同。但當年有泉水的那些地方,現在早已枯了,所以張大千發掘的就只能是“枯泉”了。

一九五零年,張大千赴印度,研究印度壁畫與敦煌壁畫之關係,印度古稱“身毒”,見《史記·大宛傳》:“大夏東南有身毒國”。這是“過蔥嶺,越身毒”的本事。其後二十多年,他曾先後在巴西建“八德園”,及在美國西岸舊金山附近建“環蓽盫”,至一九七八年始回台定居。此是他“薄海浮居”的本事。 秦孝儀的輓聯是:
張大千因藏有韓熙載的《燕圖》,因榜其所寓曰:“妮燕樓”;他又曾在摩耶精舍鑿池,囑秦孝儀作篆曰:“影娥池”。大千晚近為廬山圖,未竟、去世。這是“秦聯”的一些“本事”,至於“敦煌編絕”則無須註釋了。 秦孝儀是國民黨政府搬至台灣以後,繼陳布雷、陶希聖而成為蔣介石“文膽”(文學侍從)的人。現任國民黨中委及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教授等職。

秦孝儀的挽張大千聯有“本事”,有感情,大體來說,也還算對得相當工整,如果不苛求的話,應該說是不錯的了。但若認真講究對聯藝術,則似有兩個微疵。一、下聯“匡蘆”那個“蘆”字,應以仄聲為宜;二、上聯的“涕淚”是實字,下聯的“蒼茫”是虛字,對仗稍欠工整。 但秦孝儀的輓聯又似乎比他的“前輩”陶希聖的輓聯高明一些,陶聯是:
此聯對仗還算工整,但都是“浮泛”之辭,下聯的“遺愛”云云尤其俗套。一般來說,輓聯是應該道及挽者與死者的關係的。即使沒有,也當有若干與死者有關的事。這一聯則都欠奉。 陶希聖和張大千同年。一九三一年曾任北大教授,一九三五年編《食貨》半月刊,在中國社會史的資料研究工作方面,有一定的貢獻。但可惜他熱中政治,做了汪派大將。抗戰初期,他曾跟隨汪精衛離開抗戰陣營,從事媚敵的和平運動,不過到了一九四零年,他又與高宗武攜“汪日密約”逃出敵占區,並公之於世,算是反正歸來。此後他曾任將介石的隨從秘書,《中央日報》總編輯等職。一九六八年在台灣退休。

台灣大學退休中文系主任台靜農的輓聯是:
上聯說張大千,“名垂宇宙丹青手”的評價,張大千也是可以當之無愧的。下聯則是說他自己和死者的交情,這是典型的“傳統”的輓聯寫法,從平實中見功力。 劉太希的輓聯是:
“雙溪”,地名,在台北市郊。張大千築“摩耶精舍”於該地。劉太希,江西人,和張大千同年,今年也是八十五歲。他曾歷任輔仁大學、中央政治大學及新加坡南洋大學等多間大學教授。工書善詩。這副對聯也是寫得很有“詩味”的。 曾任國民黨《中央日報》社長的胡健中的輓聯是:
胡家舊藏有張大千業師清道人所繪的《禦柳圖》,抗戰期間遺失,後來張大千在香港覓購得回。這是下聯最後一句的本事。 曹聖芬的輓聯是:

曹聖芬任國民黨《中央日報》副社長兼總編輯時還未到四十歲,可謂少年得志(今年他大概也不過七十左右)。但這副對聯卻不能算是佳作。一、上下聯都是對張大千的頌讚,上聯還過得去,雖然並無新意,用語尚算適當;下聯的用語,就不怎麼貼切張大千的身分了。須知張大千的“幾萬里天涯行腳”,主要目的並不是“尋幽探勝”,而是作藝術活動的。在這裡我們可以拿“張大千治喪委員會同人”送的那副輓聯和它作個對比,那副輓聯中提及張大千的“過蔥嶺,越身毒”,“理佛窟,發枯泉”等等,都是把他的“天涯行腳”和“藝術活動”聯結起來的,這才是只能用之於張大千而不能用之於別人的聯語。 “曹聯”的“幾萬里天涯行腳,探幽訪勝”,則是把張大千寫成大旅行家了。這樣的聯語用之於徐霞客(明代大旅行家)似乎還更恰當。二,“奇才”對“行腳”也欠工整。

張大千在香港的友人和門生,也有十多位送了輓聯。曾獲法國漢學獎的名學者饒宗頤教授送的輓聯是:
廿五年前是一九五八年,那年是張大千的六十整壽。饒教授用韓昌黎《南山濤》的全部韻腳做了一首祝壽詩贈張大千。 《南山詩》是一首長詩,共一百零二個韻,(昌黎詩的特色是以賦為詩,《南山》尤推奇作。)要步南山詩全韻,難度極高。張大千讀了非常欣賞,因此寄了一幅《蜀江圖長卷》給他,請他在卷上題上這首詩。這是“頌眉壽南山”與“三峽雲屏僭題句”的本事。這首詩因為太長,不能備錄,讀者如有興趣,請參看《選堂詩詞集》一百零三頁的《和韓昌黎南山詩》。下聯的“久要一面”的“要”字讀平聲,作邀約之意。張大千曾托門人向饒教授致意,約他見面,據我所知,他們是曾見過幾次面的。

饒宗頤在敦煌學方面造詣極深,最近日本二玄社出版的《敦煌書法叢刊》共二十九冊,堪稱巨制,就是由饒宗頤整理並加說明的。 張大千在香港的老朋友陳荊鴻送的輓聯是: 陳荊鴻是香港著名書法家,今年八十一歲了,他和張大千有六十年交情。這副輓聯寫得情文俱茂,堪稱寶刀未老。 還有一副寫得很好的輓聯是張大千的旅港門人王漢翹、費侯碧漪等人送的,聯雲: 上聯寫老師教導恩澤,下聯寫弟子對老師的悼念與崇敬,極為得體,也是傳統的輓聯寫法。古時老師死後,弟子不穿喪服,只在心裡悼念,叫“心喪”。見《禮記·檀弓上》。所以心喪只能用之於弟子挽老師的。 《廬山圖》是張大千謝世前未竟的巨構,“心喪空仰廬山高”既有“仰之彌高”的意思在內,又有“實事”可指。上聯的“積石導源,教澤長隨江水望”亦非“泛辭”,而是和張大千的籍貫有關的。張大千是四川內江人,內江在沱江中游。沱江是長江支流,流經內江至滬州市入長江。長江在四川宜賓以上為上游。因此上聯的十一個字,也是只有用在張大千身上才益覺其妙的。

在許多挽張大千的對聯中,有一副輓聯頗為引人注意。這副輓聯是梅葆玖送的。 單從對聯藝術著眼,這副對聯是有欠工整的。 “重畫梅蘭”與“春風料峭”根本就不能對。 “道義”對“摩耶”也很牽強。 (“摩耶”是“摩耶精舍”的簡稱,屬專有名詞。“道義”是虛有名詞。) 它之引起注意,不是由於對聯本身,而是致挽者的身分。梅葆玖是梅蘭芳的兒子,在梅蘭芳的兒子中也只有他是繼承了乃父的藝術流派,以男子而唱“青衣”獲得成就的。去年他曾來過香港演出,甚獲好評。這副對聯是他從北京託人送到台北的。 對聯雖然不算工整,但他是名演員,不是名作家,我們是不能對他苛求的。這副對聯也有它的特色,它說出了梅蘭芳和張大千這兩位大師級人物的一段交誼(重畫梅蘭)。北京精於對聯的高手很多,他如果要找人代筆的話,當然會寫得更好,如今由他自己來寫,縱然有欠工整,卻正足以表示他對父執的誠敬。

報告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