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網絡玄幻 伏羲傳奇

第27章 第二十五章天師姬伯

伏羲傳奇 辛中正 3989 2018-03-11
姬伯聽從伏羲的安排來到有熊部落,被伏寶封為天師,專門教授孩兒小軒武功。小軒要把姬伯所教給他的話都記下來,姬伯不知道應該怎麼樣來記,就偷著去請教伏羲。他竟然看見伏羲和一個女人在一起。伏羲給他一捆骨骸,讓他回去教給小軒。姬伯去看望母親,就將看見伏羲和女人的事說了,女媧訓斥了他。姬伯回去後將骨骸交給小軒,誰知道次日小軒竟然說看見了伏羲,並說那些骨骸可以記事。小軒就把倉頡、大饒、伶倫三個好友找來,和姬伯共同研究甲骨文。
神農炎帝在陳州舉行完大典後,少典回到有熊,便尊伏寶之意讓孩兒小軒拜姬伯為天師,讓姬伯教授其用氣及武功之道。小軒此時已有五歲,卻跑來跑去有如成人,靈活異常。說話言語又流利乾脆,像個小大人,姬伯極是喜愛。姬伯本來開始也不願意去,後經伏羲相勸,姬伯不願違背父命也就去了。

小軒問:“師父,母親過去讓我叫你舅父,為何又讓我叫你師父?” 姬伯道:“過去是以親戚而論,今日讓我教你學藝,我們便是師徒了。” 小軒又問:“何為師徒?” 姬伯答曰:“就是我是你師父,你是我徒弟。就像昔日我向你外公學藝,他既是我父親,又是我師父。” 小軒點頭道:“師父,你教我什麼?” 姬伯道:“教你站樁、坐樁、飛跑之本領啊!” 小軒從此便隨姬伯學習站樁、坐樁、跑步之要領。 一日,姬伯教小軒用氣之法,即如何呼吸吐納,小軒問道:“師父,呼吸用氣是否也有陰陽之分?” 姬伯道:“問得好!我聽你外公講,氣本分陰陽,陰陽之氣通過呼吸納入人身之氣管,再通肺葉。但深呼吸者便深吐納,每日深呼吸,氣脈則暢也。”

小軒道:“人平常走路也呼吸,坐也呼吸,站也呼吸,睡也呼吸,你讓我練氣,為何總是打坐而呼吸呢?” 姬伯道:“你年齡尚小,需要練性,人在站著、走著或是在跑著的過程中,都達不到練性的境界,只有在打坐之時,才能讓人的心性定下來,所以練性是從打坐開始的。人性定而氣穩,性亂而氣慌。練氣之道,無論處何時地,臨何處境,均能如常,便是有成。” 小軒道:“何時何地我懂,臨何處境,卻怎麼說?” 姬伯道:“人會面對很多場合,假如你在路中遇見虎豺等野獸,你當如何?” 小軒道:“抓過來騎了!” 姬伯道:“可老虎比你厲害,你怎麼辦?” 小軒道:“那就用網。” 姬伯道:“如果沒有網呢?” 小軒愣住了,用手摸頭半晌道:“那就跑吧!”

姬伯道:“可你沒有虎跑得快呀!” 小軒道:“那就上樹,老虎不會上樹。” 姬伯笑道:“對,可上樹怎麼能上得快?便是將身上之氣散往身體四肢,使身體變輕,有如天上之鳥,用腳踏腳底之氣,便可騰起。虎雖勇猛,卻不會用此巧力,故躲避勇猛之獸,必先練好氣呀!” 小軒道:“我懂了!” 小軒學姬伯席地而坐,雙膝平地,手心相對平放,用鼻深深吸入自然之氣,既而再慢慢呼出。只聽姬伯道:“肺乃人身臟腹之一,其活動量越大,身上所聚之氣越強,此乃練氣之首。從平放雙掌到活動雙掌,到全身運動,仍能做到氣穩如常,練氣便有所成了。” 小軒道:“師父,我雖然能聽懂你說話之意,可是卻不能全部都記下來,有沒有辦法將你所說全部記下,你不在時我也好有個參考。”

姬伯想了半日,道:“你外公,以前採用結繩記事之法,也不過是記錄發生過的大小事情而已,可他後來創河圖洛數八卦,便是一種記錄符號了……哦!此事絕非我之所能啊!只有求助你外公了。” 小軒噘嘴道:“外公不都教給你了,才讓你教我。” 姬伯搖頭道:“你外公所學,廣博如天地宇宙,可比之九張牛皮,我之所學僅是其中一毛而已呀!” 小軒道:“那你領我去見外公吧!” 姬伯道:“你外公說,等你將我之所學皆已學成,再領你去找他。” 小軒日漸將用氣之法用在坐、站、跑等各種活動中,雖運行幅度日增,卻呼吸如常。少典有時也來指點幾句。姬伯看見少典道:“我記得過去我父親曾經讓你代替朱襄造書契之類的東西,那東西是不是如結繩記事一般。小軒想要記錄我說的話呢!”

少典道:“以前我是研究過各種動物的蹄印,我說過用老虎的蹄印做記號,並想個辦法記錄下來。並說過,把記錄下來的虎的蹄印就念虎,把豬的印跡就念豬,而馬的蹄印就念馬,人的腳印就念人。那時候族長還誇過我,說這個想法很不錯呢!” 姬伯問:“後來呢?” 少典道:“後來你也知道,我和伏寶就去有巢部落了,這個東西也就放下了。” 姬伯問:“你過去收的那些蹄印還有嗎?” 少典道:“怎麼能留下來啊,我只是能記得一些動物蹄子的樣子而已啊!”姬伯搖搖頭嘆了一聲。 伏寶也常來看看,每次見兒子日有所成,嘴角總是掛著一絲微笑。 姬伯讓小軒反复練習之時,總以回太昊為名,偷偷去伏羲台或者崑崙山上去見伏羲。有一次,姬伯看見伏羲正與一女子在一起談論天地之道。伏羲見姬伯來了,便拉那女子之手對姬伯道:“此乃崑崙山人,道號九天玄女。”又指姬伯對九天玄女道:“此人是我兒子,名叫姬伯。”

那九天玄女卻不搭言,僅面含春風般笑笑。眼睛看看伏羲,似有一絲情意系在伏羲身上。 姬伯假裝未見,便將小軒欲想辦法記錄姬伯之言之事告訴了伏羲,伏羲聽罷大笑道:“此子聰慧,勝過我兒,不愧為人中之龍,也罷,且將此功績讓與小軒,以留青史吧!伯兒,你隨我來……”說罷便領姬伯、玄女來到伏羲台上,伏羲吹笙長奏,在悠悠樂曲聲中,一陣波濤響過,一隻大白龜湧到岸邊,身上還馱負著一捆骨骸。伏羲用笙的外端一鉤而起,那捆骨骸已在伏羲臂中了。伏羲將骨骸遞與姬伯道:“有了這些,我之結繩、符號便可棄之不用了。你將這些龜甲之文帶回與小軒相研習,便知如何記錄了。” 姬伯很奇怪,心想給我這麼多骨頭做什麼用,怎麼可能就能記錄呢?他還要多問,伏羲道:“心心相通,便留文史。你走吧!其中玄機,日後你自然知曉!”

姬伯無可奈何,只好離去。他想念母親女媧娘娘,就到太昊部族中去,可是他還沒到統天大殿,就見一群童兒在巷子中蹦跳相戲,口中誦道:“乾三連,兌中缺,離中虛,震仰盂,巽下斷,坎中滿,艮复碗,坤六斷。”姬伯思道:“父親何時竟將這八卦要訣傳於這些孩兒了?想不到這些孩子竟然能記住並背誦下來,可見這八卦在太昊已經是深入人心了。” 他見到母親女媧,向她講了孩童背誦卦訣和看見伏羲與那九天玄女在一起之事。女媧想了想,對姬伯道:“你父親有時與兒童相戲,不經意說出也是有的。所以一些孩儿知道這八卦的秘密也不奇怪。至於那個女子……,你父以天下蒼生為已任,他所做所為,皆為天下蒼生所想。你為人兒女,是不能有腹議父母是非之念的。以後要謹記了!”

姬伯道:“母親教誨,伯兒懂了。” 姬伯又去了神農殿,見到了神農帝姜炎及太昊首領刑天。刑天道:“神農帝領太昊人向東行走,在黃河終端發現了大海,這海全是碧波之水,浩浩淼淼,一望無邊,海水與河水不同,有鹹澀之味,海水退過之處,有透明結晶。此結晶放進水中煮魚,甚是好吃。在距離海岸不遠的地方,發現了成片成片的麥田,麥粒均可食用。神農正要召集各部落首領商議,準備太昊向東遷移呢。” 正說之際,姬伯見聽訞抱一女嬰過來了。聽訞見到姬伯道:“原來是她舅公回來了,娃兒,看看,這是你舅公。”說罷,抱著女嬰來到姬伯面前。 姬伯喜道:“恭賀你們添了孩兒!”邊說邊接過女孩兒觀看,見此女長得又白又胖,一雙眼睛大而動人。姬伯道:“好孩兒,叫什麼名字?”

聽訞答道:“叫女娃。” 姬伯抬頭疑惑地看看姜炎。 姜炎笑道:“此名是外婆所起,此孩子出生之時,我正領人在循黃河東遊,天皇也雲遊各地,無人照看聽訞,僅外婆在她身邊,又逢聽訞難產,一直陣痛了幾日方得生下。外婆叫她女娃,便是要她記住在她誕生之日,她的親人都在為部落忙碌,僅有母親和外祖婆在她身邊而已。” 姬伯點頭道:“原來是此意。”便抱著親來親去,極是高興。 姬伯回到有熊,將骨骸放於小軒面前。 小軒問:“這是什麼?” 姬伯道:“這是你外公贈你的禮物。” 兩人慢慢打開,見這些骨骸擺放整齊,骨骸呈條狀,每條骨骸上刻有彎彎勾勾的刻痕。小軒很是高興,將那些骨骸擺來擺去道:“好玩。” 姬伯問曰:“好玩什麼?你懂嗎?”

小軒反問道:“師父懂嗎?”姬伯搖搖頭。 小軒道:“你是我師父,你都不懂,我怎麼能懂呢?” 姬伯道:“可你師公說,你不是要記錄嗎,這是你要的,你是能懂得的,因為你能和他心心相通。”小軒聽完,皺皺眉頭,便拿起骨骸仔細觀摩。 過了一夜,姬伯忽地被小軒喊起。小軒道:“師父,這骨骸上面刻著文字,師公對我說,叫龜甲文,你看這上面有好多相同的文字。”小軒說著,用手指骨骸上相同之處:“這幾個字是春、夏、秋、冬,這幾個字叫東、西、南、北,這個有兩條腿的字叫人,這個是天,這個是地,這個圓圈內有一點叫日,就是天上的太陽,這個叫月,是月亮,而日下有月則叫易……” 小軒正說著,姬伯忽然問:“你說你見過你外公?” 小軒道:“是啊!昨晚我睡不著,總想著骨骸之事,忽然有一個高大之人進了屋來,他說是我外公,來教我學龜甲文。”姬伯奇怪地道:“你與我同住,我怎麼沒見你外公呢?” 小軒卻道:“是啊,你睡得熟,我推你不醒,外公說,就不叫你了。”姬伯沉默不語,暗暗道:“這就是心心相通啊!原來父親在給他託夢。” 姬伯問:“你外公還說什麼?”小軒說道:“外公說,讓我認真對待它,說它能代替結繩記事。師父,什麼叫結繩記事啊?” 姬伯又沉默起來,可小軒一再問他,他才道:“結繩和太昊有很深的淵源。最早,你外公用繩來記下各種事情。大事用個大結,小事用個小結,包括你外公外婆走出山洞,創制太昊,創人類五行等都是用繩記錄的。後來這繩便不只是用來結繩記事了,用繩網魚,用繩捕捉獵物,甚至於有人用繩……”姬伯說著,看看少典,他的意思是說,還有人用繩做了漁網陣呢! “抓夔……”姬伯還沒說完,小軒搶了一句。姬伯道:“對,對,繩的功勞對太昊來說,可是太大了。” 姬伯將此事說與伏寶與少典,少典也吃了一驚。少典問:“父親何時見過小軒?”伏寶嘆道:“我也不知,可他來去無踪,誰能說他每日都在身邊,又每日不在身邊呢!”片刻又道:“現在看來,我有些錯怪他了。” 姬伯白了伏寶一眼,將神農炎帝準備聚會遷移之事說與二人,少典道:“我們準備準備,過幾天就起程吧!”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