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言情小說 大唐后妃傳·珍珠傳奇2

第14章 第六十章相逢相失還如夢

李俶心若被利刃所剜,頭腦混沌一片,一把橫抱起沈珍珠,朝左右狂喝道:“傳太醫——還不快傳太醫——” 他面色煞白帶青,雙眸如火熾烤,狀似癲狂,身側為數不多的幾名內侍宮女嚇得連連後退不敢靠近,待回過神,奔的奔太醫院,奔的奔莊敬殿報訊。 他的焦躁狂呼想是觸動了懷抱中的沈珍珠,她闔著雙目,喉間“嗯”的聲,又吐出一口鮮血。李俶身子一滯,滿面驚懼畏怕,懷抱著她,便如身懷絕世玉石,不敢稍加用力觸動半分,維持原有姿勢,沉步,平穩,一步步踏往莊敬殿。 莊敬殿內侍宮女得訊都在殿前恭迎。他彷彿沒有看見任何人,屏住呼吸,一點點聆聽她細若游絲的氣息;一瞬不瞬凝視她的面容,沉默不語。抱著她踏玉階、入內室,小心翼翼將她放至榻上。

太醫是被兩名內侍拽著一路飛奔來的。人未跪下,藥箱先“抨通”掉落在地。李俶只盯著沈珍珠面容,慍道:“小心,別要驚擾了王妃!” 太醫連連稱是,喘過一口氣,便上前把脈。 李俶站立一旁,見這太醫搭上沈珍珠脈搏,閉目凝神,不語頃刻,忽的全身一顫,臉色轉為灰白,倏的睜開眼。 “如何?”李俶急急道,“快速為王妃開方下藥!” 太醫卻只是搖頭,面色陰沉猶疑,想是心中有話正在思慮是否說出。李俶焦急,又再催了一次。 太醫將牙狠狠一咬,長揖道:“殿下,請恕下官無能為力!” “你說什麼?”李俶彷若一時未聽懂他話中之意,緊迫向前,問道:“你此話何意?” 太醫曲身道:“從長安至洛陽,下官遵殿下之囑,一直照管王妃之病。——王妃之病,殿下早就知道:她兩年前被刺中心脈,雖然得高明大夫救治,然因顛沛流離過甚一直未能痊癒。此症候最需保養,若一旦復發,後果不堪設想!”

李俶腦中一盪,站立不穩,最害怕之事終於發生。 “你是說,她胸口舊疾發作了?!” 太醫道:“正是。王妃近來過於操勞,思慮積重,下官一直用藥操控,望能有助於王妃。可是,今日,——她想是遭遇非常之事,悲痛欲絕,觸及舊疾。此舊疾復發,更甚當初新創,一發不可收拾……下官,下官,已是無力回天!” “你胡說!”李俶驚慟不已,跌撞著朝前兩步,袍袖隨意一掃,燭光搖曳撲閃,“撲通”聲中左側燭台墜落於地。 他狠狠指著面前太醫,喝罵道:“你學藝不精,竟在此胡言亂語!我不信,我不信!”他朝外喝道:“來人,來人!” 外邊內侍一直侯著,聽得傳呼連忙進來。 “快去長安傳太醫令,傳長安、洛陽最好的大夫,快去!”

“沒有用的,”太醫在旁嘆息道:“殿下應當知道,此症別說是太醫令,就便是扁鵲重生,華佗再世,國手神醫長孫鄂就在此處,只怕亦是束手無策。更何況,王妃毫無求生之意,一意尋死。殿下,你——” 話未說完,面前銀光一閃,一柄長劍已架在脖上,李俶面色鐵青,沉聲道:“你再胡說八道,本王一劍殺了你!” 太醫長嘆一聲,說道:“下官若是畏死,決不敢如此實話實說,只會順殿下之意拖延欺瞞。我雖醫術低微,在太醫院十數年,總只得這點清名。若非如此,除太醫令外,殿下也不會由一年前選中下官特為王妃診治。今日王妃不治,下官已是死罪,若再有意期瞞殿下,更是罪上加罪——”引頸道:“殿下想要下官賤命,請自便——” “決不會,決不會……”李俶慢慢垂下劍尖,一瞬間彷彿抽空所有氣力,目光緩緩移至昏迷中的沈珍珠身上,低聲如囈語:“你說,她,她還能活多久……”

太醫微作思索,低頭答道:“多不過三五日……也許,隨時,都會……殿下,她已無半分求生之心……”頓一頓,終於說道:“殿下,恕下官大膽說一句:既有今日,何必當初呢。如今,已是悔之晚矣。” 良久,不聽李俶回音。他暗自抬目,卻見李俶半跪於榻前,人如化石凝佇不動,便靜悄悄的退了出去。 李俶執起沈珍珠一隻手,冰涼而細弱。她的手素來纖長柔細,在夜間為他遞上一盞溫茶,執筆與他共寫一首新詩,恣意而歡笑著輕點他的鼻尖。 她好在哪裡,美在何處? 她似乎不是最美,也不是最好。 他只知,輕擁著她,心是如此輕快安寧。就算他遠離她,在征伐連天的戰場,在野地荒蕪的營帳,只要偶然想起她,絲絲溫暖沁入心胸。 她就這樣慢慢滲入他的骨髓,成為他生命無法割捨的一部分。

他從來不敢說,不敢告訴她,不敢面對自己——她的病情。 那年長孫鄂在鳳翔為她把脈後,將他叫至一旁,緩聲說道: “珍珠傷在心脈,安慶緒雖為她醫治過,但以他的醫術,根本無法根治。再上調養不善,這個病根已落下,現在看來無關大礙,其實卻是大患!” 他當時疑惑道:“難道以先生的醫術,不能為珍珠除此病患麼?” 長孫鄂道:“老夫並非神人。切記不要讓她勞累、傷心、過分擔憂,切記切記!” 他雖然記住了,他害怕了,他畏懼了。然而,他還是做錯那麼多。 與素瓷之事,雖是無心之失,他又怎能說毫無過錯? 薛嵩之事,她耗盡心力,她寧同與他共生死,最後卻明曉他從頭至尾欺瞞著她,怎不多少有些傷心難過? 同張涵若結盟,他為何一直避忌著她,不肯向她明言,終令她產生天大誤會?竅問自己私心,是否真有不敢、不可明言之處?

他總是這樣等待著,等待以她的聰明睿智,以她的豁然大度,全然理解他的所作所為。 他就這樣,一寸寸打得她體無完膚,打得她心灰意冷。 現在,她終於要離開他麼? 她灰心失望,她傷心欲絕,她寧願死,也不再要他? 他要這天下,也要她。 若從此以後,這恢弘天下萬里江山中沒有她的笑顏,他如何孑然自處? 他知道自己已經落淚。 不是一滴淚,而是滿面淚痕。 從內心中滴落出來,只在這靜寂無人的宮殿,只當著她的面。 第一次,這樣的淚流滿面。 也是,最後一次。 三日三夜。 太醫令、長安洛陽最好的大夫們穿梭而來,又逐一搖頭告罪,退去。 李俶明顯憔悴,顴骨深陷面色焦黃,他寸步不離的坐在榻上,親自為她餵送湯藥。

一枚千年人參,可以讓她多支撐幾天、幾個時辰? 多得一刻也是好的吧。 “殿下,李泌先生在外求見。”內侍小聲禀報著。 “我誰也不見,”李俶面無表情,淡淡說道:“請先生下次再來吧。” “這——”內侍遲疑著:“先生說有要事,必鬚麵見殿下。” “我說了誰都不見!”李俶發怒,聲音本已提高數度,瞅著榻上的沈珍珠,終於強自將音量壓下,說道:“請他回去。” “殿下你就為了這個女人,棄天下而不顧嗎?”李泌已經闖進內室,他寬袍白衣,衣帶當風,步履快捷朝李俶走來,話語中頗有指責。 李俶懶懶的看他一眼,說道:“先生,此乃妃子內室,先生不怕避嫌?” 李泌道:“若要我眼睜睜看你一生困於閨閣,我寧可從未識得廣平郡王殿下。”又道:“你看你現今何等模樣?你可知此刻淑妃正在密謀立興王為太子?此次進封,你本該受封太子,卻只冊為楚王。此後一步行差,萬劫不復,你真要等到興王立為太子之後,再謀良策?”

李俶站起,緩步朝外走去,道:“我們出去詳談。” 垂幔風動,轉過角,隔著紗縵,依舊可見她平躺的身姿。 李泌道:“殿下應當速回長安,不可在此多作滯留。” 李俶負手仰天:“長安……現在父皇一心只信淑妃,連先生你的肺腑勸誡之言,都多有不聽,奈何?” 李泌眉頭一挑,語有深意:“我不信殿下會作這樣灰心喪氣之語。殿下既然已經佈置籌劃多年,為何不繼續下去?——就只為了王妃?” 李俶心中一陣絞痛,抿唇道:“與她何干?” 李泌擊拍樑柱道:“殿下是我所見最懂分寸的人。卻屢屢為王妃方寸大亂。紅顏禍水、女子誤國,這等歷朝血鑑,殿下勿需我提醒吧!” “她從未誤我,是我誤她。”李俶眸裡上了寒意,“先生已見識過沈妃,莫要再出污言。”

李泌並不為意,欠身笑笑道:“沈妃雖足令我欽服,可惜她與殿下你,都生錯地方。殿下你處雲端之上,俯瞰眾生,豈可為一處美景再四回眸?而她,明知高處不勝寒,別樣的繁華,自然伴有別樣的孤寂與苦痛,仍心存幻念,又怎能不苦痛傷懷?”輕嘆一聲,道:“殿下,這般相守相執,彼增煩惱苦痛。現下天意如此,她已決心放手,你為何還要緊抓不放呢?” 李俶面現痛苦之色,瞑目托首不語。過了良久,仍是緩緩搖頭。 “晃蕩”碎響,由垂幔那方傳來,李俶霍然睜目。一名內侍連滾帶爬的跪到他面前,帶著哭腔道:“殿下,殿下——藥已餵不進去——王妃娘娘只怕不行了!” 李俶仿被當頭一棒,眼前昏黑,抬腳便往沈珍珠榻前跑去。 “殿下,殿下!”李泌在他身後焦慮的喊了幾聲,見他頭也不回,滿面憂色的搖頭嘆息。

近身侍奉的宮女嚇得渾得戰栗如篩糠,藥碗掉落地上潑得四處是碎片與藥屑。 李俶心涼如雪水浸泡,全身都若浸在冰中,緩緩走上前,從被中緊緊握住沈珍珠一隻手,小心而緩慢的搭上她的脈息。 他屏氣闔目,只知自己搭她脈息的手在微微發抖,竟然不敢去讀她的脈息。 “殿下,”不知過了多久,似乎聽見有人在他耳邊低聲禀道:“該當準備後事了。” “不!——”他彷彿被毒蜂蟄中心房,直覺地由榻前跳起,卻見榻前、室內外跪滿一地的人,有的宮女已在暗暗拭淚,連嚴明眼眶都已通紅。 他大怒,揮袖喝罵道:“王妃還沒有死,你們都哭什麼?!滾,都滾出去!” 眾人散去,內室悄無人言。 沈珍珠脈息若有若無,連血也甚少吐了,始終昏迷不醒。李俶熟諳醫理,只覺自己心間劇痛已擴射至四肢百骸:最後的時刻,已經愈來愈逼近。 如果真是這樣,就讓他與她,汲取這最後的寧靜吧。 此生已矣。 當十五年前,他由太湖水中將她救起。 當五年前,他坐在沈府對面的茶樓,看她從容淡定出出入入。 當他將她親迎入府邸。 命運之輪流轉不休,他可否想到今日? 相逢相失,此生已矣。 他埋首於她的面頰旁。 ——你可知這般的愛,我再也無法拿出?此後弱水三千,我再難飲一瓢。於愛,我此生已矣。 對於我,這是悲哀還是慶幸? “有人揭了皇榜,殿下。”一名內侍綣在李俶的腳下小聲嘀咕著。 李俶沒有改變他的姿勢,良久,朝他擺手示意退下。這最後的時刻,每一瞬都無限寶貴,怎能讓那些自命不凡的庸醫耽擱。 內侍躬身退下,嘴裡輕輕又嘀咕了一句話。 李俶閃電般抬起頭,眸光如箭掃向內侍:“你剛才說什麼?再說一次。” 內侍一驚,跪下道:“奴婢隨口亂說,殿下,殿下……”左右而顧,不知剛才隨口說的話錯在哪裡,膽戰心驚不已。 李俶長吸一口氣,道:“本王恕你無罪,你剛才說那揭皇榜的人,像誰?” 內侍這才鬆口氣,說道:“原來是這個,奴婢是老宮人,只是覺得那揭皇榜的女人,忒的像昔日的……建寧王妃。” 李俶沉吟頃刻,內侍驚奇的看到——殿下眉頭竟然漸漸舒展,嘴角竟有了難得的笑意,他一邊大聲道“還不快請”,一邊疾步朝外迎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