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網絡玄幻 伏羲傳奇

第45章 第四十三章天地玄機

伏羲傳奇 辛中正 30837 2018-03-11
黃帝領玄囂到崑崙山拜謝天皇伏羲,可是伏羲因為已經將崑崙山讓給了玉皇而要下山。伏羲也已經將女媧找回,想和女媧去周遊各地,可是女媧不去,女媧讓黃帝在冀州給她建造一處女媧宮殿,打算在此度過餘生。姬伯、神農、黃帝直到此時才知道,原來應龍是天皇與九天玄女生下的孩子。伏羲無奈,只好將自己一生所得到的太極、河圖、洛書、八卦和六十四卦以及天球上所隱藏的天地玄機道出來講給他的孩子和弟子們聽。黃帝以為自己已經得到了天下,他和天皇要這些神物伏羲會把這些神物給他,可是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是,伏羲在講了其中所隱藏的天地之間的大秘密後竟然領他們來到黃河與洛水的交界之處,將這玉皇、西王母、黃帝一直期盼得到的天地四寶放回到滾滾的黃河水中。而後,伏羲和應龍、帶著祝融留下的那個孩子鴻鈞到世界各地巡游去了。


黃帝率眾兵將回到太昊,讓眾將組織萬民慶典,可黃帝心思恍惚,一點勝利者的感覺也沒有。他和嫫母回到了雲巖宮,竟然先蒙頭大睡起來。 整整睡了一日,黃帝才起來。他讓嫫母留在雲巖宮中,讓風後照顧他,風後道:“你現在不領嫫母回去見嫘祖,她不想別的事嗎?” 黃帝道:“我已經問嫫母了,她說,讓我安排完所有的事,再安置她!” 風後讚道:“真想不到,這個嫫大帥,雖然長相不濟,還真的不錯!” 黃帝看看他道:“你說什麼呢?長相不好,又沒讓她嫁給你” 風後被黃帝說得一下尷尬起來。他伸伸舌頭道:“我多嘴,我多嘴!” 黃帝道:“我自己先回新鄭,然後我再去一次崑崙山,應該感謝一下天皇!這次我們平了蚩尤,第一功勞,就是天皇高徒應龍啊!”

風後道:“是啊,我還跟應龍學了很多。特別是他戰前的這些準備,太妙了。其實我們這次拿了蚩尤,根本沒用上所有的八卦陣法,還有幾個陣尚沒有使用,就已經勝了!以後我要研究好這八卦陣,再有戰事,我便就能用它了!” 黃帝道:“再有戰事?還能有什麼戰事呢?蚩尤這等戰神都敗在我的手下了,還有誰能跟我爭這天下呢?” 風後道:“那黃帝何時走啊?” 黃帝道:“很快!” 風後道:“今天下雖定,還是先將各地事宜安置妥當,再去崑崙不遲啊!” 黃帝便召集眾將道:“大鴻仍去火族處置諸事,待夸父回來。你去後,定要善待夸父家人,不要讓他們心中有壓抑之感!” 大鴻道:“是!” 黃帝道:“力牧暫時為太昊侯,常儀為窮桑候,分管各地的黎民。”

風後問:“那九黎呢?” 黃帝道:“九黎之地,也沒有什麼人了,別人去也管不了,走了的人不會回來,非一般人所能管轄的啊,我想將神農請來,煩他管理九黎。那些九黎人如果聽說神農回去,必然還會回來的!” 風後讚道:“黃帝此想法,真是高見!” 黃帝道:“其他人仍按以前所分,分管諸事,一切待我自崑崙山回來另定。” 黃帝安排完,自己回到了嫘祖呆的新鄭之地。 此時,黃帝長子玄囂已經十五歲,次子昌意也已十二歲。黃帝之妻嫘祖因領人種桑養蠶,早被尊為先蠶娘娘。 黃帝回到新鄭又是大睡,嫘祖看見,也不驚動他,只到他醒來方問道:“既能你勝了,我怎麼看不出你有一點喜氣?” 黃帝長嘆一聲道:“如果說勝了,也對。可仔細想想,勝在哪裡呀?從戰爭上講,我曾被蚩尤打得九戰九敗,如果不是九天玄女之《玄女經》引路,沒有天皇師公伏羲高徒應龍助戰,沒有玉皇和西王母派來的女魃助陣,沒有……嗨,如果沒有這些,勝者便非我。我聽夸父講過,蚩尤並非想奪天下,而是想教訓我,說我欺人太甚。我想此話也不假,我戰敗之時,若他來取太昊、有熊,又有何難,分明蚩尤也是聽了神農的勸說啊!今蚩尤、刑天雖死,可他們死得何等壯烈!若我的屬下臣子也都能像他們一般,即便是我死了,也雖死尤榮啊!”

先蠶娘娘嫘祖道:“你能這樣想,我的心便踏實了。那神農是何等人物,他創造了一個天下的農耕時代呀!沒有他,我們能吃上穀物,穿上衣服嗎?沒有他,你能在窮桑當上首領嗎?可以說,包括今日你成了天下之主,也算是神農所賜,所以,你無論如何也必須善待神農!” 黃帝嘆了一聲道:“你說的是啊!不善待他,不但你不答應我,好多人也不答應我呀!羲和、臾區、貨狄、共鼓、寧封子、揮、牟等等將領,全受過神農醫療,得過神農之恩惠,誰能答應我啊!那常儀雖然沒受傷,可是在窮桑,有人要進神農火炎殿的時候,他竟然拿出劍來,要和我們自己的人拼呢!可我現在想一想神農、夸父、蚩尤、刑天兄弟四人,打得這般天下,卻最後落得一個這樣的結果,我的心也痛啊!”

嫘祖正色道:“即想現在,何必當初!既然天下已然歸你軒轅了,你就應做好帝王之位,為世間人類多做些有益之事,即便是伏羲、神農見到,也是心慰!” 黃帝道:“也只好如此了。現在天下已定,我也該去一次崑崙山,去見見我外公天皇伏羲、和我外婆人皇女媧娘娘了!可是我怎麼去呢?一直沒想好!” 嫘祖道:“這個想法是對的,是該去看看。特別是你應該去那裡拜會一下你的兄長炎帝神農!” 黃帝思道:“我想去,可是心中也有點害怕的,你說,如果我見到我師父姬伯還有神農我怎麼說啊?” 嫘祖問:“那你是怎麼想的呢?” 黃帝道:“我當然還是要拜我的師父為天師。另外,我要請神農回來,做南方九黎部落的首領呢!” 嫘祖搖搖頭道:“很難啊!神農之志,不在於此。”

軒轅道:“對付神農,我倒是自有辦法。我是怕我的師父姬伯啊!” 嫘祖想了想,忽然看見自己的兒子玄囂正在一旁玩耍,她靈機一動,道:“我看,這次你帶上孩兒玄囂去,也許會有很多益處的。” 黃帝看看玄囂,問:“怎麼講?” 嫘祖道:“我也不知道,只不過這是一種感覺。你想啊,玄囂是我們的下一儀人,也是天皇和人皇的直系親屬啊,特別是他還是一個孩子。以前你做過的事,或者不利於太昊,或者不利於神農,可是與這孩子沒關啊!我想是有好處的,你去了以後自然會知道!” 軒轅黃帝思道:“玄囂已快長大,領他見見世面也好。” 於是軒轅黃帝便帶上兒子玄囂往崑崙山而來,玄囂畢竟是孩童,童心極盛,蹦蹦跳跳,又歌又舞,嘻笑之中,便走出數里之路。不幾日,到了山上。豈不知,竟然有應龍等在那裡。軒轅黃帝奇道:“應龍,你不是與天女去了泰山嗎?”

應龍笑道:“沒有,玄女娘娘給我先送上崑崙,自己回去了!” 黃帝問:“你怎麼知道我會來這裡!” 應龍笑了笑,卻沒有回答。 黃帝也不再多問,慢慢地跟著應龍向山上走。 黃帝見到了大饒又重新在這裡建造過的崑崙山,遠是今非昔比,真是頂天木樑柱,方形石料牆,巍峨探屋脊,斜暉照殿堂啊!所建山門、宮殿之高之大,一點也不亞於他的雲巖宮,而且彩雲繚繞,紫氣騰騰,其恢宏大度,更勝比雲巖宮殿。 玄囂道:“父親,此山好美啊!” 黃帝也道:“想不到,這風後、大饒還真有些建築心計,這崑崙山建得比我想像的要好上許多。” 應龍道:“那有風後,是大饒拜在了大庭氏的門下,天下第一座宮殿太昊宮那是大庭氏的創造。在大庭氏的指導之下,大饒領人在這裡所建,風後只是看看便走了,他不是跟著一直打仗嗎?我在這裡沒見到過他。”

黃帝道:“對,我到是有些忘了。大饒還在這裡嗎?” 應龍道:“我走之時,還有幾處未能建完,那時還沒走,他每日與伯高、容成一起,除建築以外,還研究些天文、曆法之類。” 黃帝道:“好!好啊!有上進心便好。” 應龍道:“還有呢,你回過頭去看山下那座槐江山,更是美景。” 軒轅黃帝轉身向山下看去,一眼便看見半空中懸掛著一座大花園,紅山、綠樹、碧水、黃花映在一起。 黃帝笑道:“你要不說,我還險些忘了,嗨!這些年只顧了打仗,忘記了人間還有這般美景可以享受啊!” 玄囂也高叫著:“父親,看那山下,真是一座好看大大的花園啊!” 只聽有人道:“人間綠樹常在,清水常流。只要眼界放開,沒有什麼是不可以享用的。”

應龍、黃帝一看,是容成和大饒站在旁邊。黃帝問:“你們怎麼來了?” 容成道:“今日是崑崙山大喜之期,天皇伏羲已將女媧娘娘找回,神農、姬伯、少俞、伯高皆在,正準備在山上大慶呢?我與大饒奉天皇之命,來接你們!我們也想早些見到你這天下新主了啊!” 黃帝笑道:“真是巧了,原來神農炎帝也在這裡啊!” 容成、大饒、應龍領黃帝軒轅與玄囂來到崑崙山頂天皇殿,見到了天皇伏羲、女媧娘娘、女登、神農姜炎、師父姬伯、舅父少俞與伯高。 女登看見黃帝進來,立即站起道:“原來你就是軒轅黃帝,我兒蚩尤就是被你殺死的?” 女登這句話把黃帝說的一愣。黃帝從來也沒見過女登,只是聽母親伏寶說過,他還有一個大姨母,也就是神農的母親。黃帝看看應龍,問道:“這位是?”

神農道:“是我的母親。” 女登又道:“你想做黃帝做了也就罷了,為什麼還濫殺無辜?” 黃帝道:“這戰爭是難免有傷亡的。我和蚩尤作戰,真的打起來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女登走上來抓住黃帝道:“那,你把我也殺了算了。” 天皇伏羲給姬伯使了個眼色,姬伯上來扶住姐姐道:“姐姐息怒,黃帝說的也對,戰場上是難免有死亡的。” 神農也過來扶住母親。女登道:“不行,我一定讓他還我子蚩尤命來!” 伯高過來道:“姐姐息怒。”又對軒轅白了一眼道:“還不向你姨母道歉!” 軒轅看了一眼伏羲,給女登跪下說:“我們也不是想殺他的,可是,蚩尤非得要給他父親蚩天報仇不可,他為此也殺了我的父親少典,你說,這個仇又該找誰算去。” 女登道:“可是少典該死,他還殺了蚩天呢!” 天皇伏羲道:“行了,你們都要冷靜下來,這場戰爭死亡的人數多了,在咱們這個家裡,首先是少典殺了蚩天,然後是蚩尤殺了少典,然後是軒轅殺了蚩尤。看上去這場戰爭好像是一場天下大戰,仔細想來不過是咱們家的這些人在打打殺殺,誰之過呢?戰爭之過啊!所以我說,你們誰也不要怪誰了,如果像你們這樣永遠責備下去,戰爭不是永遠得繼續下去嗎?好不容易戰爭結束了,都過些安穩的日子吧!” 天皇伏羲說話最有力度,雖然女登還是用怒目的眼光看著黃帝,可是不再說什麼了。 人皇女媧娘娘在上首坐著,在她的跟前,還有一個童兒,年歲似乎比玄囂還小。那玄囂自是與童兒靠近,跑過去便拉童兒的手,還問道:“你叫什麼?咱倆出去玩啊?” 只聽那童兒道:“我叫鈞兒,我們去哪啊!” 黃帝看眾人神情,對他不親不近,思道:還是嫘祖想的周密,若沒有玄囂孩兒來,該是尷尬至極了。於是自己分別向天皇和娘娘、師父和少俞、伯高等下拜,對神農也深深施禮道:“兄長神農炎帝大德,軒轅末齒難忘!” 他又讓玄囂下跪道:“這是你太祖和太祖婆,那幾位是你外祖父啊!” 又指著神農道:“這位是過去大名鼎鼎的神農炎帝,你的大伯父啊。” 誰知道那玄囂卻道:“炎帝不是被你給打敗了嗎?” 神農炎帝沒吭聲,黃帝對玄囂瞪眼道:“小孩子不許瞎胡說。” 玄囂道:“我沒瞎說啊,在太昊,誰不知道,阪泉大戰,父親三戰而勝了炎帝。” 軒轅黃帝很尷尬地看了神農一眼。神農卻笑著說:“孩子說的不錯,本來是你勝了嘛!” 那玄囂看看父親說:“連他都說我說的對,父親,我是不是對的?” 軒轅斜眼看了一下玄囂道:“真是個不懂事的孩子!” 為了轉變話題,軒轅指著那個童兒問:“這孩子是?以前沒見過的!” 容成走過來,道:“此孩兒乃是祝融之子,天皇的重外孫啊!” 黃帝很驚愕,他看看師父姬伯道:“怎麼,祝融找到了?現在在哪啊?” 誰知姬伯根本不理他。 女媧娘娘、少俞、伯高都不理他。神農眼角還流著淚水,軒轅問:“炎帝兄,你怎麼了?” 神農淺笑了一下道:“沒事!” 那玄囂卻突然間變得懂事起來,頻頻施禮道:“太祖父太祖婆身體好好,大舅爺二舅爺老舅爺身體安康!”又拉那鈞兒之手道:“咱倆是兄弟啊!”又好像誰事前教過一般,神態極為好玩。女媧娘娘十分喜愛,上前拉過其手道:“這孩童原來也這麼大了。看他像不像伏寶啊!” 天皇伏羲也上來將他抱起,上下打亮了兩眼道:“有點像伏寶小時候。”姬伯、少俞、伯高也覺得親近。只是沒有人理會軒轅。 過了許久,天皇伏羲道:“軒轅起來吧!”又對其他人說:“事已至此,蚩尤、夸父、刑天雖都是忠義之人,怎奈戰爭殘酷無情,他們與軒轅站在雙方,相互打殺,不可避免,黃帝隊伍中雍父不也被蚩尤戰死了嗎?” 原來黃帝軒轅等到時,天皇伏羲一家人正在一起討論涿鹿之戰和蚩尤、夸父、刑天之死,神農獲知三人已死,便忍不住大聲哭泣,其他人受神農感染也都在低首默哀。 伏羲見雙方仍不說話,便自己站起來將軒轅攙起道:“戰爭殘酷無情,可戰爭也有好的地方,正是這場轟轟烈烈的涿鹿大戰,才產生了車轅、盾器、弓弩、舟楫,甚至有了能分辯方向的指南車,當然還有短匕長戈等利器以及鼓、號等聲樂器,試想一想,如果沒有這場戰爭,這些物件得需要多麼漫長的光陰才能出現啊!將來,車可用來載物,指南器可用來探索宇宙方向,舟楫用來遠航,弓駑利器用來守獵,鼓號用來表演娛樂等等,所有這些,真是使人類前進了一大步啊。從這個方面來講,蚩尤、夸父、刑天,雖死尤榮啊,也算物有所值了!” 天皇伏羲一席話,姬伯等長出了一口氣。神農姜炎是個寬宏之人,他先抹去淚水,對軒轅笑笑道:“我並無意讓天皇給我撐腰,我只是再想,哪怕蚩尤、夸父、刑天還有一口氣,或許我能治好他們。”說著從姬伯手中接過玄囂道:“來,讓大伯父也抱一抱。” 黃帝軒轅驚道:“夸父也死了嗎?” 神農道:“夸父自己追日,累死了!”就把聽到的故事講給軒轅聽,軒轅聽罷,竟也落下淚道:“夸父,真乃有情有意的壯士啊!” 一時無聲。 伏羲先道:“逝者已矣!戰事已過,天下正走向和平,你們不要總在悲傷之中。” 軒轅趕緊笑臉道:“我深信這一點。經過這場戰爭,我更了解了很多事,了解到戰爭之苦。我也特別了解到我的兄長神農炎帝的人品,就連嫘祖,也不停地勸我要善待神農。以前,是我軒轅太小氣了,請外公外婆、師父與各位舅父們見諒啊!”說罷黃帝又一次施禮下拜。 姬伯終於站起來,扶軒轅起來坐下道:“以後你是黃帝了,在外人面前可不必行此大禮了”。 女媧娘娘也道:“一晃過去,軒轅也成人了,成黃帝了,看眼角啊,也有了些許皺紋啊!戰爭也絕不是好事,催命催魂催人老啊!” 僵局終於打破了。此時,天皇伏羲與女媧娘娘均已七旬有餘,他們的臉角開始斑白了。 黃帝軒轅又道:“我這次來崑崙,還有一事想請神農兄長成全,對於九黎部落,我不想再發動戰爭,過去,九黎雖然屬於蚩尤,可畢竟還是歸炎帝神農,我曾聽說過,是神農給他們食物和衣服,所以治理九黎還需兄長前去。” 天皇伏羲聽完點頭道:“軒轅能這般想,也算明事之人了,將利刃舉起又放下,心中已存善念。我並沒看錯了眼,姜炎,你說呢?” 神農姜炎卻道:“我早想退出管事的圈子,不再參與政事,一心一意去研究本草醫學,治病救人,我不能同意啊!” 軒轅喃喃道:“你不去便不要怪我了,我聽說整個九黎人準備和我死拼呢!蚩尤那戰神尚敗於我手,何況其他九黎人,我只好血洗九黎了。” 姜炎一聽站起來道:“你不要再打了,我去我去還不成嗎?” 軒轅問:“此話當真?” 神農道:“當真,君子一言永不變。” 天皇伏羲看在眼裡,哈哈大笑道:“姜炎啊,神農,你永遠不是你這兄弟對手啊!不過你去九黎也不錯,可以找到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他們都在南方啊!” 姜炎驚喜問道:“真得嗎?”天皇肯定地點頭稱是。 天皇伏羲道:“應到的客人已然到了,不來的人一時也來不了。你們都是我的親人和愛徒。親人也罷,愛徒也罷,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所以今日我要宣布幾件事。第一件事,我要與你們的母親或外祖母或太祖婆,也就是女媧娘娘去周遊遠方和宇宙。很久以前,我與女媧脫離山洞創立太昊部落,我為了探求宇宙真諦,走南闖北,東到大海朝鮮,北過暈粥遼東,西過崑崙及西方四河流域,向南又遠及尼羅國,南到大洋。每日都在行走忙碌,很少照顧女媧娘娘。今我們算起來都過七旬,我想用剩餘的時光常伴娘娘左右,也讓她看看這宇宙花花世界有多深奧開闊。過去既便有這樣想法也不能做到,雖然我能,可娘娘不能啊!今有了車和舟楫,又有指南車之器,便可以去做所想的事了。昔日你們在涿鹿做戰之前,我早已做了一車,用牛駕駛,便可以載著娘娘行於陸地了。我又作一圖,有一十二個輪,將這些輪安裝於舟楫之上,可將舟放大許多,盛裝三五十人不足為奇。此物做成可為船,需半歲光陰。其間我用車載娘娘先遊遍這中原大地。因此我要煩軒轅黃帝派精幹工匠幫我造船,將船存放在黃河入海之口,派人看護,等我和女媧娘娘乘車不能遊時,我們自會來到船上,以便將來遠行。” 軒轅黃帝道:“外公及娘娘儘管放心,我一定會早日完成此事。” 誰知女媧娘娘卻道:“伏羲,那是你的一廂情願,我可沒說要跟你去。我是個女人,不願意長途跋涉,也不想再去周遊各地,宇宙的花花世界再美也不能吸引我,而且我也不想再和你在一起。這次我從崑崙山出去走了走,相中了一個地方,我和女登已經商量好了,我們兩個人要到那裡去頤養天年。軒轅,現在你是黃帝了,我就不能再求我的兒子或者其他人,希望你在那裡給我建造一處女媧宮殿。還有,冀州那個地方也不錯,神農在炎帝位時,也曾經將我封為人皇,和伏羲的天皇處於平起平坐的地位,所以你再幫我在冀州那個地方建造一處媧皇宮,再給我安排一些侍童伺候我們兩個人,怎麼樣?” 軒轅黃帝看看伏羲。伏羲對女媧道:“我已經給你說了幾遍了,當著這麼多孩子的面我也不怕再說一次。以前是我有不對之處,可是我不是也改過來了嗎。我們從年輕的時候就在一起創下了太昊這個部落,風風雨雨幾十年過去了,兩個人還能分開嗎?” 女媧卻說道:“以前我們也很少在一起,是我管理的太昊,也是我發展的太昊。那些時候你在哪,你不是一直在崑崙山嗎?” 伏羲道:“現在崑崙山也要歸別人了,所以我才想和你去周遊宇宙各地嘛!” 女媧擺擺手道:“我不去,這是你決定不了的。” 女媧說完,看看應龍道:“應龍,你陪著你父親去吧,有你照顧,我們都放心了!” 女媧說完,在場的人無不驚詫。他們把目光都盯在應龍身上,就連姬伯都很驚訝。他們任憑誰都沒想到,這個應龍,原來是他們的弟弟。 伏羲表情很尷尬,片刻之後才恢復正常之態。他微笑了一下道:“姬伯、少俞、伯高,你們幾個還不知道,這個應龍,正如你們母親所言,也是我的兒子,和你們幾個人也是兄弟的,只不過他的母親是九天玄女而已。” 姬伯、少俞、伯高都看看母親女媧,又互相看看。女媧道:“既然是你們同父異母的弟弟,你們就親熱親熱吧!不過,我有一句話要說在前面了,炎帝和黃帝還都是少典的兒子呢,也是同父異母的,卻在江山上爭來搶去的,我可不希望你們幾個一樣。要做兄弟,就親同手足!” 姬伯、少俞、伯高都過來拉應龍的手。應龍卻道:“幾位兄長,你們別忙,我得先給你們施個大禮”。 應龍說罷,先過來給女媧敬了一個大禮,然後逐個給姬伯、女登、少俞、伯高各敬了一個禮。天皇殿一下熱鬧起來。神農看看黃帝,兩個人一齊道:“真想不道,應龍還是我們的舅父呢!”兩個人也過來給應龍施禮,應龍雙手將兩人攙起來。 伏羲長嘆了一聲,對姬伯、少俞、伯高道:“也罷,人各有志。既然你們的母親不願意跟著我去周遊各地,那你們這些兒女就多照顧她吧!我這一生,與蒼天結為一體,探求天地人合一的大道,天下之大之奇,奧秘之多之廣,即便是窮盡畢生精力,恐怕也是難以窮盡,可是我不想放棄。有應龍在我之側,你們也就不必擔心了!” 姬伯聽了,臉色黯然地道:“姬伯自幼,受教於父,聽命於母。在我心中,父母乃是同時存在的,可是今日,父母卻要分離,姬伯心中不忍。父親,既然母親不願意隨你出去周遊,你年紀也大了,就在家陪母親不行嗎?” 姬伯話音剛落,就听女媧道:“伯兒,你父親身懷上蒼之命,肩膀擔著人類存亡的大任。這裡面有你們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有你們能看得見摸得著的,也有看不見摸不著的。重責在身,自然不容你父親有所疑慮停留,你就讓他去吧!” 伏羲聽了點點頭。用感激的目光看了女媧一眼,走到姬伯跟前,用手按了按他的肩膀,道:“人,立乎於天地間,便要頂天立地。仁孝共同存在你的身上,有你在,我也不擔心你的母親了。雖然我伏羲沒有給你天下,那是因為機緣巧合、天機使然啊!今天下已歸了軒轅,可天下並不太平,你是軒轅黃帝的天師,平和世界的大事,必然是由你主局的。我走了,你母親和你姐姐女登之事,我也盡數託在你和軒轅身上了!”伏羲說完,又看了軒轅一眼。 軒轅黃帝乘機道:“請外公放心,外婆的事盡數包在天師和我軒轅身上。如果對外婆和姨母有哪些照應不周之處,軒轅聽憑外公責罰。” 伏羲點頭笑道:“既然你的話能說的如此,我也就相信你能說到做到的,也就放心了。這第二件事,我這裡有幾幅圖,這幾日我要講與你們聽聽。” 伏羲說完取出三張圖來。這三圖有兩張是用獸骨刻成,用獸皮包裹。有一幅用木板刻成。伏羲用手指那甲骨圖道:“此兩圖為河圖、洛數。” 軒轅眼睛一亮,心道:“原來母親苦苦惦記的河圖、洛數,就是這兩張圖啊!”軒轅想著,那心不由得呯呯跳動起來。 只聽伏羲又道:“這木製圖也是兩幅,中間這部分是太極圖,外面這幅圓圖則是我由八卦推演得來的六十四卦圖。” 在座眾人一陣喧嘩,少俞道:“只聽說八卦,怎麼又變成六十四卦了?” 伯高道:“這中間是太極圖啊?” 玄囂問女媧道:“外祖母,什麼是太極圖啊?” 女媧對玄囂道:“一會兒,你外祖公就講給你聽了!” 玄囂向伏羲望去,眼神極為好奇。 只聽伏羲道:“以前啊,我深究河圖、洛數、八卦之術,目的是尋求宇宙的真諦。因此,我發現了一歲之中有春震、夏離、秋兌、冬坎四個時節。這四時之分,日漸指導了太昊人日常之行,也指導了火族、有熊、九黎、窮桑等各個部落。後來我研究八卦,得四時又可分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象。淺看河圖與洛數,只不過是數之組合,河圖顯天地極數五十有五,洛數四十有五,可是這中間卻包含天道循環的大秘密。可以說,河圖、洛書、八卦和六十四卦,將自然和人類盡歸一體,天、地、人合成一氣,週往復始,循序漸進。明確了這些,基本上也就逐漸開始懂得了天地自然與人類、時間與空間、象形數量與本質、突變進化與退化、天理與輪迴等等自然和人間的精思妙理,也只有懂得了這些,我們人類才能從被天地自然所製約到逐漸地明白和利用自然大道,躲避洪澇、乾旱、蝗蟲、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逐漸使人類成為天地的主宰,而不是被天地自然所毀滅!用一句話說,掌握了這些,就會巧妙地把握住地氣,把握住天地玄機,使天地人真正的成為一體。當然,對於我說的最後這一點,我也還處在探索的過程中,有些事情也還沒弄明白,這也正是我要出去周遊宇宙天地的原因所在!” 伏羲說到這裡,表情莊重嚴肅,好像人類真的就要面臨者一場大的災難一般。姬伯、神農、黃帝等人也都被伏羲的神態所感染。神農道:“外公,如你說來,我們人類還要遭受無數次的災難嗎?” 伏羲點頭道:“其實,我們人類走到今日,所遇到災難已經很多很多了,人類也數次面臨毀滅,上蒼還是愛護人類這自然宇宙的精靈,總是在大毀滅中留下人類的種子。今日,我不是在這裡危言聳聽,不瞞你們說,我和我的子女、神農姜炎、黃帝軒轅以及已經死亡的蚩尤、夸父和刑天等,我們都是巨人的後代!可是我們的祖先,卻是被一場天洩洪荒而滅亡了!” 伏羲一席話,舉座皆驚。姜炎、軒轅、姬伯、少俞、伯高包括應龍的眼睛都瞪了起來、女媧的眼睛也瞪的很大。她和伏羲在一起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聽伏羲講述這樣聳人聽聞的事。女媧道:“怎麼可能,我記得我們以前從太昊去火族給姜炎辦理大婚之時,我曾經聽燧人說過:你是他的兒子。而且你也承認了,你還當著我和孩子們的面給燧人叫過父親呢!” 伏羲淺淺地笑笑道:“你說的確實,燧人曾經說過,他是我的父親,我也給他叫過父親。可是,我那是違心之語。其實,我是見過我的親生父親的,那是我在崑崙山收下了巨人的三個孩子以後,我在泰山上見到的。那三個巨人的孩子,就是少典、蚩天和廣成子。少典有兩個兒子,就是少典和女登兒生下的神農姜炎,還有少典和伏寶生下的軒轅。蚩天呢,有一個後代,他和登兒又生下了蚩尤。廣成子和我在去南方的苗疆之地時,與那裡的一個女子相配,後來生下了兩個孩子,我想你們可能已經猜到了,那就是夸父和刑天。可是廣成子不願意回來,他與少典和蚩天大為不同,對人間的事情一點興趣都沒有,於是我就讓他去了南方的一座山。他呢,就讓我將夸父和刑天帶回到崑崙山收養。我就將這兩個孩子寄存在崑崙山腳下一對夫婦的家,度過了他們的童年。後來神農姜炎要去各地尋找穀米和草藥等,我就將夸父和刑天帶來了。這兄弟二人便開始和姜炎、蚩尤兄弟一起出去闖蕩天下。你們可能不知道,少典、蚩天和廣成子,就是我在崑崙山不遠的須彌山上遇見的五個巨人的孩子。這些巨人將這三個孩子託付給我之後,就一起往東邊走了。我後來往東邊搜尋,就是想知道這五個巨人究竟去了哪裡。可是我沒有找到這五個人,卻在泰山頂上見到了我的親生父親。他當時還沒有死,我見到他時,他已經處於一種完全的絕望之中,是他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後,留下了這樣一些東西,一堆刻著圖文的骨骸。” 伏羲說完,將那些在泰山上拾揀回來的骨骸取了出來,讓女媧和姬伯等人觀看。少俞和伯高問:“這上面的圖形是什麼?” 軒轅看了,突然道:“外公,原來甲骨文字最初起源於你在泰山上見到的這個巨人啊!” 伏羲笑了道:“是啊!當時我還沒有發現這些圖文的巨大意義。我只是稍有靈感而已,於是,我就將這些甲骨圖文拿回來不斷地琢磨這上面的內容。只當我弄明白了這個巨人所記載的大事後,我才發現,用刻畫的圖文來記載事情比以前我們的結繩記事可高明多了。那次,姬伯找到我,說你想記下他說的話時,我剛剛研究出象易不久,我覺得你和這個圖文有緣,於是就送了你一捆骨骸。後來,你和倉頡等人還真的慢慢地創造出了文字。我的父親,其實為人類做出了很大的功績啊!是他,開闢了人類圖文的先河!” 少俞又問:“這些圖文,說的是什麼?” 伏羲這才道:“是記載了他一生中的幾件大事。”於是,伏羲將那些圖文一件一件地指點給少俞等人道:“這幅圖記載著我父親所在的龍伯國!這一張記載了那次滅絕人類的大洪水,將整個龍伯國都湮滅了;這一張記載了我父親和另外的五個龍伯國的巨人們出來尋找食物,這五個人比我父親看起來小,他們是在我父親的帶領下出來的,僥倖躲過了那場大洪水。這五個巨人就是後來我在須彌山上遇見的那五個巨人。我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由五個變成了八個人,因為其中的三個女人有了三個孩子,就是少典、蚩天和廣成子。這一張說他們走散了,我父親成了單獨的一個人;還有這一張,就是我父親在一個水澤里看見了一個在那裡洗澡的小女人,於是,與這個女人有了關係。而這個女人,就是當時出去採摘果子的我的母親。我聽母親說過,她和幾個姐妹看見了大人的腳印,而我母親履了大人跡。還有這最後一張,就是他找不到親人,也再也找不到他的國家,因此他絕望地自殺了!” 伏羲說到這裡,臉上露出悲哀的神色。 伯高看著看著,指著另外的一堆骨骸道:“還有這些,是什麼意思啊?還有,父親,你說的那個龍伯國在什麼地方啊??” 伏羲就將那些骨骸圖文一張一張地拿了出來,一邊給他們看一邊道:“龍伯國已經湮滅在茫茫無際的大海裡。我聽那五個巨人講過,龍伯國原來的地方也是一大片陸地,有一個大的溝壑,名字叫做歸墟。歸墟四周有五座高山,分別叫做岱輿、員嶠、方壺、贏洲和蓬萊。如今就連這些高山都變成了一片汪洋,只剩下瀛洲和蓬萊兩座山了。對於這兩座山,我大體知道他們的方位,也在東部大海之濱。應該在神農姜炎所開創的窮桑的東邊。蓬萊在泰山的東北部大海之側,而瀛洲卻是在東邊大海的中央。想來,在沒有爆發洪水之前,這五座大山本是連在一體的,在這五座大山的中間,就應該是龍伯國的方位。可是現在,岱輿、員嶠、方壺等三座山已經被海水湮滅,我們也只能這般去想了:瀛洲山和蓬萊山山腳下面的水面以下之處,應該就是原來的龍伯國所居住之地。而我父親所以選擇了泰山作為他的死亡之地,因為他在泰山上能望見湮滅龍伯國的那片大海啊!” 女媧、姬伯、神農、軒轅等人一個個瞪大眼睛。少俞摸摸腦袋道:“這,太可怕了,這洪水也太厲害了吧!” 神農姜炎突然道:“我明白了,外公為什麼在泰山封禪,原來是為了祭奠外公的父親。外公曾經對我說,泰山是一座神山,是一座靈山,也是一座人類之山,原來泰山的意義在於此啊!” 伏羲點點頭。他看了看女媧,道:“後來,我就把鳧山之地的一戶人家帶到了泰山上,讓他守護著這座神山,並為我的父親守靈!” 軒轅皇帝插言道:“我知道是誰了,原來是太山稽和嫫母父女。” 伏羲點頭道:“他們本來是一家三口人的,可是嫫母的母親早早地去世了,因此就剩下了太山稽和嫫母父女。太山稽的武功是我教授的,而嫫母則是九天玄女調教的。” 軒轅黃帝道:“原來如此!怪不得後來我去泰山之上,在那裡見到了九天玄女和玉皇以及西王母呢?” 伏羲聽了,看看軒轅問道:“你是說,那個玉皇和西王母也去泰山了?” 軒轅點點頭道:“是啊,就是在泰山之上,他們答應幫助我對付蚩尤!”軒轅說完了,只覺得有些失口,他看了看女登和神農。低下頭道:“那次,我已經被蚩尤打得狼狽不堪。我都沒心事再打下去了,可是遇見了他們。” 伏羲將黃帝打斷問道:“那玉皇他們到泰山上乾什麼?” 黃帝道:“我就听他問玄女道,這泰山上藏著什麼秘密?值得你每年都去泰山上拜祭?那九天玄女也不知道!他也就沒再問!” “哦!”伏羲聽了,點點頭。像是在思考什麼,突然問:“那玉皇和西王母沒給你講什麼嗎?關於河圖什麼的?” 軒轅看了看神農、姬伯和女媧娘娘道:“是講了,可是我也沒聽清楚他說了什麼?” 伏羲深深地看了黃帝一眼,道:“好,那我們繼續說這些圖片!” 說完,伏羲又拿過另一幅圖來道:“這幅圖中有一個個子最高的大人,這個人已經成了神話。我曾經在崑崙山聽那幾個巨人講過,他們的龍伯國曾經有一個個頭最高的巨人,這個巨人叫做盤古。他活著的時候比山還高。那個時候,巨人已經成為大地上最高大最厲害的動物。還有一種動物可以和他們比高低,那就是龍。那個時候人們很懼怕這種叫做龍的動物,把它叫做恐龍。為了爭奪大地上的生存權,人類在盤古的統領下曾經和恐龍一戰,結果最後人類勝了。那個時候,盤古拔這些大樹就像我們拔一根草一樣。可是儘管這樣,這個盤古也沒有活到現在,他也是讓一場大洪水給毀滅了的。你們看這幅圖片,說這個地方已經三次大海,三次桑田。就是說,我和女媧只遇見了一場大洪水,以前還發生過比這次更大的水災。” 伏羲的話更加重了女媧等人的惶恐。女媧道:“我們遇見的那場洪水已經使岐山薑氏部落的人死去了那麼多,以前還有比這更大的洪水,豈不是更具有毀滅性了嗎?” 伏羲嘆了一聲道:“是啊!這幅圖片使我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我們人類到現在可能已經不是第一茬人了,而是第三茬或者是第四茬人了。也就是說,這天地的災害是循環發生的,每隔一段時日就可能發生一次大的自然災害,而在大的災難中間,還會有很多小的劫難。這些大大小小的災難都在不時地湮滅著人類啊!” 女媧聽了,眼睛中有些淚痕落了下來。她長嘆了一聲道:“我們人類啊,真是不易!要面對這麼大的洪水!” 伏羲道:“不只是洪水、還有乾旱、地震、火山等等自然災害,都有可能帶給人類毀滅性的傷亡。我曾經和那些個巨人進行過對話,雖然當時不是很明白,可是日思月想,也漸漸地悟出了很多道理,再加上這幅圖片。” 軒轅黃帝往圖片上看去,只見上面有很多的溝溝道道和圈圈點點,怎麼看也看不明白。姬伯、神農姜炎也看著圖片只搖頭。 伏羲道:“再加上我這些年觀天察地所得,終於明白,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所謂道,便是蒼天、大地和人類運行的自然規律。這些規律,有伸展的,有循環的,有漸進的,有退化的,應該叫具有周期性的循環運行之律。可是要最終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必須明白兩種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東西。我們把它叫做陰和陽。” 伏羲說著,從衣服中取出一物,那是一塊天然的石板,上面渾然天成著陰陽魚圖。這就是那塊伏羲在成紀的卦台山上撿到的太極陰陽磁石。伏羲道:“就是它,太極圖。其中蘊藏著陰陽互根互生交替變換的大道理和大規律!” 軒轅看見那塊太極磁石,心中又立時咚咚地跳了起來。他又想起了他和力牧在泰山上遇見九天玄女、玉皇、西王母時的情景。他知道,玉皇和西王母最初苦苦尋找的,正是外公手裡的這塊太極石。他聽玉皇說過,磁石有增長人的體能、啟動人的心智和增加人的壽命的大功效。外公伏羲能用手擊碎巨石,能會草葉穿身這種神乎其神的武功,與這塊太極石必然是有很深刻的關係。如果自己有了這塊磁石,可能也會漸漸地變得像外公一樣,天下無敵了!剛才外公問自己玉皇問了他什麼卻沒有回答,因為他不想讓神農姜炎和師父姬伯知道的太多,所以說玉皇說了什麼,自己沒在意!他怎麼能不在意呢?母親伏寶日夜惦記的就是伏羲手中的這些寶貝,他只是在玉皇那裡才知道了這幾樣寶物叫做太極、河圖、洛書、天球。對啊!外公只給看了太極、河圖、洛書、那什麼是天球呢? 軒轅黃帝帶著這個問題,和外公伏羲,外婆女媧、師父姬伯、兄長姜炎等一起吃、住。他不像神農姜炎那樣,痛苦過後就不想別的什麼了。特別是當神農看見母親女登仍然用仇恨的眼神看著軒轅的時候,還勸慰母親說此事不怪軒轅,是怪姨母伏寶的。姬伯呢,好像伏羲所講的事和他無關一樣,也不怎麼問。倒是少俞和伯高不時地說一說過去的人類怎麼讓洪水湮滅的事情,感嘆人類的命運。軒轅只是等待,等待伏羲將那太極、河圖、洛書、天球的秘密能說出來。 翌日餐畢,伏羲終於將女媧、女登、姬伯、少俞、伯高、應龍、神農、軒轅極其親屬聚在一起,繼續講道:“上次我已經說過,天地人的大道聚在兩個字中,那就是陰與陽。何為陰?何為陽?我想,你們大都已經懂得和明白。日為陽而月為陰,白天為陽晚上為陰,這些淺顯的事物,卻隱藏著深刻的道理。陰陽存在於天地之間,存在於我們所能看見的和沒有看見的任何事物中,構成萬事萬物的根本。任何事物,如果沒有陽,陰便無以為存,沒有陰,陽便無以為在。陰陽相抱,同體而生,陰長陽消或者陽長陰消,便構成事物成長和消亡的規律。就像這太極石所隱藏的陰陽魚圖一般,有伸展,有收縮,有前進,有倒退。在一天之中,每天早晨都是陽長而陰消,到了中午陽長到極致,午後便開始了陰長而陽消,到了午夜之時,陰又長到極致。所以從今天早晨到明天早晨就完成了一個循環更替。在一年之中,分為四個節氣,立冬之日,陰生長到及至,晚上最長而白天最短,天氣到了嚴寒之時,開始了陽長陰消,到了立春之時,陰陽幾乎各半,天氣不冷不熱,白天黑夜也都均分。到了立夏之日,陽又生長到及至,天氣酷暑炎熱。白天最長而晚上最短,卻又開始了陰長陽消之時。立秋時節,陰陽各半,再到立冬時,陰長至及至。因此,一年之中也完成了一個大的循環。可是,除了日、月、年以外,這自然的氣候還有沒有更大的循環存在呢?而又為什麼會存在著這樣大的循環呢?如果我們將一個循環的時間叫做一個週期的話,那麼多少年會是一個新的周期呢?你們要弄明白,這裡我說的循環是空間,而周期是時間。這時間和空間套在一起與事物的共同進退,就是太極圖展現給我們人類的天、地、人合一的自然宇宙模式。我們怎麼樣去解開這種模式呢?” 伏羲說到這里頓了一頓,見在座的人似乎都在思考,就繼續道:“同時,我們要想像的是,在每一個週期性的循環之內,有那些事情會必然發生的,有那些事情又是偶然發生呢?就像我們已經感覺到的地震、火山、洪水、乾旱等等,也是周期性地循環發生的嗎?” 姬伯、神農姜炎、黃帝軒轅、少俞、伯高、應龍等互相看看,伏羲講的東西,都似乎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還是姜炎問道:“外公,你講的太深刻了吧!我知道,萬事萬物,各有定律。可是你提出的這麼高深的問題,是我們人類所能夠解決的嗎?” 伏羲笑了,喝了一些水,才道:“我所說的,不是人類能不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人類必須去面對必須解決的問題。因為,如果人類解決不了這些問題,人類就會稀里糊塗地被這些問題所解決掉。”說到這裡,伏羲又加重了語氣,嚴肅地道:“你們要知道,我還是那句話,我所說的,不是聳人聽聞!” 伏羲說到此,看了一眼女媧道:“我和女媧初創太昊不久,便遇見了那場大洪水。洪水過後,活過來的人所剩無幾。這場洪水給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也太可怕了。於是在太昊部落得到一點擴展以後,我想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想辦法讓人類生存下去!我這裡所說的人類,不是一個你,也不是一個我,也不是一個太昊,一個九黎,而是大地上所有的和我們一樣的人,這些一樣的人共同組成了一個群體,叫做人類。可是,我們去怎麼才能讓人類生存下去呢?那個時候,我和女媧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躲避。躲避洪水,躲避火山、躲避地震。但是,這個時候,我們已經不像薑水山洞裡的人那樣,躲避野獸了。因為野獸已經被我們人類用繩用網罟給制服了,已經沒有必要再去躲避他們。自從我們有了火,有了繩索,有了網罟,我們會挖造壕溝以後,任何強大凶猛的野獸,都會被人類所擒獲。和這些野獸相比,我們人類不是已經能夠戰勝一些自然物了嗎?那麼,我們能不能也像戰勝野獸一樣去戰勝地震、火山、洪水呢?” 黃帝軒轅問:“那,外公和外婆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伏羲又笑了笑,答道:“我們沒有其他的方法,唯一的方法就是將人口增多和擴散。因為我們不知道哪裡會發生洪水,哪裡會發生地震,哪裡會發生火山。可是,如果人類很多了以後,我們的生存空間就會越來越大,我們太昊也就從原來的成紀一地,發展到藍田、大基、新市、陳州、鳧山等地。那時我們的基本想法是,即便成紀發生了地震,可是鳧山卻未必發生;而鳧山如果發生了火山,可大基卻又不會。而大基發生了洪水,陳州未必就會得到水患。所以,即便是一處人類毀滅了,其他地方的人類還活著,那我們人類就有希望永遠地生存下去!” 軒轅道:“既然已經如此,我們以後人類還擔心什麼?現在除了太昊以外,我們還有有熊、窮桑、涿鹿、九黎、火族呢!這可比原來的太昊地面大多了啊!” 伏羲卻嘆了一聲道:“這種做法,也許只是在小的周期性循環定律中是有用的,可是,如果我們碰上了更大的災難呢?” 軒轅笑笑問道:“就像大洪水那樣大災難?” 伏羲卻道:“對,那場大洪水就是更大的災難。難道軒轅你沒有聽玉皇和西王母說過,那場洪水,可是全天下的人幾乎都遇見了。如果全天下都爆發大地震,大火山,大災難,那我們人類往哪裡去躲呢?”軒轅聽外公伏羲這樣問他,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他想,他和玉皇西王母之間發生的那些事情,恐怕外公早就知道了,九天玄女能不告訴外公嗎? 於是,軒轅只好道:“是啊,我也聽玉皇和西王母說了,玉皇原來所在的有巢部落的涿鹿以北之地、西王母所在的那個什麼河流還有九天玄女的家鄉都遭到了那場大洪水。” 神農姜炎聽了問道:“原來這大地上還有這麼多的部落啊!我以前就听外公講到了玉皇的有巢部落,誰知道還有西王母部落還有九天玄女呢?對了,那西王母為何叫西王母啊?他們是在我們的西邊嗎?” 伏羲道:“你這樣理解也可以。她所以稱自己為西王母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在他們西邊的人類群落中,部落首領都是叫什麼王的。不像我們這裡,叫什麼族長,後來又叫做什麼皇啊帝啊之類的名稱。我聽那個玉皇說過,她所以給自己叫做西王母,還和女媧娘娘有直接關係。因為這中原大地神州是由女媧管著的,按著他們的稱呼,應該是將女媧稱為王母的,所以她才叫西王母。” 神農姜炎道:“外公,我明白了。原來這場洪水在整個的大地上都有發生。那躲避,也就只是一種萬般無奈的方法了。而外公所說的真正的方法,就是完全明白這太極圖所提供給我們人類的宇宙空間運行模式。只有找到了這種根本,我們人類才能真正地掌握了自身的命運!” 伏羲讚道:“還是姜炎明白的快啊!我就是這個意思!大道在天,人類要自醒啊!當然,除了這太極圖以外,還有河圖、洛書,還有我的八卦和六十四卦所能體現出來的天球模式了!今天你們都在,我現在將我之所思,講與你等,你們都坐好了,時間很長,請每個人細聽明記吧!” 軒轅黃帝聽完了,心想:果然,這天球也在外公這裡了! 伏羲說完了,有大喝了幾口水,盡量將語調放慢,將語氣放清,給每個人有思考之時。他道:“河圖,是由五組白圓圈和五組黑點所組成的一個空間模式。白者為陽為天數,黑者為陰為地數。天數由天一天三兩個生數、天五變數、天七天九兩個成數構成,其和數二十五個。地數由地二地四兩個生數、地六地八地十三個成數構成,其和數為三十個。天數二十五與地數三十一起合為天地極數五十五個。可在方位上看來,天一與地六合在北,佔據五行之水位,地二與天七和在南,佔據五行之火位,天三與地八在東,佔據五行之木位,而地四與天九合與西方,佔據五行之金位。天五與地十據與中,佔據五行之土位。而木、火、土、金、水五行,則含有相生相剋的大道。” “我在這裡說一下,這木、火、土、金、水五行,並不是我的發現,其最早發現者就是人皇女媧。她過去在燒製陶器的過程中,最早用的就是木、火、土、水這四種物質。這是四種既能看的見又能摸得著的物質,是很好理解的物質。可是金這種物質,並不是我們能一眼就看的見又能摸的著的,他是需要用火燒煉才能煉得出來。以前你們小的時候,我和女媧在一起探求這幾種物質之性能,發現,這幾種東西是相生相剋的。你們看,這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這土可不生水,必然是有另外的一種物質是生水的,而且這種物質也是土生的,那麼這種物質是什麼呢?再反過來看相剋,這水克火是你們都知曉的,那麼火剋土嗎?不是,火即不剋土,什麼剋土呢?你們看那些植物,能將土變硬,所以木剋土,而土克水。過去發洪水時,是需要用土和石頭把水擋住的,這就叫水來土掩啊。所以這中間還是缺少一種物質的,而且這種物質和水、土、火、木具有相生相剋的特性。這種物質是什麼呢?後來發現是金,最早見到金的應該是最早的火鳳凰部落首領燧人。過去岐山曾經爆發了火山,火山過後,燧人在火山燒煉後的大石頭里撿到了一根金棍。可是燧人並不會燒製陶器,所以他並不知道這金的用途,當然他更不知道什麼是五行了。後來神農也就是姜炎在各地尋求本草的時候,找到了失踪已久的火鳳凰部落,發現了這個金棍。神農回來跟我和女媧說,才知道這金正是我們尋找已久的五行之一。那個時候,我的重點是研究八卦,人皇女媧就研究了這金的煅燒之法。可是他不願意向兒女錶白,就由我來說了。我們太昊族人一直傳送的女媧煉石補天是什麼呢?就是女媧製陶啊!那個時候,女媧用火燒製泥土將它們燒製成比石頭還堅硬的器具,這個過程叫做製陶,從意義上說叫做女媧煉石補天。而後來女媧提出五行直說,也是在煉石補天的基礎上考慮的,但是人皇女媧娘娘沒有完成,而是蚩尤完成了此事!記得在火族、太昊、九黎、有熊這四大部落成形以後,有一次在太昊的家宴上,神農、蚩尤、刑天、夸父都在場,蚩尤顯示他的武功時,我曾經把一塊五彩石在灶上燒了三天三夜,將一塊大石頭燒成了很硬的小石頭,那就是人皇女媧的發明啊。這叫什麼?這就叫女媧煉石補天,為什麼說叫煉石補天呢?因為金這種物質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可是這金補上了五行。天下沒有金,需要煉製而得,這叫天力不足啊,需要人力相補啊,所以我給他取名叫做女媧煉石以補蒼天。因而成就五行之大道啊!但是金這種物質,雖是女媧煉石補得,可她一生主要用在製陶上,真正的煉石冶金卻是從蚩尤開始的。我給你們講,蚩尤和黃帝作戰屢戰屢勝,其關鍵在於他在女媧的基礎上發展了冶金業,練成了金衣金甲,金斧、金戈、金劍。蚩尤在這場大戰中雖然死了,可是他的冶金業將光照千秋萬代啊! ” 在坐的人頻頻點頭,無不讚賞女媧和蚩尤對冶金業的貢獻。軒轅聽著,先是將頭低下,突然又抬起頭道:“聽了外公對蚩尤的讚譽,我深表內疚。以前我根本沒想到蚩尤對人類的貢獻,僅是想他的冶金業具有多大的殺傷力。今天聽外公對蚩尤的評價,很中肯。我很後悔,特別是對蚩尤這樣一個在冶金業上對人類有過突出成就的人,卻死在我的手中,我是不是罪人呢?” 黃帝說完了又將頭低下,表示對蚩尤的敬仰之心。 伏羲道:“蚩尤讓人類有了冶金這個行業,可軒轅確實說的不錯,蚩尤冶金,卻是主要為了用兵,而不是主要為了人類其他方面的發展。但是,祝融補上了這一關。我聽神農姜炎說過,祝融從蚩尤處學到了冶金之法,在窮桑也開了冶金之窯,燒煉除了不少農具。這些農具和用木材和石器製造出來的農具相比,其硬度和耐磨性大大增強了。這應該是冶金業的主要的方向啊!” 黃帝道:“我們和蚩尤作戰,獲得了不少的金衣金甲以及戈、劍、弩、斧等金器戰利品。我們後來到了九黎以後,發現九黎人將蚩尤燒煉金器的地方全部掩埋了。現在天下已經統一,以後我也不想再起戰火,所以我也想將這些金器掩埋了,以後冶金也主要以農具為主。外公,你看如何?” 伏羲道:“掩埋不必,我看可以放進窯中重新融化,改做一些有用的器具吧!” 黃帝道:“好!” 伏羲對伯高道:“給我接點水吧!” 伯高遞給伏羲一碗清涼的冷水,伏羲大喝了一口道:“剛才岔了話題。我們再回到這張河圖上來。在此河圖中,生數為主都居乎內,成數為配皆居在外,可見陰陽兩物都是自內始生,窮外而盡內的。我將河圖的時候為何又帶上了五行呢?這是因為河圖和五行為一體,河圖的陰陽之數佔據了五行中的生剋之位。這就是說,河圖定了五行先天之位,東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間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所以說,河圖五行相生,是天地萬物的相生大道啊!土為德為中,所以我說,五行運動先天有好生之德啊!當你們明白了河圖符合五行中的生剋變化以後再看河圖的時候,你們就會逐漸地明白,天地的大道玄機就藏匿在河圖像、形、數的生剋之間啊!” 說道此,伏羲歇息片刻,又飲一口崑崙泉源之水,又道:“河圖有像、形、數三種,當然也有三種說法,三種解釋。第一種,就是我們看見的這個數圖,很直觀、很明白。河圖十個數,天一生水居北,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居南,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居東,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居西,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居中,地十成之。所以一為水的生數,二為火的生數,三為木的生數,四為金的生數,五為土的生數。六為水的成數,七為火的成數,八為木的成數,九為金的成數,十為土的成數。你們要記住,萬事萬物都有生數,當他能生的時候方能生;萬事萬物也都有成數,當它能成的時候才能成。所以我說,萬事萬物的出現、生成都有其數啊!以上河圖上的這些數,做北朝南,左東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又生水。這叫五行左旋相生的大道。一、三、五、七、九為陽數左旋;二、四、六、八、十為陰數左旋。陰數陽數都是順時而行,因此這句話也可以叫做左旋順天而行主乎生,反之右旋逆天而行主乎死!” 伏羲的話將這些聽的人都講的瞪大雙眼。軒轅晃晃腦袋,一直覺得自己的思路跟不上伏羲所講的東西。在他的心中,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和十不過就是幾個數而已,這數能有什麼驚人的秘密呢?可是他根本沒有想到,原來這些數也是隨同五行而走的,數的本身竟然也有相生相剋的事,這絕對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可是看伏羲的臉色,他講授這河圖的莊重程度,一點也沒有戲耍的神態在其中。而且在軒轅的腦海中,天皇伏羲從來做事都是極為認真的人。軒轅用手拍拍腦袋,不自覺地說道:“這河圖裡的數,怎麼能有這麼多的秘密啊!” 伏羲看看軒轅,又用目光掃視了在那裡仔細聽的神農、姬伯、應龍等人。對軒轅道:“當然,數量,是天地間的一個直達真理的大道理。你們誰也不要小瞧了這數量兩個字。有數沒量和有量沒數,都是不能成事的。數是多少、量要多大,這數量的神秘性不但是藏之於自然宇宙之中,還藏之於人事之間,你們自己回去好好思考理解吧。” 伏羲又道:“下面我便講河圖的天象與地形,先說天象,河圖所表現的天象為三恒二十八宿星像圖。天之象為星為氣,地之形為山為水。我曾定十月曆,定一歲三百六十日,每三十六日為一月。後來又定每月三個節氣,每歲三十節氣,這河圖正是依據天上北斗七星之斗柄指向所定時令而成。具體而言,從陽氣始生之日即歲首之日起,在初昏時,北斗柄指向東方,春天到了,春天共九十六日,八個節氣;初昏時斗柄指向南方,為夏季八十四日七個節氣;初婚時斗柄指向西方,為秋,九個節氣一百零八日,出昏時斗柄指向北方,為冬,七十二日六個節氣。北斗星運行一周,即為一歲三百六十日。” 伏羲講這些時,軒轅黃帝還在想著河圖的數的事,直到神農姜炎問伏羲時,黃帝這才跟了上來。 神農姜炎問道:“以前我聽外公講過,河圖乃是你在大基時依天象而定。河圖在數上可為水、木、火、土、金五行,在天上也有五行否?” 伏羲笑了道:“問得好,可見姜炎已經聽明白了我所講的一些內容了,我也正要講此事。天上五行亦叫五緯,也叫五星,即歲星、熒惑星、鎮星、太白星、辰星。歲星占據木位,也叫木星;熒惑星占據火位,也叫火星;鎮星占據中心土位,也叫土星;太白星占據金位,也叫金星,辰星占據水位,也叫水星。五星出沒也各有節候,依木、火、土、金、水之次序,次第出現在北極上空。每星各行七十二日,五星合則為三百六十日。五星出沒的規律也構成河圖,水星每月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與日、月會於北方,所以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六合水。火星每月初二、初七、十二、十七、二十二、二十七日與日、月會於南方,所以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二、七合於火。而木星每月逢三、八之日會日月於東方,金星四、九之日會日月於西方,土星則每逢五、十日會日月於中,所以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十合於土。河圖,即有太極陰陽之氣,又含有五行生剋之機。這就叫陰陽互藏、奇偶相連、內外由微到盛。上下定位,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啊!其實這個五,可以為吾,指人類的知識和智慧啊!人類的知識和智慧,是可以向深處向高處向廣博的地方走得啊!也是可以適時地把握住自然之律讓它們為人類所用的。我在太昊之時,構建太昊村落,便是如此啊!” 翌日,伏羲飲水過後年開始講洛數。 “再說洛數,由九個數構成,總數四十五個。數的佈局,天一北,天三東,天七西,九在上南,二在西南,四為東南,六在西北,八在東北,五在中央。其中陽數居正,陰數居偶,是因為萬物生之於陽而成之於陰的關係所在啊!洛數的由來,也和河圖一般,是我在洛河左近的地方觀測天象而得到的。洛數以太一為中心,以斗柄所指以定八方。在夜晚天空找出九個方位最亮的星,你就會發現,和皇和帝有關係的五顆星居之於中宮,正下方為北極一星,正南方為天紀九星,正東方為河北三星,正西方有七宮七星。天紀左方有四輔四星,天紀的右面為虎賁二星,北極的左面為華蓋八星,北極的右面為天廚六星。以上這九星的方位與數目,正是洛數的方位和數目啊!” 姬伯問曰:“河圖洛數之數,在天象之中,為何河圖以北斗七星之斗柄為準,而洛數卻以太一即北極星為準呢?” 伏羲道:“此便為洛數所反映出來的天地大道啊!神農、軒轅,你們都要仔細聽了,我窮盡畢生精力,只能得宇宙蒼生的真理於萬一,而天之大象,地之大形,在人的心中不斷湧動,這實在是天地的玄機啊!你們可要聽好了,只將這一遍,不講第二遍了。因為天機不能隨便洩露,我今日講這天地大道,就概要地講一點。對大地而言,天上的星星有明有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太陽了,月亮較之太陽次之,再往後排則是太一星也就是姬伯剛才問到的北極星了,再往後就是北斗七星。再往後排列,又有四象、五宮、二十八宿。我最早觀天上之星,是從觀日而起。當時我讓太昊族人建起伏羲台,在台上立一高桿,便是用來測日影以及測量日頭的方位了。我每日觀日出日落之山,時日久了,便發現太陽雖每日東昇西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