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外國小說 孤獨小說家

第7章 第七節

孤獨小說家 石田衣良 2504 2018-03-18
作家的思考時間和創作時間往往是相互交錯的,一邊修改著即將付梓的校樣,一邊天馬行空地構思著新書的框架。而現在離小說雜誌的截稿日還有足足兩周半,不用像上班族一樣每天早上按時打卡,也不用開會或跟上司匯報,自己想怎麼過就怎麼過。這樣一段輕鬆自在的時光,正是青田耕平覺得作家乃理想職業的原因之一。 如果只對稍作修改,加把勁頂多十天就能搞定,但一想到青友會的作家朋友們,還有忠實讀者椿對自己的褒獎和期待,耕平就覺得這本書說不定真能創造一個奇蹟。於是,在嚴寒肆虐的歲末,他開始認真仔細地修改起這本書來。 對作家而言,成名只需一本好書。耕平執筆十年,親眼目睹了無數剛開始只在出版界小有名氣的作家後來一路走紅的光輝歷程,因此對這一點深諳於心。在小說這個藝術世界裡,作家的成長並不是像爬樓梯一樣一步一個腳印,而是以某一本書為契機突飛猛進的。只需要一本轟動小說或是一個文學大獎,就可以把一個作家以往出版的所有作品炒個火熱,不但作家的知名度大幅提高,而且某種程度上還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當然,作家創作是因為他有創作的慾望,但是要持續創作下去,他人的認同是必不可少的。那些尚未浮出水面的作家們,大概就是在這種創作慾望和期待“奇蹟作品”的信念的驅動下堅持下來的吧。日復一日紮紮實實地創作,總有一天神明會看到的。

但耕平對自己的未來已經不抱什麼期望了。這十年,他不是沒有過夢想,只是當他一次又一次地被關在夢想的門外,所謂夢想本身都已經疲憊不堪了。他懷著一種半放棄半期待的微妙心情,開始進行新書的修改。 二月的第一個星期二,耕平收到了一個厚厚的信封,信封的一角印著“文化秋冬”四個古體字。耕平想,應該是哪個作家的贈書吧,反正不可能是自己的加印版。打開信封,一片湛藍得幾乎要把人也吸進去的天空上飄蕩著幾朵潔白得耀眼的飛機雲的封面呈現在耕平眼前,這是磯貝在《all秋冬》上連載的小說《藍天深處》的單行本。把書拿上手的那一瞬間,三十餘年書齡的愛書者的敏銳直覺告訴他,這一定是本好書。加上這本書,已紅透半邊天的磯貝一定更加氣勢如虹吧,將來這個學生氣未脫的作家會紅到什麼程度呢?

“老爸,今晚吃什麼呀?”小馳做完作業,從房間走出來問道。 耕平把這本簇新簇新的書放在餐桌上,開始準備晚餐。 把豬里脊肉用帶有豆瓣醬辛辣口味的甜味噌醃好後,再燒熱芝麻油慢慢煎透。與這個中式豬排搭配的,是一盤由白蘿蔔、胡蘿蔔、捲心菜、皮紅肉厚的大辣椒混合而成的醋溜青菜。還有一道用切剩的里脊碎肉熬成的湯,撒上一點鹽和醬油,放上幾片蔥葉和老薑。這三年來,耕平的廚藝的確精進了不少。 “老爸,這豬排好好吃喔!” 小馳十歲,正是長身體的黃金時段,食量大得驚人,幾乎跟年近四十的耕平差不多。由此可見,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與孩子的食慾似乎是明顯呈反比的。 (自己反正也沒得長了,但小馳不一樣嘛。)

耕平看著小馳津津有味地嚼著油滋滋的豬排,不知怎的,心裡突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憂傷。 晚飯後,耕平斜躺在沙發上,饒有興趣地讀起磯貝的新書來。陷入了時間倒流困境的主人公在即將返回正常時空時,卻再一次遭遇時間倒流問題——妻子死了。這本書與磯貝以往的風格不同,感情熾烈而又哀傷,細節方面也無可挑剔。這位被冠以“奇才”稱號的年輕作家,以往寫文章常常漫不經心,在驚心動魄的描寫之後措辭卻出奇平靜。但這一次,完全挑不出這種問題。 “老爸,我先去洗澡啦!” 遊思被打斷,耕平抬頭望瞭望牆上的掛鐘。已經九點多了。這時他才猛然發現,不知何時自己竟坐起身來了!剛開始看的時候明明是斜躺著,什麼時候坐起身來的呢。他一邊目不轉睛地看著磯貝的新書,一邊回道:“這本書實在寫得太好啦,我等下再去洗。話說你書包收拾好了沒?”

小馳對這個愛小說如命的父親早已習以為常,他徑自打開冰箱,直接對著嘴“咕咚咕咚”地喝完一整盒牛奶,然後回話道:“收拾好啦!你還是早點兒洗澡吧,別看著看著就看到天亮啦!” 這語氣,跟死去的妻子一模一樣。家人之間,為什麼竟會如此相像呢? “我知道啦!你早點去睡吧。” “好吧好吧,晚安啦。”於是他穿上睡衣,趿著拖鞋“啪嗒啪嗒”地回房睡覺了。耕平又被牽回了書中。 常有記者問耕平:您自己寫小說,也會去讀其他作家的小說嗎?耕平常這樣回答:當然,因為其他作家寫的小說也很有趣嘛。對於把寫小說當作職業這一點,耕平自己也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但對他來說,世上沒什麼比小說更有趣了。 寫作是一個重體力活兒,需要腦力和體力兩面開工,正是因為深知寫作所花費的腦力和體力,讀其他作家的小說才更加有趣。寫得好,會激動得禁不住拍手讚歎;寫得不好,也莫名同情一番,告訴自己將來說不定也會犯同樣的錯誤。創作是一次次沒有安全網的高空走鋼絲,一個專業作家看同行的作品時,不會像業餘讀者一樣因一詞一句就一棒子打死一部作品甚至否定作者的人格,他審視作品的目光更為溫和公道。耕平不禁想到自己,且不說書寫得如何,至少作為一個讀者的確成熟了不少。

開始看《藍天深處》時斜躺著的耕平,看完時卻已不自覺地端坐在沙發上,這就是這本書的魔力所在。此時時針即將指向凌晨一點。 其實剛讀到一半,耕平就意識到,這本書設定的背景幾乎跟自己家的情況一模一樣:在不同的事故中多次喪生的妻子與失去妻子、母親的父子。雖然細節上稍有改動,但總體情況並無二致。 磯貝給這個父子相依為命的故事設置了一個的結局:要擺脫時間倒流的困境救出妻子,就必須讓孩子在未來消失,即使超越了時間的魔咒,生命的總數始終恆定。要妻子,還是要孩子,主人公必須在藍天深處的時間管理室裡作出選擇。而磯貝所作出的選擇,是讓主人公犧牲自我,永遠孤獨地在時間管理室當一個管理員,以保全妻子和孩子。 看完這個故事,耕平感動不已,那是讀完一本好書後豁然開朗的感動。但同時,他的內心也被擾得紛亂不已,其實他也可以構思出這樣的情節,因為無論怎麼理解,這個故事都跟青田家的一模一樣。然而在耕平目前為止的作品裡,沒有一部能與磯貝的這部相比。

耕平端坐在客廳沙發上,茫然若失地望著前方,他努力想抑制內心對這位年輕作家愈燒愈旺的嫉妒,但這一切都是徒勞。與磯貝相比,無論是個人才能、審美品味,還是書籍銷量,他都自愧不如。強忍著滿腔嫉妒之火的燎心之痛,耕平一步一步向浴室走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