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偵探推理 惡魔的淚珠

第10章 第十章

惡魔的淚珠 杰夫里·迪弗 3331 2018-03-15
下午三點三十分 這家酒店真漂亮,這家酒店真舒服。 掘墓者走進酒店,拎著印有小狗的購物袋,沒人留意他。 他走進酒吧,向酒保要了一瓶氣泡礦泉水。氣泡噴得他的鼻子很癢。真有意思……他喝完了水,付了錢,留下小費,樣樣都是教導他的人吩咐他做的事。 大廳里人頭攢動。這裡舉辦了幾場餐會。有公司的酒會,有很多裝飾品,也有畫著胖娃娃的新年招貼畫。哇,他們……他們……他們真可愛,對吧? 這裡也有時光老人,看起來就像手持鐮刀的死神。 他和帕米拉……咔嚓……和帕米拉來過這種地方,參加過一些類似的餐會。 掘墓者買了一份《今日美國》。他坐在大廳裡看報紙,小狗購物袋就放在身邊。 他看著手錶。 同時,閱讀著報導。

《今日美國》是份不錯的報紙,能告訴他很多有趣的事情。掘墓者看到全國的天氣預報。他喜歡高壓鋒面的顏色。他也看體育新聞。他認為自己很久以前也玩過某些運動。不對,不是他,是他的朋友威廉。這個朋友喜歡運動,還有些其他朋友也愛運動。帕米拉也是。 報紙上有很多籃球球員的照片,拍得很漂亮。球員個個看起來高大威猛,灌籃的時候像陀螺一樣飛到半空中。掘墓者認定,他以前一定沒打過球。他不明白威廉或帕米拉或任何人為什麼喜歡打球。喝濃湯、看電視要比打球好玩得多嘛。 一個小男孩從他面前走過,停了下來。 他低頭看著袋子。掘墓者將袋子的開口處拉緊,以免被男孩看見即將殺害五六十人的烏茲槍。 這個小男孩大概九歲,深色的頭髮一絲不亂地分向兩側。他的西裝看起來不太合身,袖子過長,歡樂的聖誕紅領帶把領口係得歪歪扭扭。他看著購物袋。

看著上面的小狗。 掘墓者移開視線。 “如果有人看著你的臉,就殺了他。一定要記住。” 我記得。 但他卻忍不住想看男孩的臉。小男孩微笑著。掘墓者並沒有微笑。他分辨出對方在微笑,卻不太確定什麼是微笑。 小男孩有一雙棕色的眼睛,他面帶微笑,對購物袋和小狗很感興趣。繫著喜慶絲帶的小狗。就像新年胖娃娃身上的緞帶。袋子上有綠色和金色的緞帶。掘墓者也看著袋子。 “寶貝,該走了。”有個女人在召喚他。她站在一盆一品紅旁邊,這盆植物和去年聖誕時帕米拉別在衣服上的玫瑰一樣紅。 男孩又朝掘墓者的臉看了一眼。掘墓者知道自己應該移開視線,卻忍不住回望著他。然後男孩走向人群。大家圍著幾張桌子,上面擺滿了小份零食。很多餅乾、奶酪、鮮蝦和胡蘿蔔條。

掘墓者發現,裡面沒有濃湯。 男孩朝一個可能是他姐姐的女孩走去。那個女孩大約十三歲。 掘墓者看著手錶。再過二十分鐘就是四點了。他取出口袋裡的手機,小心翼翼地按下按鍵,收聽留言。他傾聽著,“您沒有新的留言”。他把手機關了。 他拎起購物袋,放在腿上,望向人群。男孩身穿藍色西裝外套,姐姐穿著一條粉紅色的連衣裙,還繫了一條腰帶。 掘墓者抓緊小狗購物袋。 還有十八分鐘。 男孩站在餐桌旁邊。女孩正在和一個年長的女人說話。 進入酒店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都從掘墓者身邊經過。掘墓者抱著購物袋,看著他喜歡的報紙,上面刊登著全國各地的天氣狀況。 但是,沒人留意他。 文件室的電話響起。 和往常一樣,電話鈴響時如果帕克不在無名氏兄妹身邊,他會有半秒的恐慌,彷彿有一股低壓電流躥遍全身,不過,假如是兄妹倆出了意外,卡瓦諾奶奶肯定會打他的手機,而不會打到FBI的辦公室來。

他瞟了一眼來電顯示,看見是紐約的區號。他抓起聽筒:“林肯,我是帕克,我們還剩十五分鐘。有線索了嗎?” 刑事專家的聲音透著苦惱:“哦,不多,帕克。咱們還是免提吧……你們語言學家,是不是最討厭這種名詞當動詞用的說法?” 帕克按下免提按鍵。 “拿起筆準備好,”萊姆高聲說,“我這就告訴你們,我有什麼發現。準備好了嗎?你們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林肯。”帕克說。 “信上附著的微量證物中,最顯著的是花崗岩灰。” “花崗石。”凱奇重複道。 “這表明附近有人削鑿石塊。也有一些磨石的痕跡。” “你認為這東西是哪裡來的?”帕克問。 “我不知道。我怎麼會知道?我對華盛頓又不熟。我熟悉的是紐約。”

“假如是在紐約呢?”盧卡斯問。 萊姆連珠炮似的說:“蓋大樓的工地,老建築整修或拆除,浴室、廚房、門檻的製造商,製造墓碑的廠家,雕刻工作室,人造景觀……說也說不完。你們應該找一個熟悉你們那一帶環境的人。明白了嗎?帕克,你不算吧?” “我不算。我——” 刑事專家打斷他的話:“——你最懂的是文件,也懂得歹徒的心理,對地理環境卻一無所知。” “沒錯。” 帕克看了盧卡斯一眼。她凝視著時鐘,然後扭過頭,面無表情地看著他。凱奇的聳肩動作已練得爐火純青,盧卡斯等候時的神情宛如戴著一個石頭面具。 萊姆繼續說:“我還找到了一點點舊磚頭的紅土和灰塵,也有硫黃。有很多碳、灰燼加煤灰,符合烹煮肉類或燃燒含肉的垃圾產生的物質。接下來,信封上的數據顯示,有些物質和我在信紙上找到的東西雷同。不過也有其他東西。明顯多了不少鹽水、煤油、燃油、原油、黃油——”

“黃油?”盧卡斯問。 “沒錯,是黃油,”萊姆咆哮,接著語氣諷刺地說,“不過是什麼品牌的我可不清楚。另外還有一些有機物質,跟軟體動物不相符。所以說,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巴爾的摩。” “巴爾的摩?”哈迪問。 盧卡斯問:“你是怎麼推斷的?” “鹽水、煤油、燃油、原油,表明那地方是海港,對吧,沒錯吧?不然會是哪裡?好,最靠近特區的海港又處理大批原油轉運的地方,非巴爾的摩莫屬了。托馬斯還告訴我——我這位朋友對美食最熟悉了——港口附近有很多海鮮餐廳。貝爾塔餐廳。他一直提到貝爾塔貽貝餐廳。” “巴爾的摩,”盧卡斯喃喃地說,“這麼說,他是在家寫好勒索信,晚上到海邊吃了晚餐,第二天來到華盛頓,在市政廳留下勒索信,然後——”

“不對,不對,不對。”萊姆說。 “什麼?”盧卡斯問。 “解謎大師”帕克說:“證據是假的。是主謀設下的圈套,對吧,林肯?” “就像百老匯上演的戲碼一樣。”萊姆說。從他的口氣判斷,帕克能領會這一點,令他十分欣慰。 “你是怎麼想到的?”凱奇問。 “有一位警探,我一直和他合作,他叫羅蘭·貝爾,是紐約市的警察。他是個大好人。他的老家在北卡羅萊納州。他常說一句話:'似乎來得太快、太輕鬆了。'看,這些線索……實在太多了,多得有些過分。歹徒一定是讓手沾了這些東西,讓信封也沾上,只是想誤導我們偵查的方向。” “信上的微量證據呢?”哈迪問。 “哦,信紙上的東西沒問題,從上面採集到的東西符合環境物質。信紙本身能查出歹徒的住處,至於信封,哎,對我們透露的信息就不同了。”

帕克說:“信封透露的信息是,這個歹徒表面頭腦簡單,其實心思縝密。” “完全正確。”刑事專家說。 帕克總結道:“所以說,他住的地方附近有花崗石,有紅土灰塵,有磚頭灰塵,有硫黃、煤灰和烹飪或肉類燒焦產生的灰燼。” “那麼多種灰塵,很可能是從拆除工地飄來的。”凱奇說。 “看起來這種可能性最大。”哈迪說。 “可能?怎麼個可能法?”萊姆問,“只是具有可能性而已。不過話說回來,在結果得到證實之前,不是所有線索都具有可能性嗎?想想看……”萊姆的音量減弱,因為他正在和身邊的人講話,“不,阿米莉亞,我不是在誇大其詞,我只是實話實說……托馬斯!托馬斯!請幫我再端杯威士忌過來。” “萊姆先生,”盧卡斯說,“林肯……感謝你提供的線索,不過再過十分鐘,槍手又要開始襲擊了。你對主謀可能選中的酒店有沒有什麼看法?”

萊姆回答的語氣很沉重,令帕克心裡一涼。 “抱歉,我沒有什麼看法,”他說,“你們要靠自己了。” “好吧。” 帕克說:“謝謝你了,林肯。” “祝各位好運。再見。”咔嚓一聲,鑑定專家掛斷了電話。 帕克看著眼前的筆記,花崗石……硫黃……哦,這些都是極好的證據,確鑿的證據。但是,小組的人已經沒有時間追查下去了。在下午四點前無法追查。也許甚至在八點之前也無法查出結果。他想像著槍手站在人群之中,子彈已上膛,正準備扣動扳機。這次會死多少人? 多少家庭將家破人亡? 多少個像拉韋爾·威廉斯這樣的孩子將命喪黃泉? 像羅比和斯蒂菲這樣的孩子。 置身於昏暗的文件室,所有人都沉默不語,彷彿因無力看穿蒙蔽真相的幕布而全身麻痺。帕克又看了一眼勒索信,感覺信好像在取笑他。這時盧卡斯的電話響起。她聽了一會兒,嘴角露出微笑。這是帕克第一次見到她由衷的笑顏。

“找到了!”她高聲說。 “什麼?”帕克問。 “貝克的兩個弟兄在喬治城四季酒店的椅子下面找到幾個彈殼,都被塗成了黑色。所有可調動的探員和警察都在往那兒趕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