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媒體領導力·領導幹部如何與媒體打交道

第48章 二、突發事件應對中的媒體“新戰略”

當今世界是一個突發事件頻頻發生的時代。媒體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力量,在政府危機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政府與公眾中介的媒體,對危機事件的應對策略成為遏制危機擴散、維護社會穩定的關鍵因素。澳大利亞危機管理專家羅伯特·希斯(Robert.J.Heath)將媒體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的作用概括為:一是提供信息,指導公眾在不同的危機情境中行動;二是增強公眾的危機意識;三是危機發生時警示公眾;四是為危機管理者提供信息,關注利益相關者的情緒,可以理解和分析較大的危機;五是提供有關做什麼、去哪裡、聯繫誰及採取什麼措施的信息,以控制並解決危機。 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在突發事件應對中的媒體“新戰略”主要包括:

第一,啟動機制。突發事件發生後,要立即啟動新聞發布應急機制,成立新聞發布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新聞發布和輿論引導工作;要立即成立工作組,分工負責對外口徑的擬定、新聞發布稿的撰寫、現場記者管理和輿情監控分析等。 第二,掌握情況。一是事件現場指揮中心要安排專人,負責向新聞發布領導小組通報情況和最新動態;二是當地宣傳部門要向上級宣傳部門報告情況,提出新聞發布的初步方案和對外口徑。 第三,打好招呼。關於突發事件等敏感問題的採訪報導,中共中央宣傳部作出過一些明確的規定。各地各部門要及時與宣傳部門溝通,通過宣傳部門招呼各層面的新聞單位遵守新聞紀律,不得擅自採訪報導,做到輿論引導正確,幫忙不添亂。 第四,研究口徑。要立即研究新聞發布口徑,應對媒體和社會的關注。擬定口徑要善於透過現像看本質,防止過分技術化處理而失去對本質的把握,過於追求微觀層面的精準而失去對宏觀層面的把握。特別要突出政府和各級領導幹部的積極作為。

第五,專人發言。在處置突發事件時,各級政府要把新聞發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考慮,在第一時間安排新聞發言人統一向媒體發布信息、接受采訪、接待記者,爭取輿論引導的主動權。 第六,主動溝通。要加強和上級媒體的溝通,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第七,做好服務。要適應我國全面開放境外媒體記者來華採訪報導的新情況,以更加開放、開明的姿態,積極應對境外媒體的關注。 第八,監控輿情。突發事件關注度高,相關輿情錯綜複雜,瞬息萬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建立健全輿情信息監測和交流機制。 第九,擇機發布。突發事件的新聞發布既要講究時效,更要講究時機,在新聞發布問題上,一是要提出時間方案,考慮什麼時候發最合適;二是要提出發布層次方案,考慮由哪個層次的新聞發言人來發布;三是要提出媒體方案,考慮對哪些媒體發布;四是要提出發布形式方案,考慮召開新聞發布會還是發新聞通稿等。對一些特殊事件,還要提出內外有別的發布方案,考慮對國內媒體如何發布,對境外媒體如何發布等。

第十,爭取支持。要通過宣傳部門在第一時間將情況如實上報上級,爭取主管部門的支持。 總之,媒體是社會公器,為公眾行使社會守望的職能。媒體是一種公共資源,理應最大限度地為增進公共福利而發揮最大效益。突發事件應對中的危機傳播,不同於一般新聞的傳播,它是在極大時間壓力下,對不確定狀態作出的“無章可循”的傳播。作為媒體,應該發揮其環境監測功能和社會整合、解釋的功能,負起其應有的社會責任,增加責任感,講究藝術,不斷提高危機傳播的水平。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