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網絡玄幻 天廬風雲5·決戰城巔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瞻之在前

天廬風雲5·決戰城巔 飞凌 6476 2018-03-11
凱曼地域廣博,每一天王國各地都發生著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事情。 在日正十年五月十二日這一天,帝都收到了受命統率近三十萬大軍圍剿聖愛希恩特盟軍的林伯倫公爵飛鴿傳回的一封戰報。戰報中,公爵聲稱對亂軍的包圍圈已然合圍,並不斷向內收縮,亂軍雖然左沖右突仍無法突圍,預計三日之內必能給予困境中的亂軍致命的打擊! 另外,王宮也收到了關於南方聯軍那邊的戰報。林伯倫公爵所獻之計果然有效,行踪詭秘飄忽的聯軍現在像是一腳踩入了泥潭,數日來拖泥帶水地只向帝都前近了不到二百里,也未能與層層包圍中的聖愛希恩特盟軍會合。 看來一切都已經重新納入了凱曼的控制之下,林伯倫公爵的計策實施得十分順利,要不了多久就能解決凱曼本土之危。到那時候,便沒有任何事情能阻擋凱曼征服全大陸的腳步了!

仁明王君心大悅,還是白天就在王宮中開起了奢華熱鬧的歡宴,提前慶祝不久後將要到來的勝利。美酒助興,笑聲和豪語幾乎傳遍了拉寇迪,整個宮廷乃至全帝都的人們都沉浸在對大勝利的興奮和期待中。 在同一天,林伯倫公爵傲然立於一道高崗之上,睥睨前方被重重包圍逼得無路可退的聖愛希恩特殘軍,胸中已開始按捺不住激動地盤算起待到這些殘軍被盡數擊潰後,立下這等大功的他將會得到君王怎樣的封賞。他已是公爵,再往上……便是封王了! 自從發現陷入重圍後,聖愛希恩特盟軍便像是困獸般在包圍圈中左沖右突,企圖拼命撕開一道口子突圍逃生。可手握三十萬大軍的公爵當然不會給他們任何機會。他嚴令手下將領不得妄進,務求穩妥,各路凱曼軍隊不急於追殺敵軍,而是固守各自的位置一步步向內逼壓,收縮包圍圈。聖愛希恩特盟軍雖然拼死而戰,仍敵不過兵力上的差距,平白折損了許多兵將。

兩日之後,盟軍終於不再後退。它似乎也覺悟到再退也逃不出覆滅的命運,索性據守在一座尚可藉到幾分地勢之利的山頭上,顯然是打了魚死網破的主意。 可林伯倫公爵已決意以全殲聖愛希恩特盟軍作為一個漂亮的完結,憑藉這次解救帝國於危難的非凡功勳而封侯稱王,想要取得全勝的意念也不遜於那些已有必死覺悟的盟軍士兵。在他號令下,各路部隊很快便趕來集結於山下,將山頭包圍得連鳥都飛不出一隻。 四面望見自己麾下各支部隊都已調整好最佳的戰斗狀態,公爵猛力向下一揮手,戰鬥的號角立刻鳴響於山谷之間。 “為陛下而戰!”林伯倫抽出佩劍指向前方,縱聲喊道。 “為陛下而戰!” 戰前林伯倫底下的各部部隊都已經傳下話去,以重金和升遷為獎賞激勵戰士在今日一戰中殺敵立功。公爵的吼聲一響,滿山遍野的士兵也轟然應和。

“為陛下而戰!” “為陛下而戰!” 遠處的部隊在聽到喊聲後,也應聲齊吼起來。數十萬人這樣一波波地傳下去,一時間聲震四野,大地也為之震顫,聲勢非凡。 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士兵幾乎同時拔劍出鞘,明亮如雪的刃光瞬間映亮了半壁山河。 風,起了。不知是原本的山風,還是因萬千士兵的動作帶動而起,它在人肉組成的黑森林中奔嘯而過,攜著如冰刺骨、如火囂烈的殺氣,鋪天蓋地地向盟軍據守的山頭卷來。一時間山岳彷彿矮了半截。 旌旗如雲,刀劍如林,三十萬凱曼士兵匯成一股股黑色的泥流,從各條山路向山頂逆捲而上。漫山遍野的喊殺聲中,鮮血漸漸浸染了山上的一草一木。 這一戰的殘酷程度,正如林伯倫公爵當初所預料到的。

無懼死亡的戰士所爆發出的戰鬥力必是驚人的。就算瘦弱傷病的兵士,也能拖上一兩個身強體健的敵人同歸於盡。這幫懷了必死信念的聖愛希恩特盟軍士兵,殺人簡直已經成了他們本能的動作!先是居高臨下地用箭射,箭射光了就地揀起石塊往山下砸。待雙方的距離接近到肉搏階段,便到了整場戰役中最慘烈的時刻。 盟軍士兵的忠心和死戰的意志超乎凱曼人的想像。雖然處於絕對的劣勢,卻沒有一支小隊潰逃,也沒有半個人願意投降。士兵們對凱曼人惟一的動作和回應,就是殺!殺!殺!刀劍砍到豁口、折斷,就用石頭砸!石塊撿光了,就用拳頭打,用牙齒咬!就算是傷重到不能動彈的盟軍士兵,也會奮起最後一絲力氣,抱著一個敵人滾落山淵同歸於盡! 林伯倫公爵從未見過這般慘烈的戰鬥,從未想像過這般頑強的戰士,幾乎每死去一個盟軍士兵,凱曼的軍隊都要付出數倍的代價!

然而,除此之外,公爵總還覺得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大對勁,一顆心總是懸著。 幸好意外並沒有出現,戰局始終傾向於凱曼這邊。雖然代價超出了他的預計,但被包圍的盟軍正不斷地被凱曼軍一股股殲滅。看起來,又沒有什麼異常…… 公爵的疑惑,在他所率的那路兵馬和從另一面過來的自家部隊遭遇時,終於解開了。 三十萬兵馬對上二十萬亂軍,就算這二十萬先前折損了不少,再扣除傷殘無力再戰者,雙方的差距也不是太懸殊。然而這一路殺上山來,竟然這麼容易就和從其他路上山的部隊碰頭,敵軍的數目也未免太少了! 這麼回頭一想,公爵也覺得不對:這一路所殺的盟軍士兵並不算很多,而沿路所見倒在地上的旗號倒是多得異常…… 公爵渾身猛然一震,臉色刷地變得慘白。

糟糕了!被圍殲的盟軍部隊數目太少了,頂多只有幾萬!那麼……其他的人呢?消失的其他十幾萬盟軍,會上哪裡去? ! 扼守北方通往帝都通道的最後要害之地——卡倫要塞距凱曼帝都不過三百里。它原是好幾百年前尚未有凱曼王國時,位於某國邊境的一座要塞。在凱曼王國日漸興盛,佔據了大陸整個中部後,這座要塞便漸漸荒廢。 在這幾個月間,拉寇迪面臨神聖聯盟亂軍反撲的威脅,這座古老要塞又開始重新煥發光彩。在被匆匆修繕過後,卡倫要塞駐進了好幾萬的重兵。不過林伯倫公爵的計劃開始實施後,要塞中駐軍又幾乎都被調往好幾百里外圍剿聖愛希恩特盟軍,要塞再次形同虛設。 然而,這天下午,卡倫要塞上空卻燃起了熊熊戰火。一支十萬人以上的盟軍像是從地裡鑽出來的一樣,忽然出現在要塞之前!要塞中此時不過剩下數千老弱兵士,怎擋得住十萬虎狼之師?據守要塞的凱曼士兵只來得及在要塞陷落之前,在城頭燃起烽火告警。

由此至帝都的近三百里內,狼煙相繼直沖天際,將卡倫要塞為大量敵軍攻破的警訊迅速傳至帝都。 當歡宴中的國王聞聽此事,他手上斟滿葡萄美酒的水晶高腳杯驀地滑脫墜地,砸得粉碎。杯中原本艷紅璀璨的酒漿,如血一般潑灑了一地,隱隱透露出不祥意味。 在日正十年五月十二日之後,大陸上的人們才真正將目光聚集到一個之前一直被忽略了的人物身上。他就是聖愛希恩特盟軍的統帥,同時也是聖愛希恩特承襲了聖王之號的新任國王。 這位聖愛希恩特的三王子意外地從王位之爭中脫穎而出,登基為王時,正是神聖聯盟全境遭凱曼大舉入侵的時候。雖然聖王登基後在國內採取一系列改革舉措,但聖愛希恩特的疆域本就不大,整片東部大陸又亂作了一鍋粥,戰亂頻仍。幾乎每隔三五天就會傳出某個國家覆滅於凱曼鐵蹄下的消息,又有多少人會去留意一國和平變革這樣的小消息?

而在之後神聖聯盟諸國與凱曼混戰期間,聖王毅然放棄死守國土正面對抗日正中天的凱曼,而是保留實力退往海外集結盟友,這無疑是相當明智而極具膽魄的做法。但在當時,黑旗軍的二聖正如明日之星冉冉升起,創造出一次次奇蹟。黑旗軍在各勢力的夾縫中崛起壯大,相比聖愛希恩特只是保守退讓的作為,當然要更引人注目。 直到與南方聯軍、塔思克斯達成盟約,協同聯軍正式反攻凱曼王國,身任盟軍統帥的聖王才開始展現出出眾的軍事才能。 聖愛希恩特作為歷史悠久的魔法古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隨軍帶來的不少魔法師也能和南方聯軍一樣克制住凱曼的魔法力量,盟軍的兵力也和聯軍相差不遠,可以說二者對凱曼作戰的起點是差不多的。而盟軍在攻打凱曼時,能和擁有紀貝姆等人的聯軍齊頭並進,甚至還比聯軍領先二百公里,這本身已足以說明一些事情。

只是這一段時間裡,人們的注意力還是放在陡然大放異彩的聖女身上,而且齊頭並進也遠不如一枝獨秀能喚起人們的注意。所以,一直到現在卡倫要塞被破,聖愛希恩特盟軍無聲無息地逼近到距離帝都不過兩百里之處,人們回頭檢視這位聖王過去的事蹟,才發現他果有不凡之處,此番凱曼栽了個大跟頭,轉眼被人逆轉了形勢,果然有其道理…… 其實以弗里德瑞克的深謀遠慮,他比凱曼人更早掌握了眼下凱曼的時局。正如林伯倫公爵曾在殿上分析過的,凱曼國內調動得到的各路地方守軍加上新徵集的軍隊,兵力可達四十萬上下。這個數目與南方聯軍和聖愛希恩特盟軍兵力的總和相當。 如果真像林伯倫公爵所說的,集結來自神聖聯盟的四十餘萬全部兵力,跟凱曼守軍老老實實地正面作戰,雖然不見得他們就拿凱曼四十萬兵馬沒辦法,總是要耗費相當時間方有可能取勝。可在此同時,西征軍卻是每日都在不停地往凱曼撤返。六十萬西征軍一旦投入凱曼境內作戰,情勢就會徹底逆轉。而就算把塔思克斯派來追擊的援兵算進去,聖王也不指望先前被西征軍打得毫無還手餘地的塔思克斯軍隊能發揮多少戰力。

況且,無論是聖愛希恩特盟軍還是南方聯軍,此時深入敵國國境作戰,物資補給和兵力補充都十分不易,根本沒有本錢跟人家拖延時間。因而,聖王從一開始便排除了在原地停頓,以求與南方聯軍會合這條路。他很明確,此番決定大陸未來的戰事,要么就是速戰速決,要么就是一敗塗地。只能險中求勝! 於是,聖王非但沒有打算和聯軍會合,增加兵力,反倒一口氣捨棄了四分之一的兵力!他把自己麾下二十萬兵馬,劃作兩部分開行動。一部為十五萬機動力最高、戰鬥力最強的主力,由他自己指揮行動;而另一部的五萬兵馬則多為會拖累整體行軍速度的傷病之兵。 與那五萬人分別之前,聖王細細囑咐統領五萬人的將領,要他們此後多打旗號,多設兵營,用各種掩人耳目的手段務必使凱曼人相信盟軍的全部兵力就在這裡了。而此後,這五萬兵馬便在附近打轉,並儘量規避與凱曼的正面交戰。一方面是避免暴露真實兵力,另一方面,也故意誤導凱曼人以為盟軍正在拖延時間,想要和聯軍會合。 而凱曼果然中計,乖乖按著聖王為他們編排的舞步跳了下去。林伯倫公爵動用了國內幾乎全部的兵力來執行他的計劃,十萬兵力牽制南方聯軍,三十萬包圍剿滅盟軍“主力”,其他地方的兵力自然被抽調一空,防守無可避免地鬆懈下來。 於是,一開始就已經悄悄潛出戰區的盟軍主力,便順利地潛往帝都拉寇迪。當林伯倫公爵終於發現所謂的“主力”有詐後,盟軍已經闖過了本來肯定要付出巨大代價才能通過的卡倫要塞。 誠然,這是個相當冷血的計劃。 “果然極具弗里德瑞克能夠眼也不眨地犧牲他人的一貫風格。”在得知事情始末後,曾經吃過三王子不少虧的艾里不由發出如此感嘆。從一開始,承擔最為艱鉅的誘敵任務的那五萬人,就注定了要犧牲。 而這些人的表現,又是決定計劃成敗的關鍵。這五萬人中,只要有一個士兵貪生畏死,又或是憤恨聖王將自己當做犧牲品,而向凱曼人告發的話,聖王的計策便等同於自尋死路。 然而,卻沒有一個人背叛。 這些盟軍士兵非但成功地完成了聖王交付的艱難任務,甚至在使命已經達成之後,面對望不到邊際的敵國大軍也沒有人願意歸降,而是寧願以死相拼,多殺得一個凱曼兵就是為盟軍將來多減少一分壓力。所以,當日那座山頭上的五萬人中,被凱曼生擒的盟軍士兵不過五千,餘者全部以身殉國! 事後打聽到這些情報的艾里,一方面感嘆著自己這邊的南方聯軍也被弗里德瑞克當做吸引凱曼兵力的靶子,等於又被他利用了一回,同時也為他手下軍隊的忠誠程度而慨嘆不已。看來,弗里德瑞克讓人心甘情願為他賣命的功力,也是愈見高明了啊! 而在消息傳揚開去後,無論是弗里德瑞克的深沉智謀,還是這份能令下屬為他效死的本領,都令關注大陸時勢變化之人無不為之動容。與聖劍士、聖女又有所不同,這個純粹憑藉智謀、人格締造奇蹟的文弱男子,更加令人有股高深莫測的敬畏之感。對拉寇迪王宮內的人們來說,這位忽然間聲名鵲起的聖王,簡直和催命的冥王一般無二了。 不露聲色間,聖王已經率領十五萬盟軍將士闖過了卡倫要塞,距離帝都不過三五日路程了!而國內可用的四十萬守軍,卻遠遠被引到了七八百里之外,帝都等於門戶大開,只能靠著最後的八萬餘部隊來抵抗。帝都人也沒忘記,還有七萬征討軍就在拉寇迪附近!征討軍沒理由不抓住這次機會和亂軍合作…… 屆時以二十二萬大軍,對付一座城防薄弱的城池和其中的八萬兵馬,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因而,在得知卡倫要塞被攻破時,仁明王登時如遭雷擊,一時竟難以控制自己的身體。 到底有些一國之君的氣度,從最初的震撼和驚恐中稍微緩過勁來,仁明王開始勉強自己去正視、分析擺在眼前的局勢。奈何所受衝擊過大,他腦中只有一片空白,完全無法進行理性的分析。 “現在凱曼已經處於最危險的態勢了!” 幸好有人替他承擔了思索的任務。眼見歡慶的宴會因為士兵帶來的噩訊而轉眼變得如墳場般死寂,卻沒人站出來主持局面,做出決策,最先冷靜下來的薩拉司坦知道,若不想大家一塊兒死的話,就算又會招來君王的猜忌,此刻自己也非出來不可了。他趨近國王身邊,低聲道: “情況很明顯,憑帝都的城防和兵力是敵不過可能多達二十二萬的亂軍!亂軍三五日內就會趕到,時間緊迫,請陛下即刻做決斷!” 緊迫而低沉的聲音,令六神無主的人不禁想要照著他的話去做。仁明王呆滯的眼珠緩緩轉向他,似乎恢復了些許活力。林伯倫公爵不在,又正值心神混亂的當兒,國王不自覺地恢復了幾分對薩拉司坦的依賴。他呆呆應道:“依愛卿之見,現在該怎麼辦呢?” “無法正面相抗,各軍又不可能及時到援,就只有……”薩拉司坦的聲音壓得更低,“擊其主帥了!那聖王能令部下如此盡忠,可見在亂軍士兵心目中的地位極其崇高。如果他有什麼不測,亂軍軍心動盪,戰力必受影響!我們只要能支撐稍長時日,待各軍趕來救援,便能脫此困境!” “你是說……難道?”仁明王驚疑地抬眼望他,見他肯定地一點頭,神色頓時變得猶豫畏縮,“可是……這危難之際讓他離開身邊……” 仁明王很清楚,有羅炎在身邊,就沒有任何人能取走自己的命。在這危險關頭,正是他派上用場的關鍵時刻。這時候差他去刺殺聖王? ! “如果帝都有失,凱曼舉國民心一散,必將生出大亂!各地若再有分裂叛亂,就算西征軍返回,我們也很難在對抗敵國軍隊的同時鎮壓內亂。那時,王朝數百年的基業就毀於一旦了!”薩拉司坦耐著性子勸道。這些年來窮兵黷武,今年凱曼戰況又不順,國內的政治狀況可穩定不到哪裡去。 “況且,羅炎一去即可回返,那時亂軍應還未到拉寇迪城下,有人行刺陛下的可能性並不大。如果陛下只希望生命無恙,把羅炎留在身邊就是了;但陛下若想坐穩王位,更兼胸懷天下,便需冒這點風險了……” 仁明王固然愛惜性命,也一樣愛權位,否則也不會令全大陸陷入今日的動蕩了。若叫他做乞丐而得享天年,還不如一刀殺了他痛快。因而聽薩拉司坦辯明其中利害關係,他終於首肯。 在七八百里之外,參與包圍清剿的各路凱曼軍團將領在發現盟軍“主力”有詐後,細一推想都明白帝都有難。不久後傳來的烽火訊息,也證實了這一點。此刻他們什麼也顧不得了,全部急吼吼地直往拉寇迪趕回。 林伯倫公爵曾試圖約束各軍團行動,留下幾路軍團牽制南方聯軍。但公爵這次獻了這麼個危及主君的“妙”計,在手下各個將領眼中,他已無異於一棵將倒的大樹,竟沒人再願意聽從他的命令。 幾乎每個軍團將領想的都一樣:國王陛下危在旦夕,自己如果不全力趕回去救駕的話,陛下真的“萬一”了倒也罷了;如果沒事,他日後追究起來,自己不忠的罪名准逃不掉!況且林伯倫公爵瞎指揮,他已是自身難保,再不是好乘涼的大樹。如果光聽他的命令而不趕回救駕,將來陛下辦他的時候沒準就把自己也認作與他一黨,那才叫冤枉! 人同此心,因此也沒人有心思去跟南方聯軍多耗了。消息很快傳到牽制南方聯軍的凱曼軍隊中,這十萬部隊也爭先恐後地掉頭,急行軍趕往帝都救援。艾里這邊倒一下子輕鬆了下來,便也拔營從從容容地開赴帝都。 老實說,艾里以前猜想過許多次如何帶聯軍殺向帝都的情形,從未想到竟然是這樣:簡直跟童子軍玩行軍遊戲一般,毫無緊張感,也不需要血腥廝殺,邁開大步往前走就是了! 更荒謬的是,路上聯軍曾跟同樣趕往拉寇迪的凱曼軍不期而遇。雙方相互戒備了一陣,最終還是沒動手,和平地共同度過了那段旅程……究其原因,聯軍是不想在到達拉寇迪前被無謂的戰鬥消耗軍力;而那支凱曼部隊,一則兵力不及聯軍,二來也擔心因為交戰而延遲抵達帝都的話,會不會成為對國王陛下不夠忠心的證據。 不過艾里似乎天生勞碌命,並沒有福分享受這場春遊般的行軍。頭一天他就收到了一封戀血鴛的傳書,不得不遺憾地中止了這難得悠閒的假期。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