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馮侖管理日誌

第199章 10月1日居住改變中國

馮侖管理日誌 王方剑 962 2018-03-18
“居住改變中國”是一場城市的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財產關係的革命,更是一場觀念(價值觀)的革命,還是社會組織和管理體系的革命。 從深層意義上看,“居住”(房地產)攪動著整個中國社會,並且在社會經濟的劇變中成為“新中國”分娩時的助產師,社會在感受到陣痛的同時也享受著創造新生命的幸福與快樂。居住改變中國,居住創造未來。 2004年,馮侖作為中城聯盟的第二任輪值主席,發起倡導新住宅運動和“居住改變中國”系列活動。 2005年由馮侖出任總策劃,各個房地產“大佬”領銜的《居住改變中國》系列電視專題片面市,香港陽光衛視首播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馮侖認為,“居住改變中國”是一場城市的革命,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是城市化。房地產特別是住宅產業既是城市化創造出來的巨大需求和市場受益者,又是城市化進程的強有力的推動者、建設者和美容師。

“居住改變中國”也是一場深刻的財產關係的革命。據統計,2004年中國城市家庭戶均財產數30萬元人民幣,其中,80%是房產。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首先使大量公職人員和國有企業的管理者成為財產(房產)擁有者,不斷增長的商品房市場又使新興階層成為更大的實物資產(房產)的擁有者。這種私人財產正以每年超過10000億元人民幣的速度快速積累。舉目四望,一個多數人擁有恆產(私產)的財產製度正在形成。 “居住改變中國”更是一場觀念(價值觀)的革命,業主、社區自治、財產權、隱私權等一系列新語彙、新觀念、新價值,伴隨著住房市場化和變革逐漸成為深刻影響甚至決定人們行為方式的決定性力量。由財產權派生出的一系列事關人的生存權與發展權的人權得到從未有過的尊重和保護。錢成為財富,財富變成了私產,人民變成了“公民”,人權就成為公民權利的最好護身符。人權觀念得以大行其道。

“居住改變中國”還是社會組織和管理體系的革命。由於人們可以自由地選擇居住地,擁有自己可以支配的財產(住宅),從此,街道、居委會、小腳偵緝隊面臨轉型,甚至瓦解,而業主委員會、社區自治、基層選舉應運而生,生人聚集而居取代單位宿舍(熟人社會),人際關係模式也從單位管理和人身依附轉變為自由選擇、法律調節和倫理調節。 沒有一類企業能像房地產公司這樣改變中國。讓建築銘刻歷史,以居住改變中國;替天下人行道,為當代人立碑。這就是國內房企的自豪,也是房企的責任,更是房企的光明前途。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