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台灣十大企業家財富傳奇

第37章 2、棄萬貫家財,從基層做起

1937年,辜顯榮去世,留下了一大批產業,分別由兒子們繼承。因為辜振甫從小聰明伶俐,又長得眉清目秀,深得父親的寵愛。辜顯榮每每帶著滿意的神情指著振甫樂呵呵地在親友同事們面前說“我這位優等子如何……”鍾愛之情真是溢於言表!所以,辜振甫繼承了父親留下的大批土地,因而擁有地主身份。 1940年前後,他又分別繼承了台洋漁業、中部漁業、大和興業(從事土地開墾、種植)、大和拓殖(土地建築買賣、融資)、大裕茶行、大查殖產(農場經營)等產業。一時間,這位後生擁有了同齡人難以企及的財富。 在—般人看來,這已經是非常滿足的了。然而辜振甫卻毅然放下了這些事業,隻身前往日本,在一家“大日本製糖廠”過起半工半讀的生活。當時好多親友都覺得不可理解,認為辜振甫放著榮華富貴不享,偏偏當起了工讀生,莫非是他瘋了不成?

當時有人指責辜振甫:“本來你辜少爺得了這份家產,就應該安分守己,辭了學業,老老實實地經營才是,可是你卻為了學業拋棄家業。如今偌大的產業眼看就要破產了,辜家就敗壞在你手上了。” 然而,母親查氏給了辜振甫最大的支持。當聽到兒子要放棄家業去半工半讀的時候,查氏也很不理解並有很多的疑慮。但是當辜振甫告訴她:“阿媽,我不是不想經營實業,我只是想去把學業完成。現在我知識尚淺而且沒有什麼經驗,去了日本不僅可以充實自己的知識,而且能夠增加自己的閱歷。我肯定會回來,一心經營家業的。” 於是,查氏從心底里贊同辜振甫的決定。事實上,這跟辜家一向重視教育是分不開的。辜顯榮對兒女們的教育是很重視的,安排功課周到細緻。日本統治時期,日語成了台灣的官方語言,也是學生的必修課,而辜顯榮專門聘請了漢學老師給辜振甫教授漢語,所以辜振甫的古文基礎相當深厚。

此外,辜顯榮還從大陸請來戲班子,辜振甫從小耳濡目染,對國粹京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另外辜顯榮又請了一位猶太籍的英語老師教授辜振甫英語,故而辜振甫又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優裕的家庭環境和良好的教育,為辜振甫日後的成長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再說這個“大日本製糖廠”,系藤山雷太所創建,後由其子藤山愛一郎繼承。這家日本製糖廠曾到台灣來投資,與辜顯榮投資的大和製糖有同業關係,彼此都是熟悉的。辜振甫在“大日本製糖廠”半工半讀期間,通過親身體驗和考察,最重要的收穫之一就是洞悉到了日本經濟的活力有賴於專業經理人才的開發利用。也就是說,創業家族或資方代表很少參與經營。反之,在經營中嶄露頭角、確有作為者,大都是與資方毫無家族與血親淵源的專業人才,這些人貢獻其所長,構成了企業的勃勃生機。

辜振甫對這種機制深烙心中,以後他回到台灣,在企業中就注意充分發揮專業經理人的作用。隨著事業的興旺發達,辜振甫擁有台泥、中國信託、台灣全祿、福聚(石化業)、台灣士敏工程(台泥關係企業)、中國合成橡膠(中國信託關係企業)、達和航運等數家著名企業的董事長頭銜,但他自己始終以從事專業經理人自居。 我們無法探知辜振甫當時做出這個決定的艱難,但是我們見證了這條路的輝煌。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走這條路,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把這條路走到底,辜振甫做到了,這絕非偶然! 在安逸中,在正常而又舒服的環境中,我們容易喪失鬥志,習慣了安穩與平庸,我們無法再次起航。事實上,這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思考,努力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對過去的失誤進行總結,準備下一次的騰飛。

命運會用艱難磨礪你,也會用安逸麻痺你。做生意,靠著運氣也許能夠起步,也許能夠獲得安穩的生活,但是成功還需要付出很多很多。 我們也許能夠戰勝生活的磨練,能夠抓住偶然的機會開始自己的事業,但是一旦處在安逸的生活中,我們能否繼續前進,能否開創自己事業的新局面,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學會在安逸中思考,積蓄下一次飛躍的力量,在適當的時候義無反顧、展翅高飛,唯此方能成就霸業宏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