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人性的優點

第28章 克服失眠的五個技巧

人性的優點 卡耐基 2500 2018-03-18
如果你經常沒有辦法入睡,那是因為你“說”得讓自己得了失眠症。 如果你睡眠不好的話,那你一定很憂慮吧?然而你也許不知道,國際知名的大律師撒姆爾·安特梅爾一輩子沒有好好睡過一天。 他上大學時,最難受的是兩件事:氣喘病和失眠症。他這兩種病都很嚴重,幾乎沒辦法治好。於是他決定退而求其次,失眠時不在床上翻來覆去,而是下床讀書。 結果,他在班上每門功課成績都名列前茅,成了紐約市立大學的奇才。 他當了律師以後,失眠症仍困擾著他,但他一點也不憂慮。他說:“大自然會照顧我。” 事實真的如此,他雖然每天睡眠很少,健康狀況卻一直良好,他的工作成績超過了同事,因為別人睡覺的時候,他還是清醒的。 他在21歲的時候,年薪已高達75 000美元。 1931年,他在一樁訴訟案中得到的酬金是歷史上律師收入的最高紀錄:100萬美元。

但失眠症仍沒辦法擺脫。他晚上有一半時間用於閱讀,清晨5點就起床。當大多數人剛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他一天的工作差不多已經做完一半了。 他一直活到81歲,一輩子卻難得有一天睡得很熟。但他沒有為失眠而焦慮煩躁,否則他這一輩子早就毀了。 我們的一生有1/3花在睡眠上,可是沒人知道睡眠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只知道睡覺是一種習慣,是一種休息狀態。但我們不清楚每個人需要幾個小時的睡眠,更不清楚我們是不是非要睡覺不可。 也許難以令人置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名叫保羅·柯恩的匈牙利士兵,腦前葉被子彈打穿。傷癒後,他再也無法睡眠,而且不覺得困倦。 所有的醫生都說他活不長了,但他卻證明醫生的話是沒有道理的,他找到一份工作,健康生活了許多年。

有時他會躺下閉目養神,卻從來不能進入夢鄉。 他的病例是醫學史上的一個謎,也推翻了我們對睡眠的許多傳統看法。 睡眠時間可能因人而異。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亞每晚只睡5個小時,而柯立芝總統每天卻要睡11個小時。 為失眠而憂慮所產生的損害遠遠超過失眠本身。我的一個學生伊拉·桑德勒,就幾乎因為嚴重的失眠症而自殺。 下面是他的故事: 最初我睡眠很好,鬧鐘都吵不醒,結果每天早上上班都遲到。老闆警告我:如果再睡過頭,就小心丟了差事。 我的一個朋友向我建議,在睡覺時把注意力集中到鬧鐘上,結果那該死的滴答滴答的聲音纏著我不放,讓我整夜睡不著,翻來覆去,焦躁不安。 到了早晨,我幾乎不能動了。就這樣我一直受了兩個月的折磨,我想我一定會精神失常了。有時我會走來走去轉上幾個鐘頭,甚至想從窗口跳出去一死了之。

最後我找了一位醫生。他說:“伊拉,我沒有辦法幫你的忙。如果每天晚上上床之後不能入睡,就對自己說:'我才不在乎睡得著睡不著,就算醒著躺一夜,那也能得到休息。'” 我照他的話去做,不到兩個星期就能安穩入睡了。不到一個月,我的睡眠就恢復了8小時,精神上也沒有痛苦了。 使伊拉·桑德勒受到折磨的不是失眠症,而是失眠引起的焦慮。 芝加哥大學教授山尼爾·克里特曼博士,是睡眠問題的專家。他說那些為失眠憂慮的人通常獲得的睡眠比自己想像的要多得多。那些對天發誓說“昨晚眼睛都沒閉一下”的人,實際上可能睡了幾個鐘頭。 舉例來說,19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斯賓賽,到老年仍是獨身。他住在寄宿宿舍,整天都在談論自己的失眠問題,弄得別人煩得要命,他甚至在耳朵裡帶上耳塞來抵禦外面的吵鬧,有時甚至靠吃鴉片來催眠。

一天晚上,他和牛津大學教授塞斯同住旅館的一個房間,次日早晨斯賓塞說他整夜沒睡著,其實塞斯才一宿沒合眼,因為斯賓賽的鼾聲吵了他一夜。 要想安穩地睡一覺的第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要有安全感。大衛·哈羅·芬克博士曾寫過一本書,叫做《消除神經緊張》,提出和自己身體交談的方法。 他認為,語言是一切催眠法的主要關鍵。如果你要從失眠狀態中解脫出來——你就對你身上的肌肉說:“放鬆,一切放鬆。”眾所周知,肌肉緊張時,你的思想和神經就不可能放鬆。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入睡的話,就必須從放鬆肌肉開始。然後,為了同樣的理由,把幾個小枕頭墊在手臂底下,使自己的下顎、眼睛、手臂和雙腿放鬆,我們就會在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之前入睡了。

另外一種治療失眠的有效方法,就是使你自己疲倦。你可以去種花,游泳、打網球、打高爾夫球、滑雪……這是名作家德萊塞的做法。他當年還是一個為生活掙扎的年輕作家時,也曾經為失眠憂慮過。於是,他到紐約中央鐵路去找了一份鐵路工人的工作。 在做了一天打釘和鏟石子的工作之後,就疲倦得甚至於沒有辦法坐在那裡把晚飯吃完。 假如我們十分疲倦的話,即使我們是在走路,大自然也會強迫我們入睡。 當一個人完全筋疲力盡之後,即使在打雷或戰爭的恐怖和危險之下,也能安然入睡。 著名的神經科醫生佛斯特·甘乃迪博士告訴我說,1918年,英國第五軍撤退時,他就見過筋疲力盡的士兵隨地倒下,睡得就像昏過去一樣。 雖然他用手撐開他們的眼皮,他們仍不會醒來。他們所有人的眼球都在眼眶裡向上翻起。 “從那以後,每當我睡不著的時候,就把我的眼珠翻成那個樣子。我發現,不到幾秒鐘,我就會開始打哈欠,睡意沉重,這是一種我沒有辦法控制的自動反應。”

從來沒有一個人會用不睡覺來自殺。不論他有多強的控制力,大自然都會強迫一個人入睡。我們可以長久不吃東西、不喝水,卻無法不睡覺。 亨利·林克博士是心理問題公司的副總裁,他曾經和很多憂慮而頹喪的人談過。在《人的再發現》一書中的《消除恐懼與憂慮》一章裡,他談到他曾對一個一心想自殺的人說:“反正你是要自殺的,那你至少也要像個英雄——繞著這條街跑到你累死為止吧。” 他果然去試了,不只是一次,而且試了好幾次。每一次都使他覺得好受一些。到了第三天晚上,林克博士終於達到他最初想要達到的目的——這個病人由於身體疲勞(在肉體上也放鬆了)使他能睡得很沉。後來他參加了一個體育俱樂部,參加各種運動項目,不久就想要永遠活下去了。

所以,要想不被失眠困擾,不為失眠症而憂慮,請記住下面五條規則: (1)如果你實在無法入睡,起來工作或看書,直到你有睡意為止。 (2)從來沒有人因為缺乏睡眠而死。 (3)使你入睡的最好辦法之一就是祈禱。 (4)保持全身放鬆,看一看《消除神經緊張》那本書。 (5)使你自己的體力勞累到疲倦的程度,這也是一種很有用的方法。 請記住消除疲勞、精力充沛的第五個技巧: 運用五條規則克服失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