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微歷史:1911-1949民國圈子

第16章 活到老,罵到老:革命青年導師周樹人

1931年2月7日,柔石、馮鏗、胡也頻、殷夫、李偉森五名左翼革命作家被國民黨殺害於上海龍華。這一震驚全國的慘案發生後,魯迅先生沉痛地感到他失去了很好的朋友,中國失去了很好的青年。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次慘案中有一對戀人,他們就是柔石和馮鏗。 原名:周樹人 出生地:浙江紹興 生卒年: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身份一:著名雜文家、小說家 身份二:左翼文藝的領袖 畢業學校:南京路礦學堂,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 婚戀:和朱安的包辦婚姻,和學生許廣平的自由戀愛 主要成就:文學成就斐然,思想影響深遠 爭議:一生論敵無數 名言:一個都不寬恕 出生地:浙江紹興 生卒年: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

身份一:散文大家、文學理論家,中國民俗學開拓者 身份二: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與兄長魯迅並稱現代文學的雙峰 主要經歷:《新青年》重要作者,與鄭振鐸等發起“文學研究會”,與魯迅、林語堂等創辦《語絲》 爭議:曾在日偽政權中任職,有“漢奸”之名;與魯迅之間的兄弟反目 婚戀:娶了一位日本太太 綽號:老虎總長(章老虎) 出生地:湖南長沙 生卒年:1881年3月20日~1973年 身份:革命家、政治活動家、學者、作家 職務:曾任上海《蘇報》主筆,北京大學教授,北京農業學校校長,廣東軍政府秘書長,南北議和南方代表等,曾任段祺瑞政府司法總長、教育總長 婚戀:先娶名門之女吳弱男,後納二妾(據說分別由黃金榮、杜月笙介紹)

爭議:早年與戴季陶打筆仗,後來在北京女師大風波中,與魯迅打官司,被罵以“落水狗” 柔石(1902~1931),原名趙平復,浙江寧海人,曾任《語絲》編輯,並與魯迅一起創辦“朝花社”,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主要作家之一。 馮鏗(1907~1931):廣東潮州人,現代女作家、1930年加入“左聯”。 1931年初與柔石、胡也頻、李求實、白莽等人同時被捕,死於龍華獄中。 胡也頻(1903~1931):福建福州人,丁玲的男友。 “左聯五烈士”之一。 1928年到上海主編雜誌,次年與沈從文合編《紅黑》月刊和《人間》月刊。 李偉森(1903~1931):湖北武昌人,左翼作家,曾任《日日新聞》總編輯、《上海報》主編。

殷夫(1909~1931):浙江象山人,“左聯五烈士”之一。遺著有《殷夫詩文集》。 許壽裳(1883~1948):浙江紹興人,作家、教育家。 1937年與周作人共同編撰《魯迅年譜》。歷任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成都華西大學、西北聯大等校教授。 汪靜之(1902~1996):安徽績溪人,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詩人之一,1921年起在《新潮》《小說月報》《詩》《新青年》等雜誌發表新詩,1925年開始發表作品。 應修人(1900~1933):浙江慈溪人,現代作家。著有童話《旗子的故事》和《金寶塔銀寶塔》等。 鄭振鐸(1898~1958):現代著名作家、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考古學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訓詁學家,新文化運動倡導者。


⊙魯迅把“桐城謬種”、“選學妖孽”、“洋場惡少”和“革命小販”並稱為綽號中的傑作。 “桐城謬種”和“選學妖孽”是錢玄同所創,用來批評當時的桐城派文風和駢文學派,“洋場惡少”和“革命小販”則是魯迅的發明,前一個罵的是施蟄存,後一個罵的是楊邨人。 ⊙1931年2月7日,柔石、馮鏗、胡也頻、殷夫、李偉森五名左翼革命作家被國民黨殺害於上海龍華。這一震驚全國的慘案發生後,魯迅先生沉痛地感到他失去了很好的朋友,中國失去了很好的青年。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次慘案中有一對戀人,他們就是柔石和馮鏗。 ⊙魯迅主張的是“一個都不寬恕”,一生罵人甚多,除了“革命小販”和“洋場惡少”外,魯迅還罵梁實秋是“資本家的乏走狗”,罵陳西瀅是“走狗”,罵楊蔭榆是“寡婦主義”,罵創造社是“才子+流氓”。

⊙在東京,魯迅、周作人、許壽裳、錢家治、朱謀宣等五人合租,名為“伍舍”。 ⊙有個日本人到北京大學來講中日文化合作,周作人說:“談到中日文化合作,我沒有看見日本人的文化,我倒看見他們的武化,你們都是帶著槍砲來的,哪裡有文化,只有武化。” ⊙魯迅比較陳獨秀、胡適和劉半農:假如將韜略比作一間倉庫,陳獨秀是外面豎一面大旗,大書“內皆武器,來者小心”,但門卻敞著,裡面有幾支槍、幾把刀,一目了然;胡適則是庫門緊閉,門上粘一小字條:“內無武器,請勿疑慮。”劉半農卻是令人不覺其有“武庫”的一個人。 ⊙陶成章拋下祖上家業,熱心於搞革命,父親問他:“你搞那些子革命,為的是個啥呢?”陶回答:“為了人人有飯吃。”父親便不再阻攔他了,跟人說:“我兒子要使得人人有飯吃,這個我怎好去阻擋呢?”

⊙清末,陶成章突然到北京來找陳敬第(字叔通),陳問他來做什麼,陶回答:“有兩件事,一是要為徐錫麟等捐個官,二是要開一個妓院,作為革命計劃的一部分。”陳勸他捐官可以,妓院就不要開了。 ⊙清朝末年,王金發組織了一個烏帶黨,會眾人人系一條黑腰帶,以為標誌。烏帶黨“劫富濟貧”,也鼓動一些小規模抗清活動。後來徐錫麟等成立光復會,王便加入光復會。魯迅和王金發都是浙江人,彼此都熟,後來王開始生活腐化,魯迅勸說而無效果,王被浙江都督朱瑞殺害後,魯迅很為之痛惜。 ⊙林語堂和魯迅在《語絲》時期是並肩作戰的朋友,後來卻成了對頭,魯迅常把林語堂罵得狗血淋頭。魯迅去世後,林寫道:“魯迅顧我,我喜相知;魯迅棄我,我亦無悔。”

⊙林語堂倡導幽默小品文,自稱“十四年來中國現代文學唯一之成功,小品文之成功也”,引起以新小說創作而聞名的魯迅的強烈不滿,接連幾日以各種化名寫文章,在《自由談》、、《中華日報》、《人言》等上發表,系統地攻擊林語堂。 ⊙魯迅跟胡適一向不對付,後來只要是“胡派”人士,魯迅幾乎個個都要痛罵。 1927年,傅斯年在中山大學文學院任主任,魯迅任教務主任,兩人卻來往甚多,對傅斯年這位胡門第一弟子,魯迅寬容有加。據說,原因是前一年胡適和傅鬧翻了,認為傅學問上不用功,大失所望之下說了幾句狠話。魯迅記載:傅“近來頗罵胡適”。 ⊙林語堂的父親是鄉村牧師,家境並不好,為了給兒子湊上學的錢,甚至變賣房子。林在自傳中憤憤不平地說:“有些生長於都市而自號為普羅作家者常批評我,說我不懂得平民的生活,只因在我的文章裡面常說及江上清風與山間明月之故,不禁令我發笑。”

⊙1934年9月,林語堂寫文章吹捧辜鴻銘的“蠻子骨氣”,並攻擊這是“江浙人不大懂的”。魯迅很生氣,立即寫了一首小詩反擊,列舉了“辜鴻銘先生贊小腳,鄭孝胥先生講王道,林語堂先生談性靈”三項,為“江浙人所不懂的'天生蠻性'”。 ⊙1923年,汪靜之給應修人寫來一封信,滿紙淫詞:“伊那甘馥馥的嘴兒真有味,我吻不釋口。藕嫩嫩的臂兒煞軟和,我摸不釋手。最不可形容的是似水柔情,我醉!我醉!……”應收到信後,即給汪寄去5元錢。 ⊙當湖畔四詩人的其他三位應修人、馮雪峰、潘漠華在為革命與時代而苦惱時,汪靜之只是一心一意地寫詩,在西湖邊做隱士,同時和幾個女人戀愛著。後來,應、馮、潘成了革命家,汪則一生都是詩人。

⊙1926年,“北漂”了一年而一事無成的柔石回到老家,不斷給朋友、同學寫信,希望介紹個“做事吃飯”的地方,最絕望的時候,他想過要“吞金自殺”,但是金子太貴了買不起,他只好放棄。 ⊙1928年,柔石要出書了,魯迅教他:我們文人,永沒有發財的希望,出書一定要抽版稅,運氣好的話,靠版稅“前途可得平安過活”,否則一旦沒了工作,就只能挨餓。那時候上海的版稅是15%~20%。 ⊙參加革命前,應修人在中國棉業銀行工作,年紀輕輕就做到了主任,他自稱看見算盤、銀元、鈔票就會覺得要嘔吐。 1926年,應丟下銀行的舒適工作,進黃埔軍校做了一名中尉會計員,還是跟錢打交道,自嘲是為革命當賬房。 ⊙劉文典出任安徽大學校長時,1928年鬧學潮,蔣介石把他找來責問。見面時劉稱蔣為“先生”而不稱“主席”,引起蔣的不滿。蔣要劉交出學生共產黨員名單,劉當面頂了回去:“我不知道誰是共產黨。你是總司令,就應該帶好你的兵。我是大學校長,學校的事由我來管。”說到激烈處,兩人互相拍桌子大罵,一個罵“你是學閥”,一個罵“你是新軍閥”。

⊙黃侃和馬敘倫聊天,聊得很高興,就約好第二天到自己家吃中飯,接著聊,並且讓馬敘倫早點來。到了這天,馬敘倫跑過去時,黃侃還沒起床,讓馬在門外等了很久。到了中午肚子咕咕叫了,也不見黃侃準備吃飯的意思,馬敘倫忍不住問起來,黃侃睜著眼睛吃驚地說:“有這事嗎?我不記得了!” ⊙黃侃作為章太炎的弟子,和魯迅等是同門師兄弟,但大家對黃侃都不待見,都討厭他,只有錢玄同願意跟他來往。 ⊙1924年段祺瑞上台,找到章士釗,兩人一拍即合。章建議段不設總統與總理,而以“臨時執政”之名,一舉解決了總統制還是總理制、總統與總理爭權不斷的問題。段任命章為司法總長,第二年又兼任教育總長。章創辦的《甲寅》雜誌封面繪有一老虎,人稱“老虎報”,稱章為“老虎總長”。 ⊙1925年8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學生鬧學潮,掀起“驅羊運動”,“羊”即校長楊蔭榆。當時魯迅還在教育部上班,撰文支持學潮,8月12日被教育總長章士釗開除公職,8月22日魯迅將章士釗告上法院,結果,身兼教育總長和司法總長的章士釗竟然打輸了官司。 ⊙“驅羊運動”後,楊蔭榆被迫離開京城,在家鄉蘇州中學任教。 1938年早春的一個清晨,楊買菜途中目擊自己的女學生被日本憲兵輪姦並殘忍殺害,悲憤難平,連夜寫了一份書面抗議,於翌日清晨闖進日本駐蘇州領事館,要求日本人懲辦殺人兇手。 ⊙據說,清廷為了讓在日留學青年們放棄革命主張,派了不少“特務”前去接近、說服。負責說服章士釗的是女生吳弱男,吳是淮軍前輩吳長慶的孫女,結果章士釗愛上了吳弱男,兩人於1907年去英國留學,兩年後在倫敦結婚。 ⊙黃侃在北大講課,每逢要緊處,往往要賣個關子:“這裡有個秘密,專靠北大這幾百塊錢的薪水,我還不能講,你們要叫我講,得另外請我吃飯。” ⊙黃侃在中央大學教書時,一次馬敘倫去拜訪他,聊到章太炎,黃侃說:“章先生很恨你!”馬敘倫愕然,再問詳細情形,黃侃就不說了。後來馬敘倫見到章太炎夫人,問起此事,章夫人說:“季剛(黃侃)的話不能信,之前有北京某報紙誣陷我,一查,原來就是季剛亂說的。” ⊙1920年,毛澤東、蔡和森等拿著楊昌濟的介紹信到上海拜見章士釗,請其資助湖南青年赴法留學,章立即贈以兩萬元,也由此和毛澤東結下了友情。 ⊙劉文典精通英、德、日、意等語言,國學、西學都精通,做過孫中山的秘書,跟周氏兄弟、黃侃、錢玄同等同是章(太炎)門弟子,和陳獨秀等同在北大教書,胡適、陳寅恪都為他的書捧過場,跟蔣介石當面乾過架。 ⊙北洋時代,政客無行,議員們的操守常常為人所詬病。劉文典也批評國會議員,他說:“想起這些人來,也著實覺得可憐,不想怎麼地罵他們。這總之還要怪我們自己,假如我們有力量收買了他們,卻還要那麼胡鬧,那麼實在應該重辦,捉了來打屁股。可是我們現在既然沒有錢給他們,那麼這也就只好由得他們自己去賣身罷。” ⊙劉文典瞧不起搞新文學創作的人。有一次,有人向劉提及當時以《激流三部曲》名噪一時的巴金,劉想了一會兒,喃喃地說:“我沒有聽說過他。” ⊙沈從文當過兵,沒有學歷,靠寫小說成了教授,很被一些人看不起。劉文典公開說:“沈從文居然也評教授了,要講教授嘛,陳寅恪可以一塊錢,我劉文典一毛錢,沈從文那教授只能值一分錢。” ⊙抗戰時期,在昆明,有一回跑警報,劉文典和學生一起護衛著陳寅恪離開教室,看到沈從文也匆匆跑出,劉大罵:“我被炸死了,就沒人給學生講莊子了,你沈從文跑什麼跑?” ⊙1927年,奉系入主北京,周作人和劉半農躲在菜廠胡同朋友家裡避難。一天,兩人在書房寫東西,劉半農抬起頭來,看了好一會兒,突然喊了一聲“硯兄”。周作人一聽,以為有客人來,抬眼四處張望都不見人,劉半農指指桌上的硯台,周作人恍然大悟,哈哈大笑。 ⊙據林語堂回憶:有一次劉半農和陳西瀅在倫敦見面,陳向別人介紹劉是北京大學的教授時,用了“也算是”的字眼,劉半農對此耿耿於懷。 ⊙有一位青年非常喜歡《教我如何不想她》,便到趙元任家去,想請趙介紹認識劉半農。碰巧劉半農來趙家,趙當即作介紹道:“這就是你要認識的劉半農先生。”青年起立相迎,頗感失望,情不自禁地說了一句:“原來是這個老頭啊!”劉半農頗有所感,寫了一首打油詩:“教我如何不想他,請進門來喝杯茶。原來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除了徐志摩那樣的富家子弟,一般人在歐洲的留學生活都過得很困窘。 1921年,趙元任夫婦到巴黎看望劉半農,劉連稱自家是“花子窩”。趙要拍照留念,劉就叫兒子趴在地上學乞丐。 ⊙聽到鬱達夫遇難的消息後,郭沫若憤怒地說:“假使達夫確實是遭受了蘇門答臘日本憲兵的屠殺,單只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要求把日本的昭和天皇拿來上絞刑台!……我們應該要日本的全部法西斯頭子償命!” ⊙據傳鄭振鐸怕老婆,鄭夫人高君箴女士,是商務印務館大股東高鳳謙的女兒,家裡有錢,鄭振鐸去英國留學的錢就是高家給的。 ⊙劉半農初進北大任教時,因為沒有正式學歷,被胡適等洋博士們看不起,於是發憤去法國讀了個博士回來,但又被魯迅諷刺,說他背叛了文學革命,說“劉博士之言行,偶然也從報章上見之,真是古怪得很”。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