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微歷史:1911-1949民國圈子

第17章 剪不斷,理還亂:鴛鴦蝴蝶與南社的圈子

魏紹昌在《我看鴛鴦蝴蝶派》裡將這派的代表作家,分成“五虎將”和“十八羅漢”。 “五虎將”是徐枕亞、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鵑、張恨水。 1909年底,柳亞子、陳巢南、高天梅等發起成立“南社”,南社標榜氣節、抨擊時政、鼓吹民族革命,在當時大放異彩,開一時風氣。 曾用名:劉伴儂 出生地:江蘇江陰 生卒年: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 畢業學校:中學學歷,後留學法國巴黎大學 身份:鴛鴦蝴蝶派作家、北大教授、文學家、語言學家 主要成就:新文化運動的健將 得意之作:流行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詞作者(曲作者為趙元任) 爭議:做北大教授時沒有文憑,被人看不起;以教授身份為名妓賽金花寫傳記出書

包天笑(1876~1973):曾用名天笑、拈花,江蘇蘇州人,報人、小說家,著有《釧影樓回憶錄》等。 張恨水(1895~1967):江西廣信人,章回小說大家、通俗文學大師,著有、、《啼笑姻緣》等。 林紓(1852~1924):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清末民初的著名文學家、翻譯家。 柳亞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稼軒,號亞子。近代著名舊體詩人,創辦並主持“南社”。著有《磨劍室詩詞集》、《磨劍室文錄》、《柳亞子詩詞選》。 葉楚傖(1887~1946):江蘇吳縣人,著名的南社詩人,政治活動家。著有《世徽堂詩稿》、《楚傖文存》,以及小說《古戌寒笳記》、《金閶之三月記》等作品。

⊙“鴛鴦蝴蝶派”的說法,據說是由劉半農先叫起來的。 1920年初,劉半農赴英留學,臨行前,上海灘的老朋友們為他餞行,都是以前同在《禮拜六》、等報刊寫小說的人,席間行酒令,背誦的都是卿卿我我的舊詞藻。劉半農忍不住了,說:“真是鴛鴦蝴蝶小說。”再經報紙一渲染,“鴛鴦蝴蝶派”便由此定名。 ⊙魏紹昌在《我看鴛鴦蝴蝶派》裡將這派的代表作家,分成“五虎將”和“十八羅漢”。 “五虎將”是徐枕亞、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鵑、張恨水。 ⊙1933年冬、1934年春發生了一場“京海之爭”,但被認為是海派作家的人,都不認為自己是海派,鴛鴦蝴蝶作家也不承認自己是鴛鴦蝴蝶作家。包天笑直到晚年還為自己的身份叫屈。

⊙包天笑一直不算富裕,四十多歲時遇到一位相士陳梅生,陳曾經給邵飄萍和徐樹錚相過面,說邵眉太濃,有煞氣,徐眉倒掛,作豬形,都不得善終,後來果然。陳說包可以發財,包問大概能發多少,陳答:“可以得百萬。”後來國民政府崩潰那兩年,通貨膨脹很厲害,包的一篇文章的稿費就可以到一百萬,但到底不曾發過財。 ⊙戊戌變法後有一年,譚嗣同的著作《仁學》在日本出版,但在國內買不到,包天笑便找到商務印務館經理夏瑞芳,說明這是禁書,自己想印一千冊拿去賣,問夏敢不敢。夏答說沒關係,只要“版權頁不印出印刷廠的名號就行了”。 ⊙《晶報》、《金剛鑽》、《福爾摩斯》和《羅賓漢》,被稱做上海小報界的“四大金剛”,其中《福爾摩斯》最擅長“揭黑”,刊發所謂內幕消息,因此惹來很多是非糾紛,主編為此經常東躲西藏,以免被人打被人搶。

⊙20世紀20年代,上海灘興起了很多遊樂場,如“大世界”、“新世界”之類,並各自出版小報,為自己爭攬人氣,因而上海很多文化人都曾參與其中,周瘦鵑、包天笑、王小逸等都曾經幫人編過遊戲場小報。還有一些人更是以編遊戲小報為專職,被嘲笑為“把大世界當做他們唯一的排泄場所”。 ⊙上海活躍著一支通俗文學寫作大軍,市場需要什麼,他們就寫什麼。 20世紀30年代舞廳普及時,寫舞稿、捧舞女便成為文人的一大工作,不少通俗海派文人就是寫舞稿出身的。後來電影興起時,寫劇本便成了海派文人的一大熱鬧工作,包天笑、周瘦鵑等甚至應聘為專職編劇。 ⊙1931年,上海某報登出一篇《黃浦灘戀愛專門大學簡章》,列出各種必修選修課程,包括:戀愛自由學、亂交學、裝飾學、裸體跳舞學、射雉指南、雀戰必勝術、撲克妙訣、模特兒學、眉來眼去訣、徒手操法、吹牛學、拍馬術、花柳指南、捧角學、詩謎學、媽虎學、曲線美研究、中西社交學史、男女心理學、中西音樂等。

⊙民國通俗小說作家常以高產著稱,可以同時開弓寫幾部連載小說。陳亮曾經一天為七家報紙寫長篇連載小說,王小逸最多的時候同時為十家報紙寫長篇小說,像周瘦鵑、包天笑等人的高產也都是眾所周知的。 ⊙張恨水有“中國大仲馬”、“民國第一寫手”之稱,老舍稱他是“國內唯一的婦孺皆知的老作家”。 ⊙張恨水名聲大,小說搶手,但從不耍大牌,稿德極佳,不拖稿,不亂提要求,在報上連載五年零四個月,中間只在他女兒因病夭亡的那次,停過一天,除此再無間斷。 ⊙鴛鴦蝴蝶派作家陳蝶仙中途棄文從政,給人做幕府,但很快就受不了官場生活,仍然回來寫小說。劉山農是辛亥革命中蘇州起義的前敵參軍參謀、總軍需兼秘書長,是軍界前輩,後來不願做官,改名天台山農,開始寫小說、做編輯。林屋山人早年做過袁世凱的秘書,後來也棄政從文,在上海辦報紙。畢倚虹在清朝做官至兵部郎中,民國後放棄做官,進了一家報紙做編輯,自己寫小說。

⊙林紓寫小說、翻譯外國小說,產量極高,因此有人稱他家是“造幣廠”,林紓則自稱是“磨坊”,意思是“驢子下磨坊磨粉,一天不磨,即須挨餓”。原來林家人丁興旺,本身有七子五女,又有親友的孤兒七八人,很長一段時間,這些人都靠著林紓的稿費來生活。另一種說法是:林紓喜歡豪賭,輸得多了,就不得不拼命幹活。 ⊙蔣介石、宋美齡去看望張恨水,張客氣接待,臨走時,卻只招呼用人送他們出門。張學良請他做文化顧問,不用上班,月薪一百大洋,張恨水卻以“君子不黨”婉拒。 ⊙包天笑回憶加入南社時:“這個南社的組織,既無社址,也沒有社長,每逢開會,不過聚幾個文藝同志聚餐會談而已。到了後來,社員漸漸多起來了,每年有一次大會,但仍然是聚餐性質……有朋友介紹,說某君願入南社,說出他的姓名履歷來,大家都讚成。也有某君某君,我們要邀他入社,只要某君答應了,便算是社員。”又說南社以江蘇人最多,浙江人次之,再就是廣東人。

⊙著名學者陳寅恪也是張恨水的粉絲,西南聯大時,陳雙目失明,便請好友吳宓從圖書館借來張恨水的小說《水滸新傳》,每日讀給他聽。 ⊙1909年底,柳亞子、陳巢南、高天梅等發起成立“南社”,南社標榜氣節、抨擊時政、鼓吹民族革命,在當時大放異彩,開一時風氣。 ⊙1941年4月,國民黨邀請柳亞子出席五屆八中全會,其時正是皖南事變發生後不久,柳亞子回复“不願向小朝廷求活”,拒絕出席,因而被開除國民黨黨籍。 ⊙朱梁任參加過南社,又是老同盟會員,清末時,朱和蘇曼殊、包天笑等人在蘇州教中學。一天,朱突然發起說要到蘇州郊外獅子山去“招國魂”。為什麼一定要到獅子山呢?朱解釋說:“我們中國是睡獅,到此時候,睡獅也應該醒了。”於是一群人坐船到了獅子山,打出一面“招我國魂”的紅旗,又寫了幾首“招魂國歌”。

⊙柳亞子形容南社詩人陳巢南,“生得五短身材,臉龐上像被淡墨水染過一般,人家都稱他為陳矮子”。啟功形容葉恭綽“體短而神清,食少而氣旺,米飯只有半盂,麵包只拈一片,盛宴之上,亦但取肉邊之菜”。鄭逸梅說,民初有兩位名人,看文字會以為是魁梧奇偉大丈夫,其實卻恰恰不是這樣,一位是陳巢南,一位就是葉恭綽。 ⊙國民黨元老葉楚傖,長得五大三粗、魁梧雄偉,文章卻很秀氣,名字也取得很秀氣。早年參加“南社”等文學社團,見古人以疊姓為名,如明代有沈沈,清代有孫孫,便給自己取名“葉葉”。又因為父親字鳳巢,便取名“葉小鳳”。 ⊙葉楚傖一生文友很多,除了柳亞子、蘇曼殊、陳巢南等,還有一幫今天人們早已不熟知的詩朋酒友,曾有人在這些人姓名前,加上四個字的疊字形容詞,頗有意思:英英皇皇的胡樸安,這人嗓子宏亮;圈圈點點的呂天民,這人臉上有痘斑;吞吞吐吐的朱少屏,這位說話不爽快;陪陪坐坐的陶小柳,這位酒量小只能陪坐;輕輕巧巧的胡寄塵,指說話聲音極輕極低;馬馬虎虎的姚鵷雛;嬌嬌滴滴的葉楚傖,葉的筆名小鳳,很女人味。

⊙林百舉和葉楚傖在南社時就是好朋友,兩人經常一起喝酒。一次,兩人都喝醉了,葉楚傖先走,林百舉找不著葉,便大喊:“楚傖蹈海死了!”又光著腳跑到海邊找,拉著賣點心的手臂問,“你把我的楚傖藏匿到哪裡去了?”葉楚傖有詩紀念此事:能飲高歌未是狂,傷心除酒沒商量;它年兩個淒涼塚,合勒雙碑傍杜康。 ⊙范鴻仙和葉楚傖交情很好,某次大雪,兩人想喝酒,但身上都沒有錢,範稍一考慮,便脫下身上的大衣,讓人送去當舖換錢,然後都買了酒喝。範於1914年被人暗殺,與宋教仁、陳其美並稱“民國三烈士”。 ⊙錢病鶴是民初著名的漫畫家,很多政治人物諷刺畫就出自他手。又有一位聞野鶴,是南社成員。一次,錢病鶴、聞野鶴同時蹲廁所,葉楚傖就拿了一張白紙條,寫上“內有雙鶴,三個銅板看一看”,粘在廁所門上。旁人看了都哈哈大笑,錢和聞在廁所裡不明所以,出來後一看字條,也哈哈大笑。

⊙在日本留學時,蘇曼殊、陳獨秀和章士釗三人住在一起。一天,大家都沒錢吃飯了,就叫蘇曼殊取了幾件衣服去典當,換了錢買些吃的回來。蘇出去後,陳和章在家裡等,等到半夜了,蘇曼殊才捧著一本書回來,陳和章問:“吃的呢?”蘇說:“這本書我遍尋不得,今天終在夜市上得到。” ⊙蘇曼殊擅畫,但平素畫得少,除非興致來了,否則再好的朋友求畫也不給。有一天葉約了蘇到一酒樓吃飯,酒喝到高興處,葉楚傖拿出早準備好的畫具宣紙等,往邊上一擺,然後走到外邊把門反鎖,對蘇說:“你今天不把欠我的畫債償了,就別想出來!” ⊙蘇曼殊去看包天笑,旁人問包:“這位西裝朋友,人稱他是一位革命和尚?”包回答說:“和尚應穿袈裟,他怎麼穿西裝呢?不但不穿袈裟,而且還吃花酒呢。”蘇曼殊吃花酒時,主人召集許多名花坐在其側,包天笑戲稱之是“萬花環繞一詩僧”。 ⊙葉楚傖做官沒有官架子,生活簡樸。他做江蘇省主席時,一天,有差役送來一大官親筆信,敲門,葉打開門,差役說:“此函必須交給葉主席本人。”葉答以本人就是,差役滿眼疑惑地盯著看了半天,才把信交給他。 ⊙葉楚傖是江蘇吳縣周莊鎮人,葉楚傖做了江蘇省主席後,家鄉人在蘇州設立一個“楚傖公園”,又把周莊鎮改名楚傖鎮,葉知道後,立即責令改回。 ⊙早年葉楚傖在姚雨平將軍手下,有人準備了十二瓶好酒,托葉帶給姚。半路上,葉楚傖禁不住酒香,擅自打開一瓶喝了。到了姚家,姚雨平不在,葉把酒交給姚夫人,並告訴說已經喝了一瓶。姚夫人客氣地請他留下來坐坐,又溫了酒給他喝。不料這一喝,葉就喝得睡了過去,第二天才醒來,葉問姚將軍回來了沒,僕人告訴他將軍睡了一晚,上午又出去了。葉大驚,看著牆上的鐘說,這不明明才過了一小時嗎! ⊙1906年,於右任在日本加入同盟會,回國前,孫中山任命他為“長江大都督”,負責中國中部的革命重任。於先後辦了《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籲日報》,都很快夭折。又創辦《民立報》,集一時之精英,楊篤生、宋教仁、陳其美都是該報成員,後來南京臨時政府九個部中,有四個部的次長都來自《民立報》。 ⊙據馬敘倫說,馬君武有斷袖之癖。 ⊙清末時,上學的留日回國學生多有出入妓院的,馬君武從不參加,只是有一回,有同伴在妓院鬧事被打了,馬君武前往助戰,為此額頭上還受了傷,一時傳為笑談。女學興起後,馬君武逼著母親進女學讀書,母親說我已經五十多歲了,哪能再去上學呢,馬就跪在地上請求,一直到母親答應進女學才起來。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據傳張學良正在北平與大明星胡蝶良宵共舞。廣西大學校長馬君武憤然賦詩兩首,發表後傳誦一時:“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塚,哪管東師入瀋陽。”“告急軍書夜半來,開場弦管又相催。瀋陽已陷休回顧,更抱佳人舞幾回。” ⊙馬君武也是南社同人,曾經給梁啟超的《新民叢報》寫稿,但馬懶,寫得太少,樑的大弟子羅孝高就想了個法子捉弄他。羅化名為一女子,給叢報投稿,然後在馬面前大肆渲染這女作者有多漂亮多有才氣。惹得馬心癢癢的,於是不斷地寫詩、寫文章去聯繫,羅拿著這些文稿都在《叢報》上發表了。 ⊙於右任在西安上學時,正逢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難到這裡,陝西巡撫岑春煊命令全部學生充當歡迎隊伍,跪迎聖駕,結果在路邊跪了一個多小時。於右任大怒,回去後就寫了一封信,建議岑春煊手刃慈禧、擁立光緒親政。後來被同學勸住了。 ⊙1921年,北洋政府準備聘請於右任為總統府高級顧問,每月大洋3000元,頒贈文虎一等勳章。於右任拒絕:“錢,我見過。什麼文虎章,你妻侄小舅子都給,狗也給,貓也給,我看不值半文。” ⊙於右任身上常背一個褡褳袋,裡面不裝錢,只有兩個印章。有人向於求字時,於都是立即就寫,寫完了,拿出印章一蓋,就交給人,從不收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