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網絡玄幻 吸血鬼獵人日誌4·華麗妖殺團

第34章 後記

從Jim Morrison 到Bob Marley This is the end,beautiful friend This is the end,my only friend,the end It hurts to set you free But you never follow me The end of laughter and soft lies The end of nights we tried to die This is the end ——Jim Morrison,"The End" 在我最初開始寫作“吸血鬼獵人日誌”這個系列時,我最喜歡Doors的音樂——我寫的第一隻吸血鬼約翰·夏倫,就是以該樂隊靈魂人物Jim Morrison作藍本。

一九九六年的夏天,在剛寫完《冥獸酷殺行》後不久,我到了位於巴黎Pere Lachaise墓園的Morrison墳前——當然我去得太晚了:墓碑上原有那個滿佈塗鴉的Morrison塑像,許久以前已經給人偷走了。 現在我最喜歡的是Bob Marley。我並沒有打算把他也寫成吸血鬼——他所擁有的生命力是不屬於那種黑暗的。或者應該說,吸血鬼永遠是支配者,而Marley天生就是一個解放者。 希望有一天,我能夠到牙買加探訪他的墓地——同時也是他的出生地。 Jim Morrison就像脫離了凡俗一切羈絆,卻發現世界本來就是個最大的囚牢——“No one here gets out alive.”;Bob Marley的歌聲則像迴盪於監獄的廊道之間,提醒我們不要放棄天賦的自由。 Morrison描繪了世界末日前最後的狂喜盛宴,還有宴後頭痛欲裂的虛無失落;Marley則至死都在吟唱人類最初、最卑微也最崇高的理想。假若Morrison是耶穌基督最後晚餐裡的酒,Marley則是那片麵包。

從Morrison到Marley,大概就形容了我這幾年心境與思想的一些轉變。也因為這些轉變,我的《吸血鬼獵人日誌》故事在此作了一個小結。當然這故事還有很多“尾巴”仍未交代,而我也不排除再寫續篇的可能。不過在我構想到更新鮮有趣的歷險之前,獵人要暫時休息了。 在這短短數集裡,也算是建立了一個有效的故事“方程式”,若要繼續生產more of the same thing應該不是很困難。不過這一向不是我想做的事情。李小龍說武術就是honestly express yourself。寫作對我來說也是一樣。 How long shall they kill our prophets While we stand aside and look

Some say it's just a part of it We've got to fulfill the book Won't you help to sing,these songs of freedom Cause all I ever have,redemption songs These songs of freedom Songs of freedom ——Bob Marley,"Redemption Song" 有件事是我最近才發現的:Bob Marley的生日是二月六日。和我同一天。 喬靖夫 二○○三年七月二十三日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