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微歷史:1911-1949民國圈子

第21章 最後的貴族:唯美詩人邵洵美的圈子

邵洵美為人熱情、慷慨,常說的一句話是:“鈔票用得光,交情用不光!”邵因此結交了很多朋友,有人說邵結交了上海灘除左翼作家以外的所有文學家和藝術家,其實,邵幫助過的左派朋友也有不少:丁玲、鬱達夫、夏衍、老舍等,有一些交情的則更多。 綽號:孟嘗君、賭國詩人(自稱) 出身:上海名門望族,富家公子 生卒年:1906年~1968年5月5日 畢業學校:南洋路礦學校,劍橋大學 身份:唯美主義詩人、出版家、文壇活動家 婚戀:娶表姐盛佩玉,曾與美國女作家項美麗同居 名言:鈔票用得光,交情用不光 自述:你以為我是什麼人?是個浪子,是個財迷,是個書生,是個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英雄?你錯了,你全錯了;我是個天生的詩人

盛佩玉(1905~約1988),出生於上海灘第一豪門,晚清重臣、紅頂商人盛宣懷的孫女,與邵洵美是表姐弟結為夫妻。 馬相伯(1840~1939),江蘇人,復旦大學創始人、首任校長,學生中有蔡元培、於右任、邵力子等。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現代最重要的詩人之一,名作《雨巷》,因稱“雨巷詩人”。 施蟄存(1905~2003),作家、學者,曾與魯迅筆仗,有“洋場惡少”之惡諡。 蘇青(1914~1982),浙江鄞縣人,民國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結婚十年》等。 曹聚仁(1900~1972),浙江浦江人,作家、學者、記者。
⊙邵洵美為人熱情、慷慨,常說的一句話是:“鈔票用得光,交情用不光!”邵因此結交了很多朋友,有人說邵結交了上海灘除左翼作家以外的所有文學家和藝術家,其實,邵幫助過的左派朋友也有不少:丁玲、鬱達夫、夏衍、老舍等,有一些交情的則更多。

⊙《文藝茶話圖》好比是20世紀30年代上海文壇的集體照,眾多名家圍坐一堂,品茗座談,其中的人物有:邵洵美、茅盾、鬱達夫、林語堂、老舍、張資平、冰心、白薇、洪深、傅東華、魯迅、巴金、周作人、鄭振鐸、沈從文、杜衡、張天翼、魯彥、施蟄存、凌叔華、徐霞村、穆時英、劉吶鷗、葉靈鳳、高長虹、田漢、丁玲、劉半農、徐志摩、蔣光慈、彭家煌。 ⊙邵家總是賓客滿座、好友如雲,鬱達夫說邵家是“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畫家魯少飛畫了一幅《文藝茶話圖》,在三四十位上海名人中,邵坐在中間,儼然主人,人稱邵是“孟嘗君”。 ⊙邵洵美身世顯赫,祖父邵友濂做過清朝的上海道台,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母親是盛宣懷的女兒,妻子是自己的表妹、盛宣懷的孫女。邵在英國留學時,和謝壽康、徐悲鴻、張道藩四人結拜為兄弟。邵常接濟窮兄弟徐悲鴻,花錢從來不放在心上,卻批評徐沒有才氣,只是“國外三流畫家”。

⊙朋友回憶:邵洵美的書房裡擺放著估價五千金以上的希臘女詩人沙弗像真跡,用20萬鎊在倫敦拍來的史文朋的手稿,用羊皮紙裝訂的波德萊爾的第一版,和結拜大哥徐悲鴻描繪巴黎酒吧“紅磨坊”即景的帆布油畫。 ⊙章克標說邵洵美有三種身份:一是詩人,二是大少爺,三是出版家,“他一生在這三個人格當中穿梭往來,盤回往復,非常忙碌,又有矛盾,又有調和,因之,他這個人實在是很難以捉牢的,也就是很難以抒寫的”。 ⊙1927年,邵洵美與表姐盛佩玉結婚,婚禮在卡爾登飯店舉行,盛況空前。證婚人是馬相伯,鬱達夫、徐志摩、陸小曼、劉海粟等都來祝賀。他們的結婚照登在《上海畫報》封面上,冠以“留英文學家邵洵美與盛四公子侄女佩玉女士新婚儷影”,配發專文介紹,一時成為上海灘的時髦話題。

⊙邵洵美是詩人,出版過多種詩集,編過詩刊,還用英語寫詩。但有人對邵的詩人身份憤憤不平,說:“如果邵寫的是詩,那麼我們寫的就不是,如果我們寫的是詩,那麼邵寫的就不是!” ⊙邵洵美在劍橋讀書時,一天,一個陌生青年敲開邵的門,說自己是大使館介紹來的,想藉一些錢,邵當即爽快地掏出200法郎送給來人。此事在留學生中傳開後,人稱“活銀行”。 ⊙1918年6月,復旦大學創辦人馬相伯在一個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說:“現在世道日衰,人心不古,教會和軍政府都是強盜,一天到晚地搶。春光一刻值千金,你們多少春光被他們搶去了!……” ⊙邵洵美和徐志摩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富公子,都是美男子,年輕時都留學英美,都是詩人,性格上也極相似。邵初到英國時,徐悲鴻等一見,便說邵很像徐志摩。邵去逛舊書攤,攤主老頭說“有個要翻譯《拜倫全集》的中國人長著和你一樣的面貌”。徐志摩也聽說了很多邵的故事,說有那麼一個人和自己很像,有一天,兩人在路上遇上了,徐親熱地拉著邵的手說:“弟弟,我找得你好苦!”

⊙解放後,邵洵美被關進監獄,和胡風派的賈植芳是難友。邵向賈訴苦:“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說我是'捐班',是花錢僱人代寫的,這真是天大的誤會。”邵說自己的文章雖然寫得不好,但實實在在是自己寫的。 ⊙1931年,胡也頻被國民黨特務秘密逮捕,沈從文來找邵洵美幫忙,邵當即給國民黨上海市黨部主任劉健雄打電話,要求保釋,劉不答應,兩人爭執很久,最後,劉向邵說出了真相:胡已經被秘密處決。邵又要來處決時的照片,給沈從文看,又送了一千元錢給丁玲(丁是胡的女朋友)。 ⊙馬相伯早年和袁世凱在朝鮮相識,馬是朝鮮國王的政治顧問,袁只是駐朝清軍的下級官吏,袁曾向馬請教升遷之事,馬半開玩笑說,只要厚賂宦官,結納親貴,便可越級提拔。袁如法炮製,果然官運暢通。袁問:“先生既然認識如此透徹,為何不為自己經營一下呢?”馬回答說:“我是只會說不會做,所以未免終為書生也!”

⊙“出名要趁早”,葉靈鳳20歲時寫下了一鳴驚人的《女媧氏之遣孽》。穆時英18歲“成為風格老練的作家”,20歲開始出版小說集,到23歲時已基本終止了小說生涯。施蟄存23歲寫出小說《元上燈》,被沈從文列為最好的五篇海派作品之一。黑嬰(張又君)19歲以《帝國的女兒》而出名。徐霞村22歲時出版了一生唯一的小說集。張愛玲24歲出版。蘇青26歲發表了著名的《結婚十年》;徐訏28歲寫出《鬼戀》,但已經被認為是一個出名晚的“痛苦的例外”了。 ⊙洪深出洋留學,專攻戲劇,為中國第一個戲劇專業的留學生。當其留學歸來時,祖母問他在外國學了些什麼,他說“學做戲”,祖母大失所望,嘮叨道:“大好男兒,為何學做戲子?”

⊙早前,胡也頻被捕入獄時,女友丁玲去給他送鋪蓋,在被子上枕頭上灑滿法國香水,香氣撲鼻,又送了一個很漂亮的大蛋糕去。自然,蛋糕被同囚犯人們一搶而光,被子則被狠狠地嘲笑了一番。 ⊙女作家白薇將自己與情人楊騷的情書結集出版,此舉引起軒然大波,李石岑憤憤不平,逢人就說:“要是我和白薇一起出情書集,我的頁碼恐怕比現在楊騷的頁碼要厚得多!” ⊙女作家中,圈子和圈子的分界其實比男作家之間更明顯,張愛玲說:“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 ⊙1927年4月,邵洵美的老朋友劉紀文出任南京特別市市長,邀請邵去當秘書。邵只乾了三個月就棄官而回,覺得自己不是塊當官的料,並發誓一輩子再也不當官。

⊙“雨巷詩人”戴望舒,喜歡上了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年,苦追了很長時間都沒追到。有一次,戴望舒把情書誤當做詩稿寄了給報社,卻把詩稿寄給了施小姐。報館接到這封情意綿綿的情書後,照常刊登了出來,施小姐又羞又感動,終於答應了戴的追求。 ⊙20世紀30年代初,上海文壇出現了一個新感覺派,代表人物有穆時英、劉吶鷗、施蟄存。穆時英自己的生活也是“感覺派”的,二十來歲時他在舞廳裡迷戀上了一個大他六歲的舞女仇佩佩,展開瘋狂的追求,從上海追到香港,最後娶了她。 ⊙1927年,劉吶鷗和比自己小七歲的穆時英初識,這一年穆15歲,地點是舞廳,話題是關於女人和婚姻。劉告訴穆:“你一結了婚,地獄的門就在你身後關上了。”據說劉給妻子挑選的衣服、胸罩和皮鞋,根本不用試穿,尺碼絕對正好。

⊙女作家項美麗和邵洵美曾經有過一段較長時間的愛情,1946年,邵在美國見到項美麗,項的丈夫鮑克瑟對邵說:“邵先生,你的這位太太我代為保管了幾年,現在應當奉還了。”邵笑著回答:“我還沒有安排好,還得請你再保管下去!” ⊙劉紀文是國民黨政權的南京市第一任市長,1928年,劉的夫人花25元買了一雙絲襪,此事被新聞記者爆料後,胡漢民、吳稚暉等一幫元老竟然就此事在立法院會議上對劉市長提出彈劾。 ⊙劉吶鷗年輕時長期出入於舞廳、咖啡館、電影院之類的地方,有“舞王”之稱。有人對劉說:“你和穆時英很相像,真是一對雙子星。”劉回答:“我和穆時英最大的區別就是,他的小說寫得比我好。” ⊙張資平宣布退出創造社,有人評論說:這是張資平“舍國為家”,“張資平是有了家主婆和幾個小孩子,自然受著生活的束縛,不能跟著馮乃超、朱鏡我、李初梨諸人去搖旗吶喊和開什麼布爾什維克的秘密會議”。

⊙老舍在倫敦過得相當寂寞,他後來回憶說:“據我看,一個人即便承認英國人有許多好處,大概也不會因為這個而樂意與他們交朋友……儘管在倫敦或其他地方住上十年八載,也未必能交上一個朋友。”正是由於這種寂寞的逼迫,年近三十的老舍開始寫起了小說。 ⊙老舍和許地山在國內時就認識,在倫敦又遇上,走得更近了,有時候兩人站在路邊也能聊上三四小時。許討厭英國,老舍回憶說:“他有時過火地厭惡外國人,因為要批判英國人,他甚至於連英國人有禮貌,守秩序,和什麼喝湯不准出響聲,都看成是愚蠢可笑的事。” ⊙曾今可為了賣自己新出版的小說《愛的三部曲》,詭稱出版前,書稿曾被女友搶去,怒擲於法國公園水池中,幸虧打撈及時,這部作品才得以存活下來……消息一經記者放出,讀者紛紛去搶購,短時期內連印三版。 ⊙20世紀30年代,據傳郭沫若的稿費標準達到了千字十五元;林語堂主編,每個月可得三百五十元,主編《人間世》,每月有五百元;張資平每天可以寫一萬字,按平均千字六元算,每月可收入一千八百元,外加出書的版稅收入,每月可到三千元。 ⊙詩人戴望舒愛上了施蟄存的妹妹,苦戀八年而分手,戴很沮喪,穆時英安慰他說:“施蟄存的妹妹算得什麼,我妹妹要比她漂亮十倍。”不久,戴望舒就和穆家妹妹戀愛、結婚了。 ⊙曾今可做刊物主編時,以喜歡發表女文藝青年的文章而聞名,所以經常有男文藝青年為了賺點稿費,就起一個嬌滴滴的筆名去投稿。 ⊙曾今可有一回宣稱要退出文壇,在報上登了個啟事,說“我將在英雄們的勝利笑聲中悄悄地離開”。有人同樣在報上登啟事,嘲笑說:“驚悉曾詞人決意要離開這文壇,我整整哭了三天三夜,痛惜於我們文壇上這個不小的損失,我們曾詞人不但道德高,人格也好,他對於我們的造謠誣衊一概置之不理,這是多麼偉大的人格和道德啊!” ⊙20世紀40年代,女作家蘇青、張愛玲很火,蘇青的小說《結婚十年》被拍成電影后,據說蘇青從每張電影票中提成百分之五;張愛玲約稿多,價碼極高,可達千字六萬元! ⊙有人排了一個上海女作家財富榜,當時的排名是:首富蘇青,第二名張宛青,然後是潘柳黛。 ⊙蘇青的父親是上海一家銀行的經理,家庭富裕,蘇青小時候有家庭教師教她英語、音樂和舞蹈,一家人經常外出應酬、兜風、吃西餐。父母希望把女兒培養成未來的公使夫人,但像個野丫頭跟下人們打成一片的蘇青,顯然讓父母失望了,母親嘆息著說:“這孩子實在是沒有當公使夫人的福分!” ⊙蘇青和周楞伽在報紙上“對罵”,週罵甦的《結婚十年》和是“滿紙風流寡婦、兩顆櫻桃,大膽老面皮,肉麻當有趣”,並爆料說蘇州有書店貼出廣告,把她的作品稱為“科學的性史”。 ⊙曹聚仁加入到“京派”、“海派”的戰火圈中,大罵:“一成為文人,便無足觀,天下烏鴉一般黑,固無間乎京派與海派也。”不料此論一出,便被人嘲笑為“烏鴉博士”,“生成了一張不吉利的嘴,和一副熱火般的心腸”,文壇一有什麼是非之事,他都要去插一嘴。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