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易中天中華史02·國家

第34章 四、甲骨文與青銅器

殷商文明,詭異而絢爛。 詭異絢爛的殷商文明,青銅鑄就,甲骨繪成。 的確,正如羅馬最寶貴的遺產是基督教和羅馬法,殷商最偉大的發明是青銅器和甲骨文。漢字,確實是一種神奇的符號。 神奇也不奇怪,因為它原本就是“通神”的。通神在古代,是一件大事。溝通的對像有兩個,神和祖宗;方式則有兩種,占卜和祭祀。占卜用龜甲獸骨,這就有了“甲骨文”。 祭祀用青銅禮器,這就有了“鐘鼎文”。後來還有刻在石頭上的,則叫“石鼓文”。但無論甲骨、鐘鼎、石鼓,都通靈,既通神靈,又通心靈,是我們民族的“通靈寶玉”。 難怪古人說,漢字發明出來時,天上要下小米,鬼要在晚上哭個沒完。 對不起了,鬼們! 事實上,人類作為萬物之靈,必定是“創造符號的動物”。只不過,我們民族創造的符號,天然地就有一種卓異的風格。它是實用的,卻又有藝術的品

味和審美的意味。甲骨文樸拙勁挺,鐘鼎文雄健詭譎,石鼓文厚重恣肆。那裡面,有篳路藍縷的草莽之氣,開天闢地的英雄之情,以及初生牛犢的沒心沒肺。從商到週,都如此。 這是一種“童年氣質”。 同樣的氣質也體現於青銅器,這是商人的拿手好戲。夏雖然有黃銅也有青銅,但商掌握的冶煉技術顯然水平更高,這才把夏人請下了T型台。因此他們的貓步,肯定走得銅光閃閃,鏗鏘有力,極盡炫耀之能事。 炫耀什麼? 英武、富有、權威。 承擔了這個任務的是兵器和禮器。兵器是殺人的,禮器則是嚇人的。所以他們的青銅禮器上,滿是妖魔精怪、牛鬼蛇神、魑魅魍魎,比如有頭無身的食人怪獸“饕餮”,一頭兩身的怪蛇“肥遺”,一隻腳的“夔”和兩隻角的“虯”,全都面目猙獰形象恐怖,不是“殺人不眨眼睛”,就是“吃人不吐骨頭”。

是的,獰厲。但同時,又天真。如果說,面對仰韶文化的彩陶,我們呼吸到的是潮乎乎的生命氣息;那麼,殷商青銅禮器給人的感覺,則是殺氣騰騰又嬉皮笑臉。其中有粗野,有蠻橫,有霸氣,有威嚴,也有頑皮和搞笑,甚至“某種真實的稚氣”,因為那畢竟是我們民族童年的作品。 只不過,這個兒童堪稱“頑劣”。 這沒辦法。歷史從來就不會在脈脈溫情的牧歌中進展,反倒經常得踏著千萬俱屍體前行。李澤厚的這個觀點,一點都不錯。 殷商文明,注定只能是。 他們後來葬身火海,也不奇怪。
註釋: 和《左傳》,甚至能夠解讀商周的卜辭和銘文,這就是漢字的功勞。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