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偵探推理 大手筆

第15章 導讀對昭和史貢獻甚鉅的清張報導文學

大手筆 松本清张 3842 2018-03-16
雖然偏離了“短篇小說選集”這個主題,但在本章,我還是想介紹兩篇松本清張先生的報導文學作品。這一章的導讀,我特別以剛接觸松本清張世界的年輕讀者為閱讀對象,那些“早就看過清張全部作品”的忠實讀者或許會覺得有點無聊,如果您屬於後者,請跳過這篇文章繼續往下看。 那麼,我就開始說了。 十幾歲、二十幾歲的讀者,或許不太清楚社會派推理學家松本清張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昭和史研究家。不過,說到“XX的黑霧”這個詞,想必曾在哪裡聽過吧。某某似乎有犯罪嫌疑;在某方面,誰跟誰似乎在進行什麼非法勾當卻無法判明全貌一遇到這種情況,往往就會用“XX的黑霧”這個詞來形容。這個簡單明了、精準鮮活,足以誘發人們想像的詞,就是清張先生創造的。

昭和三十五年(一九六〇)一月起,在《文藝春秋》月刊上連載十二期的,是以戰敗後的日本為背景,對在美國(正確說法應該是“聯合國”,但實際上只有美國)統治下發生的離奇案件與扭曲社會形態進行詳細調查,根據查出的事實構建嶄新的假說,再用淺顯易懂、簡潔冷靜的文體寫成的一連串報導文學作品。據說這篇文章打從連載開始就引發了熱烈的反響,“黑霧”也成了當時的流行語。 啊?被美國統治?那不是伊拉克嗎? 或許你會這樣說。不,不是伊拉克,而是我們生活的日本。我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曾有一段時期受美國統治,被迫接受進駐軍的民主化政策。現在伊拉克所發生的事,從某個角度來看,也和我們日本有一定的關係。 另外,清張先生還有一篇從標題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是報導文學的作品,叫《昭和史發掘》。於昭和三十九年(一九六四)至四十六年(一九七一)在《周刊文春》連載。如果說寫的是戰後的日本,那麼這篇就是戰前的日本。尤其是對當時傾向於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政界與軍部的動向,以及受此影響逐漸改變的社會百態,清張先生在某些地方用放大鏡細窺,某些地方則用探照燈照射,突顯其特徵,同樣是不得了的苦心之作、精彩之作。昭和三十九年正是高速發展期的開始,也是日本舉辦東京奧運會的一年,那時不僅早已沒有人再提“戰後時期結束”這個話題,連“復興”這個字眼都被拋之腦後。清張先生卻在這個時候,將戰前社會的形態鉅細靡遺地鑑證重現,此舉的確可說是“發掘”。

說真的,雜誌連載都能寫出這麼驚人的作品,我現在看都覺得頭暈目眩。 言歸正傳…… 後來由文春文庫出版,分為上下兩部。到了《昭和史發掘》竟總共有十三部!學校完全沒教過昭和史,因此毫無知識儲備,即使撇開這點不談,光是這個長度就足以讓人覺得高不可攀了。縱使我在這裡拼命鼓吹,說什麼一看就欲罷不能,內容有多麼精彩、多麼好看,各位恐怕也不太可能一口氣把十五本買回來吧。嗚嗚嗚,這就是現實,況且各位年輕讀者的時間和錢都很有限。 所以在此,就先介紹一下精華部分吧。 在這十三部中,從第七部到第十三部談的都是“二·二六事件”[二·二六事件發生在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日本一千四百八十三名陸軍青年官兵集體反叛,是一次由皇道派軍人發動的未遂軍事政變]。這是我國現代史上唯一的軍事政變,這次事件導致軍部在議會的發言權急劇提高,從而改變了日本後來的發展方向——可說是一大轉折點。要談論戰前我國的情況,的確不能少了這件事。

陸軍軍官所代表的國家權力,和青年軍官的清廉理想發生衝突。無情的命運、破碎的友情與愛情、發生在歷史轉折點的人間悲喜劇……可能是材料太齊備了吧,二·二六事件不斷被改編成電影、小說、漫畫等藝術作品(說來不怕各位見笑,我也寫過與此相關的《浦生邸事件》)。我想各位年輕讀者都很熟悉,接下來就不詳述了。 二·二六事件發生於昭和十一年二月的一個下雪天,而清張先生將其寫入《昭和史發掘》,是在昭和四十二年至四十六年之間。各位看的時候別忘了,這篇文章並非事件發生時的調查報導。昭和十一年時,這個國家還沒有“報導自由”,國民也沒有“知悉權”,恕我再嘮叨地強調一次,正因如此,這才叫做“發掘”。清張先生就是為了將那個時代的人無從得知的事實公之於世,才寫下這篇浩大的現代史報導文學的。

——《放逐與清共》》 Red Purge——“清共”,各位聽過這個詞嗎?把赤色分子——也就是信仰共產主義的左派人物——從政府、新聞界、媒體、文壇及藝術機構這類信息和行動可能會對一般民眾產生巨大影響的組織中驅逐。這是一個非常忌諱被提及的“運動”,也可說是依附著某種政治方針的字眼。 一九九一年,好萊塢拍攝了一部電影,名為《嫌疑犯》,由羅伯特·德尼羅[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1943- )、美國演員、製片人,代表作有、《美國往事》等]主演。德尼羅在片中扮演一個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前半期飽受好萊塢白色恐怖折磨的劇作家。實際上,不知有多少人淪為那個時代美國電影工業白色恐怖下的犧牲品而被迫失業。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被稱為“好萊塢十大名人”的十位電影導演與劇作家,德尼羅飾演的雖是虛構人物,但顯然是好萊塢十大名人的翻版。

要說美國在那個時期為何如此畏懼共產主義思想,毋庸贅言,自然是因為共產主義的擴張就等於蘇聯勢力的擴張。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總算恢復和平。但這個和平也等於美蘇這兩大超級強國互相敵視的開始,這就是所謂的“冷戰”。如今二〇〇四年,再回頭看,覺得美國在那場戰爭中似乎勝利了,但在當時,這兩大超級強國的勢力不分伯仲。只要一方抓住機會,就會像玩黑白棋一樣,能在一瞬間把世界的勢力分佈版圖由白轉黑或從黑翻白。 正因如此,美國才高度戒備,生怕共產主義在國內生根壯大。那就像獅子身上的跳蚤,當時除了憤怒,想必還有強烈的恐懼吧。 原本,民主主義思想的根本應該是即使意見不同也要互相尊重、絕不干涉對方的信念,可人們一旦陷入憤怒和恐懼的情境,就很難按照這種原則行動了。更何況政府本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組成的組織,如果在某段特定時間內出現一群人進行有效的煽動,群眾自然會像滾雪球一般迅速倒向那一邊。

美國的白色恐懼就是這樣發生的。當然,這種事不僅限於好萊塢。 總之,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日本戰敗後,在聯合國(美國)的統治下推行民主化。這時美國對日本這個佔領國就像在本國一樣,嚴密戒備共產主義思想,不敢有一絲大意,以防給蘇聯可乘之機。 “別想踏入我們的地盤一步!”——這樣寫簡直像在搶地盤,不過實際上這麼說的確比較淺顯易懂。 美軍佔領初期,GHQ為了撲滅支配戰前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及信奉這種思想的勢力,曾經高舉雙手歡迎共產主義與社會主義在日本生根。然而“冷戰”這個無情的現實局勢,很快便迫使他們的方針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打個簡單的比方,就像一開始為讓指針向左而不斷消減右邊的所有物,之後又怕它太過左傾而往右扳回來。這就是“放逐”與“清共”。

戰前的日本國民沒有自由的思想,但是戰後不同。軍國主義思想已被消減,戰犯被處刑問罪,從此全體國民一律平等,可以安心地信奉任何思想。有什麼意見,都可以毫不畏懼地公開發言…… 可惜,實際上並非如此。 被美軍統治的日本國民,依然受到這項政策的擺佈。 即便再怎麼謳歌自由思想,一旦放在“被秉持自由思想的國家佔領”的現實狀態下,還是會發生許多骯髒、不公平、不忍卒睹的事。也許有人會說,反正結果是好的,過去的事忘了又何妨一這樣想可就錯了,我企盼各位年輕讀者都能知道日本步向民主化的進程中的確曾發生過這種事。因為我相信,這對各位的將來必定有所助益。 不管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都不可能讓所有的“黑霧”通通消失,重現藍天。說來可悲,但只要人類繼續組成國家與社會,就必鬚麵對這個殘酷的事實。不過……不,正因如此,我們絕不能失去觀察“黑霧”的眼力及努力抹去迷霧的誠意。

此外,中集的《憤怒男子群像》一章中收錄的《卡爾內亞德斯的船板》一文,描述的就是只有在當時那種社會情況下才會產生的動機,可說是該篇作品的核心。如果一併閱讀,應該可以加深理解。 說到這裡,在“放逐與清共”這部分,一開頭就出現洋人名和GHQ、G2、G3、GS之類的簡稱,各位或許有點摸不著頭腦,我就補上簡單的說明吧。 GHQ是聯合國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的簡稱。正如其名稱所示,這是進駐日本、掌管一切佔領統治政策的組織。最高司令官是麥克阿瑟,也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元帥(元帥的職階比將軍更高)。很久以前有部電影,片名就叫《麥克阿瑟傳》,由大明星格里高利·派克飾演,據說他演得惟妙惟肖呦!

GHQ實行的是“間接統治”,進駐軍並非直接對日本國民下達各種指令,而是通過指導日本政府與地方自治體來執行統治。即便如此,仍是從頭指導著這個國家的內政。因此GHQ這個組織非常龐大,內部還分為很多部門。 地位最高的是最高司令部。 其下設有“參謀部”和“幕僚部”(又稱特別參謀部) “參謀部”又分為四個部,分別簡稱為G1、G2、G3、G4,主要機能是: G1 企劃、人事、政務 G2 諜報、公安、檢閱 G3 作戰、撤退、命令實施 G4 預算、物資分配、武裝解除 所謂武裝解除,指的是解除日本國內的軍隊武裝。 “幕僚部”又分成了更多的部門,GS是其中“民政局”的簡稱。佔領初期,由該部門率先負責推動日本的民主化政策。文中有一段提及“日本人抓住G2與GS之間的矛盾,趁機加以利用”,這是指“搞諜報(間諜活動)的部門和執行民主化政策的部門反目成仇”。而清張先生寫出了趁機遊走在夾縫間的日本人的故事。

現在的我們,很難想像日本政府居然曾遭到他國政府派來的軍隊欺壓,讓外人掌管一切。我們無需體驗那一段歷史真是幸福,不過不能忽略。 此外,在這個單元,我參考了竹前榮治先生所著的《GHQ的人們》。在此致上最深的謝意。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