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孟子趣說3·我向皇帝說真話

第14章 河南:北方的西雙版納

孟子打開話匣子,接著給陳相講古:“堯的時候,天下不穩定,洪水氾濫,草木茂盛,鳥獸成群,莊稼卻沒收成,危害人類的鳥獸到處都是。堯很發愁,於是選拔舜來做管理工作。舜命伯益負責火政,伯益就到處縱火,不管山林草澤,就是一個字——燒!這是沒被二十一世紀的環保主義者看見,不然的話,他非得被板兒磚拍死。” 孟子接著說:“縱火狂伯益這一放火,不單森林草澤全玩兒完,野獸也遭到徹底剷除。嘿嘿,就算伯益方才能逃過環保主義者的一劫,這會兒也逃不過動物保護主義者的聲討。說什麼中國古人一直講究與大自然和平共處?扯淡!只有日子過舒服了才講這些呢,咱們祖先可是靠著戰天斗地才活下來的。 “接著再說大禹,他老人家疏通九河,挖了這裡挖那裡,挖了那裡挖這裡,把一些河水引到海裡,一些河水引入長江。這麼一通折騰下來,才算是能踏實種糧食了。大禹很辛苦啊,三過家門而不入。陳相你想想,像堯舜禹他們,就算真想一邊種地一邊做事,可那行得通嗎?”

——可是,孟子這些話都靠譜嗎? 我們前面早就說過,三皇五帝堯舜禹,這都是姑妄說之、姑妄聽之的東西,切不可聽風就是雨。但是,上古時代的一些生活場景卻也並非全無線索。 先說說伯益縱火的事。伯益當時到底如何,這是弄不清的,但是縱火這種勾當在商朝確是常見的。現在我們用的這個“焚”字基本還是甲骨文的模樣,下邊是火,上邊是林(或者說是草),這意思是很清楚的。 可是,商朝人到底在“焚”什麼呢?是不是還像伯益那樣? 有人說,他們是在焚田。 這種說法很主流,也很有道理,因為商朝人有可能是剛從游牧生活轉為農耕生活,農業技術還不發達,有田不知道該怎麼種。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放一把火,把地面上的草啊,灌木啊都給燒光,然後下種種地,幾年之後地力沒有了,這塊田也就不要了,另外再找一塊地,接著燒,接著種。

他們燒的恐怕不止是草叢和灌木,也燒森林,燒草原,這種燒田種地的方法可流傳了很久呢。原來古人不都是講環保的啊! ——可是,這種說法也未必就對。有人置疑了:從甲骨證據來看,商朝的農業已經很發達了,照理說不應該再普遍採用這麼原始落後的燒田法了。但是,“焚”肯定是要燒點兒什麼的,真是燒田不成? 真是燒田。但是,“田”卻未必就是農田。古文裡常有一個詞,叫“田獵”,這是在說打獵,和種田沒有關係的。 那麼,這就不是說“焚”出一片“田”,而是說“焚”是為了“田獵”了?證據何在? 真有人找出證據了。胡厚宣翻出一片殷墟甲骨,上邊明確寫著“焚”完之後獵獲了多少多少的動物。 古人講過以前的打獵方法,說那時候可不流行拿弓箭射、拿陷阱捉,這些招儿都太原始了,恐怕原始人才這麼著呢,後來人變聰明了,找片林子順風放火,同時安排好人手埋伏在下風處,等野獸被火燒出來就來個一網打盡——弓箭和陷阱的使用說明技術提高了生產力,而順風放火卻說明組織方式提高了生產力。

不過,商朝人打獵能打些什麼呢?河南這地方有什麼動物可打啊? 這就是時代不同了,從殷墟的考古發現來看,裡邊可有不少現代河南人見所未見的動物,按說都該是南方熱帶地區才有的。你恐怕想像不到,當時的河南連大像都有。 羅振玉說,古代黃河流域有好多大象呢,而且從甲骨文來看,當時的人們已經能夠馴養大象了。殷墟出土的東西里還有不少象牙製品,占卜用的骨頭還有特大號的,如果說是牛骨,那牛一定是個成了精的,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像骨。 這讓我想起河南有家出版社,名字很怪,叫“大像出版社”。這名字曾經讓我大惑不解,但也知道這裡邊一定有什麼深刻用意。有一次偶然的機會,見到這家出版社的某位仁兄,我就請教為什麼會起“大像出版社”這個名字。他給了我一個很有震撼力的回答:“因為大像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

後來我在該社的主頁上看到了標準答案: 這“其義有三”當中的第一個意思和我們現在要說的事情有點兒關係。河南古稱豫,如果從殷墟考古來看,還真是和大象脫不了乾系。徐中舒專門研究過這個“豫”字,他倒沒說“'豫'即人與大象”,而是認為“豫”字是由“象”和“邑”兩個字拼起來的,這樣看來,所謂“豫”,就是“盛產大象的地方”。 今天要再想從河南找幾頭大像出來恐怕不容易了,一提大象,人們首先想到的大概會是西雙版納。看來河南曾經就是北方的西雙版納啊,這個概念或許可以搞成個旅遊開發的由頭。 北方的西雙版納,植被繁茂,雨量充沛,氣候溫暖——這可不是我順口瞎說,是真有人研究過的。當年有個德國人叫魏特夫格,研究殷墟甲骨文,專門從氣象角度入手,得出結論說商朝的氣候比現在要暖,而且一年到頭都有降雨——這真讓人難以置信哦,漫長的北方冬天原來竟是後起之事? !

從胡厚宣的研究來看,古代的黃河流域和現代大不相同:首先是黃河的支流很多,這正是孟子這裡所說的大禹治水這段;其次是湖泊遍地,還有地勢低窪等等,反正那時的氣候更像現在的南方,雨也多,河也多,所以大家才那麼發愁水患嘛,要換在現在,事情該倒過來想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