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和老爸30年

第9章 爸爸永遠的遺憾

小時候,爸爸聲情並茂地給我和大瑩子講他“文革”前學英語的故事。那時他在中學的外語課是俄語,可他特別想學英語,就決定課餘自學。 “當時想學習啊!找不到書,跑遍全市的書店,終於找到一本《英語啟蒙教材》,給我激動的,當寶貝買下來,回去一看,上面都是中文——早上好,旁邊對應的發音就是'古德毛寧'……好,我就認真地拿著它念:'早上好,古德毛寧;你好,好啊有!'”我和瑩瑩哈哈大笑,爸爸一本正經地補充道,“就這樣的破爛兒,在'文革'中還是禁書呢,平時要藏在床底下——也算是英語書啊!”我和瑩瑩樂得鼻子都冒泡了,差點兒從椅子上摔下來。 讀著禁書“古德毛寧”試圖打通英語世界的爸爸,終於迎來了新時代。

1977年冬天,取消了十年的高考恢復了。消息的公佈是突如其來的,人們感到了一種久違的清新氣息,好像聽到了遠處隆隆作響的春雷聲。可惜的是,從消息公佈到正式考試只有兩個月的複習時間。而有資格參加考試的人,囊括了當年的應屆高中生及“文革”中被耽誤了整整十年的知識青年和社會青年。 570萬人——史上最宏大的規模——參加了高考,爸爸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員。爸爸那時在通縣的一所技術學校教語文,同時擔任學校的團委書記。爸爸講課不喜歡照本宣科,而是慣於用生動的語言講述課本上的知識。當時人們生活閉塞,教師群體素質和後來的有差距,熱愛學習的爸爸,絕對屬於知識廣博、語言幽默的好老師。他的課堂氣氛總是很熱烈,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 “文革”剛過,百廢待興,學校也是一樣,有很多事情都要大家一起動手。爸爸課餘時間帶領他的學生們搞基本建設,修操場、壘院牆,算是個孩子王。哪裡有爸爸,哪裡就有笑聲,哪裡的氣氛就活躍。他的工作有多忙也就可想而知了。高考越來越近,爸爸的同事趁機請長假回家複習,爸爸卻脫不了身,因為他身兼數職。他一邊要上自己的課,一邊做團委的工作,一邊幫其他老師代課,一邊複習高考的功課,忙得他恨不能化身為美猴王讓自己分身七十二變。

高考終於來臨了。漫長的十年,耽誤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也造成各行各業人才的缺失和斷檔。但570萬人參加考試,哪有那麼多大學來容納這些求知若渴的青年啊!只有30萬名額留給那些有機會跨入高等教育殿堂的幸運兒。爸爸這匆匆一戰,成績還是不錯的,由於常年自學,他的基本功比較紮實,考分看上去十拿九穩。 由於事起倉促,整個高考程序很不完善,疏漏混亂在所難免。先是劃了一條最低錄取分數線,而過了這條分數線的人數卻大大超過了當時高校的最大容量。於是有關方面決定在通過分數線的五個人中錄取兩人。這規定可“好”了,五個人裡錄取兩人,又沒有什麼硬件標準,高校這一方想要誰就要誰,那誰不挑自己看著順眼的?各大學本能地願意招收應屆的小高中生而不要那些快三十歲的大齡青年,大批高分高齡考生紛紛被刷掉了。看到比自己分數要低得多的考生陸續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大齡考生的不滿越來越強烈,於是北京市教育局又緊急定出了第二條分數線,規定只要高於此分,大學必須錄取。這第二條分數線比第一條高了許多,絕大多數人只能望分興嘆。爸爸的分數比它只低2分,就是這2分,爸爸與日思夜想的大學失之交臂了。

高考失利後,爸爸回家左思考右分析,決定放棄第二年的高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有時,人算真的不如天算,改革開放發展的迅猛程度竟多次超出人們的預期,這一回爸爸的思想沒跟上趟。第二年,國家為了彌補廣大知青被耽誤的青春,也為了深度挖掘人才,再一次放寬了考生年齡限制,擴大了招生額度,並規定要合理劃定分數線,過分數線者一視同仁。這一年,爸爸的同齡人大批大批地考上了大學,把爸爸勾得心癢難耐,決定再次投入複習。哪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1979年高考開始限制考生的年齡了。它宣告,一個史上罕見的特殊時代終於結束了,從此高考步入了常規軌道。 爸爸的大學夢也隨之結束。他只好通過另外的形式去實現,也寄希望於他的寶貝女兒在遙遠的未來能圓了這個夢。我怎麼能辜負他的期望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